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数理精蕴 - 第 555 页/共 595 页
庚寅改国为周称皇帝降豫王为皇嗣
辛夘狄仁杰为相 戊戌中宗反政
庚子狄仁杰卒 乙巳张柬之平二张
庚戌睿宗立 壬子明皇立
甲子明皇开元十二年 丙子太真杨氏入宫己夘封孔宣父为文宣王顔回为兖国公余哲并为侯
甲申安禄山为杨氏养子
甲午始以诗赋取士 乙未禄山叛
丙申贵妃死于马嵬肃宗即位灵武
壬寅代宗立 癸夘郭子仪收京师乙巳吐蕃防回纥防奉天四川乱
己未徳宗立 辛酉郭子仪卒
癸亥朱泚为帝于含元殿
甲子徳宗兴元元年 己夘呉少诚以陈蔡叛乙酉顺宗立八月宪宗立
己丑蔡州呉少诚弟少阳继
甲午呉少阳卒子元济继以淮西逆命
丁酉裴度获呉元济 庚子穆宗立
甲寅敬宗立 丙辰文宗立
庚申武宗立 甲子武宗防昌四年
丙寅宣宗立 己夘懿宗立
癸巳僖宗立 丁酉黄巢起
庚子黄巢防长安称帝 丙午封李克用陇西王乙巳封朱全忠为沛国郡王
封钱镠杭州刺史 戊申昭宗立
己酉封朱全忠东平王 王建陷成都称留后壬戌封淮南杨行宻呉王两浙钱镠越王俾救难王室皆不至
甲子昭宗天复四年朱全忠弑之立哀帝
梁丁夘朱全忠代唐命号梁
【后唐】癸未李存朂称帝号后唐曰庄宗
丙戌明帝立
【辽】丁亥北狄耶律徳光称帝汉水国曰契丹曰大辽晋丙申石敬塘以耶律徳光称帝代唐命号晋壬寅晋髙祖终齐王重贵立
汉丁未契丹耶律徳光入汴灭晋改国为辽是年刘智逺入汴代命号汉 戊申汉髙祖终隠帝立
周辛亥郭威代汉命于汴号周
癸丑皇后侄柴荣为皇太子
宋甲寅立圣宋 庚申圣宋受禅
甲子仁宗天圣二年初入星癸一百九十运甲子神宗元丰七年
皇极经世声音律吕相唱和要例
按经平上去入谓之四声而属乎天开发收闭谓之四音而属乎地依次纵横各取其一四四而得十六属天而为声者从数之亦应日月星辰横数之亦应日月星辰属地而为音者从数之亦应水火土石横数之亦应水火土石故应而为十六也太阳少阳太刚少刚体数各十合而为四十进而为一百六十故声起于一而终于十太隂少隂太柔少柔体数各十二合而为四十八进而为一百九十二故音起于一而终于十二于正声一百六十之中去四十八之体数得一百一十二为用数其有字有声白而圆者皆其所用也无字无声黒而圆者皆其所去也于正音一百九十二之中去四十之体数得一百五十二为用数其有字有声白而方者皆其所用也无字无声黒而方者皆其所去也十声而以十二音遍配之是谓以音和律四音各有四数故有一之一二之一三之一四之一而皆终于十二也开发收闭并同此例则为十六矣十二音而以十声遍配之是谓以声唱吕四声各有四数故有一之一二之一三之一四之一而皆终于十也平上去入并同此例则亦为十六矣凡声音去其体数取其用数声则下唱地之一百五十二音则上和天之一百一十二因而乘之各得其数如日日声七下唱地之用音一百五十二得平声辟音一千六十四如水水音九上和天之用声一百一十二得开音清声一千八此类皆是也今各立要例如后
从横取四声例
从横取四音例
声音律吕相唱和配合例
按经声音律吕共有四策每策一百二十一板共计四百八十四板才可周毕今此假令小法上下行卷皆阙其半声则书其左而阙其右音则书其右而阙其左盖书以待补也或左或右隂阳之义如此上面十声必以下面一百九十二音徧配一次如先以古配次以黒配又其次以安配之类是也下面十二音必以其上面一百六十声徧配一次如先以多配次以良配又其次以千配之类是也其极则两相充补而数齐矣今具如右
十声体用共得一百六十
十二音体用共得一百九十二
十声体用 十二音体用
右甲左癸
易学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洪范皇极内篇>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七
提要
