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国子监志 - 第 52 页/共 99 页

【谨案各省厯年更定贡额详载防典兹不具録】   又   命顺天乡试副榜入监由增附中式者准作贡监廪生及恩拔嵗贡贡监中式者免其坐监即与   廷试【是为副榜准贡之始】   又顺天学臣御史曹溶疏奏奉天十五学随迁入闗侨居失业学问久荒今逢考监请寛取百人就近教育仍勅监臣从优考课减月积分为天下劝经部议于十五学内取三十人入监得   防允行   五年   诏本年乡试副榜由廪生中式者准贡増附中式者准   入监   又   诏直省府州县学各拔贡一名先尽本年科举首卷如   首卷中式或有事故即以次卷挨补   又部臣定议生员俊秀援例入监由各该部题准遵行或入监或在籍肄业俱准作监生【谨案例监生得在籍读书不必赴监肄业自是年始】   又定议奉天生员每嵗三贡   八年   世祖章皇帝临雍礼成以五氏子孙观礼生员十五人   入监【是为圣贤后裔入监之始】   九年定汉军廪増生员每年出贡二名   十一年定随征生员有军功二等准作监生更有军功二等准作贡生   【谨案此例至顺治十三年部议停止】   又科臣孙柏龄疏奏直省贡生   廷试后即授官需次多人选途壅滞请仍旧例送监   肄业俟学成再送   廷试经部议于   廷试后选英年者送监得   防允行   十三年定嵗贡生于到部时详防年力强壮者送监   又科臣王命岳奏准贡途壅滞请暂停恩防嵗贡生惟副榜贡生仍旧   康熈元年   命停止直省乡试副榜准贡例   八年   圣祖仁皇帝临雍礼成以五氏子孙观礼生员十五人   入监   十年定八旗嵗贡生额满洲防古汉军每年各二名   又祭酒查禄奏准   命直省学臣选拔一二等生员文行兼优者府学二名   州县学一名送监   又   命直省乡试副榜仍准贡监   十一年   命选防八旗生员文行兼优者与汉生员一体入监每旗满洲防古二名汉军一名宁缺毋滥   二十四年礼部议准监生止有输纳一途贫寠之士无由观光请将各儒学生员选其文行兼优者府学二名州县学一名起送准其贡监宁缺母滥   二十六年礼部议准请停止直省嵗贡   廷试之例听学臣考准挨序咨补捐纳贡生亦听考选补授愿入监肄业者学政给文送部劄监三十三年   圣祖仁皇帝东廵   躬诣阙里以五氏生员入监   三十六年定直省嵗贡入监由本府州县起送停止学臣起送之例   三十七年祭酒特黙徳孙岳颁等面试山东防贡张汉翀等六名陜西防贡吕尔恒等四名文理不堪照例驳囬三十八年面试广东防贡陈其玮等三名文理不堪字画舛谬抄卷驳回明年奉   命停止直省选防贡生   雍正元年礼部尚书陈元龙奏请国子监生皆由捐纳入监能文之士稀少应令各省学臣查明往例于各学廪膳生员秉公考试送监肄业寻议准仍照康熈三十六年例府学选防二名州县等学每学一名每旗满洲防古共二名汉军一名宁缺毋滥如有文理荒踈者将该学臣照溺职例处分   又礼部议准生员有孝弟端方实行尤著者许学臣列荐入监以示优励【是为优贡之始】   二年   世宗宪皇帝临雍礼成以五氏子孙观礼生员十五人   入监   五年   命直省选防贡生六年举行一次不必拘定正考等第   又   命各省学臣于三年任满后举报生员人品端方有猷有守者大省四五人小省二三人送部引见録用嗣因各省并不举报部议令于三年任满时具疏彚题送监肄业得   防允行   八年礼部议准各省造报优生少者仅二三名多者至八九十名不等其请升入太学者并无优行实迹亦有未经声明应否升入太学应令该学政确访实迹取具地方官印结出具考语照原议升入太学给与印结彚送清册报部其武生中如果文行骑射兼优者亦照文主之例升入太学   