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第 158 页/共 273 页

──右“杂家类”杂说之属,一百六十八部,一千一百零一卷,内七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卷一百三十 子部四十 ○杂家类存目七 △《感应类从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晋张华撰。隋、唐以来经籍、艺文诸志皆所不载,诸家书目亦不著录。 书中语多俚陋,且皆妖妄魇制之法,其为依托无疑也。 △《物类相感志》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东坡先生撰,然苏轼不闻有此书。又题僧赞宁编次。按晁公武《读书志》及郑樵《通志艺文略》皆载《物类相感志》十卷,僧赞宁撰。是书分十八卷,既不相符。又赞宁为宋初人,轼为熙宁、元祐间人,岂有轼著此书而赞宁编次之理?其为不通坊贾伪撰售欺审矣。且书以物类相感为名,自应载琥珀拾芥磁石引针之属,而分天、地、人、鬼、鸟、兽、草、木、竹、虫、鱼、宝器十二门隶事,全似类书,名实乖舛,尤徵其妄也。 △《物类相感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宋苏轼撰。凡分身体、衣服、饮食、器用、药品、疾病、文房、果子、蔬菜、花竹、禽鱼、杂著十二门,共四百四十八条,皆疗治及禁忌之事。疑十八卷之本即因此本而衍之也。 △《格物粗谈》二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旧本亦题苏轼撰。分天时、地理等二十门,与世所传轼《物类相感志》大略相似。后有元范梈识,断为后人假托。他书亦罕见著录,惟曹溶收入《学海类编》中。盖《物类相感志》已出伪作,此更伪书之重佁也。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十卷(内府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载历代名贤格训及居家日用事宜,以十干分集,体例颇为简洁。辛集中有大德五年吴郡徐元瑞《吏学指南序》,圣朝字俱跳行。又《永乐大典》屡引用之,其为元人书无疑。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云,或谓熊宗立撰。恐未必然也。 △《多能鄙事》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旧本题明刘基撰。基有《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已著录。是书凡饮食、器用、方药、农圃、牧养、阴阳、占卜之法无不备载,颇适於用。然体近琐碎,若小儿四季关、百日关之类俱见胪列,殊失雅驯。立名取孔子之言,亦属僣妄。殆托名於基者也。 △《都氏铁网珊瑚》二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都穆撰。穆有《壬午功臣爵赏录》,已著录。是书与世传朱存理《铁网珊瑚》同名。(案:存理之书非存理所撰,辨详本条下,此姑从世俗刊本称之。)然存理之书分书品、画品二门,备录题跋印记,为张丑、郁逢庆诸书所宗,是书则前四卷皆穆所为诸书序跋及书画题跋,卷五以下即穆所作寓意编。盖穆尝以所见书画别为一书,此又以类相从,附於书目之后。然其中忽杂入《书画铭心录》,乃何良俊所撰。第七卷内鹤鹊一条,又忽标《尔雅》二字之目,皆不可解。至第九卷杂录研铭,皆采自诸家文集,非亲见拓本。第十卷以下则钞伪本张抡《绍兴古器评》,十二卷以下则钞汤垕《四画鉴》,十五卷后半以下则钞赵希鹄《洞天清录》,十八卷以下则钞周密《云烟过眼录》,皆非所自著。盖奸黠书贾杂裒成编,借穆之名以行也。 △《水云录》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杨溥撰。溥,长沙人,自号水云居士。《千顷堂书目》列於刘基《多能鄙事》后,即以为永乐中石首杨溥。然考书中自述有戎务之暇语,则其人乃尝为武职者,又所撰有《用药珍珠囊》,其书成於宏治中。