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305 页/共 736 页
沈恪监会稽郡会余孝顷谋应王出兵临川攻周迪以恪为壮武将军率兵逾岭以救迪孝顷闻恪至退走。
孙阳为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出镇公安增修城池怀服边远为邻境所惮。
後魏于栗明元时为河内镇将刘裕伐姚泓栗禁防严密裕遗栗书远引孙权求讨关羽之事假道西上题《书》曰:黑槊公麾下栗以状表闻明元许之因授黑槊将军栗好持黑槊以自标裕望而异之故有是语。
奚眷少有将略明元时为尚书假安南将军虎牢镇将为寇所惮。
周观为高平镇将观善抚士卒号有威名。
河间公齐初坐事免官爵会宋将裴方明舀仇池太武授齐前军与建兴公古弼讨之遂克仇池威振羌氐复赐旧爵。
陈留王崇为荆州刺史从太武讨蠕蠕别督诸军出大泽越祁山威惧漠北。
叔孙建为广河镇将群盗敛迹威名甚震後为徐州刺史太武以建威名甚震为宋所惮除平原镇大将封丹阳王加征南大将军都督冀青徐济四州诸军事建在平原十馀年绥怀内外甚得边称魏初名将有及之南方惮其威略青兖辄不为寇。
古弼为西安将军镇长安甚著威名。
陆真为长安镇将咸阳民赵昌县民王稚兄弟聚众五千据治容堡真击破之斩昌等并诛其党与雍州民夷莫不威服在镇数年甚著威称。
周几为宁朔将军太武以几有智勇遣镇河南威信著於外境。
辛绍先为下邳太守唯教民治产御贼之备及宋将陈显达萧道成萧顺之来寇道成谓顺之曰:辛绍先未易侵行宜共慎之,於是不历郡境遂迳屯吕梁。
尉元为统万镇都将齐高祖立多遣间谍扇动新民不逞之徙所在蜂起以元威名夙震徵为侍中都督南征诸军事征西大将军耒率诸军以讨之元讨五固贼桓和等皆平之东南清宴远近然。
城阳王长寿为沃野镇都大将性聪惠善抚接在镇甚有威名。
长孙稚为扬州刺史都督淮南诸军事梁将裴遂虞鸿袭据寿春稚诸子骁果遂颇难之号曰:铁小儿长孙肥为平南将军率众镇北境威名甚著蠕蠕惮之。
穆罴为征东将军山胡刘什婆寇掠郡县罴讨灭之自是部内肃然莫不敬惮。
庾岳为将有谋略治军清整尝以少击多士众服其智勇名冠诸将。
李阳为伏波将军随萧宝夤西征其下每有战功军中号曰:李公骑。
郑模为安东将军时将督败殁者多模挫敌持重号为名将。
郑楷为伏波将军楷性严烈能摧挫豪强故时人语曰:摸<邕来>獬付郑楷。
李崇为车骑将军扬州刺史崇沈深有将略宽厚善御众在州凡经十年常养壮士数千人寇贼侵边所向摧破号曰:卧虎贼甚惮之。
刘藻为龙骧将军雍城镇将先是氐豪徐成杨里等驱逐镇将故以藻代之至镇擒获成里等斩之以殉群氐震忄。
杨大眼初以军败不能禁徙为营州兵後徵为平南将军大眼至京师时人思其雄勇喜其更用台省闾巷观者如市大眼为将帅前後所遣督将军未渡江预皆畏慑传言淮泗荆沔之间有童儿啼者恐之云:杨大眼至无不即止王肃弟子秉之初归国也。谓大眼曰:在南闻君之名以为眼如车轮及见乃不异人大眼曰:旗鼓相望眸奋发足使君目不能视何必大如车轮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大眼为荆州刺史尝纟专蒿为人衣青布而射之召诸蛮渠桓示之曰:卿等。若作贼吾正如此相杀也。又北氵育郡尝有虎害大眼搏而获之斩其头悬於穰市自是荆蛮相谓曰:杨公恶人尝作我蛮形以射之。又深山之虎尚所不免遂不敢复为寇盗。
