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 第 276 页/共 291 页

杨氏婢,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氏与名,主江西清江杨氏。杨氏之妾寡,将嫁,前一夕,呼婢,不应。怒曰:“汝,我婢也,何敢尔!”婢曰:“我杨氏婢耳,汝今谁家妇者?曰我婢我婢!”妾方持剪,坠,起,环走至曙。呼其婢曰:“我复为尔主,汝当何如?”婢叩头泣,妾亦泣,遂谢媒妁不行。后将嫁其婢,婢曰:“人以我一言故,忍死至今,我亦终不去杨氏门。”   江贵寿妻王,名保姑,歙人。贵寿樵也,年倍王,王事之无怨语。既嫠,入县曹氏为其女保母。曹氏女嫁,从之往。咸丰十一年,出避贼,曹氏女方娠,不能行,乃匿诸深草中,而立以护之。贼至,创喉,犹求糠和水食曹氏女,冻馁数日死。曹氏女卒得免。   张禄妻徐,深州人。同治七年,张总愚之徒破州,贼掠二女至其家,叱禄使饲马,而令徐监二女炊。徐诘二女皆世族,炊竟,贼皆据案食,徐导二女潜出巷,指归路。二女请徐偕,徐曰:“我去,贼且杀我夫。”归就禄,谋偕走,贼见,问二女,徐忿骂贼,贼杀之。   任氏婢祥,不知何许人,亦不知其氏。任氏子,仆也,故家京师东郭门外,徙保定。嘱其母于祥曰:“余将之广平,余妻不足恃,而善事余母。”祥与其母居三年,母病,促任氏子归,归则母已死。任氏子恸绝而甦,夜半,犹哽咽,翌晨视之,则亦死。既敛,其妻将挟幼女嫁,祥争之,乃留女。女方四岁,乞食以为养,邻里义焉,共周之。持二棺还葬,祥终不嫁。   又有通州郑氏女,婢于马氏。马氏中落,他奴仆皆去,而郑独留,侍疾,育幼主,以浣衣得值赡其主。历七十馀年,终不去,以处子终。   王氏婢,不知其氏,石屏人。王氏夫妇皆死,其子元勋生七月,婢已嫁生子,乃抚而乳之。稍长,卖餈饵,供饘粥,令入塾,使其子事之甚谨。元勋卒举於乡。   徐氏女,平湖人,为曹氏婢,名曰春梅。其主死,遗子女各一。春梅年二十馀,不嫁,抚其子女。其子女有过,涕泣劝导,勤苦,毕婚嫁。其主有兄迫欲嫁之,终不行。   丁香,不知其氏,云南南宁人。为程氏婢,程氏女嫁于吴,丁香从。吴中落,程氏女以女红自给,丁香执役不稍怠。程氏女谓曰:“有富家以数十金聘汝,我受金,汝亦得所,盍行乎?”丁香跪,誓死相从,程氏女知其意坚,乃不复言。后益贫,丁香出为佣,得赀以养,数十年卒不嫁。   江金姑,金谿人,为硃氏婢。硃氏女归江,媵焉。江夫妇皆卒,金姑矢不嫁,育其孤,娶妇,未有子,其孤又夭。金姑告于江氏之族为立后,佐妇抚所后子,至成立。   罗氏,荔浦僮妇也。夫死,不更嫁。僮俗善歌,或以歌诱妇,必正色不为动,以节显于僮。   陇联嵩妻禄,镇雄人也。镇雄故土司,联嵩世领其地为土知府。卒,子庆侯嗣。雍正五年,坐事夺职,收其地,设流官。所部欲为变,禄喻之曰:“我家以忠著,今日宜安义命,毋妄动。”所部乃解。八年,乌蒙土民叛,禄亲至旧所部各寨,申喻利害,至欲自杀,所部佥詟服。禄躬率众卫官廨,佐军食,城恃以全。总督鄂尔泰建坊表其忠,请于朝,封安人,予田二十亩,使供陇氏祀。   者架聘妻直额,贵州大定仲民。既许嫁,者架贫,不能娶。直额父母欲女别嫁,不可;强之,自杀。   罗廷胜妻马,名阿透,宁各司羊海寨仲民女也。廷胜死,阿透年二十六,父欲为别嫁,阿透哭于廷胜墓,自经死。   罗朝彦妻刘,名阿全。朝彦,仲民;刘,甕安人。朝彦死,其弟欲妻嫂,引强暴迫刘,自杀。   安于磐妻硃、后妻田,于磐,贵州蛮夷司长官。初娶硃,事姑孝,姑病,刲股,卒。复娶田,于磐病,刲股。于磐卒,抚诸子成立。   田养民妻杨,养民,朗溪司长官;杨,邑梅司人也。年十二,母病,刲股。   李任妻矣,习瓘人,夷罗厄女也。罗厄为李氏佃,李氏欲汙之,不从。缚置积薪上,曰:“不从,将焚!”矣大骂,遂焚死。事闻,罪李氏。   鄂对妻热依木,鄂对,库车回头人,与其酋霍集占有隙。霍集占以叶尔羌叛,鄂对与其子鄂斯满弃家走,迎师于伊犁。霍集占破库车,憾鄂对不附,执热依木欲纳之,不可;杀其子女三,而囚之,热依木脱走。师克霍集占,授鄂对贝勒、叶尔羌阿奇木伯克,鄂斯满二等台吉、库车阿奇木伯克。居数年,乌什回叛,热依木在库车,请于办事大臣曰:“回性喜效尤,今乌什叛,叶尔羌户众,伯克、阿浑辈不知顺逆,鄂对懦无断,请得往助之。”热依木行五日至叶尔羌,伯克、阿浑辈入见,言乌什,热依木漫应之,期明日会饮。