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 第 303 页/共 736 页

陈周文育为智武将军文帝济江袭会稽太守张彪得其郡城及帝为彪所袭文育时顿城北香严寺帝夜往趋之因共立栅顷之彪。又来攻之文育悉力苦战彪不能克。 後魏于栗明元时为河内镇将宋武帝之伐姚泫也。栗虑其北扰遂筑垒於河上亲自守焉禁防严密斥候不通宋师惮之不敢前进。 司马楚之太武时为散骑常侍车驾伐蠕蠕诏楚之与济阴公卢中山等督运以继大军时镇北将军封沓亡入蠕蠕说令击楚之等以绝粮蠕蠕乃遣奸觇入楚之军截驴耳而去有告失驴耳者诸将莫能察楚之曰:,必是觇贼截之以为验尔贼将至矣。即使军人伐柳为城水灌之令冻城立而贼至冰峻城固不可攻逼贼乃走散帝闻而嘉之寻拜假节侍中镇西大将军。 古弼太武时典南部奏事与刘屯五河北以备叛民。 卢渊为京兆王愉徐州长史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谋外叛渊觉其萌渐潜敕诸戍微为之备屡有表闻朝廷不纳陵果杀将佐勒宿预之众逃叛滨淮诸戍繇备得全。 尉元为冠军将军东平太守无盐戍主申纂诈降元知非诚款外示容纳而密备焉。 皮豹子为仇池镇将与古弼等讨仇池杨难当平之未几诸氐复仄推杨文德为主以围仇池古弼率诸军讨平之时豹子氵欠于下辨闻围解欲还弼遣使谓豹子曰:贼耻其负败必来报复发举为难不如陈兵以待之豹子以为然寻除秦雍荆梁益五州诸军事开府仇池镇将。 于烈宣武时为车骑大将军太尉咸阳王禧谋反武兴王杨集始驰於北邙以告时帝从禽於野左右分散直卫无几仓卒之际莫知讣之所出乃敕烈子忠驰觇虚实烈时留守已处处有备因忠奏曰:臣虽朽迈心力犹可此等猖狂不足为虑愿缓跸徐还以安物望帝闻之甚以慰悦。 曹世表为左军将军兼尚书东道行台氵公河分立镇戍以备葛荣(葛荣五原叛当)。 司马子如为尔朱荣司马军次高都以建兴险阻往来冲要有後顾之忧以子如行建兴太守当郡都督北齐斛律光後主武平中为并州刺史率众筑平陇卫壁统戎等镇戍十有三所。 後周王思政为骠骑将军镇当农思政以玉壁地在险要请筑城即自营度移镇之迁并州刺史仍镇玉壁,於是城廓起楼橹营田农积刍秣凡可以守御者皆具焉当农之有备自思政始也。 宇文测为大都督行绥州事每岁河冰合後突厥即来寇掠先是常预遣居民入城堡以避之测至皆令安堵如旧乃於要路数百处并多积柴仍远道斥候知其动葛荣五原叛党静是年十二月突厥从连谷入寇去界数十里测命积柴之处一时纵火突厥谓有大军至惧而遁走自相蹂践委弃杂畜及辎重不可胜数测徐率所部收之分给百姓自是突厥不敢复至测因请置戍兵以备之。 隋高为监军尉迟迥之起兵也。高祖令韦孝宽击之至军为桥於沁水贼欲上流纵大代预为木荀以御之既度焚桥而战大破之。 独孤楷仁寿初为原州总管时蜀王秀镇益州文帝徵之犹豫未发朝廷恐秀生变拜楷益州总管驰傅代之秀果有悔色因勒兵为备秀至兴乐去益州四十馀里将反袭楷密令左右觇所为知楷不可犯而止。 乞伏慧为凉州总管先是突厥屡为寇抄慧,於是严警烽燧远为斥候虏亦素惮慧名竟不入境。 苏夔为鸿胪少卿从炀帝幸雁门为突厥所围夔领城东面事夔为弩楼车箱兽圈一夕而就帝见而善之以功进位通议大夫。 唐刘宏基武德中为井越将军会突厥入寇宏基率步骑一万自豳州北界东拒子午岭西接临泾修营鄣塞副淮安王神通备胡寇於北鄙。 薛万均为左屯卫将军从李靖等击吐谷浑军氵欠青海与万彻率军先路道遇虏於赤海万均将十数骑击走之追奔至积石山南道大风折旗拔木万均谓左右曰:虏将至矣。宜合为备俄而虏至万均直前斩一贼将,於是大溃。 宇文士及检校凉州都督时突厥屡为边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边服每出入陈兵盛为容卫。 黑齿常之高宗调露二年吐蕃寇河源河西镇抚大使李敬玄败绩常之为副使频有战功擢为河源军经略大使诏敬玄留镇鄯州以为之援常之始令远置烽戍开屯田五千馀顷战守有备。 吕上元元年为荆州节度因请於荆州置南郡改州为江陵府永平军团练三千人以遏吴蜀之口及至镇。又析江陵置长宁县。又请隶湖南岳潭衡柳道邵连七州黔中之涪州并管於江陵。 李晟德宗兴元初为副元帅讨朱Г既收复京城晟令盖涉领兵屯於白华以备苑囿尚可孤屯于望仙门骆元光屯于章敬寺南晟以牙兵三千人屯于安国寺南。 骆元光为华州节度贞元三年侍中浑为吐蕃会盟使元光以兵赴之将发泾州元光谓曰:本奉诏命令营於潘原堡以应援窃以潘原堡去盟所六七十里蕃情多诈侍中傥有急我何繇知之请次为营以虞其变以非诏旨固止之元光竟与同进之营西去盟所二十馀里元光营次之其濠栅颇深固之濠栅可逾焉及单骑奔归未及其营守将李朝彩不能整众多已奔散之至也。空营而已器械资粮悉弃之赖元光之众阵於营中既入贼追骑乃退元光乃先进辎重次与俱退申其号令严其部伍而还时以为有将帅之风焉。 嗣曹王皋为襄州节度练兵积财储粮修车市迥纥马以益骑兵。 马燧为河东节度造甲者必令长短三等构其所衣以便进趋。