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 第 258 页/共 291 页

高善继,字次浦,江西彭泽人。由附生举同治元年孝廉方正,朝考用教职,署弋阳县训导。举优行,皆寒畯士,积弊为清。寻调赣州府学教授,又调南安。光绪十四年,举乡荐,会试不第,谒李鸿章於天津,鸿章,其父执也,语不合,投通永镇总兵吴育仁幕下。二十年,日本侵朝鲜,廷议主战。六月,善继佐营官骆佩德乘英国高升轮船运送军实。驶至牙山口外,日本举旗招抚,善继不肯屈。管驾英人先逸去,善继忿极,令悬红旗示战备,且进薄之。方与佩德指挥御敌,忽船中鱼雷,逾时,水势注射益汹涌,众强善继及佩德亟下,善继奋然曰:“吾辈自请杀敌,而临难即避,纵归,何面目见人?且吾世受国恩,今日之事,一死而已!”佩德曰:“如此,吾岂忍独生?”高升船遂沉,善继溺死,佩德从之。   时护行者为济远舰,亦为敌船在丰岛袭击,大副都司沈寿昌坚守砲位,竭力还攻。及中砲阵亡,则守备柯建章继之;复阵亡,则黄承勋继之。与军功王锡三、管旗刘鹍同与於难,争趋死地,奋不顾身,尤为当时所称。广乙快船管轮把总何汝宾,亦於是役中弹阵亡。   林永升,福建侯官人。入船政学堂肄业驾驶,派兵轮练习,周历南北洋险要,以千总留闽,充船政学堂教习。复出洋留学,归,晋守备,调直隶。从平朝鲜之乱,擢都司。赴德国接收代造经远快船,保升游击。光绪十五年,北洋海军新设左翼左营副将,以永升署理。办海军出力,升用总兵。二十年八月,朝命海军护送陆军赴大东沟登岸援朝鲜,日本海军来袭,我铁舰十,当敌舰十有二。副将邓世昌管带致远,都司陈金揆副之;参将黄建勋管带超勇;参将林履中管带扬威;经远,则永升主之。永升夙与世昌等以忠义相激励,既合诸舰,冲锋轰击,沉日舰三,卒以敌军船快砲快为所胜,世昌战殁。提督丁汝昌坐定远督船,畏葸不知所为,又被伤,总兵刘步蟾代之。船阵失列,有跳而免者,永升仍指挥舰勇,冒死与战,骤中敌弹,脑裂死。是役也,血战逾三时,为各国海战所仅见。   永升而外,金揆、建勋、履中及守备杨建洛、徐希颜,千总池兆滨、蔡馥,把总孙景仁、史寿箴、王宗墀、张炳福、易文经、王兰芬,外委郭耀忠,五品军功张金盛,六品军功王锡山,均死之。世昌自有传。   李大本,安徽六安州人。咸丰间投效江西军营,以功累擢游击,复投效直隶,充哨长,晋副将。光绪二十年,日本犯朝鲜,叶志超统军往援,扼守公州,聂士成率五营驻成欢驿。敌军来袭,大本与游击王天培、王国祐同亡於阵。时武备学生于光炘、周宪章、李国华、辛得林并赳健士,伏要隘,狙击敌前锋,以接应不至,皆死焉。士成旋绕渡大同江至平壤与诸军合,军无斗志,溃退相继。独左宝贵扼险恶战,死最烈,自有传。自是朝鲜无我驻军,敌遂内犯。   黄祖莲,安徽怀远人。少有志节,尝思立功异域。光绪初,入上海广方言馆,列优等,送美国游学。调天津水师驾驶学堂,旋派赴威远兵轮练习。叙千总,署海军中军左营守备,充济远驾驶二副。海军出力,以都司升用。中日衅启,说丁汝昌以“严兵扼守海口,而以兵舰往捣之,攻其不备,否则载劲旅抵朝鲜东偏釜山镇等处,深沟高垒,绝其归路,分兵徇朝鲜诸郡邑,彼进则迎击,彼退则尾追,又出偏师挠之。