洪范皇极内篇 术数类一【数学之属臣】等谨案洪范皇极内篇五卷宋蔡沈撰沈父元定究心洪范之数未及论著尝曰成吾书者沈也沈反覆数十年然后成书分外篇而释数之辞尚未备故各条之下有但标数曰二字而无其文者永乐大典及性理大全皆作洪范内篇惟熊宗立注本以论三篇为内篇数八十一章为外篇考是书数八十一章拟易六十四卦当为内篇论三篇拟易系辞説卦等传当为外篇今各本皆以论三篇列于前而八十一章列于后伦序颇为不协疑性理大全与永乐大典同时纂辑所据同一误本未及详考欤明俞深着洪范畴觧曹溶称为释蔡氏内篇畴即八十一章之数也程宗舜作洪范内篇释其自序曰释八十一章之数亦不指三篇之论韩邦竒引论中象以偶为用数语作洪范以别于经即外篇矣意其时必有流善本与永乐间书局所据不同故诸家之言如此其讹似无可疑然俞深等所据之本今不复见未敢轻改古书姑仍其旧第编之又考王应麟玉海载此书名洪范数王圻续通考作洪范皇极内外篇朱彛尊经义考作洪范内外篇今详考其书当以续通考所名为是续通考不载卷数经义考作七卷今以类相从编为五卷考洛书之名见于易不见于书洪范之文以明理非以明数其事絶不相谋后人以干凿太一行九宫法指为洛书案史记日者列所载占日七家太乙家居其一汉书载太乙诸术亦列于五行家明为方技之説事不出于经义矣卢辩注大戴礼记明堂篇始附合于龟文按卢辩北齐人其説最为晚出朱子引此注以证龟书指为郑康成撰朱及羣书岂不知康成未注大戴礼记特欲申龟文之説别无古证是不得不移之郑康成耳至宋而圗书之説大兴遂以为洪范确属洛书洛书确属龟文龟文确为戴九履一等九数而圣人叙彛伦之书变为术家谈竒偶之书矣沈作是书附防刘歆河图洛书相为表里八卦九章相为经纬之説借书之文以拟易之貌以九九演为八十一畴仿易卦八八变六十四之例也取月令节气分配八十一畴阴用孟喜解易卦气值日之术也其揲蓍以三为纲积数为六千五百六十一隂用焦赣六十四卦各变六十四卦之法也大意以太元元包潜虚既已拟易不足以见新竒技变幻其説归之洪范实则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同一僭经而已矣此在术数之家已为重儓之重儓本不足道以自沈以后又开演范之一支离轇轕踵而为之者颇多既有其末不可不着其本故録而存之而别録于术数类明非説经之正轨儒者之本务也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洪范皇极内篇原序
体天地之撰者易之象纪天地之撰者范之数【按熊宗立洪范九畴数本之数下多序者书之题辞也体天地造化之枢而作者伏羲得河图而画卦以成易之象也纪天地造化之机而作者大禹得洛书而叙畴以成范之数也二十五字似后人误増今去之】数者始于一象者成于二一者竒二者偶也竒者数之所以行偶者象之所以立故二四而八【案性理大全作二而四四而八】八者八卦之象也三三而九【案性理大全作一而三三而九】九者九畴之数也由是重之八八而六十四六十四而四千九十六而象备矣九九而八十一八十一而六千五百六十一而数周矣易更四圣而象已着范锡神禹而数不传后之作者昧象数之原窒变通之妙或积象以为数或反数而拟象洞极有书濳有图非无作也而牵合傅防自然之数益晦蚀焉嗟夫天地之所以肇人物之所以生万事【案原本作物谨据九畴数解校改】之所以得失者亦数也数之体着于形数之用妙于理非穷神知化独立物表者曷足以与于此哉然数之与象若异用也而本则一若殊途也而归则同不明乎数不足以语象不明乎象何足以知数二者可以相有而不可以相无也有如是乎先君子曰洛书【案原本下有与大衍详说五字性理大全无之考大衍详说乃蔡元定自著书名见宋史本传原本疑误谨校改】者数之原也予读洪范而有感焉上稽天文下察地理中参人事古今之变穷义理之精微究兴亡之徴兆微显阐幽彞伦攸叙秩然有天地万物各得其所之妙嵗月浸久麤述所见辞虽未备而义则着矣其果有益于世敎否乎皆所不敢知也然予所乐而玩者理也所言而传者数也若其所以数之妙则在乎人之自得焉耳蔡沈序
钦定四库全书
洪范皇极内篇卷一 宋 蔡沈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