明日,众集,热依木曰:“汝等皆无藉,蒙大皇帝恩为太平民,今乌什叛,即日夷灭,乃欲效尤,为不忠不义鬼耶?吾力尚能杀尔曹,尔曹今日毋思出此门!”众愕顾,门守甚严,皆跪白无反状。热依木乃具筵,晓以利害,众皆泣。则出歌姬劝饮尽醉,阴使人遍收诸家战具,驱其马,令远牧。鄂对日率诸伯克集办事大臣庭,夜分散,众大定。及乌什破,多所诛戮,叶尔羌独全。   瓦寺土司索诺木荣宗母麦麦吉,早寡,抚索诺木荣宗成立。绥辑番落,有功於边,被诏旌表。   明正土司坚参达结妻喇章,无子,次妻夭夭生二子。坚参达结死,喇章、夭夭同护土司印,抚二子成立。乾隆间,从征金川有功,亦被诏旌表。   沙氏女,会理州人。父为土千户,所属土百户自氏富,妻以女。嫁,弟送之往。将入自氏所辖境,女语其弟曰:“自氏,奴也;汝,主也。我受父命不敢违,汝不当入。”涕泣而别。女至自氏,自氏子求合,女坚拒之,不食七日死。   嘉义番妇,加溜湾社番大治妻也。大治死,原变故俗,不更嫁,引刀誓曰:“妇发可封,妇臂可断,妇节不可移!”力耕育其子,居三十七年乃卒。   施世燿妻苗,世燿,龙溪人;苗,傌辰港夷女。世燿死,苗自经殉焉。   列传二百九十九 土司一   ○湖广   西南诸省,水衤复山重,草木蒙昧,云雾晦冥,人生其间,丛丛虱虱,言语饮食,迥殊华风,曰苗、曰蛮,史册屡纪,顾略有区别。无君长不相统属之谓苗,各长其部割据一方之谓蛮。若粤之僮、之黎,黔、楚之瑶,四川之倮儸、之生番,云南之野人,皆苗之类。若汉书:“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十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工卩都最大。”在宋为羁縻州。在元为宣慰、宣抚、招讨、安抚、长官等土司。湖广之田、彭,四川之谢、向、冉,广西之岑、韦,贵州之安、杨,云南之刀、思,远者自汉、唐,近亦自宋、元,各君其君,各子其子,根柢深固,族姻互结。假我爵禄,宠之名号,乃易为统摄,故奔走惟命,皆蛮之类。   明代播州、蔺州、水西、麓川,皆勤大军数十万,殚天下力而后剷平之。故云、贵、川、广恆视土司为治乱。   清初因明制,属平西、定南诸籓镇抚之。康熙三年,吴三桂督云、贵兵两路讨水西宣慰安坤之叛,平其地,设黔西、平远、大定、威宁四府。三籓之乱,重啗土司兵为助。及叛籓戡定,馀威震於殊俗。   至雍正初,而有改土归流之议。四年春,以鄂尔泰巡抚云南兼总督事,奏言:“云贵大患,无如苗蛮。欲安民必先制夷,欲制夷必改土归流。而苗疆多与邻省犬牙相错,又必归并事权,始可一劳永逸。即如东川、乌蒙、镇雄,皆四川土府。东川与滇一岭之隔,至滇省城四百馀里,而距四川成都千有八百里。去冬,乌蒙土府攻掠东川,滇兵击退,而川省令箭方至。乌蒙至滇省城亦仅六百馀里。自康熙五十三年土官禄鼎乾不法,钦差、督、抚会审毕节,以流官交质始出,益无忌惮。其钱粮不过三百馀两,而取於下者百倍。一年四小派,三年一大派。小派计钱,大派计两。土司一取子妇,则土民三载不敢婚。土民有罪被杀,其亲族尚出垫刀数十金,终身无见天日之期。东川已改流三十载,仍为土目盘踞,文武长寓省城,膏腴四百里,无人敢垦。若东川、乌蒙、镇雄改隶云南,俾臣得相机改流,可设三府一镇,永靖边氛。此事连四川者也。广西土府州县峒寨等司五十馀员,分隶南宁、太平、思   恩、庆远四府,多狄青征侬智高、王守仁征田州时所留设。其边患,除泗城土府外,馀皆土目,横於土司。且黔、粤向以牂牁江为界,而粤之西隆州与黔之普安州逾江互相斗入,苗寨寥阔,文武动辄推诿。应以江北归黔,江南归粤,增州设营,形格势禁。此事连广西者也。滇边西南界以澜沧江,江外为车里、缅甸、老挝诸土司。其江内之滇沅、威远、元江、新平、普洱、茶山诸夷,巢穴深邃,出没鲁魁、哀牢间,无事近患腹心,有事远通外国,自元迨明,代为边害。论者谓江外宜土不宜流,江内宜流不宜土。此云南宜治之边夷也。贵州土司向无钳束群苗之责,苗患甚於土司。而苗疆四周几三千馀里,千有三百馀寨,古州踞其中,群砦环其外。左有清江可北达楚,右有都江可南通粤,皆为顽苗蟠据,梗隔三省,遂成化外。如欲开江路以通黔、粤,非勒兵深入,遍加剿抚不可。此贵州宜治之边夷也。臣思前明流土之分,原因烟瘴新疆,未习风土,故因地制宜,使之乡导弹压。今历数百载,相沿以夷治夷,遂至以盗治盗,苗、倮无追赃抵命之忧,土司无革职削地之罚,直至事大上闻,行贿详结,上司亦不深求,以为镇静边民无所控诉;若不剷蔓塞源,纵兵刑财赋事事整饬,皆治标而非治本。