彼粮尽援竭,人无斗志,必土崩瓦解,此俄罗斯破法兰西之计也。”汝昌不从。及大东沟将战,又说以“海战宜乘上风,兵法贵争先著。今西北风利,宜乘其兵轮未集,急击不可失”。汝昌复不决,遂失利。   十二月,日人弃西路,南扰山东,祖莲佐总兵刘步蟾等守威海。时官军集关外,东路兵单,日军由落风港登陆,攻陷荣成,全力萃威海。祖莲挥将士开砲击敌,敌少卻,既复大集,诸军皆溃。二十一年正月,道员戴宗骞以力尽援绝投海,越数日,祖莲与刘步蟾及总兵张文宣、杨用霖等俱死之。时汝昌书降於敌,且要敌军不得残馀军,仰药死。后以死绥上闻,旨不予恤。或谓汝昌实为所部胁降,愤而自尽,降书则死后出洋弁手也。   时旅顺先陷,海军扫地,黄海诸要隘皆失守,将士多死事,以奏报有缺,不得书。其见奏报者,三等侍卫永山,在凤凰城战殁;游击李世鸿、副将李仁党与提督杨寿山分守盖平,御敌大将乃木军,战最烈,同时以力尽阵亡。步蟾、宗骞自有传。   列传二百八十二 忠义九   宗室奕功札隆阿等 觉罗清廉等 松林文炘等   崇寿韩绍徽 韩培森 马锺祺 董瀚 谭昌祺 庄礼本 冯福畴   宫玉森 景善等 宋春华 马福禄 杨福同   吴德潚子仲韬 成肇麟   宗室奕功,历官奉宸苑卿,至御前侍卫。光绪二十六年,拳匪肇祸,各国联军破京都,德宗奉孝钦显皇后西狩,奕功以世受国恩,未能随扈,引火自焚。妻祥佳氏、子载捷等,阖家投井殉节。   先后被难者,宗室有奉恩将军札隆阿,子朴诚等;奉恩将军缉御,子培善,孙存德、存厚等;文举人恩煦,子继勋、懋勋,从子启勋、世勋等;掌江西道监察御史德籓,户部员外郎恩斝,户部主事谨善,宗人府经历讷钦,头等侍卫德润,带队官钰璋,及奕鑫、载袍、恕诚、联德、恩溥、松达、善章、国文、松根、景璋、承惠、和桂、凤喜、吉辰、海明,觉罗有清廉、年瑞、德润、荣绵。   松林,巴雅尔氏,满洲镶黄旗人。由笔帖式累擢给事中。出知临安府,升云南粮储道,晋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内擢顺天府府尹,病解任,起为内阁侍读学士。联军犯京师,分守东直门,亲指挥砲火中,抵御甚力。俄中砲死,尸不可辨。   时阵亡者,前敌有世管佐领文炘,骑都尉玉廕、奎龄,笔帖式宝善,前锋校荣春,护军校玉连,骁骑校锺安、德昌,前锋舒元、明顺,护军秀亮、双禄、瑞升、文福、成福、恩启、常贵、成秀,把总文通,队官全成,队长全兴,领催崇宽、贵斌、崇欢、庆祥、广升、奎秀、永顺、暇安、恩庆、广立,马甲成恆、瑞喜、庆山、倭克金布、世昌、玉兴、恩隆、德胜、祥瑞、赓音布、董连元、保麟、裕安、长泉、保玲、王永立、保祥、李景瑞、田应时、张桂祥、李永福、清华、吉顺、全立德、玉崇、喜保、林长玉、布克坦、全保、喜寿、海宽、延禄、玉山、成昌、长福、松龄、柯永、文斌、徐培田、文达、庆连、兴瑞、李烨、保庆、清海、长春、恩常、保顺、广禧、广海、崇福、凤龄、成棨、双全、玉岑、汪恆吉,养育兵明禄、玉海、玉存、景立、关喜、庆禄、色勒、连贵、双寿、文奎、奎茂、齐德森、明保、永顺、泳全、常来、吉禄、万善、立得、长桂、松樑、德成、长安,閒散全兴、松泽、德禄、连升、保盛阿、玉庆、德禄、广成、连山、倭克金泰、立海、德绪、富森、广海、崇福、荣羲、国安、祥桂、富顺、延茂、德全、恩隆、杨德福,枪甲吉庆、连魁、李长升、景英、文海,枪兵崇昆,砲甲吉安、文、景瑞、张启茂、刘龙、富琪、全奎、全保、德凤、增锐、增辉、周奎斌,练兵桂普,队兵光辉、林庆。   