郘亭知见传本书目 - 第 24 页/共 77 页
《西魏书》二十四卷
国朝谢启昆撰。 乾隆已卯刻本。
《十国春秋》一百十四卷
国朝吴任臣撰。 康熙十七年,汇贤斋刻。 有翻本。
附录
《越史略》三卷
不著撰人。 守山阁本。
《朝鲜史略》六卷
不著撰人。 万历丁巳刻,本名《东国史略》。
《高丽史》一百三十九卷。
朝鲜人郑麟趾撰。 《四库存目》著录只二卷,乃残本也。 昭文张氏有抄足本。 朝鲜刻本。
《琉球国志略》十六卷
国朝周煌撰。 聚珍板本。 《提要》遗未录。 周氏刻本。
《吾妻镜》五十二卷
亦名《东鉴》,即日本国史也。 朱竹垞有跋,无撰人名氏。
《藩部要略》十八卷《表》四卷
国朝祁韵士撰。 道光丙午刻。
右载纪类
史部十
时令类
《岁时广记》四卷
宋陈元谅撰。 《学海类编》本,有《图说》一卷。《格致丛书》本,二十图全。 路小洲有旧抄本,完全无缺。 天一阁有二十四卷足本。
《岁华纪丽》四卷
唐韩谔撰。 王士祯以为胡震亨伪造,然钱遵王家有旧抄本七卷,之内有缺文,后见章邱李中麓藏宋刻本正同。据钱氏言,此书原有真本,或震亨稍微改辑耳。 《四库》存目。 《津逮秘书》本。 《唐宋丛书》本。
《御定月令辑要》二十四卷《图说》一卷
康熙五十四年,大学士李光地等奉敕撰。
右时令类
史部十一
地理类
《三辅黄图》六卷
不著撰人。 《汉魏丛书》、《古今逸史》本皆不全。 明嘉靖刘景韶刻本。 万历郭子华刻本。 经训堂、平津馆两《丛书》本皆善。经训多《补遗》一卷。 平津书一卷,系校宋本。 胡心耘见过宋板,不全。 张《志》,《黄图》毛斧季校宋本,页十行,行二十字至二十二、三字不等。卷二建章宫条“构”字注“御名”,盖据南宋高宗时刻本。首尾通一卷,合《隋志》。
《历代宫殿名》一卷
宋李昉等奉敕撰 。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
《长安宫殿考》二十卷
国朝汪士鋐撰。 南汇吴氏家藏旧抄本,未刻。
《禁扁》五卷
元王士点撰。 曹楝亭刻本。
右地理类宫殿疏之属
《元和郡县志》四十卷
唐李吉甫撰。 聚珍板本。 岱南阁校刻本三十四卷,补《目录》一卷,《遗文》一卷。 影宋抄本作《元和郡县图志》,宋淳熙三年张几仲子颜刻,有《目录》二卷。今在杭州瞿氏。 近有严氏《志补》,已刻。 张氏旧抄缺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三十六等凡六卷。 近江宁刻本。 广东刻本。
《太平寰宇记》一百九十三卷
宋乐史撰。 活字板本。 乾隆癸丑乐氏刻本。 钱遵王家有足本。 江西万庭兰重刻宋本,附《大清一统志表》,校正舛误,又补《四库》本所缺,定为一百九十二卷,《补缺》八卷,《纪元表》一卷。 王渔洋云,金陵焦氏有宋刻。今藏吴庐侍郎家。 季氏抄卷第四及一百十三至一百十九,凡八卷。 近刊本。
《舆地纪胜》二百卷
《四库》未收。 宋王象之撰。 述古堂有宋刻足本。 阳湖孙氏、昭文张氏、仪徵阮氏均有抄本,不全,共缺三十二卷。阮文达曾以进呈。 道光二十九年,扬州岑氏惧盈斋刻本。 咸丰五年,广东粤雅堂刻本 。 近刊本。
《天下名胜志》五十一册共一百九十八卷
明曹学佺纂刻本。 《四库》存目。
《寰宇通志》一百九十卷
明陈循等撰。 景泰中刻本。
《读史方舆纪要》百六十卷《图表》五卷
国朝顾祖禹撰,彭元瑞校本。 道光中,成都龙万育敷文阁刻。 安康张氏鹏翂校刊。
《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二十卷
国朝顾炎武撰。 嘉庆间,成都龙万育活字板校印,寻刻板,与《方舆纪要》并得其稿。今存兴化某氏,盖未成之书。 顾氏又有《肇域志》若干卷,亦采掇而未贯串之稿。今存杭州许氏。
《元丰九域志》十卷
宋王存等奉敕撰。 聚珍板本。 闽覆本。 乾隆四十九年冯氏刻本。 季《目》有抄本二十四卷,似附古迹,所谓民本也。十卷则官修原本。 传是楼影宋本,字密而小。佚第十卷,以苏州朱焕家抄本补之。闽中刻本不精,如睦州宣和中改严州,此书未改,出于北宋可知。 近刊本。