其改流之法,计擒为上,兵剿次之。令其自首为上,勒献次之。惟制夷必先练兵,练兵必先选将。诚能赏罚严明,将士用命,先治内,后攘外,必能所向奏效,实云贵边防百世之利。”世宗知鄂尔泰才,必能办寇,即诏以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府改隶云南。六年,复铸三省总督印,令鄂尔泰兼制广西。   於是自四年至九年,蛮悉改流,苗亦归化,间有叛逆,旋即平定。其间如雍正朝古州苗疆之荡平,乾隆朝四川大小金川之诛锄,光绪朝西藏瞻对之征伐,皆事之钜者,分见於篇。   其土官衔号,曰宣慰司,曰宣抚司,曰招讨司,曰安抚司,曰长官司。以劳绩之多寡,分尊卑之等差,而府、州、县之名亦往往有之。   今土司之未改流者,四川宣抚使二:曰工卩部,曰沙马。宣慰司五:曰木坪,曰明正,曰巴底,曰巴旺,曰德尔格忒。安抚使二十有一:曰长宁,曰沃日,曰瓦寺,曰梭磨,曰瓜别,曰木里,曰革布什札,曰巴底,曰绰斯甲布,曰喇衮,曰瓦述馀科,曰霍耳竹窝,曰霍耳章谷,曰霍耳孔撒,曰霍耳咱,曰林葱,曰霍耳甘孜麻书,曰霍耳东科,曰春科,曰下瞻对,曰上纳夺。长官司二十有九:曰静州,曰陇木,曰岳希,曰松冈,曰卓克基,曰威龙州,曰阳地隘口,曰党坝,曰河东,曰阿都正,曰普济州,曰昌州,曰沈边,曰冷边,曰瓦述啯陇,曰瓦述毛丫,曰瓦述曲登,曰瓦述色他,曰瓦述更平,曰霍耳纳林冲,曰霍耳白利,曰春科高日,曰上瞻对,曰蒙葛结,曰泥溪,曰平夷,曰蛮夷,曰沐川,曰九姓。   云南宣慰使一:曰车里。宣抚使五:曰耿马,曰陇川,曰干厓,曰南甸,曰孟连。副宣抚使二:曰遮放,曰盏达。安抚使三:曰路江,曰芒市,曰猛卯。副长官司三:曰纳楼,曰亏容甸,曰十二关,土府四:曰蒙化,曰景东,曰孟定,曰永宁。土州四:曰富州,曰湾甸,曰镇康,曰北胜。   贵州长官司六十有二:曰中曹,曰白纳,曰养龙,曰虎坠,曰程番,曰上马,曰小程,曰卢番,曰方番,曰违番,曰罗番,曰卧龙,曰小龙,曰大龙,曰金石,曰大平,曰小平,曰大谷龙,曰小谷龙,曰木瓜,曰麻乡,曰新添,曰平伐,曰羊场,曰慕役,曰顶营,曰沙营,曰杨义,曰都匀,曰邦水,曰思南,曰丰宁上,曰丰宁下,曰烂土,曰平定,曰乐平,曰工卩水,曰偏桥,曰蛮夷,曰沿河,曰郎溪,曰都坪,曰黄道,曰都素,曰施溪,曰潭溪,曰新化,曰欧阳,曰亮寨,曰湖耳,曰中林,曰八舟,曰龙里,曰古州,曰洪州,曰省溪,曰提溪,曰乌罗,曰平头,曰垂西,曰抵寨,曰岩门。副长官司三:曰西堡,曰康庄,曰石门。   广西土州二十有六:曰忠州,曰归德,曰果化,曰下雷,曰下石西,曰思陵,曰凭祥,曰江州,曰思州,曰万承,曰太平,曰安平,曰龙英,曰都结,曰结安,曰上下冻,曰佶伦,曰茗州,曰茗盈,曰镇远,曰那地,曰南舟,曰田州,曰向武,曰都康,曰上映。土县四:曰罗阳,曰上林,曰罗白,曰忻城。长官司三:曰迁隆峒,曰永定,曰永顺。   凡宣慰、宣抚、安抚、长官等司之承袭隶兵部,土府、土州之承袭隶吏部。凡土司贡赋,或比年一贡,或三年一贡,各因其土产,穀米、牛马、皮、布,皆折以银,而会计於户部。   雍正七年,川陕总督岳锺琪奏四川巴塘、里塘等处请授宣抚司三员、安抚司九员、长官司十二员,给与印结号纸,副土官四员、千户三员、百户二十四员,给以职衔,以分职守。内巴塘、里塘正副土官原无世代头目承袭,请照流官例。如有事故,开缺题补,与他土司不同。   湖广之西南隅,战国时巫郡、黔中地。湖北之施南、容美,湖南之永顺、保靖、桑植,境地毗连,介於岳、辰、常德、宜昌之间,与川东巴、夔相接壤,南通黔,西通蜀。元时所置宣慰、安抚、长官司之属,明时因之。向推永、保诸宣慰,世席富强,兵亦果敢,每遇征伐,荷戈前驱,国家倚之为重。清有天下,仅施南、散毛、容美三宣抚使,永顺、保靖两宣慰使而已。雍正年间,施南、容美、永顺、保靖先后纳土,特设施南一府,隶北布政使,永顺一府,隶南布政使。两府既设,合境无土司名目。后有苗寇,分见各传,不入此篇。   施南:古巴地。秦、汉南郡蛮。唐施州。元置施南宣抚司、忠孝安抚司。明玉珍时,复置忠路宣抚司。明宣德三年,复置剑南长官司,立施州卫,领所一、宣抚司四、安抚司九、长官司十三、蛮夷官司五。清康熙三年,施州始归顺。四年,改沙溪宣慰司为宣抚司,改剑南长官司为建南长官司,而施南宣抚司、忠孝安抚司、忠路安抚司如故。