盖名姓偶同,非一人也。是编上卷载十二月种植花果饮馔及文房杂用。下卷分卫生、养生、器用、牧养四门,所记多农圃种畜法,颇为琐屑。 △《李氏居室记》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李濂撰。濂有《祥符先贤传》,已著录。是编乃其退老居乡,筑别墅於郊外。有堂有序,各为撰记。室中器物,悉制箴铭,以寓规警。盖林居放志之作,故随所欲言,不以修词为意云。 △《便民图纂》十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第一卷为农务图十五,第二卷为女红图十六,每图皆系以竹枝词一首,第三卷以下分十一类,曰耕获,曰桑蚕,曰树艺,曰杂占,曰月占,曰祈禳,曰涓吉,曰起居,曰调摄,曰牧养,曰制造。嘉靖壬子刻於贵州。前有左布政使李涵序,称邝廷瑞始刻於吴中,吕经又刻於滇省,其中利民用者甚多。 然意求全备,往往冗琐。如末卷载辟鬼魅法,用桃枝洒雄黄水。盖据《本草》桃枝杀鬼、雄黄杀精魅之说,已为迂阔。又有祛狐狸法,云妖狸能变形,惟千年枯木能照之,可寻得年久枯木击之,其形自见。则据张华然华表照斑狸事,衍为此法,殆於儿戏矣。其书本农家者流,然旁及祈福择日及诸格言,不名一家,故附之杂家类焉。 △《鼌采馆清课》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费元禄撰。元禄字学卿,铅山人。铅山之河口有五湖,其一曰官湖,即鼌采湖也。元禄构馆其上,因以为名。是书皆记其馆中景物及游赏闲适之事。 △《蕉窗九录》(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明项元汴撰。元汴字子京,秀水人。家藏书画之富,甲於天下。今赏鉴家所称项墨林者是也。是书首纸录,次墨录,次笔录,次研录,次帖录,次书录,次琴录,次香录。前有文彭序,称大半采自吴文定《鉴古汇编》,间有删润。 今考其书,陋略殊甚,彭序亦弇鄙不文。二人皆万万不至此,殆稍知字义之书贾,以二人有博雅名,依托之以炫俗也。 △《考槃馀事》四卷(通行本) 明屠隆撰。隆有《篇海类编》,已著录。是书杂论文房清玩之事。一卷言书版碑帖,二卷评书画琴纸,三卷、四卷则笔砚炉瓶,以至一切器用服御之物皆详载之,列目颇为琐碎。其论明一代书家,以祝允明为第一,而文徵明次之。轩轾亦未尽平允。 △《游具雅编》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屠隆撰。所载笠杖渔竿之属,皆便於游览之具,故以为名。卷末附图四式,一曰太极樽,一曰葫芦樽,一曰山游提盒,一曰提炉。虽书中所已具,以其形制皆须图乃明,故复附绘於末。 △《筠轩清秘录》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旧本题董其昌撰。其昌有《学科考略》,已著录。是书凡列目二十有九,皆论玉、石、铜、磁诸古器及法书名画之类。前有陈继儒序,谓可与项元汴《芗林清课》并称。今考其书,即张应文所撰《清秘藏》,但析二卷为三卷。盖应文之书,近日始有鲍氏知不足斋刊版,附其《子丑真迹日录》后。从前抄本,流传不甚显著。书贾以其昌名重,故伪造继儒之序以炫俗射利耳。 △《墨林快事》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安世凤撰。世凤有《燕居功课》,已著录。此书以所见古器古刻古书画各为跋语,凡六百九十五则,多涉议论,颇乏考据之功。 △《飞凫语略》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沈德符撰。德符字虎臣,又字景伯,又字景倩,秀水人。万历戊午举人。 此书论字墨法帖及古器真赝之别,皆举生平所闻见者,凡十八条。其中多与所著《敝帚轩剩语》相同,疑即从《剩语》中抄出者。曹溶《学海类编》乃两收之,未免失於详检也。 △《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慎懋官撰。懋官字汝学,湖州人。是书凡花木考六卷,鸟兽考一卷,珍玩考一卷,续考二卷。或剽取旧说,或参以己语,或标出典,或不标出典,真伪杂糅,饾飣无绪。如枫树一条称谟按云云,似著此书者名谟。