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 243 页/共 273 页
国朝谢重辉撰。重辉字千仞,号方山,德州人。大学士升之子,以荫授中书舍人,官至刑部郎中。王士祯尝选刻十子诗,重辉其一也。
△《萧亭诗选》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实居撰,王士祯所评选也。实居字宾公,号萧亭,邹平人。士祯《序》,称其古今诗盈千首,乐府古选尤有神解,为择其最者三百馀篇,为此集云。
△《后圃编年稿》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嶟瑞撰。嶟瑞字苍存,盱眙人。王士祯尝称其纵横有奇气,今观其诗,士祯之说不谬,而过求磊落,转近粗豪,则陶冶之功未至也。
△《荆树居文略》十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懋绪撰。懋绪字汝时,号正所,江陵人。是编乃其门人杨士琼所编。
凡语录五卷,诗文五卷。懋绪与赵御众、漆士昌为友。御众,孙奇逢弟子也,故耳目濡染,其语录亦宗姚江之学,然不为明季门户之见,以奇逢亦不立门户故也。
至於文格朴拙,诗多说理之作,则讲学家之旧派,不自懋绪始矣。
△《冠豸山堂文集》三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童能灵撰。能灵有《周易剩义》,已著录。是编刻本一卷,为:中天、河洛、五伦说;抄本二卷,皆论学之文。然刻本题曰卷一,必尚有他卷,非完书也。其论“河图”之中数三五,配“大学”之三纲领,外八数配八条目,一二三四为明明德之条目,六七八九为新民之条目,未免牵合。至於辨六十四卦,与大衍相合之数,又以九卦即序卦之馀蕴,序卦为气,九卦为朔,亦苦心研索之学。
然大抵附会於术数,朱子所谓“易外别传”者也。
△《谷水集》二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胡夏客撰。夏客字宣子,海盐人。顺治中诸生,明兵部职方司郎中震亨子也。是集凡诗二十卷,文二卷,康熙中,其同邑陈光縡为之《序》并《传》,又为之《笺》。震亨家富藏书,其撰《唐音统签》,夏客实与有力。泛滥古人,耳目既阔,故负其才调,颇以气骨自高,而粗豪之失,亦由於此。
△《丁野鹤诗钞》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丁耀亢撰。耀亢字西生,号野鹤,诸城人。顺治中由贡生,官至惠安县知县。是集凡分五种,曰《椒邱集》二卷,起甲午终戊戌,官容城教谕时所作;曰《陆舫诗草》五卷,起戊子终癸巳,皆其入都以后所作;曰《江干草》一卷,起己亥终庚子;曰《归山草》一卷,起壬寅终丙午;曰《听山亭草》一卷,起丁未止己酉。自《陆舫诗草》以前,耀亢所自刻。《江干草》以下,皆其子慎行所续刻也。耀亢少负隽才,中更变乱,栖迟羁旅,时多激楚之音。自入都以后,交游渐广,声气日盛,而性情之故亦日薄。王士祯《池北偶谈》,载其《陶令儿郎诸葛妻》一律,谓野鹤晚游京师,与王文安诸公倡和,其诗亢厉,无此风致,盖亦有所不满矣。
△《吾好遗稿》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章静宜撰。静宜字湘御,吴县人,顺治中诸生。此本凡诗三百馀首,列近体於前,而次古体於后。卷首具标姓字里贯,如小传式,疑即从选本中析出者也。静宜尝从学於宋实颖,又与吴伟业酬赠,故歌行清丽激楚,颇近《梅村集》门径,特才华未为富赡,故边幅太狭,终不能与之抗行耳。
△《莱山堂集》八卷、《遗稿》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章金牧撰。金牧字云李,归安人,由监生官柏乡县知县。其时文纵横博丽,虽不中规矩,而勃勃有奇气。在当时其名甚噪,日久论定,究不免有伪体之讥。至今谈制艺者,举为厉禁。计其诗格,亦当在卢仝、李贺之间。而是集所载,了不异人。其殆才有偏长欤。
△《杲堂文钞》六卷、《诗钞》七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邺嗣撰。邺嗣字杲堂,鄞县人,顺治中诸生。其文钞,馀姚黄宗羲所定;诗钞,其同里徐凤垣所定也。邺嗣《自序》称,得黄梨洲而后敢为文,得梁中狄而后敢为诗。宗羲《序》称其皆胸中流出,无比拟皮毛之习。盖破除王、李、锺、谭之窠臼,而毅然自为者也。
△《孔天徵文集》(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孔尚典撰。尚典字天徵,号汶林,江西新城人。顺治中岁贡生,《新城县志》载,尚典有文集数卷,乃其师魏禧所评定。今此本只二册,诗文杂编,又附以他人之诗,殆编次未成之稿欤。
