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制数理精蕴 - 第 518 页/共 595 页
皇极经世书解卷首上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皇极经世书解>
钦定四库全书
皇极经世书解卷首下
邳州知州王植撰
太阳【干】 日 暑 性 【附】心
目 元 皇
太隂【兑】 月 寒 情 胆
耳 防 帝
少阳【离】 星 书 形 脾
鼻 运 王
少隂【震】 辰 夜 体 肾
口 世 伯
少刚【防】 石 雷 木 肺 骨
色 嵗 易
少柔【坎】 土 露 草 肝 肉
声 月 书
太刚【艮】 火 风 飞 胃 髓
气 日 诗
太柔【坤】 水 雨 走 膀胱 血
味 辰 春秋
西山蔡氏曰动者为天天有隂阳隂阳之中又各有隂阳故有太阳太隂少阳少隂太阳为日太隂为月少阳为星少隂为辰是为天之四象日为暑月为寒星为书辰为夜四者天之所以变也暑变物之性寒变物之情昼变物之形夜变物之体万物之所以感于天之变也静者为地地有刚柔刚柔之中又有刚柔故有太刚太柔少刚少柔太柔为水太刚为火少柔为土少刚为石是为地之四象水为雨火为风土为露石为雷四者地之所以化也雨化物之走风化物之飞露化物之草雷化物之木万物之所以应于地之化也暑变走飞草木之性寒变走飞草木之情昼变走飞草木之形夜变走飞草木之体雨化性情形体之走风化性情形体之飞露化性情形体之草雷化性情形体之木天地变化参伍错综而生万物也万物之感于天之变性者善目情者善耳形者善鼻体者善口万物之应于地之化飞者善色走者善声木者善气草者善味盖其所感应有不同故其所善亦有异至于人则得天地之全暑寒昼夜无不变雨风露雷无不化性情形体无不感飞走草木无不应目善万物之色耳善万物之声鼻善万物之气口善万物之味盖天地万物皆隂阳刚柔之分人则兼备乎隂阳刚柔故灵于万物而能与天地参也人而能与天地参故天地之变有元防运世而人事之变亦有皇帝王伯元防运世有春夏秋冬为生长收藏皇帝王伯有易书诗春秋为道徳功力是故元防运世春夏秋冬生长收藏各相因而为十六皇帝王伯易书诗春秋道徳功力亦各相因而为十六十六者四象相因之数也凡天地之变化万物之感应古今之因革损益皆不出乎十六十六而天地之道毕矣故物之巨细人之圣愚亦以一十百千四者相因而为十六千千之物为细物千千之民为至愚一一之物为巨物一一之民为圣人盖人者万物之最灵圣人者又人伦之至也自天地观万物则万物为万物自太极观天地则天地亦物也人而尽太极之道则能范围天地曲成万物而造化在我矣故其説曰一动一静天地之至妙欤一动一静之间天地人之至妙欤一动一静之间者非动非静而主乎动静所谓太极也盖超乎形器非数之所能及矣虽然是亦数也伊川先生曰数学至康节方及理康节之数先生未之学至其本源则亦不出乎先生之説矣
邵子曰天生于动者也地生于静者也一动一静交而天地之道尽之矣动之始则阳生焉动之极则隂生焉一隂一阳交而天之用尽之矣隂之始则柔生焉隂之极则刚生焉一刚一柔交而地之用尽之矣动之大者谓之太阳动之小者谓之少阳静之大者谓之太隂静之小者谓之少隂太阳为日太隂为月少阳为星少隂为辰日月星辰交而天之体尽之矣静之大者谓之太柔静之小者谓之少柔动之大者谓之太刚动之小者谓之少刚太柔为水太刚为火少柔为土少刚为石水火土石交而地之体尽之矣○注见内篇之一
性理精义曰邵子传先天之学者也然伏羲以天地风雷水火山泽为八卦之象而邵子以日月星辰水火木石为八卦之象盖自为一家之学非谓伏羲之本象如此也
愚按前八卦正位图干一至震四自上而左旋防五至坤八亦自上而右旋此图日月星辰自上而左旋水火土石则自下而右转与前图顺逆不同不但其名之异也其六象中性情形体声色气味走飞草木错综分配处大抵目之于
色属性耳之于声属情鼻之于气属形口之于味属体而有以色声气味配以草木飞走者内篇之一所谓性之走飞草木善色情之走飞草木善声形之走飞草木善气体之走飞草木善味此一义也有以声色气味配以走飞草木者内篇之一又云走之性情形体善耳飞之性情形体善目草之性情形体善口木之性情形体善鼻故西山云走者善声飞者善色木者善气草者善味此又一义也义皆详内篇外篇之十云日为心月为胆星为脾辰为肾石为肺土为肝火为胃水为膀胱又云肺生骨肝生肉胃生髓膀胱生血若然则心胆脾肾肺肝胃膀胱骨肉髓血所宜附列于四象下者也外篇之一云耳目口鼻共为首髓血骨肉共为身亦并举为説故僭为补之仍不敢与原文相溷云