《虞地广记》三十八卷
宋欧阳忞撰 。 聚珍板本。 闽覆本。 黄丕烈仿宋刻本,附《札记》二卷。 曾藏元和吴氏,秀水朱氏。 近刊本。
《方舆胜览》七十卷
宋祝穆撰。 内府及平津馆,均有宋咸淳丁卯刻本。 路小洲亦有宋刻本。 宋刻黑口本,每页二十八行,行二十三字。其中事要标以大书,则跨两行。
《一统志案说》十六卷
道光丁亥,张氏活字板印本题顾炎武撰。张穆云,此书杂纂顾祖禹《方舆纪要》中《总论》,合为一编,非炎武所作也。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二十卷《皇朝舆地韵编》 二卷《图》一卷
国朝李兆洛撰。以《皇舆表》、《一统志表》表历代沿革不便检寻,乃取历代《史》、《志》郡县名,依韵编次,而以今地名释之。颇足为读史之助。 道光二十年,辈学斋活字板印。 咸丰末,邓传密又刊本于湖南。
《明一统志》九十卷
明李贤等奉敕撰。 天顺五年刻大字本。 弘治乙丑,慎独斋刻本。 《元大一统志》一千卷 ,今世仅有残本。《潜研堂集》有跋语。
《大清一统志》五百卷
乾隆二十九年奉敕撰。 内府刻本。 近年国史馆重修告成,仅写清本二分,以卷帙繁重未刻。然所修亦不如旧本精善。 近常州活字板本。
《一统舆地全图》五十叶
国朝李兆洛,仿乾隆图之义分为八排,兼列里方及经纬度,府厅州县道光间现名。刻不能精,亦无村镇小地名,然较《一统志图》为佳。近年陈延恩又刻李图,编本便于挂壁,排挤促狭,又逊原图矣。 李又有写本《历代舆地图》,不能甚精。
右地理类总志之属
《吴郡图经续记》三卷
宋朱长文撰。 明嘉靖戊申,钱氏悬磬堂刻本。 黄丕烈有宋刻,云即钱氏所藏,而钱刻本又多舛误。 《学津讨源》本。 琳琅秘室本。 胡心耘亦有宋本。
《乾道临安志》三卷
宋周淙撰。 《四库》依孙仰曾家刻残本。
《淳熙三山志》四十二卷
宋梁克家撰。 《四库》依抄本录上三种。 昭文张氏有旧抄本。
《淳佑临安志》六卷
宋施谔撰。 原十卷,缺首四卷。张氏《志》云,存城府、山川两门,未详凡若干卷。阮氏曾进呈。
《绍熙云间志》三卷《续》一卷
宋杨潜撰。 嘉庆壬戌沈氏刻。 云间即今江南之华亭,在宋兼今松江全郡地。此《志》繁简得中,成于绍熙四年。 阮氏曾进呈。
《嘉定镇江志》二十二卷《附录》一卷《校勘记》一卷
宋卢宪撰。 道光二十二年,丹涂包良臣刻。陈直斋《书录》载是书三十三卷。 阮氏曾以进呈。
《咸淳毘陵志》三十卷
宋史能之因宋慈未成之稿续撰。 嘉定钱氏、阳湖孙氏有抄本,缺第二十卷,又缺十一卷第一页,又二十卷少六、七两页。嘉庆耿辰赵怀玉刻。 近人收吴枚菴旧藏宋本,缺处与赵刻同。 曾收宋本,经人校其十一卷,阙叶已补填。
《淳佑玉峰志》三卷《续志》一卷
宋阳羡进士凌万顷叔庆、陈留边实同撰。其《续志》则实撰。考崑山文献,以二书为最古。见张氏《藏书志》。 阮氏曾进呈。
《吴郡志》五十卷
宋范成大撰。 汲古本。 《墨海金壶》本。 守山阁本,附《校勘记》一卷。 汪氏有大字宋本。 绍定初,广德李寿朋刻本。 昭文张氏有宋刻配陈抄本。
《新安志》十卷
宋罗愿撰。 明翻宋刻本。 康熙戊子歙黄氏刻本。 李爰得刻本。
《嘉泰会稽志》二十卷《宝庆续志》八卷
宋施宿等撰。 明正德耿午仿宋刻本。 近年山阴杜氏刻本。
《剡录》十卷
宋高似孙撰。 宋嘉定乙亥刻本。 汪氏有影宋本。 道光八年,嵊令李式圃刻本。
《嘉定赤城志》四十卷
宋陈耆卿撰。 明弘治丁巳谢铎重刊本,昭文张氏藏。 《台州丛书》本。 宋刻黑口大字本,每页二十二行,行二十字。
《宝庆四明志》二十一卷《开庆续志》十二卷
《四明志》宋罗濬撰。《续志》宋梅应发、刘锡回撰。 《四明五志》本。 刻本。
《澉水志》八卷
宋常棠撰。 刻本,附明董榖《续志》九卷,《盐邑志林》二卷。
《景定建康志》五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