△《怀葛堂文集》十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梁份撰。份字质人,南丰人。尝学於宁都魏禧,得其文律。是集前十四卷为杂文,末一卷为诗十二首,《漫游杂录》十一条。
△《草亭文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彭任撰。任字逊仕,号中叔,宁都人。同邑魏禧尝集同志九人,讲学於“易堂”,任其一也。是集前有《行略》一篇,称所著有《草堂诗文集》二卷。
此一卷,其文集也。大致与魏禧同派,而质胜於文,词多於意,未能与禧抗行。
其辨朱、陆异同,谓学者之病不在於辩之不晰,而在於行之不笃,持论颇平。
至尊信丰坊伪《诗传》,则失考矣。
△《孔锺英集》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孔毓琼撰。毓琼字锺英,江西新城人。尝学於魏礼。礼为是集《序》,称其学古於世所不学之日,其文颇有健气,而意言并尽,殆由蕴酿未深欤。
△《孔惟叙集》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孔毓功撰。毓功字惟叙,江西新城人,亦受学於魏礼。是集皆所作杂文,以年为次,不分体类,目录前有自记,歉歉然自以为未信,而欲待他年之删改,亦可谓笃志斯事者。虽骨格未坚,其规模固有自矣。
△《江泠阁诗集》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冷士嵋撰。士嵋字又湄,丹徒人,居傍大江,其读书之阁曰“江泠”,故以名集。其诗刻意学杜,多为激壮之音,晚年节饔餮之费,自梓是集。凡古今体诗十二卷,首载《琴操古乐府》一卷,末附《诗馀》一卷。
△《江泠阁文集》四卷、《续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冷士嵋撰。其文词意条达,颇为博辨,而亦失之好尽,朱子所谓少先辈淳实气象者也。其《与张錬菴论春王正月书》及《答或人》一书,均为平生得意之笔。然其说似辨而不确,所引“秦以亥为岁首,汉因之,而史书‘始建国曰元年冬十月’。后世之文既不可以证经,即所引《伊训》、《元祀》。十有二月亦不知其为《古文尚书》,盖明知周正之必不可移,而又必欲申夏时之说,於是谓书春以敬天,春为夏之春;书王正月以尊王,月为周之月。”仍胡安国之绪论而已矣。
△《怀舫集》三十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魏荔彤撰。荔彤有《大易通解》,已著录。是集凡诗十二卷,又续集诗九卷,别集诗六卷,《偶遂草》两卷,《纪恩诗》一卷,《外杂著》三卷,《怀舫词》一卷,《杂曲》一卷,《弹词》一卷,末附《自述》一篇,盖仿扬雄之体。
然所云手注《九古经》,望道窥一贯,发微言,明大义,不落前儒窠臼云云。自负亦颇不浅矣。
△《秋水集》十六卷(御史戈岱家藏本)
国朝冯如京撰。如京字紫乙,代州人,顺治中由拔贡生,历官至广东左布政使。是集凡诗八卷,文四卷,宫词一卷,《粤槎日记》一卷,《北征纪略》二卷,其诗颇清利,尤工於五言;文亦平正,惟骈体不为擅长。诗文皆有批评,为其宗人士标所点定,《粤槎日记》者,乃自江南之广东任时,纪其行役所见;《北征纪略》,则自广入觐时作也。
△《偶然云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汤之锜撰。之锜字世调,宜兴人。是集,冠以《约言》一卷。《江南通志》称其论学以“周子主静之说”为宗,仿高攀龙《复七规》、《春秋两会》即指是约也;文录二卷,《解易》、《春秋》独多,馀亦讲学之文。诗录三卷,仿《击壤集》体;语录二卷,大抵衍先儒绪论,《行录》、《行状》共一卷,则其门人所辑也。其《隐公论》,谓隐公仇君怼父,未免锻炼深文;《春王正月解》,谓始乎子者,十二月之序;始乎寅者,四时之序,惟商与秦建丑建亥,时与月皆不可首,亦未免勇於非古。解《大学》,以“明明德”为“格物”,又云“物者,可见可闻者也,至善者,不可见、不可闻者也”。然既不可见闻矣,又乌从而止之乎?至於假寐见先师孔子,拊其背而呼之。未卒之,先梦周公约其同行。又吴与弼《日录》之续矣。
△《皋轩文编》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光坡撰。光坡有《周礼述注》,已著录。是集凡文二十篇,皆发挥性理,阐明经义之作。其论学主程、朱;论礼主郑氏;论易则宗邵子,而兼取扬雄《太元》,以为僣《经》虽有罪,而存《易》则有功。然必以《太极》、《先天》二图,为不出自陈抟,则未免回护之见。晁以道作《李之才传》,序述源流,至为明白,同时之人,当非无据,非朱震一人之私言也。