又木莲树一条称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毌邱元志写,因题绝句云云,似著此书者在唐代。至卫懿公好鹤一条不引《左传》而引传奇俚词,尤为不考。卷首自序一篇,词极夸大,过矣。 △《妮古录》四卷(通行本) 明陈继儒撰。继儒有《邵康节外纪》,已著录。是书多评论字画古玩,盖仿赵希鹄《洞天清录》、周密《云烟过眼录》而作,然议论殊为浅陋。 △《岩栖幽事》一卷(通行本) 明陈继儒撰。所载皆山居琐事,如接花艺木以及於焚香点茶之类,词意佻纤,不出明季山人之习。自跋称陈仲子为家於陵,尤可嗤鄙。此沿杨修家子云之误也。 △《博物要览》十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谷泰撰。泰字宁宇,官蜀王府长史。其书一卷纪碑刻,二卷纪书,三卷纪画,四卷纪铜器,五卷纪窑器,六卷纪砚,七卷纪黄金,八卷纪银,九卷纪珠,十卷纪宝石,十一卷纪玉,十二卷纪玛瑙、珊瑚,十三卷纪琥珀、蜜蜡、玻璃等物,十四卷纪水晶、玳瑁、犀角、象等物,十五卷纪香,十六卷纪漆器、奇石。 皆随所见闻,摭录成帙,未能该备,所论碑版书画,尤为简陋。书成於天启中,而中有称明太祖者。殆后人传写所改欤? △《广社》(无卷数,内府藏本) 明张云龙撰。云龙字尔阳,华亭人。是书成於崇祯末年,乃因陶邦彦所作《灯谜》而广之。前载作谜诸格,取字义相似者配合一句,暗射成语。后借诗韵平仄分注,以备采用。然语多钝置,颇乏巧思。 △《莝录》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卷首题抄自袁陶斋,亦不知陶斋何人也。所载凡十一类。文房通用至养育禽兽皆载其名义,与一切新法。大旨仿《多能鄙事》诸书为之,而琐屑弥甚。 △《研山斋珍玩集览》(无卷数,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国朝孙炯撰。炯字挈菴,大兴人,吏部侍郎承泽之孙也。是书取《退谷随笔》中所论铜、玉、磁器及笔、墨、砚、纸、印章、文玩与刻版、绣绘、刻丝之属,益以炯所见闻,编成此帙。炯自为序。其中论刻版一条,称其家有宋版《本草纲目》四函。考《本草纲目》乃明万历中李时珍所作,安得有宋版也! △《老老恒言》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曹廷栋撰。廷栋有《易准》,已著录。是书皆言衰年颐养之法。前二卷详晨昏动定之宜,次二卷列居处备用之要,末附粥谱一卷,借为调养之需。盖廷栋年七十五时作也。 △《初学艺引》二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仕学撰。仕学字亨敏,号逊斋,揭阳人。是编本为初学游艺而作。首冠以格言一卷,其馀分六引,曰文引,曰诗引,曰书引,曰画引,曰琴引,曰棋引。其文引凡五卷,首论文,次《左传》选,次《庄子》选,次《史记》选,次《韩文》选。其诗引凡三卷,首卷分论诗、诗体、诗学三篇,次卷选汉、魏六朝,唐诗,末卷专论乐府,分总论、订律、宪音、宫调、歌法、题解诸目。其书引凡四卷,分论书、书体、书法、书学等目,画引四卷亦如之。其琴引四卷则仿《史记》之例,编为《琴史》。首以古帝王始制琴及善琴者为十二本纪,而孔子与焉,又表古今人物及七纟玄十三徽与手势、指法等为十表,又撰礼书、乐书、天官书、定制书、择材书、操缦书、正音书为八书。其三十世家则能以琴世其家者,其七十列传则古今善琴之人也。编末棋引二卷,则自出新意,取邵子之易数以为棋局。 其凡例谓以尧夫为弈秋,四大为枰,分野为罫,日月为子,晦明为黑白,嬗递升降为劫数输赢。名曰《棋局新书》,示与旧谱不同也。其书分八目:一曰说局,总说大意;二曰先天成局,即邵子之日月星辰水火土石也;三曰方圆正局,即先天方圆二图合而图之,象天包地外,地处天中也;四曰奇偶变局,即日月星辰水火土石八卦,八而重之为六十四卦,六而变之为三百八十四卦也;五曰得数定算,则以元会运世岁月日时为经,而以十二、三十之数反覆相乘也;六曰烂柯甲子,盖一元十二会全图也;七曰长安旧闻,则自巳会第三十运至午会第十一运之图,盖邵子尝推数起唐尧甲辰,迄宋之熙宁,仕学此书复增而益之,至於本朝也;八曰棋阁测议,盖引黄氏管窥之说,以总古今全局也。其名书之意,不过以一元有三百六十运,一会有三百六十世,推之年月日时,其三百六十之数,皆与棋合,故以棋局名焉。