雍正六年,从湖广总督迈柱之请,裁施州卫,设恩施县,改归州直隶州,原管之十五土司并隶恩施县。十二年,忠孝安抚司田璋纳土,其地入於恩施县。十三年,施南宣抚司覃禹鼎以罪改流,於是忠峒土司田光祖等并请归流,乃以十五土司并原设恩施县,特设施南府,领六县。容美改鹤峰州,别隶宜昌府,领於巡荆道。 明制,施州卫,辖三里、五所、三十一土司,市郭里、都亭里、崇宁里,附郭左、右、中三所,大田军民千户所,支罗镇守百户所。   大田所,元为散毛峒。明洪武五年定其地,二十三年属千户所,仍名散毛。寻改为大田军民千户所,领百户所一、土官百户所十、剌惹等三峒。   支罗所,旧隶龙潭司。明嘉靖四十四年,因峒长黄中叛,讨平之,遂割半置所立屯,以百户二员世镇之,而今峒司属焉。   施南宣抚司,元施南道宣慰使。明洪武四年,覃大富入朝,七年,升宣抚司。清因之。雍正时,覃禹鼎袭。禹鼎,容美土司田明如婿也,有罪辄匿容美。当事以明如之先从征红苗有功,置勿问。十三年,明如被逮,自经死。禹鼎以淫恶抗提,拟罪改流,以其地置利川县。   东乡安抚司,明玉珍置东乡五路宣抚司。明洪武六年改安抚司,命覃起喇为之。清初归附。雍正十年,覃寿椿以长子得罪正法,改流,以其地入恩施县。   忠建宣抚司,明洪武四年,以田恩俊为之。六年,改宣抚司。清初归附。雍正十一年,田兴爵以横暴不法拟流,以其地为恩施县。   金峒安抚司,明洪武四年,以覃耳毛为之。清初归附。康熙四十三年,覃世英袭。子邦舜,呈请改流,以其地为咸丰县。   忠峒安抚司,元置湖南镇边宣慰司。明洪武四年,命田玺玉为宣抚司。永乐四年,改安抚司。清初田楚珍归附,调征播州有功,仍准袭职。雍正十二年,田光祖纠十五土司呈请纳土归流,以其地入宣恩县。   散毛宣抚司,元为散毛府。至正六年,改宣抚司。明洪武四年,命覃野旺为宣抚司,割其半为大田所。清初覃勋麟归附,仍准袭职。雍正十三年,覃烜纳土,以其地入来凤县。   忠路安抚司,明洪武四年,命覃英为安抚司。清康熙元年,覃承国归附,以征谭逆功袭前职。雍正十三年,覃楚梓纳土,以其地改利川县。   忠孝安抚司,元至正十一年,改军民府。明洪武四年,以田墨施为安抚司。清因之。康熙八年,田京袭,累授总兵。十九年,告休。雍正十三年,田璋纳土,以其地为恩施县。   高罗安抚司,元高罗寨长官司。明洪武六年,改安抚司,以田大名为之。清顺治初,田飞龙归附,仍准世袭。雍正十三年,田昭纳土,以其地入宣恩县。   木册长官司,元置安抚司。明永乐六年,改长官司,以田谷佐为长官司。清初,田经国归附,仍与世袭。雍正十三年,田应鼎纳土,以其地入宣恩县。   大旺安抚司,元至正置。明洪武四年,以田驴蹄为安抚司。清康熙初,田永封归附,仍准袭职。雍正十三年,田正元纳土,以其地入来凤县。   临壁长官司,原附大旺。清康熙元年,颁给田琦印信,仍与世袭。雍正十三年,田封疆纳土,以其地入来凤县。东流安抚司,原附大旺。   唐崖长官司,元置千户所。明洪武七年,改长官司。清初覃宗禹归附,仍与世袭。雍正十三年,覃梓桂纳土,以其地入咸丰县。   龙潭安抚司,明洪武四年,以田应虎为安抚司。清初归附,仍准世袭。雍正十三年,田贵龙纳土,以其地入咸丰县。   沙溪安抚司,明置。清初归附。康熙四年,黄天奇袭安抚司。天奇子楚昌。初,楚昌入施州卫学为诸生。时诸司争并,民鲜知礼,楚昌折节力学,有时名。及袭职,设官学,公馀与多士讲肄,多所成就。楚昌死,子正爵袭。雍正十三年,改流,其地入於利川县。   卯峒长官司,清雍正十三年,长官司向舜纳土,以其地入来凤县。   漫水宣抚司,清初,宣抚司向国泰归附,仍准世袭。雍正十三年,向庭官纳土,其地入於来凤县。   西萍长官司,雍正十三年裁,其地入於咸丰县。   建南长官司,明宣德五年置。清雍正十三年裁,其地入於利川县。   容美土司,唐元和元年,田行皋从高崇文讨平刘辟,授施溱溶万招讨把截使,仍知四州事。宋有田思政。元有田乾亨。明洪武三年,田光宝以元所授诰敕诣行在请换,乃命光宝仍为宣慰使。传至田既霖,清顺治间归附,仍授宣慰使。子甘霖袭。甘霖字特云,著合浦集。甘霖子舜年,字九峰,受吴逆伪承恩伯敕,后缴。奉檄从征有劳绩,颇招名流习文史,刻有廿一史纂。日自课,某日读某经、阅某史至某处,刻於书之空处,用小印志之。有白鹿堂集、容阳世述录。子明如袭职。以放肆为赵申乔劾奏,奉旨原宥。雍正十一年,再为迈柱严参,明如移驻平山寨儗抗拒,为石梁长官司张彤砫催迫,明如自尽。