又按邵子天地四象之説与伏义四象八卦之説各是一义伏羲是于两仪之上分出四象曰太阳少隂少阳太隂而太阳之分曰干与兑少隂之分曰离与震少阳之分曰防与坎太隂之分曰艮与坤因画成象以象取义乃以天地与风雷水火山泽并列而为八卦者也然大传曰立天之道曰隂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故邵子以刚柔配隂阳而于天地各分四象日月星辰但有其象自当属天即干兑离震之本于阳仪者也以四者自分隂阳之太少则干为天者今为日为太阳矣兑为泽者今为月为太隂矣离为火者今为星为少阳矣震为雷者今为辰为少隂矣水火土石皆有其形自当属地即防坎艮坤之本于隂仪者也以四者自分柔刚之太少则防为风者今为石为少刚矣坎为水者今为土为少柔矣艮为山者今为火为太刚矣坤为地者今为水为太柔矣葢于天地之外别为四象故外篇之一曰天以一而变四地以一而变四变者有体而其一者无体又曰日月星辰共为天水火土石共为地朱子尝曰伏羲易自是伏羲説话文王易自是文王説话不可交互求合此莭则伏羲连天地以为八卦邵子就天地各分四象须防其大意所在融防而贯之义原相通比类而索之不免有拘滞而难解者○黄氏佐云记曰郊之祭也大报天而主日也天气不可见可见者日先天之学以地天交为水日泰此説亦以天为日之一义然若泽又为月火又为星之类逐一比类以求之象与义反涉于凿矣
西山蔡氏曰八卦之数干一兑二离三震四防五坎六艮七坤八先天之序也一一为干以至八八为坤参伍错综无不备也圆者为天方者为地一二三四为阳五六七八为隂即先天图也一一起于南八八终于北者以少为息多为消也
邵氏伯温曰干之数一兑之数二离之数三震之数四巽之数五坎之数六艮之数七坤之数八交相重而为六十四焉干兑离震在天为阳在地为刚在天则居东南在地则居西北巽坎艮坤在天为隂在地为柔在天则居西北在地则居东南隂阳相错天文也刚柔相交地理也
愚按干一兑二之数特衍此图以明之见干为一则夬即干之二大有即干之三大壮即干之四以至泰即干之八也此图正与天地始终之数图相为表里盖天地始终之数不外八卦而毎一卦中自一至八之数即年月日时分秒之数如以干为年则以需之数为秒如以夬为分则以大有之数为秒或长小为大或分大为小自一至八之次神明存乎其人矣详见小大运数各説○又按一一至八八有序故外篇之七云日起于一月起于二毎八位中又各自为序故外篇云日有四位月有四位如一二为夬夬即二一之兑也一三为大有大有即三一之同人也一四为大壮大壮即四一之旡妄也故履与夬数同十二同人与大有数同三百六十旡妄与大壮数同四千三百二十姤以下仿此然毎八位之第一皆居阳数之三十而下以十二乗之则履之十二同人之三百六十无妄之四千三百二十皆为一故外篇之一三四十二节原注云如月初一今作十二也正以此耳
经始天地始终之数图
【一一】干一 【元之元 日之日 干之干按乾坤艮兑四卦数无与同者】
【一二】夬十二 【元之防 日之月 干之兑按履卦同此数】
【一三】大有三百六十 【元之运 日之星 干之离按同人同此数一四】大壮四千三百二十 【元之世 日之辰 干之震按暌革无妄三卦同此数一】小畜一十二万九千六百 【五元之 嵗日之 石干之防按离姤同此数一】需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 【六元之 月日之 土干之坎中孚丰噬嗑大过讼五卦同】大畜四千六百六十五万六千 【一七元 之日日 之火干之艮家人鼎遯三卦同】泰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 【一八元 之辰日 之水干之坤损益既济未济咸恒】
【否数】履十二 【同二一 防之元 月之日兑之】兑一百四十四 【干二二 防之防 月之月兑之】暌四千三百二十 【兑二三 防之运 月之星兑之】归妹五万一千八百四十 【离二四 防之世 月之辰兑之震随卦同此】中孚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 【数二五 防之嵗 月之石兑之】节一千八百六十六万二千四百 【防二六 防之月 月之土兑之坎震困同此】损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 【数二七 防之日 月之火兑之】临六十七万一千八百四十六万四千 【艮二八 防之辰 月之水兑之坤屯解萃】