又造战车象以狻猊刺戟於後行则载兵甲止则为营阵或塞险厄以遏奔冲器械无不犀利范希朝为振武节度使振武有党项室韦交居川阜陵犯为盗日入慝作谓之刮城门居人惶骇鲜有宁日希朝周知要害置堡栅斥候严密人遂获安。 张献甫为宁节度使乃於彭元置义方渠马领等县选险要之地以为烽堡。又上疏请复置盐州及洪门雒原等镇各置兵防以备蕃寇朝廷皆从之缘边军州安悦。 高崇文为左神策行营节度使讨刘辟崇文初为长武城使练卒五千常。若寇至及使至长武卯时宣命辰时出师五千器用无阙者。 曹华为襄城镇将宪宗元和十二年七月裴度克淮西宣慰处置使八月甲申至郾城初度过襄城南白草原贼以骁骑七百邀之华先是戒严贼折其锐而还。 李为夏州节度使穆宗长庆元年二月统所部四千赴长泽镇以备边寇。 高丞为宁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先是羌虏多以秋月犯西边丞请军宁州以备之。 李载义为太原节度使太和九年九月戊申奏差兵三千人防遏当界吐浑部落。 梁高万兴为延州刺史开平三年九月奏凤贼百骑至韩家寨郦州请添兵於本佛寨犄角备御。 後唐史俨唐乾宁中从武皇讨王行瑜师氵欠渭北武皇遣俨率五百骑护驾石门时京城大扰士庶奔迸散布南山俨分骑警卫比驾还京盗贼不作以功检校右散骑常侍屯於三桥者累月昭宗宠锡优异田承肇镇晋州上言觇知绥州银州会兵未知所向谨戍兵斥候。 刘为镇南军节度使末帝贞明元年御晋人於氵公朔以魏之临清积粟所在引军将据之遇将周阳五自幽州率兵至乃趋贝州与晋军遇於堂邑邀击却之追北五十馀里遂军於莘县增城垒浚池湟自华及河筑甬道以通饷路。 晋李周初仕後唐武皇为安霸都指挥使率兵屯临河杨刘莘县所至与士卒同甘苦不严而整善守备梁军望其楼橹如九天之上不知所攻。 周孙汉均为绛州广顺元年二月言州无守御兵士今欲抽乡兵千人防城从之。 陈思让广顺元年三月奉诏率兵往磁州控扼黄泽路十月甲寅淄州言莱无盐为草寇奔冲城壁无可固御欲率兵五百板筑从之。 刘词为邢州节度使广顺元年并寇攻晋州词言上淮请改栅并寨为大城寨至马岭寨已来排烽火。 ●卷三百九十一 ○将帅部 习兵法申令示信示暇习兵法 兵法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公之武备也。故言兵法者谓之司马法焉繇太公以来能者间出踵而增之复有权谋形势阴阳技巧之别是为四种繇是行师之道极其深趣矣。大率用仁义礼让者为之上以纵横变诈者为之下历代之为将者或达其善志临敌而制胜或稽其要道著书以垂法篇籍斯著图制咸在以至议论之流布部曲之讲习皆可徵焉。 周太公望为武王师尚父(师之尚之父之。故曰:师尚父)伐纣谋居多撰《六韬》六卷後世之言兵皆宗太公为本(隋唐志载太公阴谋一卷太公阴符钤录一卷太公金匮二卷太公兵法六卷。又太公杂兵书六卷太公伏符阴阳谋一卷太公书禁忌立成集二卷太公枕中记一卷)。 孙叔敖为楚令尹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於必阝楚人惧王之入晋军也。遂出陈孙叔(敖曰:)进之宁我薄人无人薄我诗云: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先人也。(元戎戎车在前也。诗小雅言王者军行必有戎车十乘在前开道先人为备。)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薄之也。(夺敌战心)。 田穰苴为大夫景公尊为大司马穰苴死齐威王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而诸侯朝齐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於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隋书经籍志司马穰苴兵法三卷)。 公子无忌魏安王异母弟仁而下士魏王以上将军印授公子逐秦军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刘歆七略有魏公子兵法二十一篇图七卷艺文志魏公子兵法二十一篇图十卷)。 孙武齐人以兵法见於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亲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闾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於是许之出宫中美人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後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钺即三令五申之,於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