崔延伯善将抚得众心与奚康生杨大眼为诸将之冠延伯功名尤重时大寇未平而延伯死朝野叹惧焉。
樊子鹄为平北将军兼尚书行台治有威信山胡率服韩茂膂力绝人。又善骑射为徐州刺史征南将军为将善於抚众勇冠当世为朝廷所称。
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将图襄阳乃攻冯翊安定ガ城等平之时有梁人书敕萧续(续梁武帝子镇襄阳)云:贺拔胜北间骁将汝宜慎之勿与争锋其见惮如此。
●卷三百九十三
○将帅部 威名第二
北齐万俟洛字受洛干从高祖与西魏战於河阴诸军北渡洛以一军不动谓西人曰:万侯受雒干在此能来可来也。西人畏而去高祖以雄壮名其所营地为回洛城洛慷慨有气节勇锐冠时当世推为名将。
李密为襄州刺史在州十馀年甚得安边之术威信闻於外境高祖频降手书劳问并赐口马。
慕容绍宗东魏末为徐州刺史侯景叛绍宗与大都督高岳等讨之时景军甚众前後诸将往者莫不为其所轻及闻绍宗与岳将至深有惧色谓其属曰:岳所部兵精绍宗旧将宜共慎之。
王则为三荆二襄南雍六州都督则有威武边人畏服之。
上党王涣以文宣天保六年率众送梁王萧明还江南仍破东关斩梁时进裴之横等威名甚盛。
卢潜在淮南十三年任总军民太尉大树风绩甚为陈主所惮陈主与其边将书云:卢潜犹在寿阳闻其何当还北此虏不死方为国患卿宜深备之。
高昂为军司大都督统七十六都督时鲜卑共轻中华朝士惟惮服於昂。
东方老为南益州刺史领宜阳太守频为二郡出入数年境接群蛮。又邻西敌至於攻城野战率先士卒屡以少制众西人惮之。
斛律光为大将军左丞相与祖穆提婆不协诬光谋反杀之光自结从戎未尝失律深为邻敌所慑惮罪既不彰一旦屠灭朝野痛惜之周武帝闻光死大喜赦其境内後入邺追赠柱国公指诏《书》曰: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初宜阳之役光谓周人曰:归我七年人不然取尔十倍周人即归之在西境筑定夸诸城马上以鞭指画所取地皆如其言拓地五百里而未尝伐功。
独孤永业为雒州刺史行台尚书周人寇雒州永业每先锋以寡敌众周人惮之武成河清末徵为太仆卿以乞伏贵和代之,於是西境蹙弱河雒人情骚动傅伏为东雍州刺史後降於周周帝谓後主曰:朕前三年教习兵马决意往取河阴正为傅伏能守城不可动是以收军而退公当时赏授何其薄也。赐伏金酒。
後周李弼魏末为尔朱天光别将从天光西讨破万侯鬼奴弼尝先锋舀阵所向披靡贼咸畏之皆曰:莫当李将军。
蔡为平东将军与齐神武战於邙山时著明光铁铠所向无前敌人,或曰:此是铁猛兽也。皆遽避之独孤信魏末为陇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信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势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震邻国东魏将侯之南奔梁也。魏收为檄梁文矫称信据陇右不从宇文氏乃亡为关西之忧欲以威梁人其为邻国所重如此。