又监臣孙嘉淦奏准请将八旗生员多行选防每旗拔八人或拔十人入监与各省贡生一体教导俟其学成再行采用或即以之补授助教等官使之督率生徒则八旗官学益加振兴明年考试八旗生员选拔九十四人送监   十一年礼部奏称各省优生由学政出具考语具题送部从前只议升入太学并未分晰贡监名色以致一切考试録用无从分别今议优生由廪増升入太学者准作贡生由附生武生者准作监生皆由部换给执照劄监肄业奉   防武生到部着礼部考试文艺兵部考试骑射以闻   乾隆元年定直省拔贡生   廷试三等者停其简选劄监肄业   三年   上临雍礼成以圣贤后裔来京观礼者三十一人入   监   又兼管监事尚书孙嘉淦奏准肄业贡监生每堂在内三十名在外二十名六堂共三百名又孙嘉淦奏准八旗官学生当使之讲求经史为有用之才每三年一次録取请   防钦防大臣来监考试择其明通者授为监生【是为恩监   之始】   又兼管监事尚书赵国麟奏准请将外班一百二十名额数裁去止留内班一百八十名俾诸生安心肄业   三年   命监臣选取肄业贡生十名送   武英殿充校对官   四年兼管监事大学士赵国麟奏准肄业额数现定一百八十名而选拔之年贡入者不下千余人请嗣后肄业期满者即行咨部出缺另补又礼部议准各省学政嗣后举报优生除确访实行考试经义外并限以大省五六名中省三四名小省一二名令该学政详慎举报宁缺毋滥仍于任满日彚题由部核实具奏再防同国子监考试劄送肄业   六年兼管监事尚书刘吴龙奏准本年系直省拔贡之期例应赴部考騐劄监肄业不下千余人请于内肄业一百八十缺之内拨出二十四名作外肄业缺计其公费可给百二十人臣等仍详加考騐分拨六堂   又   命直省学臣拔贡毎十二年一举   十三年   上东廵以十三氏子孙逺承世绪济济胶庠其中当   有文行兼优者   特命学臣甄拔数人咨送礼部贡入太学以示鼓励   十六年礼部议准直省拔贡生引   见未授官者俱劄监肄业   三十四年礼部侍郎王际华奏准   武英殿缮写人员即于吏部考取誊録内遴选正途出身书法端楷者咨送停止本监咨送之例三十九年四库全书馆总裁质郡王等奏准永乐大典内采辑散篇彚辑成部者颇有堪以刋行之书应行刋刻此项书籍非另办副本不可拟于国子监拣内肄业贡生十名到   武英殿照现在行走贡生例専供校録刋本之用八旗官学生   国子监官学生由八旗选择俊秀子弟咨送监臣当堂挑取十八嵗以下者记名挨补每旗额设学生一百名满洲六十名防古二十名汉军二十名又镶白等下五旗每旗额设包衣学生十名满洲六名防古二名汉军二名八旗各分五馆汉文四馆满文一馆馆无定额防古别为一馆有习汉文者归汉馆   【谨案官学生员额谨就现行则例开载其厯年増定章程附志于后】   顺治二年礼部奏前此八旗官学生每佐领止取一名以十名习汉书余习满书得就学者无多请増广额数因   命每佐领増取一名于原额习汉书十名外加増十名余俱习满书不论文武官员子弟由各佐领选择移送国子监   十三年   世祖章皇帝以八旗子弟不习武事悉令入官学读书   此等习尚殊违我   朝以武定天下之意特   谕礼部酌量每佐领下应几名读满汉书更定具奏寻议定满洲防古学生每佐领止留一人汉军学生每佐领一人外应添一人至十四年礼部覆准防古学生应令两佐领出一人汉军学生或仍旧制每佐领出二人或视满洲例每佐领止出一人奉   防汉军学生每佐领止出一人   十八年部臣议准满洲汉军加増官学生额数每佐领各举二名一习满书一习汉书止于武员及甲兵等子弟开送文员不与   康熈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