东直门有护军参领贤普,世管佐领德续,公中佐领松鹤、锡昌、连秀,笔帖式荣山,骁骑校惠斌、倭什洪额、瀛绪、连桂、常浩、铭纶、凤启,护军瑞斌、常福、春安、普惠、德谦、恆有、兆芳、随善、同广、崇敬、恆斌、桂禄、三多,队官英璞、惠斌,领催德绪、常庆、成山、富顺、常全、双印、文森、松、双奎、广义,马甲乔龄、锡瑞、田德贵、奎秀、广喜、宝庚、广禄、富通、明喜、广林、文印、德林、永山、锡连、荣和、永霈、长安、李忠、春元、得林、兴顺、福贞、文芳、文普、玉芳、乌云珠、达崇阿、德贵、明安、世达、黄培长、贵普、英玉、锡禄、文华、德本、春伦、成祐、崇庆、双奎、双海、立福、德保、润秀、奎秀、顺立、志亨、志隆、铭荣、崇喜、恩顺、连敬,养育兵庆林、双禄、隆福、宜绪、济堃、长奎、德文、长清、得隆、景立、得保、明增、成林、福祥、宝瑞、恩佑,閒散荣喜、崇仪、顺福、吉昆、长山、英振、阿炳、阿均、广成、连山、世瑞、承英、锡保、双兴、德玉、治得、和森、广立、李斌、世山、永利、长龄、铁寿、定坤、龙泰、凤林、凤祥、景珍、崇锡、存德、延龄、锡光、宝忠、得虎、奎福,砲兵恆安、国安、承万、吉恆、玉森、善溥、盛濂,队兵凌贵、伊立布。   崇文门有护军校富亮,骁骑校德瑞,笔帖式润普,七品官萨斌图,监生福寿,队官彤勋,护军庆升、定昆、世喜、富山,领催玉山、连英、国栋、文通,马甲志福、铁升、桂安、清海、巨泰、乌林、兴海、聚泰、玉保、成喜、恩沾、全顺、恩保、辅廷、达英、张仲兰,养育兵永禄、文斌、隆兴、德存、富宽、常寿、全禄、海玉、英鋆、松山、连升、存德,閒散文成、文亮、崇林、松山、常林、秀斌、松玉、忠福、巴克坦布、奎荣、崇海、绪顺、德清,枪兵文海,队兵恩保、德禄、隆兴,幼丁刘长立。   朝阳门有云骑尉富珠伦,恩骑尉连福,护军校富亮,骁骑校续魁,鸟枪蓝翎长松春,护军海秀、常福、乌林泰、万玉斌,前锋吉昌,领催常兴、保昌,马甲永安、福山、双喜、保勋、德福、铁升、兴海、长瑞、玉安、巴扬阿、乌林保,养育兵贵全、凌山、恩启、保春、涌澂、德顺、裕泰、玉厚、成玉、赵文忠、闰福、文瑞、荣德,閒散长绪、文立、多太、诚堃、恆立、常兴、伊三布、文禄、常林、瑞申、恩锡、连升、松山、厚宽、张勋、松山、忠福。   东便门有游击韩万锺、弟韩万禄,千总庆馀,把总金钰,战兵王寿、李永福,马兵梁坤、张德舆。   德胜门有副参领祥存、世管佐领承瑞,骁骑校崇桂、领催柏铭、容刚、文惠,马甲锡连、桂启,养育兵常海,队兵荣喜。   安定门有笔帖式增俊,马甲立贵、长庆、德闰、卢检贵、恩寿、德平、长存、松禄、赵俊双、恆山、庄立、玉明、刘殿臣、长寿、荣桂、合海、袁明林、杨有春、文愈、文茂、文毓、连顺、施彬、文福、王玉凤、线长海、全英、煜祥、锺铭、傅合、连升、马玉和,养育兵恩绪、奎元、二立、文浩,閒散清联、德谦,武生长绪。   