下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於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後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於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用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於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汉书》艺文志孙子有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 吴起魏人好用兵魏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於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文侯以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守(魏文志吴起有兵法四十八篇)。 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为将军而自以为不能及孙膑疾之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大破梁军孙膑以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汉书》艺文志载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 公孙鞅为秦大良造(秦官也。)将兵围魏安邑降之有兵法二十七篇。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常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为善。 项梁楚名将项燕子也。避仇吴中尝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 项羽少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季父梁怒之籍曰:书文帝注为三卷艺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尔,於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汉韩信既破赵诸校效首虏休皆贺(诸校诸部也。犹今言诸营也。效致也。谓各致其所获)因问信曰:兵法有右背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弗察尔兵法不曰:舀之死地而後生投之亡地而後存乎!。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经所谓颧市人而战之也。(经一亦谓兵法也。忽入市驱取其人令战言非素所)其势非致死地人人自为战今即予生地皆走宁尚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非所及也。(艺文志韩信兵法三篇)。 广武君李左车有兵法一篇赵充国始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六郡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善骑射补羽林为人沈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 冯奉世以良家子选为郎年三十馀乃学春秋涉大义顾念也。习读兵书前将军韩增奏为军司空令黥布反击走荆王劫其兵渡淮击楚楚发兵与战徐僮间(三县之间也。)为三军欲以相救为奇(不聚一处分为三欲以相救出奇兵)或说楚相曰:布善用兵民素畏之。且兵法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谓在其本地恋土怀安故多逃散)今别为三彼败吾一馀皆走安能相救不听布果破其一军二军散走。 後汉耿秉博通书记能说司马兵法尤好将帅之略以父任为郎数上言兵事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モ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显宗既有志北伐阴然其言永平中诏诣省闼问前後所上便宜方略拜谒者仆射遂见亲幸每公卿会议帝引秉上殿访以边事多简帝心。 