△《澄江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陆次云撰。次云有《八纮译史》,已著录。是集皆古今体诗,盖其官江阴时所作,故以“澄江”为名。集中五古短篇及宫词之类,颇能自出新裁,而蹊迳不免於太狭。尤侗《序》,称次云尚有《玉山集》,附此以传,此本无之,殆偶佚欤。
△《北墅绪言》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陆次云撰。是集,皆所作杂文,而俳谐游戏之篇,居其大半。盖尤侗《西堂杂俎》之流,世所谓才子之文也。
△《恕斋偶存》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方士颍撰。士颍字伯阳,淳安人,顺治末诸生。是集凡诗六卷,赋一卷,末附其子葇如《衔恤吟》一篇。士颍四子,叔子楘如,登康熙丙戌进士,以制艺名。葇如其季也,士颍没后,葇如手写遗稿刊行。毛奇龄、毛际可诸人为之《序》。
其诗惟五言古体,颇有气格。
卷一百八十三 集部三十六
○别集类存目十△《耐俗轩诗集》三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申颋撰。颋字敬立,广平人,副榜贡生。明太仆寺丞佳允之孙,涵光之侄也。涵光所著《聪山集》,以杜甫为宗,颋诗则惟作古体,无近体,古体又皆五言,无七言,大抵源出阮籍《咏怀》,陈子昂、张九龄《感遇》,多托意寓言之作,而其运思取径,又出入於黄庭坚、苏轼之间,颇为拔俗。然其间或有纵笔一往,伤於快纵者;或有故以波峭取姿,掩抑示意,伤於纤佻者;或有太涉理语,伤於实相者。瑕瑜互见,尚未能一一超诣也。
△《一溉堂诗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余光耿撰。光耿字介遵,婺源人,康熙初诸生,《江南通志》作康熙乙酉举人。案光耿之父懋衡,为明万历壬辰进士,距康熙乙酉凡一百一十四年,断不相及,非顺治乙酉之讹,即别一人同姓名也。懋衡与邹元标、冯从吾等讲学,同罹党祸,光耿承其父教,淡泊自守,故诗格亦朴实平近,不尚藻采。其拆“贫”字口号,所云“有分宜安分,营财本乏才”者,乃里巷字谜之词,尤不宜入集也。
△《寻壑外言》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绳远撰。绳远有《姓氏谱》,已著录。是集诗二卷,文三卷,其诗格意颇清,文亦谨饬,近人集中之有法度者;然束於边幅,未能凌踔古人也。
△《阳山诗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陈炳撰。炳字虎文,长洲人。居阳山裘巷里,因以自号。是集分《青桂岩稿》、《润州草》、《风蓬吟》、《楚游草》、《始闲吟》、《宝华山稿》、《蕉雨闲房寓中稿》、《檐铃集》、《仙人塘上吟》、《竺隖遗稿》,凡十集,大致妥帖而颇乏遒警。黄中坚作《传》:称其少时,有“松顶红裙拖绿上,山腰白鸟破青飞”之句,由是知名。然二语实卑俗,非诗家上乘,不知当时何以传诵也。
△《黄叶邨庄诗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之振撰。之振字孟举,石门人,以贡生授中书科中书。常选《宋诗钞》行世,故其诗流派亦颇近宋人。是编,凡初集八卷,后集一卷,续集一卷。
△《白氵娄文集》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沈受宏撰。受宏字台臣,太仓人。所居地名“洗白氵娄”,故以名集。
《江南通志》,载受宏《白氵娄集》十卷,而此本止四卷,核其目录,亦无阙佚,殆后人汰削之本耶。
△《璇玑碎锦》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万树撰。树字红友,宜兴人。是集皆回文诗图,上卷三十幅,下卷三十幅,各以名物寓题,组织颇巧,然亦弊精神於无用之地矣。苏若兰事,不可无一,亦不必有二也。
△《强恕堂诗集》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高之騱撰。之騱字仲治,淄川人,侍郎珩之子也。诗学西昆、香奁之体,姿致有馀,敖陶孙谓:秦少游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於《淮海集》非确评,移评此集则确矣。张笃庆《序》谓,诗无定法,与年俱进,将又有老健於是者,亦可谓婉而章也。
△《芙蓉集》十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宗元鼎撰。元鼎字定九,号梅岑,江都人。尝从王士祯学诗。《渔洋诗话》称,其诗以风调胜,酷似《才调集》;又称其缘情绮靡,不减西昆、丁卯,盖其所取法者如此。前有邹祗谟《序》,谓其憔悴江滨,拄户高吟,年已四十,犹在捉鼻时,则此集所编,皆其少作也。凡乐府一卷,古体诗三卷,律诗四卷,徘律二卷,绝句二卷,词一卷,赋一卷,杂文三卷。元鼎弟之瑾为之笺注,颇伤冗赘,其以诗馀居赋、杂文之前,亦之瑾编次之失也。
