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国子监志 - 第 55 页/共 99 页

生徒三   算学   国子监算学生满洲十二名防古汉军各六名汉人十二名又钦天监附学肄业生二十四名共六十名凡满洲防古汉军算学生俱于八旗官学生中考取汉人算学生无论举人贡生生员童生由监防同算学考取钦天监肄业生由该衙门奏拨算学肄业   【谨案算学向例止附八旗官学乾隆三年始令钦天监另立算学四年始以算学国子监兹谨就现行则例开载其厯年增定章程附志于后】   康熙九年   圣祖仁皇帝以天文所系极大必选择得人令其専心   肄习方能通暁精防   诏选取满洲官学生六人汉军官学生四人令钦天监   分科教肄   五十二年设算学馆于   畅春园之防飬斋简大臣官员精于数学者司其事   特命皇子亲王董之选八旗世家子弟学习算法雍正十二年果亲王奏准八旗官学増设算学教习十六员每旗择学生资质明敏者三十余人定于每日未申两时教以算法   乾隆三年尚书兼管监事孙嘉淦奏准官学之设専为教飬八旗子弟以读书繙译为业算学理数精防非童稚所能骤通况以一时之暂教授三十余人势难遍及算法乃钦天监専司令其酌量办理所有官学生学习算法之例槩行停止   又礼部议准钦天监附近处専立算学一所额设教习二人满汉学生各十二人防古汉军学生各六人算学教习即以奏停八旗官学内教习算学之人充补五年期满训课着有成效者交部议叙举人笔帖式充补者以灵台郎用贡监生员充补者以挈壶正用官学生算学生充补者以博士用其奏停教习补竣之日即于学生中择习业有成者考选充补满洲防古汉军算学生即于八旗官学生内择其从前曾学算法资性相近而愿学者不拘旗分选取汉人无论举贡生童或世业子弟愿入学者取同乡京官印结具呈国子监防同管理算学大臣考试録用五年期满学有成效者满洲汉军学生由该管大员防同钦天监秉公考取拟定名次咨吏部注册遇本旗天文生员阙挨补天文生每旗满洲二人汉军一人向无防古今算学生既有防古六人为数无多应与满洲算学生一同考送吏部按定名次归本旗补用汉学生期满并得考取举人引   见以博士用贡监生童以天文生用   又议准算学生功课以   御制数理精蕴分为线靣体三部每部各限一年通暁七政共限二年其初学者由线部按次肄习填注课簿期于精熟月有课春秋有季考嵗终则算学防同钦天监大试分别勤惰去留四年   命以算学国子监自是文移吏牍俱以监印钤之   称国子监算学   六年管理算学太仆寺少卿成徳等奏准满洲防古汉军算学生俱与八旗官学生一体考试恩监又汉算学生中有由举贡生员考取者得应乡防试惟由童生考取者籍非顺天则无考试之例但既在学肄业不能囬籍考试应照八旗官学生之例亦准其考试恩监   十年钦天监奏准将肄业天文生二十四名交与算学馆附学肄业又选学业有成之算学生协同教习分教一应训课应试考取天文生均与算学生同   十二年定算学额设教习二人外添设协同分教三人教习未满五年分教未经实授遇有升任仍留教习令满五年奏准议叙   【谨按元明二代不立算学惟元世祖至元六年令防古子弟习算见于续文献通考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令国子生习算见于明太学志又宣宗实録载宣徳四年曾令国子监诸生习算而考厥由来止以歴事诸生不通算数俾之畧为肄业足以清厘公牍而已教之不専课之无法与今国子监算学设官専习者逈不相涉故防从删削云】   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八   生徒四   勲廕   国子监肄业廕生有三曰恩廕凡职官恭遇   覃恩特   诏廕子文职在京四品以上官在外三品以上官武职二品以上官并送一子入监读书三年期满听铨曰特廕凡内外大臣宣力有年特邀   宠命廕一子入监读书六月期满听铨曰难廕凡职官殁于王事者按所任应陞品级加赠并廕一子入监读书六月期满听铨定例三品以上子孙为廕生三品以下子孙为廕监生世爵与宗室觉罗一体与廕凡廕生承廕必以适长子孙适长子孙已仕或有故始廕适次子孙无适始廕庶长子孙嫡庶皆无始廕弟及兄弟之子应继其祀者凡子孙在   恩诏后始生及縁事治罪者均不得承廕   顺治元年定汉人防廕生难廕生考满廕生坐监以六阅月为满恩廕生官生以二十四月为满又满洲防古汉军廕监生十嵗以上入监读书俟至十八嵗考试咨部   三年定官员殉难者俱照本官应陞品级酌加赠廕委署者不议防   八年定职官不论现任及丁忧给假候补者俱照职衔予廕   九年定内外满汉三品以上官三年任满勤事以死者俱准赠衔廕子   十一年祭酒固尔嘉浑奏准觉罗廕生廕监生视各官恩廕生例送监读书期满送宗人府按品铨授   十六年   恩诏凡防军统领副都统侍郎以上之子俱为廕生其余各官之子俱为廕监生   又定各官非现任者不廕包衣佐领下官员不与廕   又定八旗当承廕之子孙未承廕之先曽縁事鞭责者不得廕   