冯绲少学春秋司马兵法。 皇甫规安定朝那人也。永和六年西羌围安定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举规上计椽。 马援为伏波将军善兵策帝常言伏波论兵与我意合每有所谋未尝不用。 魏邓艾为征西将军讨蜀破姜维之众维退守剑阁锺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繇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城都三百馀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王昶为兖州刺史著兵书十馀篇言奇正之用青龙中奏之。 贾逵自为儿童戏弄常设部伍祖父习异之曰:汝大必有将率才授兵法数万言逵终豫州刺史。 蜀诸葛亮为丞相率众南征在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阵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吾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阵。若氐如此即定易胜尔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经籍志诸葛亮有兵法五卷)。 吴朱才为偏将军为人精敏文学兵法名声殆闻於远近晋陈勰特有才用解军令武帝甚重兵官故军校多选朝廷清望之士居之先是勰为魏文帝所倚帝为晋王委任使典兵事及蜀破後令勰受诸葛亮阵图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较标之势勰悉谙练之遂以勰为殿中典兵中郎将。 桓温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率众伐蜀初诸葛亮造八阵图於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 宋沈攸之除东海太守未拜会四方反叛南贼已次近道以攸之为宁朔将军寻阳太守率据虎槛时王元谟为大统未发前锋有五军在虎槛五军後。又终绎继至每夜各立姓号不相禀受攸之谓军吏曰:今众军姓号不同。若有耕夫渔父夜相呵叱更致骇乱败之道也。乃就军请号众咸从之。 蜀李庠初至蜀赵深器之与论兵法无不称善每谓所亲曰:李立序盖一时之关张也。以为冠军将军宋王镇恶初归晋客居荆州颇读诸子兵书论军国大事骑乘非所长开弓亦甚弱而意略纵横果决能断。 梁杜龛﹀第二兄岑之子少骁勇善用兵後归元帝亦为忠武将军。 後魏王宜弟为占授著作郎造兵法孤虚立成图三百六十。 源贺为征南将军贺依古今兵法及先儒耆旧之说略采至要为十二陈图以上之献文览而嘉焉。 贺拔岳尖山人能左右驰射骁果绝人不读兵书而ウ与之合识者咸异之。 斛律金字阿六敦朔州敕勒部人性敦直善骑射行兵用モ奴法望尘识马步多少嗅地知军度远迩。 江悦之初仕宋历诸王参军好兵书将略吴明彻来寇武成敕领军尉破胡等出援秦州令琳为经略悦之谓所亲曰:今太岁在东南岁星居牛斗分太白已高皆利为客我将有丧。又谓破胡曰:吾兵甚锐宜长策制之慎勿轻斗破胡不从遂战军大败琳单马突围仅以身免。 刘丰字丰生普乐人有雄姿壮气果毅绝人有口辩好说兵事。 後周史宁为大将军荆州刺史识谙兵权临敌指挥皆如其策甚得当时之誉。 隋宇文欣为骠骑将军封英国公欣妙解兵法驭戎齐整当时六军有一善事虽非欣所建天下辄相谓曰:此必英公法也。其见推服者如此。 史万岁少英武好读兵书兼精占候。 唐李靖少有文武材略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与论兵未尝不称善抚之曰: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郑元初仕隋为右候将军後归国为太常卿元少在戎旅久闲军法高祖令巡诸军教其兵事。 裴行俭累为大总管安抚使置军营行阵部统克料胜负甄别器能等四十六诀则天令秘书监武承嗣诣宅并密收入内(行俭初为仓曹参军时大将军苏定方甚奇之尽以用兵奇术授行)。 魏元忠则天朝累年不调时有左史幸人江融撰九州设险图备载古今用兵成败之事元忠就传其术。 王忠嗣以父海宾没於王事年九岁养於宫中及长雄毅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帝甚异之。 樊泽建中初为都官员外好读兵书朝廷以其有将帅才寻兼御史中丞充和番使後至山南节度使。 马燧父季龙尝举明孙吴ㄈ傥善兵书官至岚州刺史幽州经略使燧略涉群书尤善兵法大历中为河东节度造甲者必令长短三等称其所衣以便进趋。