改土归流,改司为鹤峰州,隶宜昌府。   永顺:汉武陵,隋辰州,唐溪州地。宋时为永顺州。元时,彭万潜自改为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五年,改宣慰使。清顺治四年,恭顺王孔有德至辰州,宣慰使彭宏澎率三知州、六长官、三百八十峒苗蛮归附。十四年,颁给宣慰使印,并设流官经历一员。康熙十年,吴三桂叛踞辰龙关,授永顺宣慰使彭廷椿伪印,廷椿缴之。奉旨赏其子宏海总兵衔,令率土兵协剿,有功,授宣慰司印。雍正六年,宣慰使彭肇槐纳土,请归江西祖籍,有旨嘉奖,授参将,并世袭拖沙喇哈番之职,赐银一万两,听其在江西祖籍立产安插,改永顺司为府,附郭为永顺县,分永顺白崖峒地为龙山县。   南渭州土知州,属永顺司。元至元中,置安抚司。明洪武二年,以彭万金为土知州。传至彭应麟,清顺治四年,归附。雍正五年,彭宗国纳土,以其地入永顺县。   施溶州土知州,在永顺司东南。元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明洪武二年,改州,以田建霸为土知州。传至田茂年,清顺治四年,归附。雍正五年,田永丰纳土。   上溪州土知州,属永顺司。明洪武二年,以张义保为土知州。传至张汉卿,清顺治四年,归附。雍正五年,张汉儒纳土。   腊惹峒长官司,元属思州,以向孛烁为总管。明洪武五年,改属永顺司,以田世贵为长官司。传至田仕朝,清顺治四年,归附。雍正五年,田中和纳土。   麦著黄峒长官司,元曰麦著土村,属思州。明洪武五年,改属永顺司,以黄谷踵为长官司。传至黄甲,清顺治四年,归附。雍正五年,黄正乾纳土。   驴迟峒长官司,元属思州。明洪武五年,改属永顺司,以向迪踵为长官司。传至向光胄,清顺治四年,归附。雍正五年,向锡爵纳土。   施溶溪长官司,元属思州。明初,改属永顺司,以汪良为长官司。传至汪世忠,清顺治四年,归附。雍正五年,汪文珂纳土。   白岩峒长官司,元属葛蛮安抚司。明初,改属永顺司,以张那律为长官司。传至张四教,清顺治四年,归附。雍正五年,张宗略纳土。   田家峒长官司,明洪武三年,以田胜祖为长官司。传至田兴禄,清顺治四年,归附。雍正五年,田荩臣纳土。   保靖宣慰司,亦唐溪州地。宋曰保静州。元为保靖州安抚司。明仍为安抚使。清顺治四年,明宣慰司彭象乾之子彭朝柱归附。象乾曾孙泽虹病废,其妻彭氏用事。汉奸高伦、张为任二人结连其舍把长官彭泽蛟、彭祖裕等,相与树党,以劫杀为事。雍正元年,泽虹死,子御彬幼,泽蛟欲夺其职,为御彬所遏。迨御彬袭职,肆为淫凶,泽蛟与其弟泽合谋,互相劫杀。二年,御彬以追缉泽蛟为名,潜结容美土司田旻如、桑植土司向国栋,率土兵抢虏保靖民财。七年,御彬安置辽阳,以其地为保靖县。   大喇司,在龙山县,属保靖司。明正德十五年,以土舍彭惠协理巡检事。传至彭御佶,雍正十三年,纳土。   桑植宣慰司,本慈利县地。元有上桑植、下桑植宣慰司。明置安抚司。清顺治四年,宣慰司向鼎归附,授原职。鼎子长庚调镇古州八万。长庚子向国栋残虐,与容美、永顺、茅冈各土司相仇杀,民不堪命。雍正四年,土经历唐宗圣与国栋弟国柄等相率赴愬,总督傅敏入奏,乃缴追印篆,国栋安置河南,以其地为桑植县。   上下峒长官司,明置宣抚司,复改为长官司,而分其地为二。清康熙二年,向九鸾、向日葵归附。二十一年,给九鸾上峒长官司印,日葵下峒长官司印。雍正十三年,上峒司向玉衡、下峒司向良佐纳土,以其地属桑植县。   茅冈长官司,明改天平千户所。清顺治四年,石门天平所千户覃祚昌、茅冈长官覃廕祚等相继归附,给与印信。雍正十二年,茅冈土司覃纯一纳土,石门天平所、慈利麻寮所相继请设流官,分其地属石门、慈利、安福三县。   列传三百 土司二   ○四川   四川边境寥廓,历代多设土司以相控制。明末,张献忠屠蜀,石砫、酉阳、松潘、建昌等土司距险御贼,其地独全。清初,戡定川境,各土司次第效顺。川之南有金川者,本明金川寺演化禅师哈伊拉木之后,分为大小金川。顺治七年,小金川卜兒吉细归诚,授原职。吴三桂乱后,康熙五年,其酋嘉纳巴复来归,给演化禅师印。其庶孙莎罗奔,以土舍将兵从将军岳锺琪征西藏羊峒番,雍正元年,奏授安抚司,居大金川;而旧土司泽旺居小金川,莎罗奔以女阿扣妻泽旺。泽旺懦,为妻所制。乾隆十一年,莎罗奔劫泽旺去,夺其印。十二年,又攻革布什札及明正两土司。   朝廷调张广泗总督四川,进驻泽旺所居美诺官寨,而以其弟良尔吉从征。