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国子监志 - 第 41 页/共 99 页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五>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五>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五>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五>
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六
监制
【臣】等谨案成周四学并设制度綦备两汉太学之外又有辟雍讲堂顺帝修葺黉宇规模益廓晋武帝咸康二年始立国子学至隋改为国子监监署之名实昉于兹唐以国子监统六学太宗増创学舍一千二百楹至徳以还寖以頽废宋初国子监止二百楹神宗以锡庆院改建太学而后斋舍直庐规模粗具寻复行三舍法置八十斋盖王者建国君民莫不以建学为先也自有元都燕始于南城立学逮世祖至元二十四年而国子监始迁今地前明永乐徙都燕仍元旧三至英宗始营建焉洪惟
世祖章皇帝建极宅京宏宣文治胶雍之制监二代而
弥隆又
命创设八旗官学为俊秀储材之地嗣是
圣祖仁皇帝特赐御书彞伦堂额
世宗宪皇帝复颁御书文行忠信扁额又
特赐官宅为学舎
皇上廸
光缵
绪复
命大修监署鸠材庀工发帑钜万俾海内髦彦观光堂庑蹈咏于论于乐之盛侯其祎矣谨志图説一卷建葺一卷各以元明旧制附载其末为监制门
监制一
图说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六>
国子监在都城东北隅崇仁里成贤街南向缭以周垣大门凡三中榜曰集贤门左右树坊各一榜曰国子监坊左右又树坊各一曰成贤街【西第二坊在先师庙西】前屏以垣自集贤门入为太学门门凡三中榜曰太学中门常时皆不启
车驾诣学乃启之自太学门入为
新建辟雍【乾隆四十八年 诏建】殿通方九室重檐周廊覆琉璃黄瓦楹柱门扉皆丹饰梁栋施五采殿前恭悬
御书辟雍额殿中恭悬
御书额一曰雅涵于乐
御制联一曰金元明宅于兹天邑万年今大备虞夏殷阙有间周京四学古堪循方台外圜以璧池前后左右平桥四座池内外甃白石栏地髙乏水则引以四井前二井在太学门外其二井一在池东率性堂后檐墙外一在池西修道堂后檐墙外俱砌暗沟汲水注入池中前树琉璃牌楼一座中设劵门三南向恭勒
御书圜桥教泽坊额北向恭勒
御书学海节观坊额牌楼东北西北角各建碑亭一
座恭勒
御制国学新建辟雍圜水工成碑记
御制三老五更説【恭载卷五 御制文门】牌楼东南西南角各
建钟鼔楼一座
辟雍殿后为彞伦堂堂七楹中壁恭勒
圣祖仁皇帝御书圣经堂中恭悬
圣祖仁皇帝御书彞伦堂额【康熙四十五年颁揭】
世祖宪皇帝御书文行忠信匾额额首
御制题辞曰学者文行并重尤以忠信为本故孔子垂
为四教成均进士之法无逾于此
赐国子监【雍正四年颁给】
列圣勅谕三道
皇上勅谕一道【乾隆三年颁给】
皇上御书福畴攸叙匾额【乾隆五十年新建辟雍工成 颁捐】堂前有露台【西置日晷】堂北有后堂三楹有门通敬一亭堂左右东西讲堂各三楹南向旁各一门通敬一亭西讲堂前有元臣许衡手植古槐一株乾隆十六年
皇太后七旬万夀古槐重荣
御制诗六韵纪之【恭载卷六 御制诗门】东讲堂之东转而南廊房三楹属于东庑西亦如之东庑近北为绳愆防防三楹监丞莅之典簿典籍亦于此治事其南鼔房一间庋鼓次为率性诚心崇志三堂其助教学正学録莅之堂各十一楹西向西庑近北为博士防亦三楹与绳愆防相直其南钟房一间庋钟次为修道正谊广业三堂其助教学正学録莅之堂各十一楹东向东西庑之尽折而南东西隅廊房各九楹北向与太学门并后堂之北为敬一亭亭五楹奉
圣祖仁皇帝御碑五通碑后附置明碑前有门曰敬一之门旁启小门各一东为东厢祭酒于此治事前为大门中防三楹祭酒孙岳颁题额曰进徳修业东西房各一楹后轩五楹俱南向轩前厢房各二楹东曰崇实轩西曰振雅轩【俱祭酒李周望重建周望作记勒壁】大门外西向屋五楹为书吏办事所左折而南有门通储材门亭西为西厢司业于此治事大门中防及防左右房如东厢之制防前东西各厢房二楹防后轩五楹南向无厢房大门外东向屋五楹亦书吏办事所右折而南有门通广居门署西为射圃隙地平敞周垣绕之亭三楹南向八旗诸生以时较射于此署东毗连屋宇二百余楹书吏隶役庙户居之统属于监
【谨案监署左右前后冇号舎环之延袤共五百余楹久为民居乾隆三十四年工部议侍郎兼管监务臣徳保所奏监东屋宇二百一楹出入必由署门不通衢路请以居本监吏隶庙户其监西屋宇三百八楹向本有门迳通衢路者筑垣隔出署外付内务府经理并绘图造册一存工部一存国子监其余闲旷屋宇俱相度情形准此办理】
【诏从之】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六>
御书楼在廨舎东北南向五楹东西厢楼各五楹恭贮
钦颁经史书籍前为二门门西小屋数椽前为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