又造战车价以狻猊象列戟於後行载兵甲止则为营阵或塞险厄以遏奔冲器械无不犀利後讨魏博田悦悦求救俭於淄青恒冀燧军次於漳悦遣将王光进以兵守长桥筑月城以为固军不得渡燧乃於下流以兵车数百乘维以铁锁绝中流实以土囊以遏水水稍浅诸军毕渡是时军粮少悦深壁不战欲老燧师燧令诸军持十日粮深进次仓口悦等夹洹水而军李抱真等问曰:粮少深入何也。燧曰:粮少利速战兵法善於致人今田悦与淄青恒三军为首尾计以老我师。若分军击其左右兵少未可必破悦。且来救是前後受敌也。兵法所谓攻其必救固当战也。燧为诸军合而破之。 郝廷玉代宗时为神策将军时吐蕃回纥犯京畿廷玉率兵屯中渭桥军容使鱼朝恩闻廷玉善战欲观其教阅廷玉乃於营内列部伍鸣鼓角而出分而为阵箕张翼舒乍离乍合坐作进退其众如一朝恩叹曰:吾在兵间十馀年始见郝将军训练耳治戎。若此,岂有前敌耶廷玉凄然谢曰:此非末校所长是临淮王之遗法也。(临淮王李光弼也。)。 梁谢彦章幼事葛从周为养父从周怜其敏慧教以兵法尝以千钱於大盘中列其行阵偏伍之状示以出没进退之节彦章尽得其诀事太祖为骑将。 王擅少英悟美形仪好读兵书洞晓韬略初太祖镇大梁擅为小将。 赵字有郎幼而刚毅器宇沉深既冠好书籍及壮工骑射尤精三略为忠武军节度行军司马。 後唐周德威初仕武皇为帐中骑督久在云 中谙熟边事望烟尘之警悬知兵势。 高渤海人少好兵术释褐右金吾卫曹参军。 李再丰为右武卫大将致仕再丰故镇帅王之礻卑校家世从军再丰粗通星气式法之学每征伐战阵自用其法鲜有败失军中目为李靖。 ○将帅部 申令 师出以律易象明乎!乃贞武之善经春秋著为嘉话在乎!威克厥爱戒之用休示先甲後庚之期协三令五申之典金鼓有节稽进退之宜钺必诛惩骄惰之伍。若乃申严示整出奇应卒约束素定防禁无越喻以激劝县诸信赏所麾咸集所战必胜或著为新令或合古法军之善政其在斯乎!。 宋义为楚上将号卿子冠军北救赵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 汉韩信高祖三年为大将军击赵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舍息也。)夜半传傅选(传令军中使发也。)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旌旗之属)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萆谓隐於山间使敌不得见也。)戒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直入拔赵帜立汉帜(。若汝也。)令其礻卑将傅餐曰:今日破赵会食(小饭曰:餐破赵後乃当共饭食也。)诸将皆莫信阳应诺乃入赵壁擒王歇。 周勃高后六年为太尉至北军下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中皆左袒。 勃子亚夫封条侯文帝後六年モ奴大入边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帝自劳军至灞上及棘门军直驰大将军下马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军中但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居无何帝至。又不得入,於是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士吏谓从车骑曰:将军约例军中不得驱驰,於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中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礼介者不拜)天子为动容轼车。 李陵为骑都尉将步卒五千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後行弓弩令曰: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金谓钲也。)。 後汉吴汉为大司马建武二年击苏茂於广乐为刘永将周建所攻汉堕马伤膝还营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今日封侯之际诸君勉之,於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大破之。 岑彭为大将军建武十一年伐蜀与大司马吴汉等会荆门彭乃令军中募攻浮桥先登者上赏乃长驱入江关令军中无得虏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