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 - 第 259 页/共 323 页

红槿花 岭南红槿,自正月迄十二月常开,秋冬差少耳。(出《岭南异物志》) 那提槿花 那提槿花,紫色,两重叶。外重叶卷心,心中抽茎,高寸余。叶端分五瓣,如蒂。瓣中紫蕊,茎上黄蕊。 佛桑花 闽中多佛桑树。枝叶如桑,唯条上勾。花房如桐花,含长一寸余,似重台状。花亦有浅黄者。南中桐花有深色者。 贞桐花 贞桐,枝端抽赤黄条,条复旁对,分三层。花大如落苏花,黄色。一茎上有五六十朵。 栀子花 诸花少六出者,唯栀子花六出。陶真白(“白”原作“曰”,据明抄本改)言:“栀子剪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相传即西域薝卜也。 山茶花 山茶,叶如茶树,高者丈余。花大盈寸,色如绯。十二月开。 三色石楠花 衡山石楠花,有紫碧白三色。花大如牡丹。亦有无花者。 比闾花 白州比闾华,其华若羽。伐其木为薪,终日火不败。 木莲花 木莲花,叶似辛夷,花类莲色。出鸣玉溪,卬州亦有。 那伽花 那伽花,状如三春,无叶,华色白,心黄,六瓣。出在舶上。 木兰花 长安敦化坊百姓家,唐大和中,有木兰一树,花色深红。后桂州观察使李勃看宅人,以五千买之。宅在水北。经年,花紫色。 异木花 唐卫公李德裕,尝获异木一株,春花紫。予思木中一岁发花,唯木兰。 碧玫瑰 洛中鬻花木者,言嵩山深处,有碧色玫瑰。而今亡矣。(自那提槿花下并出《酉阳杂俎》) 刺桐花 刺桐花,状如图画者不类。其木为材。三四月时,布叶繁密,后有赤花。间生叶间三五房,不得如画者。红芳满树(谪椽陈去疾,家于闽,因语方物。去疾曰:“闽之泉州刺桐,叶绿而花红房。照物皆朱殷然,与番禺者不同。乃知此地所画者,实阁中之木。非南海之所生也。“椽”原作“缘”,“方”下原有“风”字,“闽之泉州”上原阙“曰”字,皆朱原作家未,“生”原作“意”,据明抄本改)。(出《投荒杂录》) 怀风花 乐游苑自生玫瑰树。下多苜蓿。一名怀风。时人或谓之光风。风在其间常肃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名曰苜蓿怀风。茂陵人谓之连枝草。(出《西京杂记》) 踯躅花 南中花多红赤,亦彼之方色也,唯踯躅为胜。岭北时有,不如南之繁多也。山谷间悉生。二月发时,照耀如火。月余不歇。(出《岭南异物志》) 凌霄花 凌霄花中露水,损人目。(出《酉阳杂俎》) 分枝荷 汉明帝时,池中有分枝荷,一茎四叶,状如骈盖。实如玄珠,可以饰珮。(出《酉阳杂俎》) 夜舒荷 灵帝时,有夜舒荷,一茎四莲。其叶夜舒昼卷。(出《酉阳杂俎》) 睡莲花 睡莲。南海有睡莲,夜则花低入水。(原阙出处,今见《酉阳杂俎》十九) 碧莲花 宣平(“宣平”原作“唐室”,据陈校本改)中太傅相国卢公,应举时,寄居寿州安丰县别墅。尝游芍陂,见里人负薪者,持碧莲花一朵。公惊问之。答曰:“陂中得之。”卢公后从事浙西。因使淮服。话于太尉卫公李德裕。德裕令搜访芍陂,则无有矣。又遍寻于江渚间,亦终不能得。乃知向者一朵,盖神异耳。(出《尚书故实》) 染青莲花 唐韩文公愈之侄,有种花之异。闻其说于小说(“小说”二字原阙,据明抄本补)。杜给事孺休典(“典”原作“与”,据《北梦琐言》改)湖州,有染户家,池生青莲花。刺史命收莲子归京,种于池沼,或变为红莲,因异之。乃致书问染工。染工曰:“我家有三(“三”原作“公”,据陈校本改)世治靛瓮,尝以莲子浸于瓮底,俟经岁年,然后种之。若以所种青莲花子为种,即其红矣。盖还本质,又何足怪?”乃以所浸莲子寄之。道士申匡图,又见人以鸡矢和土,培芍药花丛,其淡红者悉成深红。染之所益信矣。伪蜀王先主将晏驾,其年,峨眉山娑罗花,悉开白花。又荆文献王未薨前数年,沟港城隍,悉开白莲。一则染以气类,一则表示凶兆,又何疑哉?(原阙出处,明抄本“作出《北梦琐言》”) 三朵瑞莲 伪蜀主当僭位,诸勋贵功臣,竞起甲第。独伪中令赵廷隐,起南宅北宅。千梁万拱,其诸奢丽,莫之与俦。后枕江渎,池中有二岛屿。遂甃石循池,四岸皆种垂杨,或间杂木芙蓉。池中种藕。每至秋夏,花开鱼跃。柳荫之下,有士子执卷者,垂纶者,执如意者,执塵尾者,谈诗论道者。一旦岸之隈,有莲一茎,上分两歧,开二朵。其时谓之太平无事之秋,士女拖香肆艳,看者甚众。赵廷隐画图以进,蜀主叹赏。其时歌者咏者不少。无何,禁苑中有莲一茎,歧分三朵。蜀王开筵宴,召群臣赏之。是时词臣已下,皆贡诗。当时有好事者,图以绘事,至今传之。 藕 苏州进藕,其最上者名伤荷藕。或云,荷名;或云,叶甘为虫所伤;或云,故伤其叶,以长其根。近多重台荷,实中又生花,亦甚异也。(出《国史补》) 莲实 石莲入水沉,唯煎碱卤能浮之。雁食之,粪落山中,百年不坏。相传橡子落水为莲。(出《酉阳杂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