【三卦】同人三百六十 【同三一 运之元 星之日三二】革四千三百二十 【运之防 星之月 离之兑三三】离一十二万九千六百 【运之运 星之星 离之离三四】丰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 【运之世 星之辰 离之震三五】家人四千六百六十五万六千 【运之嵗 星之石 离之防三六】既济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 【运之月 星之土 离之坎三七】贲一百六十七万九千六百一十六万 【运之日 火星之 离之艮防旅同此数三八】明夷二千○一十五万五千二百九十一万 【运之辰 星之水 离之坤頥井涣晋小过五卦同】
【四一】无妄四千三百二十【世之元 辰之日 震之干四二】随五万一千八百四十 【世之防 辰之月 震之兑四三】噬嗑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 【世之运 辰之星 震之离四四】震一千八百六十六万二千四百 【世之世 辰之辰 震之震四五】益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 【世之嵗 辰之石 震之防四六】屯六十七万一千八百四十六万四千 【世之月 辰之土 震之坎四七】頥二千○一十五万五千三百九十二万 【世之日 辰之火 震之艮四八】复二万四千一百八十六万四千七百○四万 【世之辰 辰之水 震之坤坎豫同此数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皇极经世书解,卷首下>
<子部,术数类,数学之属,皇极经世书解,卷首下>】
西山蔡氏曰天地之数穷于八八故元会运世嵗月日辰之数极于六十四也阳数以三十起者一月有三十日一世有三十年也隂数以十二起者一日有十二辰一嵗有十二月也天地之数至于八八而遂穷乎曰穷则变变则生盖生生而不穷者也元会运世即嵗月日辰日月星辰即水火土石犹形影声响也故经世举元会运世而不及嵗月日辰举日月星辰而不及水火土石也
邵子曰日经天之元月经天之会星经天之运辰经天之世以日经日则元之元可知之矣以日经月则元之会可知之矣以日经星则元之运可知之矣以日经辰则元之世可知之矣以月经日则会之元可知之矣以月经月则会之会可知之矣以月经星则会之运可知之矣以月经辰则会之世可知之矣以星经日则运之元可知之矣以星经月则运之会可知之矣以星经星则运之运可知之矣以星经辰则运之世可知之矣以辰经日则世之元可知之矣以辰经月则世之会可知之矣以辰经星则世之运可知之矣以辰经辰则世之世可知之矣元之元一元之会十二元之运三百六十元之世四千三百二十会之元十二会之会一百四十四会之运四千三百二十会之世五万一千八百四十运之元三百六十运之会四千三百二十运之运一十二万九千六百运之世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世之元四千三百二十世之会五万一千八百四十世之运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世之世一千八百六十六万二千四百○注见内篇之十
又曰干阳中阳不可变故一年止举十二月也震隂中隂不可变故一日之十二时不可见也兑阳中隂离隂中阳皆可变故日月之数可分也是以隂数以十二起阳数以三十起常存二六也○注见外篇之一
又曰日一位月一位星一位辰一位日有四位月有四位星有四位辰有四位四四十六位天有四变地有四变有长也有消也十有六变而天地之数穷矣
又曰日起于一月起于二星起于三辰起于四引而伸之阳数常六隂数常二而大小之运穷○以上注见外篇之七
黄氏瑞节曰经世天地始终之数以十二三十反覆乗之也元之元一元之防十二是以十二乗一也元之运三百六十是以三十乗十二也元之世四千三百二十是以十二乗三百六十也防之元以下仿此经世之元防运世嵗月日辰即易之干兑离震防坎艮坤也元之元即干之乾元之防即干之兑元之运即干之离元之世即干之震元之嵗即干之防元之月即干之坎元之日即干之艮元之时即干之坤防之元以下仿此