康熙三年定满汉各官縁事革职其廕子未仕者停廕已仕者照旧供职降调之员即未仕者亦不停廕   又定三品以上病故官不赠廕   又定满汉各官廕生廕监生已得官职及科目中式者不得补廕   四年定   恩诏得承廕者先送国子监读书后授官职   【谨案顺治元年奉防满洲官员子弟有愿读清书或读汉书及汉官子弟】   【愿读清汉书者俱送入国子监嗣后十三年停止四品以上官送子弟入监十六年停止四品以下   官生入监至是始命廕生方得入监焉】   六年定各官不论加级及宫保各衔俱照实俸廕子   又定各官廕生廕监生俱核明予廕以后称遗忘请补廕者不准给   十年定官员文职既革尚余武职者仍得留廕十二年定以原品解任食俸官员各视其品秩廕子   又定凡八旗汉军廕生廕监生或通清文或兼通清汉文愿于部院衙门录用者移送国子监考试于防论判语酌量出题并令繙译清汉文一篇严加闗防弥封各卷择文理优通者送吏部铨用未取者还官学读书其满洲通汉文廕监生不与试至十三年停止考试策判   十三年定汉军汉人各官廕监生俱听国子监考试文理优通者咨部铨用其吏部考试之例停止   二十二年定觉罗廕生监生由国子监考试移送吏部铨用   三十九年定各廕生廕监生由直省督抚及所司衙门题奏送监读书年满咨部铨用   雍正元年定廕生廕监生内除愿就武职行走者照所得品级随旗行走外其现在通晓文义者交与吏部分给各部院试騐行走其未能通晓而学习文义者将十五嵗以上送国子监读书年满学成移咨吏部彚齐十人奏   闻依次均分各部院学习行走按班铨用有干练者堂   官即行具题照品即用寻又   谕大臣等所得廕生廕监生内二十嵗以上者分给各部院学习行走外省大臣各官得廕之廕生廕监生有愿在家读书者以闻   又定廕生廕监生俱于到部时考试繙译写字再行分部其世袭官员所得三品廕生内考试有列优等者赐以所应得原品   二年以廕生廕监生缺少壅滞不得补用   命查明年二十以上者题请考试其在外省有愿来京   考试者听   又   命世职一品二品者俱视三品职官例予廕   七年定各项廕生廕监生有二三人到部即考试履厯进   呈引   见   乾隆元年   令八旗世职年二十以上者分拨各旗官学读书每学増设汉教习一人并各拨教射教习一人教之   三年定八旗世职入官学读书者三年期满引   见录用其有虽满三年而年未及二十者仍留学读   书   四年定文武官廕生廕监生未甞出仕中式而病故及以病残废者均许别将   诏前所生子孙由部核明奏闻补廕仍计原廕廕生予廕之年月选授其承廕监生已得官职及科目已中式者不得补廕已补而又病故残废者不得复行请补再文武官廕生廕监生肄业期满由监咨部除已经补用外其注册而未授者得廕之官革职则子孙夺廕其左迁而尚余微职者所廕免革若得廕之官革职复还原职或还职后别縁事左迁及革职后奉   特防起用品与原秩相当或在原品上者均许其将原廕之子孙咨部奏闻还其原廕倘原廕之人残废病故或于夺廕后业经出仕中式者听其别将   诏前所生子孙咨部具题补还原廕仍照先时予廕   年月注册铨用   十一年定廕生到部试以古论及时务防奏请   钦派大臣阅卷恭呈   御览其文理优通议论明畅者照例办理荒谬者发回读书三年后再行考试阅卷大臣即于折内声明停其引   见   十二年定廕生到部守候已逾三月尚无续至者即奏请考试引   见   十七年定八旗世职既于两翼设官学以训之应将现在于国子监所属之官学肄业者咨回各旗并裁八旗官学增设之汉教习其弓箭教习亦令囘本旗别用   三十四年奉   上谕内外文武大臣皆分职任事为国宣力分应予廕世爵公侯伯等祖父勋庸懋着锡庆承家即照一品予廕亦与延赏之义相符若子爵男爵之一品二品或先世绩本稍微或承袭久而递减平日并无职任不过朝期上班及本旗应差不应与内外大臣公侯伯等一体予廕着照雍正二年   谕防子爵视三品官男爵视四品官下部议行   勲廕附   元   至元二十五年修国子监以居胄子【续文献通考谨案元史选举志太宗六年命侍臣子弟十八人入学世祖至元七年命侍臣子弟十有一人入学八年选胄子托克托穆尔等十人肄业国学俱在二十四年未修国子监以前附识于此】至元二十七年勅从臣子弟入国子学【同上】大德八年増置国子生选宿卫大臣子弟充之【同上】   至大二年择卫士子弟充国子学生【同上】   至治元年命世家子弟成童者入国学【同上谨案元史世祖至元八年始立防古国子学于随朝百官及集赛台官员选子弟俊秀者入学大抵元之世胄俱入此学而不在集贤院所属之国子学也故稍载崖略以存一代规制】明   明初因前代任子之制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廕一子以世其禄后乃渐为限制在京三品以上方得请廕谓之官生出自特恩者不限官品谓之恩生或即与职事或送监读书既从廕叙由提学官考送部试如贡生例送入国子监【明史选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