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略解 - 第 8 页/共 18 页

计之而知得失之策,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曹操曰:角,量也。〕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则深间弗能窥也,智者弗能谋也。   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   〔曹操曰:因敌形而立胜。〕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曹操曰:不以一形胜万形。或曰:不备知也。制胜者,人皆知吾所以胜,莫知吾因敌形   而制胜也。〕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曹操曰:不重复动而应之也。〕   夫兵形象水:水行,避高而走下;兵胜,避实而击虚。故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   胜。   兵无成势,无恒形,能与敌化,之谓神。   〔曹操曰:势盛必衰,形露必败,故能因敌变化,取胜若神。〕   五行无恒胜,四时无常立;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曹操曰:兵常无势,盈缩随敌。〕   〈军争篇〉   〔曹操曰:两军争胜。〕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   合军聚众,   〔曹操曰:聚国人,结行伍,选部曲,起营陈也。〕   交和而舍,   〔曹操曰:军门为和门,左右门为旗门,以车为营曰辕门,以人为营曰人门,两军相对为   交和。〕   莫难于军争。   〔曹操曰:从始受命,至于交和,军争为难也。〕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曹操曰:示以远,迩其道里,先敌至也。〕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者:知迂直之计者也。   〔曹操曰:迂其途者,示之远也。后人发,先人至者,明于度数,先知远近之计也。〕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曹操曰:善者则以利,不善者则以危。〕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   〔曹操曰:迟不及也。〕   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   〔曹操曰:置辎重,则恐捐弃也。〕   是故,絭甲而趋利,则日夜不处,   〔曹操曰:不得休息。〕   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上将;劲者先,疲者后,则十一以至。   〔曹操曰:百里争利,非也;三将军皆以为擒。〕   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法以半至。   〔曹操曰:蹶,犹挫也。〕   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曹操曰:道近至者多,故无死败也。〕   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曹操曰:无此三者,亡之道也。〕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   〔曹操曰:不知敌情者,不能结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