韩果魏末为帅都督从大军破稽胡於北山胡地险阻人迹罕至果进兵穷讨散其种落稽胡惮果劲彳建号为着<走羽>人太祖闻之笑曰:着<走羽>之名宁减飞将韦为瓜州刺史胡人畏威不敢为寇公私安静夷夏怀之。
陆腾为隆州总管蛮獠反所在蜂起山路险阻难得掩袭腾遂量山川形势随便开道蛮獠畏威承风请服所开之路多得古铭并是诸葛亮桓温旧道。
王德从太祖征伐累有战功河渭间种羌屡叛以德有威名拜河州刺史群羌率服。
怡峰为车骑大将军与诸将征讨每皆克捷沈毅有胆得士卒心当时号为骁将。
达奚为大行台郎中镇潼关及潼关失守即与大都督杨山武拒魏於关东魏人甚惮之。
陈忻为骠骑大将军时东魏为雒州刺史独孤永业号有智谋往来境上倚伏难测忻与韩雄等常令间谍观其动静齐兵每至辄击破之故永业深惮忻等不敢为寇。
王轨为上大将军解徐州之围擒陈将吴明彻遂为徐州总管轨性严重善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陈人甚惮之。
于翼为幽州总管先是突厥屡为寇抄居民失业翼素有威武兼严斥侯自是不敢犯塞百姓安之。
杨标为建州刺史镇车箱及齐神武闱玉壁乃命侯景趣齐子岭标恐入寇邵郡率骑御之景闻标至斫木断路者六十馀里犹惊而不安遂退还河阳其见惮如此。
裴宽为车骑大将军镇孔城十三年与齐雒州刺史独孤永寿相对永业有计谋多谲诈。若声言春发秋乃出兵或掩蔽消息侨忽而至宽每揣知其情出兵邀击无不克之永业尝戒其所部曰:但好慎孔城自外无足虑其见惮如此裴孝仁为长宁镇将御齐人甚有威边之略。
梁士彦以军功拜仪同三司武帝。
将有事东夏闻其勇决自扶风郡守除九曲镇将进位上开府封建威县公齐人甚惮之。
宇文神举自京兆尹出为熊州刺史齐人惮其威名後周崔宏度说之子袭爵为安平县公至隋开皇初为襄州总管宏度素贵御下严急所在令行禁止盗贼屏迹後梁萧琮来朝帝以宏度为江陵总管镇荆州陈人惮之不敢窥境。
隋源雄初仕後周为朔州总管突厥有来寇掠雄辄捕斩之深为北夷所惮。
韩擒虎有文武才用夙著威名为庐州总管委以平陈之任甚为敌人所惮陈平後突厥来朝高祖谓之曰:汝闻江南有陈国天子乎!对曰:闻帝命左右引突厥诣擒虎前曰:此是执得陈国天子者擒虎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
杨素为行军元帅伐陈率水军东下舟舻被江旌甲曜日素坐平乘大公容貌雄伟陈人望之曰:清河公即江神也。(清河素所封郡)。
长孙晟为秦州道行军总管取晋王节度出讨突厥达头晟追之斩首千馀级王引晟同宴有突厥达官来预坐说言突厥之内大畏长孙总管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王笑曰:将军震怒威行域外遂与雷霆为比一何壮哉!师旋授上开府仪同三司。
鱼俱罗为丰州总管初突厥数入境为寇俱罗辄擒斩之自是突厥畏惧屏迹不敢畜牧於塞下。
杜彦为云 州总管突厥来寇彦辄擒斩之北夷畏惮胡马不敢至塞後为朔州总管突厥复寇云 州高祖令杨素击走之是後犹恐为边患以素为突厥所惮复拜云 州总管。
李宽骁勇善战略过人自周及隋数经将领至柱国蒲山郡公号为名将。
李克开皇中频以行军总管击突厥有功後为朔州总管甚有威名为敌所惮。
贺娄子为上大将军开皇中虏寇泯洮二州子以行军总管勒兵赴之贼闻而遁去高祖以子晓习边事授榆关总管十镇诸军事岁馀拜云 州刺史甚为虏所惮。