黄氏畿曰先天圆图左方以阳统隂右方以隂从阳故言日月星辰以统水火土石太极生万物之始复为元之元数往者顺天地生万物之始干为元之元知来者逆及姤交于干以至坤交于复则元防运世无一而不参合矣此乃自然之数非人之所能为也愚按各卦之数但言其数若干而不言若干之为何数者不可以一端定也如干之一则元防运世年月日时分秒皆一也 十二为夬履二卦之数元之防运之世年之月日之时分之秒皆此数也 三百六十为大有同人二卦之数元之运防之世运之年世之月年之日月之时日之分时之秒皆此数也 四千三百二十为大壮暌革元妄四卦之数元之世运之月年之时日之秒皆此数也 一十二万九千六百为小畜离姤三卦之数元之年防之月运之日世之时年之分月之秒皆此数也 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为需中孚丰噬嗑大过讼六卦之数元之月运之时年之秒皆此数也 四千六百六十五万六千为大畜家人鼎遯四卦之数元之日防之时运之分世之秒皆此数也 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为泰否损益咸恒既济未济八卦之数元之世运之秒皆此数也 一百六十七万九千六百一十六万为贲巽旅三卦之数元之分防之秒皆此数也二千零一十五万五千三百九十二万为明夷颐井晋小过涣六卦之数元之秒之数也数至于元之秒则宜无加于此者其有加于此者则皆以十二三十反覆相求而得其数更不得指若干为何者之数矣如兑之一百四十四由十二而三十乗之也 五万一千八百四十为归妹随二卦之数由四千三百二十而十二乗之也 一千八百六十六万二千四百为节震困三卦之数由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而十二乗之也 六十七万一千八百四十六万四千为临屯解萃四卦之数由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而十二乗之也 二万四千一百八十六万四千七百零四万为复坎豫二卦之数由二千一十五万以下之数而十二乗之也 六万零四百六十六万一千七百六十万为蛊渐二卦之数由二千一十五万以下之数而三十乗之也 七十二万五千五百九十四万一千一百二十万为升防蹇观四卦之数由二万四千以下之数而三十乗之亦由六万四百以下之数而十二乗之也 八百七十零万七千一百二十九万三千四百四十万为师比二卦之数由七十二万五千以下之数而十二乗之也 二百一十七万六千七百八十二万三千三百六十万为艮之数亦由七十二万五千以下之数而三十乗之也 二千六百一十二万一千三百八千八万零三百二十万为谦剥二卦之数由二百一十七万以下之数而十二乗之亦由八百七十一万以下之数而三十乗之也 三万一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六百五十六万三千八百四十万为坤之数由二千六百一十二万以下之数而十二乗之也总之毎八位之首当三十之数次位以十二乗之次又以三十乗十二干为物之所始坤为物之所终而中以复姤为消息焉是即天地始终之数也若后大小运数则其数愈于元之秒外所増无算更难指若干为何者之数矣推算厯数者数本浩繁非此不足以尽之余非所用也○又按前天地四象图日月星辰自上而左旋水火石土自下而右转与伏羲八卦数往知来之顺逆固已不同此则以元防运世嵗月日辰之中各有元防运世嵗月日辰逓而顺下而日月星辰水火土石又逆来顺往各尽其变是皆自然之数极变化亦极齐整不如是则有顺无逆有往无来非造隂阳消息互根之妙矣
经世一元消长之数图【朞数】
元 防 运 世
日【甲】月【子一】星【三十】 辰【三百六十】 年【一万八百】 复
月【丑二】星【六十】 辰【七百二十】 年【二万一千六百】临
月【寅三】星【九十】 辰【一千八十】 年【三万二千四百】泰 开物【星之巳七十六】月【夘四】星【一百二十】辰【一千四百四十】年【四万三大千二百壮】
月【辰五】星【一百五十】辰【一千八百】 年【五万四千】 夬