时莎罗奔居勒乌围,其兄子郎卡居噶尔厓,地在大金川河东,而河西亦有地数百里。广泗调兵三万,一路出川西攻河东,一路出川南攻河西。而河东一路又分为四,以两路攻勒乌围,以两路攻噶尔厓,河西亦分两路,攻庚特额诸山,刻期蕆事。阻险不前,上命大学士公讷亲往视师,起岳锺琪於废籍。锺琪与广泗议定,自任由党坝取勒乌围,而广泗由昔岭取噶尔厓。会讷亲至,下令限三日克噶尔厓,总兵任举、参将买国良战死。广泗轻讷亲不知兵,而恶其凌己,故饰推让,实以困之,军中解体。良尔吉夙与阿扣通,莎罗奔因使成配,倚作间谍,官军动息辄为所备。师久无功,上怒甚,会讷亲劾广泗,於是逮广泗入京,而命大学士傅恆为经略,代讷亲。冬,杀广泗,赐讷亲死。十二月,傅恆至军,斩良尔吉、王秋、阿扣以断内应。   十四年春正月,奏言:“金川之事,臣到军以来,始知本末。当纪山进讨之始,惟马良柱转战直前,逾沃日,收小金川,直抵丹噶,其锋甚锐。其时张广泗若速济师策应,乘贼守备未周,殄灭尚易;乃坐失机会,宋宗璋逗留於杂谷,许应虎失机於的郊,致贼得尽据险要,增碉备御,七路、十路之兵无一路得进。及讷亲至军,严切催战,任举败殁,锐挫气索,晏起偷安,一以军务委张广泗。广泗又听奸人所愚,惟恃以卡逼卡、以碉逼碉之法,枪砲惟及坚壁,於贼无伤,而贼不过数人,从暗击明,枪不虚发,是我惟攻石,而贼实攻人。且於碉外开壕,兵不能越,而贼得伏其中自下击上。又战碉锐立,高於中土之塔,建造甚巧,数日可成,随缺随补,顷刻立就。且人心坚固,至死不移,碉尽碎而不去,砲方过而人起,主客劳佚,形势迥殊,攻一碉难於克一城。即臣所驻卡撒山顶,已有三百馀碉,计半月旬日得一碉,非数年不能尽。且得一碉辄伤数十百人,较唐人之攻石峰堡,尤为得不偿失。惟有使贼失其所恃,而我兵乃得展其所长。臣拟俟大兵齐集,别选锐师,旁探间道,裹粮直入,逾碉勿攻,绕出其后,即以围碉之兵作为护饷之兵。番众无多,外备既密,内守必虚。我兵即从捷径捣入,则守碉之番各怀内顾,人无固志,均可不攻自溃。至於奋勇固仗满兵,而乡导必用土兵,土兵中小金川尤骁勇。今良尔吉之奸谍已诛,泽旺与贼仇甚切,驱策用之,自可得力。至沃日、瓦寺兵强而少,杂棱、绰斯甲等兵众而懦。明正、木坪忠顺有馀,强悍不足。革什乍兵锐,可当一路。是各土司环攻分地之说虽不可恃,而未尝不可资其兵力。臣决计深入,不与争碉,惟俟四面布置,出其不意,直捣巢穴,取其渠魁,定於四月间报捷。”上屡奉皇太后息武宁边之谕,命傅恆班师。时傅恆及锺琪两路连克碉卡,军声大振,莎罗奔乞降於锺琪,锺琪轻骑径赴其巢,贼大感动,顶佛经立誓听约束。次日,锺琪率莎罗奔父子坐皮船出洞诣大军,莎罗奔等叩颡,誓遵六事,归各土司侵地,献凶酋,纳军械,归兵民,供徭役。乃宣诏赦其死。诸番焚香作乐,献金佛谢。二月,捷闻,诏赏傅恆、锺琪等。   既而莎罗奔兄子郎卡主土司事,渐桀骜。二十三年,逐泽旺及革布什札土司。三十一年,诏四川总督阿尔泰檄九土司环攻之。九土司者,巴旺、丹坝、沃日、瓦寺、绰斯甲布、明正、木坪、革布什乍及小金川也。巴旺、丹坝皆弹丸,非金川敌。明正、瓦寺形势阻隔,其力足制金川。而地相逼者,莫如绰斯甲布与小金川。阿尔泰不知离其党与,反听两金川释仇缔约,自是狼狈为奸,诸小土司咸不敢抗。时泽旺老病不问事,郎卡亦旋死,其子索诺木与僧格桑侵鄂克什土司地。   三十六年,索诺木诱杀革布什札土官,而僧格桑再攻鄂克什及明正土司,与官军战。上以前此出师,本以救小金川。今小金川反悖逆,罪不赦。赐阿尔泰死,命大学士温福自云南赴四川,以尚书桂林为四川总督,共讨贼。温福由汶川出西路,桂林由打箭炉出南路。僧格桑求援於索诺木,索诺木潜兵助之。三十七年春,桂林克复革布什札土司故地,温福克资里及阿喀。朝廷以阿桂为参赞大臣,代桂林赴南路。十一月,阿桂以皮船宵济,连夺险隘,直捣贼巢。十二月,军抵美诺,进至底木达,俘泽旺,檄索诺木缚献僧格桑,不应。   上命温福为定边将军,阿桂、丰伸额为副将军。温福、阿桂奏六路进兵之策。温福由功噶入,阿桂由当噶入,丰伸额由绰斯甲布入。三十八年春,温福以贼扼险不得进,别取道攻昔岭,驻营木果木,令提督董天分屯底木达,守小金川之地。温福为人刚愎,不广谘方略,惟袭广泗故智,以碉卡逼碉卡,建筑千计。初索诺木欲并小金川地,故留僧格桑挟以号召。六月,阴遣小金川头目等由美诺沟出煽故降番使复叛。诸番见大军久顿,蜂起应之,攻陷天营,遂劫粮台,潜兵袭木果木,夺砲局,断汲道,贼四面蹂入大营,温福死之,将士随员死者数十人,各卡兵望风溃。