史万岁为河内刺史开皇末突厥达头可汗犯塞帝令晋王广及杨素出灵武道汉王谅与万岁出马邑道万岁率柱国张定和大将军李药王杨义臣出塞至大斤山与敌相遇达头遣问曰:隋将为谁侯骑报史万岁突厥复问曰:得非敦煌戍卒乎!(先是万岁除名配敦煌为戍卒每与戍主同行辄入突厥数百里名北夷)侯骑曰:是也。达头闻之惧而引去万岁驰追百馀里乃反击大破之斩数千级逐北入碛数百里虏遁而还。
吐万绪为青州总管颇有治名岁馀突厥寇边朝廷以绪有略徙为朔州总管甚为北夷所惮。
杨武通数以行军总管讨西南夷有功拜左武卫大将军时党项羌屡为边患朝廷以其有威名历岷兰二州总管以镇之。
来整荣国公护儿之子为武贲郎将尤骁勇善抚士众讨击群盗所向皆捷诸贼甚惮之为作歌曰: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抱长钅仓不畏官军千万众只畏荣公第六郎。
阴世师拜张掖太守先是吐谷浑及党项羌屡为侵掠世师至郡有来寇者亲自捕击辄擒斩之深为戎狄所惮。
元胄历豫亳等州刺史开皇中突厥屡为边患朝廷以胄素有威名拜灵州总管北夷甚惮之。
韩僧寿以行军总管击突厥於鸡头山破之後为蔚州刺史突厥甚惮之。
达奚长儒为夏州总管六州方镇都将事モ奴惮之不敢窥塞。
贺。若谊为泾州刺史时突厥屡为边患朝廷以谊素有威名拜灵州刺史谊时年老而筋力不衰犹能重铠上马为夷狄所惮。
李崇为幽州总管突厥犯塞崇辄破之奚契丹等慑其威略争来内附。
王辩为武贲郎将贼帅郝孝德孙宣雅时季康窦建德魏刀儿等往往屯聚大至十万小至数千寇掠河北辩进兵击之所在皆捷深为群贼所惮。
唐阚棱齐州人隋末杜伏威据有江淮之地署棱为左将军从伏威入朝拜左领军将军迁越州都督及辅公┙僭号棱从军讨之与陈正通相遇阵方接棱脱兜鍪谓贼众曰:汝不识我邪何敢来战其众多棱旧之所部繇是各无斗志或有还拜者。
李大恩为代州总管率兵镇雁门突厥颉利可汗与苑君璋寻率兵围之大恩拒战贼遂败走俄而突厥复以盛兵来寇大恩遣刺史王孝基出战一军皆没贼进围崞县大恩众寡不敌据城自守贼惮其勇亦不敢逼月馀引兵而去。
河间王孝恭高祖武德中历总大藩专制方面及平辅公┙之後吴楚克定闽越服从威名大盛。
李靖武德中副河间王孝恭平萧铣辅公┙後为东南道行台兵部尚书高祖每云:李靖是萧铣辅公┙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程名振贞观末为平壤道行军总管前後攻沙卑城破独山阵皆以少击众称为名将。
薛仁贵高宗显庆中与辛文陵破契丹於黑山上元中坐事徙象州会赦归高宗思其功寻召拜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又率兵击突厥元弥等於云 州斩首万馀级获生口二万馀人驼马牛羊三万馀头贼闻仁贵复起为将素惮其名皆奔散不敢当之黑齿常之开耀年为河源军副使在军七年吐蕃深畏惮之不敢复为边患。
程务挺则天文明中为左武卫大将军单于道安抚大使督军以御突厥务挺善於绥御威信大行偏礻卑已下无不尽力突厥甚惮之相率遁走不敢近边及则天就军斩之籍没其家突厥闻务挺死所在宴乐相庆仍为务挺立祠每出师攻战即祈祷焉。