其亦妄作聪明,弊精神於无用之地矣。 ──右“杂家类”杂品之属,二十六部,一百七十二卷内三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卷一百三十一 子部四十一 ○杂家类存目八 △《帝皇龟鉴》三十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旧本题宋王钦若撰,钦若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考宋以来史志书目皆不著录。详检其文,即《册府元龟》中帝王一部。卷首钦若序,即原书之总类也。 伪妄剽窃之书,本不足辨,而既有传本,恐滋疑误,是以存而论之焉。 △《徽言》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宋司马光编。光手抄诸子史集精语,置诸座右以自警。自题其首云“迂叟年六十八”,盖元祐初为相时也。后有陈振孙跋,载光自题其末云,余此书类举人抄书,然举子所抄猎其辞,余所抄核其意,举人志科名,余志道德。今是编已失其题末,未知陈氏所载为全文否。又陈氏称自《国语》以下六书,今惟《国语》、《家语》、《韩诗外传》、《孟子》、《荀子》五书,疑有佚阙。又每条下间有题识数字者,卷末又列所欲取书名二十二种,盖未完之稿,后人以光手书重之耳。 △《卧游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宋朱吕祖谦撰。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是书前有嘉定九年王深源序,后有嘉靖壬午顾元庆跋。凡四十五则,前二十一则全录刘义庆《世说新语》,次十八则全录苏轼杂著及《陶潜集》,惟后二则不知为谁语。其言参差不伦,了无取义,祖谦必不如是之陋。此本出陈继儒《普秘笈》中,殆明人依托也。 △《经子法语》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洪迈撰。迈有《史记法语》,已著录。迈兄弟并以词科起家,此书盖即摘经子新颖字句以备程试之用者。凡易一卷,书二卷,诗三卷,周礼二卷,礼记四卷,《仪礼》、《公羊传》、《穀梁传》、《孟子》、《荀子》、《列子》、《国语》、《太玄经》各一卷,庄子四卷。体例略如类书,但不分门目,与经义绝不相涉。朱彝尊以《易法语》一卷、《诗法语》一卷之类散入《经义考》各门之中,题曰未见,未免失考矣。 △《文苑英华钞》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高似孙编。似孙有《剡录》,已著录。是编乃采摘《文苑英华》中典雅字句可供文章之用者,仿洪迈《经子法语》之例,钞合成帙。刻本仍以原目为次,不分卷数。以似孙原序考之,当时实分四卷也。其中以诸本参校,如吕令开《莲峰赋》,别本皆作气开秋爽,此本作气涵秋爽。贾至《早朝诗》别本皆作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此本作共沐恩波凤池里,终朝默默侍君王。李群玉《黄陵庙诗》别本皆作回风日暮吹芳芷,此本作东风日暮吹香芷,皆小有异同。 韩愈《汴州东西水门记》别本俱作请纪成绩,此本作皆请纪其成绩,又遂极其危句此本作遂持危,亦皆《韩集举正》、《韩文考异》所未载,其搜罗亦颇该洽。 自序谓周必大奉敕校《文苑英华》,是书有助焉。然摘录不具首尾,仅为词科饾飣之学尔。 △《养生杂纂》二十二卷、附《月览》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周守忠撰。守忠号{容木}菴,(案{容木}古文松字。)不知何许人。初以养生宜忌之事按月编录,名《日月览》。后於嘉定壬午又广为《杂纂》。首为总叙三篇,次以事类分为十三部。后人以《月览》附刻於后,其为一书,总题曰《养生杂类》,非其本名也。 △《石屏新语》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旧题宋戴复古撰。复古字式之,天台黄岩人。居南塘石屏山,因以自号。是编以《石屏新语》为名,则当为复古所手著。乃编中惟录张询《古五代新说》、陈郁《藏一话腴》二种,而多所删节,当是后人依托其名,抄撮成帙也。 △《补妒记》八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旧本题曰京兆王绩编,不著时代。案晁公武《读书志》载有此书一卷,谓不知何人所辑。陈振孙《书录解题》亦有此书,称王绩撰。因古有宋虞之《妒记》,今不传,故补之。其题名与此相合,当即振孙所见之本。其书自一卷至六卷纪商、周迄五季妒妇之事,第七卷曰杂妒,谓淫乱而妒及事涉神怪者,第八卷曰总叙,乃要说文章。自凉张续《妒妇赋》以下并阙,故振孙所称治妒二方已无之。然振孙既云古《妒记》不传,而书中又有采自《妒记》者,不知何据,殆於类书剽取之。至第七卷内宋仁宗尚、杨二美人事,乃注云见《宋史》,则明人已有所附益,非复宋代原书矣。 △《古今艺苑谈概上集》六卷、《下集》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俞文豹撰。案文豹宋人,所著《吹剑录外集》,已著录。此编多引明代诸书,盖伪托也。书中杂采故实,无所辨论,每条下各列书名,而疏舛特甚。 如邹忌妻妾事出《战国策》,而注曰《十二国春秋》;列子攫金於市事,末增吏大笑之四字;当为无知书贾抄撮说部,伪立新名也。 △《澄怀录》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周密撰。密有《志雅堂杂钞》,已著录。是书采唐宋诸人所纪登涉之胜与旷达之语,汇为一编。皆节载原文,而注书名其下,亦《世说新语》之流别,而稍变其体例者也。明人喜摘录清谈,目为小品,滥觞所自,盖在此书矣。 △《女教书》四卷(永乐大典本) 元许熙载撰。熙载字献臣,彰德相州人,参知政事有壬之父也。是编集经书及先儒之言,凡有关於女教者,分为六篇,曰内训,曰昏礼,曰妇道,曰母仪,曰孝行,曰贞节。 △《景行录》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旧本题元史弼编。弼字君佐,自号紫微老人,博野人。官至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封鄂国公。事迹具《元史本传》。是编成於至元丁亥,所录格言百馀条,多剽掇《省心录》之语。前有弼自序,其词潦倒可笑,似出妄人所依托。复有明瞿佑序,称宣德戊申侍太师英国公坐,因问经史中警句可资观览而切於修省者,谨写一编拜献,以供清暇之一顾。末题门下士瞿佑手录,时年八十有二,词亦庸劣,佑似不应至此。考成化丙戌木讷作佑归田诗话序,虽有太师英国张公延为西宾之语,然佑自序作於洪熙乙巳,称老与农圃为徒,亦窃归田之号,又称辍耕陇上,箕踞桑阴,则洪熙时已返江南矣,安得宣德戊申尚作客张辅家哉?其为假名於佑,尤显然矣。后又有正德乙亥镇远侯顾士隆重刊序,嘉靖甲午衡王重刊序,盖皆因仍伪本,不及考核耳。 △《有官龟鉴》十九卷(永乐大典本) 元苏霖撰。霖有《书法钩玄》,已著录。是编采前人服官事迹,汇为一书。 凡分四十类,皆以四字标题,如辅相君王、赞翼皇储之类,颇涉於俗。且既有陈善闭邪,又有绳愆纠谬、直言极谏之类,亦病於复。体例殊为猥难,所引诸书,惟有元诸人言行采自家传墓志者,间为他书所未载,其馀经史子集皆人所习见,论断尤罕所发明,殊无可采也。 △《忍经》一卷(永乐大典本) 元吴亮撰。亮字明卿,钱塘人。前有冯寅序,称吴君精於经术吏事,至元癸巳解海运元幕之任,恬淡自居,於纂述历代帝王世系之暇,思其平生行己惟一忍字。会集群书中格言大训,以为一编。所采皆习见之书,盖姑以见意云尔。 △《闲博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诸家书目亦不著录,大都述先正格言及达观保生之事。卷中有一条,称吾乡沈持要詹事今年已八十有三,耳目聪明云云。持要乃沈枢之字。 枢,德清人,则此书似当为宋南渡后湖州人所撰。然书末复有二条,一称皇朝修《经世大典》云云,一称圣朝郊祀祝文,天子以下止右丞相得预名云云。《经世大典》成於元文宗至顺二年,据《元史百官志》,专任右丞相亦自至顺元年始,则此书之成又当在至顺以后矣。观卷中采摘旧事,往往直录原文,沈持要一条,疑亦从他书抄撮,未及改正,其实乃元末人所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