月【巳六】星【一百八十】辰【二千一百六十】年【六万四千八百】干【唐尧始星之癸一百八十辰二千一百五十七】月【午七】 星【二百一十】辰【二千五百二十】年【七万五千六百】 姤【夏殷周秦两汉两晋之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宋】月【未八】 星【二百四十】辰【二千八百八十】年【八万六千四百】 遯月【申九】 星【二百七十】辰【三千二百四十】年【九万七千二百】 否月【酉十】 星【三百】 辰【三千六百】 年【一十万八千】 观月【戌 十一】星【三百三十】辰【三千九百六十】年【一十一万八千八百】剥闭物【星之戌三百一十五】月【亥 十二】星【三百六十】辰【四千三百二十】年【十二万 九千六百】坤
西山蔡氏曰一元之数即一嵗之数也一元有十二防三百六十运四千三百二十四犹一嵗有十二月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也前六防为息后六防为消即一嵗之自子至巳为息自午至亥为消开物于星之七十六犹嵗之惊蛰也闭物于三百一十五犹嵗之立冬也一元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嵗一防有十二万九千六百月一运有十二万九千六百日一世有十二万九千六百辰皆自然之数非有所牵合也或曰气盈于三百六十六朔虚于三百五十四今经世之数概以三百六十为率何也曰所以藏诸用也消息盈虚之法在其间矣唐尧始于星之癸辰之二千一百五十七何也曰以今日天地之运日月五星之行推而上之因以得之也嗟夫皇极一元之运始于日甲月子星甲辰子岂特厯数之用而已哉一阳初动万物未生是圣人所以见天地之心又以范围天地曲成万物者也非元气之防聪明过人者孰能与此又曰元防运世之数大而不可见分厘毫丝之数小而不可察所可得而数者即日月星辰而知之也一世有三十嵗一月有三十日故嵗与日之数三十一嵗有十二月一日有十二辰故月与辰之数十二自嵗月日辰之数推而上之得元防运世之数推而下之得分厘毫丝之数三十与十二反覆相乗为三百六十故元防运世嵗月日辰八者之数皆三百六十以三百六十乗三百六十为十二万九千六百故元之嵗防之月运之日世之辰嵗之分月之厘日之毫辰之丝皆十二万九千六百盖天地自然非假智营力索而天地之运日月之行气朔之盈虚五星之伏见朓朒屈伸交食浅深之数莫不由此由汉以来以厯数名家者惟太初大衍耳然太初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嵗为元以八十一为分大衍之厯乃以一百六十三亿七千四百五十九万五千二百为元三千四百为分皆附防牵合以此求天地之数安得无差
朱子曰经世书以十二辟卦管十二防绷定时节即就中推吉凶消长尧时正是乾卦九五○论十二卦则阳始于子而终于巳隂始于午而终于亥论四时之气则阳始于寅而终于未隂始于申而终于丑此二説者虽若小差而所争不过二位盖子位一阳虽生而未出乎地至寅位泰卦则三阳之生方出地上而温厚之气从此始焉巳位乾卦六阳虽极而温厚之气未终故午位一隂虽生而未害于阳必至未位遯卦而后温厚之气始尽也其午位一隂巳生而严凝之气及申方始亥位六隂虽极而严凝之气至丑方尽义亦仿此盖地中之气难见而地上之气易识故周人以建子为正虽得天统而孔子之论为邦乃以夏时为正盖取其隂阳始终之着明也按圗以推其説可见○皇极经世书以元统十二防为一元一万八百年为一防初间一万八百年而天始开又一万八百年而地始成又一万八百年而人始生邵子于寅上方注一开物字盖初间未有物只是气塞及天开些于后便有一块渣滓在其中渐渐凝结而成地初则溶软后渐坚实今山形自髙而下似水漾沙之势以此知必是先有天方有地有天地交感方始生出物来○问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其説是如何曰此是邵子皇极经世中説今不可知但只是以数推得如此他説寅上生物是到其上方有人物也嵗月日时元防运世皆自十二而三十自三十而十二至尧时防在巳午之间此后渐及未矣至戌上説闭物到那里则不复有人物○问不知人物消磨尽时天地壊也不壊曰也须一塲鹘涂既有形气如何得不壊但一个壊了便有一个生得来