唐休圣历中为梁州都督假节陇右诸军州大使久视元年吐蕃大将麴莽布支率众数万屯於洪源谷将围昌松县休以奇兵出其不意掩击大破之斩首三千馀级是後吐蕃使朝宴於太极殿屡觇视休则天问其故对曰:往岁洪源战时此将军雄猛无比杀臣将士甚众故欲识之则天益加叹异降玺书劳勉擢拜右武卫大将军。
贺兰进明元宗天宝中为北海太守本郡招讨使禄山乱进明训兵千人引之渡河以张平原之势收河北郡县贼徒振惧朝廷壮之。
来为[A13C]川郡太守充招讨使肃宗以有武略尤加任委迁兼御史大夫比收河雒屡挫贼锋贼频来攻皆为所败贼等惧之号为来嚼铁。
《郭子》仪为中书令领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镇河中代宗永泰元年仆固怀恩率诸蕃杂虏及山贼任敷郑庭郝德刘开元等三十馀万南寇先後数万人略同州期自华阴趋蓝田以扼南路怀恩率重兵殿其後京师震恐急徵子仪子仪至泾南而虏已合子仪大军仅万人而杂虏围之数重子仪使李国臣高拒其东魏楚王当其南陈回光当其西朱元宗当其北子仪率甲骑三千出没於左右前後虏见而问曰:此谁也。报曰:郭令公回纥曰:令公存乎!仆固怀恩谓吾天可汗已弃四海令公殂谢中国无主故从其来今令公存天可汗存乎!子仪报曰:皇帝万寿无疆回纥皆曰:怀恩欺我子仪使喻之曰:公等顷年远涉万里剪除凶逆恢复二京是时子仪与公等周旋艰难何日可忘今忽弃旧好助一叛臣何其误也。且仆固怀恩弃君忘亲於公等何有回纥曰:谓令公没矣。不然何以及此令公诚在安得而见之子仪将出诸将皆曰:戎狄不可信也。请无往子仪曰:虏有数十倍之众今力不敌奈何。且至诚感神况虏辈乎!诸将曰:请选铁骑五百为从子仪曰:此足为害也。乃传呼曰:令公来虏初疑皆持满注目以待之子仪乃以十数骑徐出免胄而劳之曰:安乎!久同忠义何至,於是回纥皆舍兵降马拜曰:是吾父也。子仪招首领等饮以酒与之重锦欢言如初子仪性忠信事上诚尽田承嗣方跋扈狼傲无礼子仪尝遣使至魏州承嗣辄望拜之指其膝谓使者曰:兹膝不屈於人。若干岁矣。今为公拜李灵曜据汴州公私财赋皆遏绝独子仪封币经其境莫敢留必持兵卫送其为豺虎所服如此李光弼为江北副元帅议者称自艰难已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後为河南淮南山南东道荆南等道副元帅出镇临淮时田神功平刘展後逗留於杨府尚衡殷仲卿相攻於兖郓来旅拒於襄阳朝廷患之及光弼轻骑至徐州史朝义退走田神功遽归河南尚衡殷仲卿来皆惧其威名相继赴阙。
崔宁蜀之偏将初蜀剑山贼拥绝不通道代宗忧之严武荐宁为利州刺史既至山贼遁散繇是有名。
辛云 景大历中为太原节度回纥恃旧勋知朝廷优容之每入我界必肆贪狼之性至太原云 景以戎狄之道待之虏畏云 景莫不惕息数年间太原大理无烽警之虞。
秀实大历末为四镇北庭行军泾原郑[A13C]节度使三四年间吐蕃不敢犯塞。
阳惠元德宗建中初为神策京西兵马使忠勇果毅多权略称为名将。
张万福建中初以和州刺史宿卫李正已反将断江淮路令兵守甬桥涡口江淮进奉公千馀只泊涡口下不敢过德宗以万福为濠州刺史召见谓曰:先帝改卿名正者所以表卿也。朕以为江淮草木亦知卿威名。若从先帝所改恐贼不知是卿身也。复赐名万福慰遣之万福驰至涡口立马岸上发进奉公淄青兵士倚岸睥睨不敢动诸道公继进改泗州刺史。