△《不碍云山楼稿》(无卷数,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国朝周纶撰。纶字鹰垂,华亭人,周茂源之子。康熙初,以贡生官国子监学正,受业王士祯之门。士祯作《居易录》,称为才士不偶者是也。是编,诗文以体分,词以小令、中调、长调分,皆不题卷数,亦无目录及序跋,似为刊刻未竟之本。
△《重知堂诗》二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国朝赵善庆撰。善庆字怡斋,德州人。由贡生授国子监助教,官至金华府知府,尝学诗於新城王士祯。是集,即士祯所点定,前有士祯《序》,称其妙在本色,颇为得实;惟《序》称论次都为一卷,而此本实二卷,又称善庆将赴官国学,而下卷有归田之作。殆后复续刻,而序则未追改欤?
△《宠寿堂诗集》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竞光撰。竞光字觉菴,杭州人。其诗每首之后,评语杂遝,殆於喧客夺主,盖犹明季诗社之馀习也。
△《雪菴诗存》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丁嗣徵撰。嗣徵字集虚,嘉善人。性嗜古,喜藏书,又颇躭心禅悦,故其诗格在宋、元之间,亦时时有清逸之致。尝自订其集十卷,与巨研同扃笥中,为盗者误持去,购之不获,乃掇拾残剩,重辑此集,故命曰“诗存”云。
△《天外谈》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石庞撰。庞字天外,太湖人。诗文皆纤仄佻巧,堕入魔趣,惟《回文雪赋》一首、《春赋》一首,为自古所无之格,盖小有才而未读书,聪明过於学问者也;至《游春赋》之每句,用一部偏旁之序,则弥无可取矣。
△《复园文集》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董闻京撰。闻京字丹鸣,乌程人,康熙初官吉安府知府。是集皆所作杂文,《自序》谓:明理以端其源,博学以广其识,尊经以正其归,养气以核其实,和声以发其华。持论甚高,然核其所作,不能出公安、竟陵门户也。
△《章江集》五卷(内府藏本)
国朝安世鼎撰。世鼎字铸九,镶红旗汉军,由保德州知州官至江西巡抚。此集乃世鼎自辑历官奏疏,以及文移、条告诸篇,编为是集,后附以书、记、序二十一篇,皆在江西时所作也。
△《尺五堂诗删》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严我斯撰。我斯字存菴,归安人。康熙甲辰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左侍郎。
其诗近体最富,古体仅十之二三,大抵长於华赡之作,汤惠休所谓:如镂金错采,亦雕缋满眼者也。
△《读书堂集》四十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赵士麟撰。士麟,云南河阳人。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吏部侍郎。是集,为士麟所自编,凡语录四卷,文十七卷,诗二十一卷,条约四卷,大抵应酬之作。
冠以《序》一卷,《题词》一卷,密行细字,凡八十二页,裒然自为一巨册,亦向来刻集者所未有也。
△《珂雪诗》(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曹贞吉撰。贞吉字升六,号实菴,安邱人。康熙甲辰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初,王士祯有《十子诗略》之刻,贞吉与焉,因其版分藏各家,故往往各以别本单行。后其曾孙益厚,即士祯所录,附以《朝天》、《鸿爪》、《黄山纪游》等集,总颜之曰《珂雪诗》。贞吉诗格遒炼,其黄山诸作,极为宋荦所推,在京师时,和其《文姬归汉图》等长歌,极有笔力,今检集中,不载;又士祯《感旧集》,所选《登望海楼》、《吴山晚眺》、《金山》诸诗,亦皆不见集中,则全稿之散失者多矣。
△《九谷集》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方殿元撰。殿元字蒙章,九谷其别号也,番禺人。康熙甲辰进士,历官郯城、江宁二县知县。是集,凡乐府二卷,诸体诗二卷,杂文一卷,末卷为《环书》上下篇,附以四书讲语数则;其《环书》下篇多发明易义,盖亦杂家流也。
△《戒菴诗存》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