太平御览 - 第 723 页/共 737 页

阿胶 《东水经》曰:东阿县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十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纠戤名。庾信《哀江南赋》云:“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 海蛤 《博物志》曰:东海有蛤,鸟常啖之肉,消尽,壳起出,浮泊在沙岸,潮水涂却,恳白如雪。入药最良胜。取自死者。 《本草经》曰:海蛤,味苦平。生池泽。治咳逆、上气、喘烦、胸痛、寒热。文蛤,主恶疮,蚀五痔,生东海。 《吴氏本草经》曰:海蛤,神农苦,歧伯甘,扁鹊咸。大节头有文,文如磨齿。彩无时。 犀角 《本草经》曰:犀牛角,味咸,治百毒。 灵羊角 《本草经》曰:灵羊角,安心气,不厌(音掩。) 鹿茸 《本草经》曰:鹿茸,强志不老。 麋脂 《本草经》曰:麋脂近阴,令人阴痿。 雁肪 《本草经》曰:雁肪,一名鹜肪,味甘平。生池泽。治风紧拘急、偏枯、气不通。久服,长益气,不饥不老,轻身。生南海。 《吴氏本草经》曰:雁肪,神农、歧伯、雷够允、无毒,彩无时。鹜肪,杀诸石药毒。 鸢头(并尾) 《本草经》曰:鸢,辟不祥,生淮南。 《吴氏本草》曰:鸢尾,治蛊毒。 卷九百八十九 药部六 天门冬 《尔雅》曰:蔷蘼,{艹}(音门。)冬也。(郭璞症曰:今门冬也,一名满冬。) 《山海经》曰:{艹}谷之山,草多{艹}冬。 《列仙传》曰:赤须子,丰人,好食天门冬,齿落更生。 《神仙传》曰:甘始者,太原人,服天门冬,在人间三百馀年。 《博物志》曰:天门冬,茎间有刺,而叶滑者,曰荮休,一名颠棘。根以浣缣,素白,越人名为浣草,似天门冬而非也。凡服此,先试浣衣如法者,便非天门冬。 《抱朴子》曰:杜子服天门冬,御十八妾,有子百四十人,日行三百里。 又《内篇》曰:天门冬,或名地门冬。 麦门冬 《潜夫论》曰:夫理世不得真贤,譬犹治疾不得真药也。治疾当登摅门冬,及得蒸横麦。已不识真,合而饮之,疾以浸剧,而不知为人所欺也。 《游名山志》曰:泉山竹际及金州,多麦门冬。 盛弘之《荆州记》曰:鱼复县岩崖内,生麦门冬。 《广州记》曰:鄣平县遍饶麦门冬。 《建康记》曰:建康出麦门冬。 《本草经》曰:麦门冬,味甘平。生川谷。治心腹结气、伤中、胃脉绝。久服轻身,不饥不老。生函谷山。 《吴氏本草》曰:麦门冬,一名羊韭,秦一名乌韭,楚一名马韭,越一名羊韭,齐一名爱韭。一名禹韭,一名爨祸狞,一名忍冬,一名忍陵,一名不世药,一名禹馀粮,一名仆垒,一名随脂。神农、歧伯甘平,黄帝、桐君、雷够允,无毒,李氏甘,小温,扁鹊无毒。生谷中肥地,叶如韭,肥泽,丛生。彩无时。实青黄。 术 《尔雅》曰:术,山蓟。(《本草》云:术,一名山蓟。今术似蓟而生山中。) 《山海经》曰:女几之山,其草多术。 《列仙传》曰:涓子好饵木,接食其精三百年。 《神仙传》曰:陈子皇得饵术要方,服之,得仙去霍山。其妻姜氏疾病,念其婿采术之法,服之,病自愈。至三百七十岁,登山取术,重檐而归,不息不极,颜色气力如二十时。 《抱朴子□内篇》曰:南阳文氏,其先祖,汉末大乱,饥困欲死,遇人教之食术,云遂不饥。数十年,乃来还乡里,颜苫渣少,气力转胜。故术,一名山精。 《神药经》曰:必欲长生,当服山精。 伏苓 《广雅》曰:伏神,伏苓也。 《史记□龟策传》曰:伏苓,在兔丝之下,状似飞鸟之形。新雨已,天清静无风,以夜烧兔丝,去之,即篝烛此地,(徐广曰:{骞}笼也。盖然祸狞笼罩其上也。篝音沟。)火灭,即记其处。明即掘取,入地四尺至七尺得矣。伏苓者,千岁松脂,食之不世。 《齐书》曰:陶弘景,永明中上表辞禄。许之,赐以东帛,敕所在月给伏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饵。 《淮南子》曰:下有伏苓,上有兔丝。(伏苓,千岁松脂也。菟丝生其上,而无根,一名女罗也。) 