李晟兴元初为神策军使与河中节度使李怀光同讨朱Г每将合战必自异衣锦裘绣帽前行亲自指导怀光望见恶之乃谓晟曰:将帅当持重岂自表饰以舀贼也。晟曰:晟久在泾原军士颇相畏服故欲令其先识以夺其心尔及其克京城至於白华忽有贼骑千馀出於官军之背晟以麾下百馀骑驰之左右呼曰:相公来贼闻之惊溃及为四镇北庭行营副元帅吐蕃相尚结赞颇多诈谋尤恶晟乃相与议云:唐之名将李晟与马燧浑尔不去三人必为我忧乃行反间遣使因马燧以请和既请和即请盟复欲因盟以虏因以卖燧。
马燧兴元初为河东节度领晋慈隰节度兵马副元帅德宗诏燧及浑骆元光同讨李怀光於河中燧与浑骆元光韩游瑰合军次於长春宫怀光遣骁将徐廷光以精卒六千守城兵械甚严燧度长春不下则怀光自固攻之则旷日持久死伤必甚乃挺身至城下呼廷光廷光素惧燧威名则拜於城上。
李观贞元初为右龙武将军四镇北庭行营副元帅李晟表为泾原节度使吐蕃深畏之。
郝贞元中为临泾镇将勇敢无敌声振虏廷後为凉州刺史出自行间前无坚敌在边三十年每战得蕃俘必刳剔而归其尸蕃人畏之如神赞普下令国人曰:有生得郝者赏之以等身金蕃中儿啼者呼郝名以惧之十三年检校右散骑常侍渭州刺史御史大夫充泾原行营节度平凉镇遏都知兵马使封保定郡王吐蕃畏其威纪纲欲图之朝廷虑失骁将移授庆州刺史竟终牖下。
李景略贞元中为侍御史丰州刺史西授降城使丰州北扼回纥回纥使来中国丰乃其通道前为刺史者多懦弱虏使至则敌礼抗坐时回纥遣梅录将军随中官薛盈珍入朝景略思以气制之郊迎传言欲先见中使梅录初未喻景略既见盈珍乃使人谓梅录曰:知可汗初殒欲申吊礼乃登高陇位以待之梅录俯偻前哭景略因抚之曰:可汗弃代助尔号慕虏之骄容盛气索然尽矣。遂以父行呼景略自此回纥使至景略皆坐拜之於庭中繇是甚有威名後为河东节度李说行军司马回纥使梅录将军入朝说置宴会有梅录争上下坐说不能遏景略叱之梅录前过丰州者也。识景略语音疾趋前拜曰:非丰州李端公耶不意在此不拜麾下久矣。何其瘠也。又再拜遂命之居次坐将吏宾客顾景略皆严惮。
王亻必贞元中为神策将军吐蕃寇泾原亻必伏卒击尚结赞赞获之繇是深为所畏。
范希朝贞元中为振武节度使异蕃虽鼠窃狗盗必杀无赦戎虏甚惮之曰:有张光晟苦我久矣。今闻是乃更姓名而来其见畏如此积十四年皆保塞而不为横希朝自近代号为名将人多比之赵充国。
段佑贞元末为泾原节度使练卒保边为西蕃畏惮刘氵雍贞元末为保义军节度陇右经略等使蕃戎畏之不敢为寇。
郗士美以宪宗元和初为昭义节度使讨王承宗於时四面七八镇聚兵十馀万士美兵事最理威声甚振承宗大惧指期有破亡之势会诏班师至今两河间称之。
野诗良辅元和中为凤翔大将与灵武大将史敬奉泾原将郝各以名雄边上吐蕃尝谓汉使曰:唐国既与大蕃和好何妄语也。问曰:何谓妄语曰:若不妄语何因遣野诗良辅作陇州刺史其畏惮如此。
裴度以穆宗长庆二年自河东节度除东都留守至阙。又以度为司空平章事充淮南节度使初度发太原中途得朱克融王廷凑复书皆许退兵度不敢发以其书奏穆宗穆宗喜因遣中使宣慰克融并廷凑入深州取牛元翼。又令先於途中命度更发书与廷凑度书因言朝谢後即归留务中使见书虑廷凑知度东归无兵权即背前约递请度易其即归之辞并上其书草穆宗方忧深州之围得度前後书喜甚及度至。又自有以悟帝恩待益至故复得兵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