海兰察闻警赴援,殿众由间道退出,收集溃卒,尚万数千人,其战殁者三千馀,小金川地复陷。惟阿桂一军屹然不动,乃整队出屯翁古尔垄。   上在热河闻报,召大学士刘统勋诣行在咨之。统勋前言金川不必劳师,至是亦主用兵。乃授阿桂定西将军,丰伸额、明亮为副将军。十月,阿桂改赴西路,明亮赴南路。丰伸额仍由绰斯甲布进取宜喜,阿桂入自鄂克什,转战五昼夜,直抵美诺,克之;明亮入自玛尔里,所向皆捷,遂尽复小金川地。   惟大金川自十二三年以来,全力抗守,增垒设险,严密十倍小金川。七月,令诸军分攻各碉寨,数十道并进。海兰察率死士六百削壁猱引而上,趾顶相接,比明及其碉,一涌入,尽歼守贼。数十里贼寨闻之皆夺气,悉破之,乘胜临逊克宗垒。索诺木酖杀僧格桑而献其尸,及其妻妾头目,至军乞赦己罪。阿桂槛送京师。四十年四月,阿桂先使福康安、海兰察赴河西助明亮攻宜喜,遂分兵六路,尽灭河西二十里内之贼。五月,阿桂河东之军破朗噶寨,距勒乌围仅数里,环营进逼其巢。七月,抵勒乌围。八月十五夜,进捣贼巢,四面砲轰官寨,破之。黎明,克转经楼,逸贼皆溺水死。莎罗奔兄弟及各头目已先期遁往噶尔崖。十一月,官军攻克科布曲山。十二月,遂据玛尔古山,噶尔崖即在其下。索诺木之母姑姊妹亦降。官军三路合围噶尔崖,断其水道。索诺木使其兄诣营乞哀,不允。围攻益急,索诺木从莎罗奔及其妻子挈番众二千馀出寨,奉印献军门降,金川平。四十一年正月,献俘庙社,封赏阿桂等,勒碑太学,并及两金川。旋於大金川设阿尔古,小金川设美诺。四十四年,并阿尔古入美诺,改为懋功。   同治二年,粤匪石达开窜宁远,假道工卩部土司。土司先受官军约束,引贼至紫打地。四面阻绝,达开粮罄路穷,射书千户王应元买路,复使人说土司岭承恩求缓兵,皆不应,日杀马煮桑叶为食。四月,承恩、应元等侦贼力竭,率夷众蹙攻,擒达开并贼官五人付官军,槛送成都,四川总督骆秉章诛之。奏加承恩、应元二品衔,贼军锱重悉为两土司所得。   初,瞻对土司恃强不法,雍正八年,四川提督黄廷桂剿降之。乾隆十年,四川提督李质粹等率兵五千,取道东俄落,至里塘进兵,连破番寨,获贼首噶笼丹坪。十一年,质粹会钦差大臣班第,统兵进克泥日寨,烧毙番酋姜错太,抚定丫鲁、下密等处番夷。嘉庆十九年,中瞻对土司洛布七力劫掠邻番,抗捕伤兵。二十年,四川总督常明、提督多隆武领兵剿之,恃险死拒。重庆镇总兵罗思举力战破其巢,洛布七力焚死,分其地入上下瞻对。   洎咸丰中,土司工布朗结为人沉鸷,兼并上下瞻对之地,欲拥康部全境以抗川拒藏,邻近各土司割地求免,贡赋唯命。至是藏人怒,求四川出兵,秉章派道员史致康率师会藏进讨。致康怯,顿打箭炉久,藏番需茶急,驰兵克之,杀工布朗结父子,致康始逡巡至。藏人索兵费银十六万两,秉章未允,藏人因据其地,设官兵驻守。   光绪初,丁宝桢为四川总督,以瞻对藏官虐民,往往激变,每岁派员带兵出关弹压。刘秉璋继之,稍宽纵,藏官益骄横。各土司多被威胁,唯明正土司地大,不之服,频年争斗。十五年,瞻对内讧,逐藏官,乞内附,秉璋不许,唯治番官及乱民数人罪,由藏易官,且添驻堪布一人,兵八百名助守。二十年,硃窝、章谷土司争袭滋事,瞻对番官率兵越境干预,开枪伤我官兵。四川总督鹿传霖奏瞻对为蜀门户,宜设法收回内属,派提督周万顺、知县张继率兵出关,击败番兵,不三月,克瞻对并德尔格忒即叠盖。旧名保盖。全境,擒德格土司夫妇,解至成都,议叙改设流官。成都将军恭寿愤传霖不先会商,结驻藏大臣文海,密奏劾传霖,翻原案,复德格土司职,仍以瞻对属藏。   三十一年春,驻藏大臣凤全被戕於巴塘,四川总督锡良奏请以四川提督马维骐、建昌道赵尔丰进讨。维骐率师先发。先是泰凝寺产沙金,锡良准商人采办,★派兵弹压。寺中喇嘛反抗,杀都司卢鸣飏,瞻对潜助其乱,维骐出关讨平之。六月,攻克巴塘,擒正土司罗进宝、副土司郭宗隆保,诛之,移其妻子於成都安置。八月,尔丰至,杀堪布喇嘛及首恶数人祭凤全。维骐班师回,尔丰接办善后,派兵剿倡乱之七村沟,并搜捕馀匪,因移师讨乡城。次年闰四月,克之,并攻克稻坝、贡噶岭,一律肃清。於是尔丰建筹边议,锡良以闻。朝廷特设督办川滇边务大臣,授尔丰。边地在川、滇、甘、藏、青海间,纵横各四五千里,土司居十之五,馀地归呼图克图者十之一,清代赏藏者十之一,流为野番者十之三。尔丰改巴塘、里塘地设治,以所部防军五营分驻之。回川会商,锡良派道员赵渊出关坐镇。   三十三年,尔丰护理四川总督,奏准部拨开边费银一百万两。