《抱朴子□内篇》曰:任子季,服伏苓十八年,仙人玉女往从之,面体如玉泽。 《范子计然》曰:伏苓,出嵩高三辅。 《神异经记》曰:西北荒,有人饮甘露,食伏苓。 《典论》曰:颍川郄俭,能辟,饵伏苓。初,俭至市,伏苓价暴贵数倍。 《典术》曰:伏苓者,松脂入地,千岁为伏苓。望松树赤者,下有之。 《神仙传》曰:秀眉公饵伏苓,得仙。 又曰:皇初起,以弟初平得道,乃弃妻子,留就初平,共服松柏伏苓。至五万日,能坐在立亡,行日中无影,有童子之色。及俱还乡里,亲戚死亡略尽,乃复俱去。临去,以方教南伯,遂易姓为赤。初起,字鲁班。初平,为赤松子。其後服此药得仙者,数十人。 《列仙传》曰:犊子者,邺人也。少在黑山上彩松子、伏苓,饵而服之,且数百年。时殖时老,时好时鬼,时人乃知仙人也。 《广志》曰:伏神,松汁所作,胜伏苓。或曰:松根,伏苓贯着之。生朱提濮阳县。 《博物志》曰:仙传云:松柏入地中,千年化为伏苓。伏苓千年化为虎魄,一名江珠。今太山出伏苓,而无虎魄江珠。益州永昌郡出虎魄,而无伏苓。或云蜂烧巢所作,未详二说。 《嵩高山记》曰:取松柏伏苓二斤,醇酒渍之,和以白蜜,日三服,乃通灵。 《名山略记》曰:郁州山,出伏苓。 《吴氏本草》曰:伏苓通神,桐君甘,雷公、扁鹊甘,无毒。或生益州,大松根下,入地三丈一尺。二月、七月彩。 《本草经》曰:伏苓,一名伏神。味甘平。生山谷。治胸胁、山气、忧患、悸惊。生太山。 猪苓 《庄子》曰:豕橐,药也。(司马彪注曰:豕橐,一名苓根,似猪豕。治渴。) 《本草经》曰:猪零,一名假猪矢,味甘平。生山谷。治疟,解毒、虫蛊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能不老。生衡山。 《吴氏本草》曰:猪零,神农甘,雷公苦,无毒。如伏苓。或生宛句。八月彩。 卷柏 《建康记》曰:建康出卷柏。 《范子计然》曰:卷柏出三辅。 《本草经》曰:卷柏,一名万岁。味辛温。生山谷。治五藏邪气。 《吴氏本草》曰:卷柏,一名豹足,一名求股,一名万岁,一名神投时。神农甘平,桐君、雷够允。生山谷。 郑氏《婚礼谒文》曰:卷柏药草,附生山颠。氢成性,终无自伸。 甘草 《本草经》曰:甘草,一名美草,一名蜜甘。 厚朴 《广雅》曰:重皮,厚朴也。 《范子计然》曰:厚朴,出弘农。 《本草经》曰:厚朴,味苦温。生山谷。治中风、伤寒、热血、痹、死肌,去虫。生文山。 《吴氏本草》曰:厚朴,一名厚皮。神农、歧伯、雷公苦,无毒,李氏小温。生交址。 黄精 《广雅》曰:黄精,龙衔也。 又曰:黄精,叶似小黄也。 《抱朴子》曰:黄精,一名菟竹,一名鸡格,一名岳珠。服其花,胜其实。花,生十斛,乾之,则可得五六升。服之十年,乃可得益。 《列仙传》曰:修羊公,魏人也,止华阴山石室中。中有悬石塌,卧其上,塌尽穿陷。略不食时,取黄精服之。 《神仙传》曰:王烈,字长能,邯郸人也,常服黄精。 又曰:白菟公,服黄精而得仙。 《永嘉记》曰:黄精,出松阳永宁县。 《游名山志》曰:名室药多黄精。 《博物志》曰:黄帝问天姥曰:“天地所生,岂有食之令人不世者乎?”姥曰:“太阳草,名黄精,饵食之,可以长生。” 胡麻 《广雅》曰:狗虱、钜胜、藤弘,胡麻也。 《孝经援神契》曰:钜胜延年。(宋均注曰:世以钜胜为枸杞子。) 《晋书□安帝记》曰:殷仲堪在荆州,以胡麻为廪。 《广志》曰:胡麻,一名方茎,服之不老,奈风湿。其叶名青襄也。 《淮南子》曰:汾水浊,而宜胡麻。 《列仙传》曰:关令尹喜,与老子俱之流沙西,服钜胜实,莫知所终。 《鲁女生别传》曰:女生,长乐人也,少好道。初服饵胡麻,及术,绝八十馀年。更少壮,色如桃华,一日能行三百里,走及獐鹿。 《抱朴子》曰:胡麻,好者一石,蒸之如炊,须暴乾,复蒸九次,细筛,白蜜丸如鸡子。日二枚,一年面色美,身体滑,二年白黑,三年齿落更生,四年入水不濡,五年入火不焦,六年走及奔马。或蜜水和,作饼如糖状,炙食一饼。 《抱朴子□内篇》曰:胡麻,服饵不老,耐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