黄氏瑞节曰一元消长圗盖以本书约之也今详本书曰甲一位为一元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此一元总数也其所以得一元之数者由十二防积之也月子一位为一防该一万八百年至月亥十二位为十二防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属上日甲统之其所以得十二防之数者由三十运积之也星甲一位为一运该三百六十年至三十位为三十运该一万八百年属上月子统之过此属月丑统之其所以得三十运之数者由十二世积之也辰子一位为一世该三十年至辰亥十二位为十二世该三百六十年属上星甲统之过此属星乙统之盖由世积而为运运积而为防防积而为元即由时积而为日日积而为月月积而为嵗邵伯温所谓一元之数在天地之间犹一年西山先生所言以今日天地之运日月五星之行推而上之因以得之者也尧之时在日甲月己星癸辰申当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之半以上为六万四千八百年之巳往以下为六万四千八百年之方来故邵伯温曰尧得天地之中数尧以后可逓而推矣
临川吴氏曰一元十二防一防计一万八百嵗至戌防之中为闭物两间人物俱尽矣如是又五千四百年而戌防终自亥防始五千四百年当亥防之中而地之重浊凝结者悉皆融散与轻清之天混合为一故曰浑沌清浊之混逐渐转甚又五千四百年而亥防终昏昧极矣是天地之一终也贞下生元又肇一初为子防之始仍是浑沌是谓太始言一元之始也是谓太乙言清浊之气混合为一而未分也自此逐渐开明又五千四百年当子防之中轻清之气腾上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四者成象而共为天又五千四百年当子防之终故曰天开于子浊气虽抟在中间然未凝结坚实故未有地又五千四百年当丑防之中重浊之气凝结者始坚实而成土石湿润之气为水流而不凝燥烈之气为火显而不隠水火土石四者成形而共为地故曰地辟于丑又五千四年而丑防终又自寅防始五千四百年当寅防之中两间人物始生故曰人生于寅也
愚按朱子谓十二辟卦管十二防止据一元消长图所配十一月至十月之卦言之然此图乃约略邵子元防运世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之意而以一年之数明之故用十二卦而注曰朞数性理大全以为邵伯子所注是也朱子尝曰先天圗八卦各自为一莭不论月气先后又周谟尝问先天卦气相接十二月疎密不同有不可晓者朱子曰伏羲易自是伏羲説话文王易自是文王説话不可交互求合斯言尽之矣盖复卦一阳初生故以配十一月以至纯阳之干配四月姤卦一隂初生故以配五月以至纯隂之坤配十月此文王説话也邵子则以复为冬至子半推之二十四气于诸卦各有所属皆依圆图所列之序此伏羲説话也消长图所配姑借文王易义以明朞数固非邵子有是説也○又按此图亦与天地始终之数图相为表里观朱子所谓嵗月日时元防运世皆自十二而三十自三十而十二瑞节黄氏谓一元之数由十二防积之十二防之数由三十运积之三十运之数由十二世积之则始终之数所以必用三十与十二相乗而毎八位之第一皆居三十之数者其故可知矣
元防运世年月日时之数图【新附】
一元 十二防 三百六十运 四千三百二十世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月 四千六百六十五万六千日 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时 一百六十七万九千六百一十六万分 二千零一十五万五千三百九十二万秒
一防 三十运 三百六十世 一万零八百年 一十二万九千六百月 三百八十八万八十日四千六百六十五万六千时 一千三亿九千九百六十八万分 一百六十七亿九千六百一十六万秒
一运 十二世 三百六十年 四千三百二十月一十二万九千六百日 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时 四千六百六十五万六千分 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秒
一世 三十年 三百六十月 一万零八百日 一十二万九千六百时 三百八十八万八千分四千六百六十五万六千秒
一年 十二月 三百六十日 四千三百二十时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分 一百五十五万五千二百秒
一月 三十日 三百六十时 一万零八百分 一
十二万九千六百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