三十四年,授尔丰驻藏办事大臣,仍兼边务大臣,募西军三营,率之出关。时德格土司争袭,构乱久,尔丰奏请往办,经泰凝、道坞、章谷、倬倭、麻书、孔撒、白利、纟戎坝、擦玉龙、濯拉、扩洛垛以至更庆。十二月,攻逆酋昂翁降白仁青等於赠科,匪窜杂渠卡。宣统元年四月,攻杂渠卡。五月,战於麻木。六月,追匪十日程至卡纳,一战肃清,改流其地,并改春科、高日两土司地及灵葱土司之郎吉岭村归流。十月,四川兵入藏,藏番扼察木多以西地阻之,劫粮掳官。尔丰率边军渡金沙江,逾雪山,抵察木多,送川兵行,於是三十九族、波密、八宿均请附边辖。三十九族者:曰夥尔,曰图嘛鲁,曰吉宁塔克,曰尼牙木查,曰松嘛巴,曰勒达克,曰多嘛巴,曰达尔羊巴,曰他玛,曰夥兒,曰拉寒,他玛、夥兒、拉寒三族共一土司。曰夥耳,曰琼布噶,曰琼布色尔查,曰琼布纳克鲁,曰扎玛尔,曰上阿扎,曰下阿扎,曰上夺尔树,曰下夺尔树,曰上刚噶尔,曰下刚噶尔,曰他玛尔,曰提玛尔,曰枳多,曰哇拉,枳多、哇拉二族共一土司。曰麻弄,曰布川目桑,曰书达格鲁克,曰奔盆,曰策令毕鲁,曰色尔查,曰纳布贡巴,曰结拉克汁,曰拉巴,曰三渣,曰朴朴,皆自为部落。设土总百户或土百户、土百长等以治之,归驻藏大臣管辖。尔丰以其族素恭顺,悉加慰遣;因派兵剿类伍齐、硕搬多、洛隆宗、边坝等阻路之番人,又分兵取江卡、贡觉、桑昂、杂瑜,咸收服之。   二年,边军直抵江达,尔丰奏请以江达为边藏分界。五月,边军返察木多。六月,尔丰率兵略乍丫地。八月,巡阿足返,设乍丫委员。闻定乡兵变,派统领凤山追剿。九月,三岩野番投书索战,尔丰率兵赴贡觉。十月,派傅嵩矞攻三岩,一旬而克。十一月,设三岩委员。十二月,设贡觉委员。尔丰旋返巴塘。三年二月,尔丰以巴塘所属之得荣浪藏寺数年不服,派兵攻克之,设得荣委员,并收服冷卡石。三月,尔丰调任四川总督,四川布政使王人文继之为边务大臣。尔丰奏请人文未到任前,以嵩矞代理。四月,同发巴塘,至孔撒、麻书,设甘孜委员,檄灵葱、白利、倬倭、东科、单东、鱼科、明正、鱼通各土司缴印,改土归流。色达及上罗科野番来归。適驻藏大臣联豫电请边军攻波密,因奏派副都统凤山率兵二千往应。六月,尔丰至瞻对,藏官逃,收其地,设瞻对委员。旋经道坞、打箭炉,檄鱼通、卓斯各土司缴印改流。尔丰入川,沿途收咱里、冷边、沈边三土司印,嵩矞复出关改流泰凝,而鱼科土司结下罗科抗命。嵩矞令上罗科扼其险,击平之,毙鱼科土司,於是嵩矞奏请设西康省,而沃日、崇喜、纳夺、革伯咱、巴底、巴旺、灵葱、上纳夺各土司,暨乍丫、察木多两呼图克图,相继缴印。惟毛丫、曲登乞缓,许之。   凉山夷倮儸者,居宁远、越巂、峨边、雷波、马边间,浅山部落头目属於土司。深入则凉山,数百里皆夷地。生夷黑骨头为贵种,白骨头者曰熟夷,执贱役。夷族分数百支,不相统属。叛则出掠,掳汉民作奴,遇兵散匿。清兴,雍正五年、七年,嘉庆十三年、十六年,迭经川吏剿抚,加以部勒。   同治末,越巂夷叛,成都将军崇实兼摄四川总督,奏调贵州提督周达武率军由陕回剿,前锋罗应旒出清溪,抚大树堡、左右王岭各土司,进驻保安,攻降洽马里、阿波落、跑马坪、燕麦厂,遂克普雄石城,夷地四百里间咸受约束。官军至靖远,刷兹、林加、布约、尼钱、交脚等支亦降,更设靖远新老两营土千百户,出汉奴数万。迨尔丰经营关外,朝廷以其兄尔巽督川,尔巽欲悉平凉山夷以利边务,光绪三十四年八月,派建昌镇总兵凤山、建昌道马汝骥等,率兵暨民团剿宁远吉狄、马加、拉斯等支倮夷。进至裹足山梁,旋值国丧,罢兵。   宣统元年正月,令建昌镇总兵田镇邦、宁远府知府陈廷绪再举,征服浅山白母子、吗哒拉施、三合等支,并收抚争咱鸡租、五支、别牛、租租等支,於是加拉及吉狄、马加等支先后降。官军进驻交脚,收抚八切、阿什并阿落、马家、上三支、下三支,野夷悉请内附,不隶土司。先是马边夷阿侯苏噶支戕英教士,拒捕,与马边协副将杨景昌军相持。尔巽调总兵董南斌往剿,与宁远军夹击,阿侯苏噶降。两军於十月二十五日贯通凉山夷巢,会於吽吽坝。於是尔巽议禁黑夷蓄奴。先就交脚设县治,馀地择要屯守;而西南由美姑河至雷波,辟雷宁通道四百馀里,驻兵守护,以通商旅。是役也,得地几及千里,夷众凡十馀万人。二年,振邦、廷绪等师还讨会理土司,披砂、会理村、苦竹、者保、通安舟等悉改流,至是川境土司多非旧观矣。今采传世较永者著於篇。其国初归附未久旋即绝灭者,尚不胜记云。   成绵龙茂道松潘镇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