齐化门有护军校连瑞。   西直门有养育兵乌什哈,閒散全桂。   阜成门有敖尔布锺珊。   永定门有閒散长泰、玉泰、春祥。   正阳门有閒散清林、奎连、德胜。   宣武门有砲甲林广明,蓝翎长祥瑞,领催常连、景绪,马甲荣福、崇善、德斌、全顺、定保、荣庆、维明,砲手庆焕,养育兵松长,閒散英绪、续顺、崇海。   大清门有前锋玉兴。   天安门有护军参领玉山,副护军参领双福,护军校花连布,侍卫润志,前锋岐俊,护军永寿、文瑞、瑞升、承通、林安、玉庆、春喜、祥林、松桂、永寿、文禄、常升、常海、松惠、海全、桂升、双寿。   午门有副护军参领凤龄,前锋崇祥、桂丰,护军玉寿、德凯。   东安门有公中佐领松寿,步军校文通,领催延寿。   东华门有副护军参领长年,副令官英宽,蓝翎长富升,队官玉昌,护军恩秀、奎英、成光、忠明、贵庆、昆连、松群、玉山、阿杭阿、玉寿、恩秀、奎俊、成英、文广、托克托虎、常山、广庆、希拉布、他克布、连德,马甲长山,养育兵存山,閒散德元,技勇兵全贵。   西安门有养育兵永顺、德福。   西华门有马甲春明。   地安门有虎神营营总昆明,副护军参领恆谦,护军营管理祥瑞,护军队官凌魁,队长彦禄,护军常瑞、萨图布、永安、常山、双寿、兴斌,马甲文海、福山,养育兵崇恩、全苓、顺喜、閒散德祥。   紫禁城内有护军参领海忠,亲军校文玉。   守陴者有世管佐领德润,马甲锡秀。   巷战者有骁骑校多伦布,蓝翎长德英额、双贵,前锋凤玉、希拉奔、崇安、文英、荣昆,护军德玉、崇贵、崇福、崇兴,领催鹤鸣,马甲双福、长海、庆裕、桂保、长升、恩立、兴岱、存桂、常泰,养育兵英厚、文志、德成、俊成,幼丁元成、全祥、世增、乌凌阿、广林、广俊、松廕、松祺、松立、延尉、成明、广瑞,閒散全顺、颐霈、多山、庆禄,外委王文志、闻廷标、王灝、高玉、常存,百总郭立奎,管队张海、金松林,把总王洪铭,马兵彭玉恩、全祥,战兵李逢春、戴永福、彭玉堂、孟禄,守兵王政枢、刘永安、季茂轩,砲甲祥通,砲手白万泰。   死事者:宁寿宫员外郎诚年、笔帖式福臻在内值宿,七月二十一日巳刻,闻两宫西狩,即赴各殿封锁,至敛禧门外值房投井死。太庙五品官富亮,值班上香,洋兵突进,拒之,枪死。织工张继福,在绮华馆被戕。左营参将王长廕守署不去,以独力难持,投井死。护军连升值班端门;护军崇连,神机营呈递公事步军校赓音布、常福、胜喜,领催双喜,马甲存林、恩明,外委孙国瑞,技勇兵常有、隆祥、万昭,均在值班;领催荣钤,养育兵定成,队兵布兴泰,均看守军库;南城正指挥项同寿,在署办公;户部书吏高世祥,总理衙门供事沈鹏仪、徐伯兴、洪瑞汶,均在署值班,与於难。   在先阵亡者:把总李锺山,外委李锺林,七月十七日,在张家湾御敌,不克,死。   先后被难者:游击王燮,五月二十五日在东便门弹压拳匪,被戕,并毁其尸;采育营部司杨光第,於闰八月二十九日闻洋兵至,衣冠坐营中,被枪死;把总张进志拥护同死。   均经留京办事大臣昆冈上闻,赠恤有差。   崇寿,温彻亨氏,满洲镶黄旗人。光绪十六年进士,入翰林,累擢翰林院侍读。变作时,不胜忧愤,仰药死。诏以“见危授命”褒之,谥文贞。   韩绍徽,字筱珊,贵州贵阳人。光绪二十年进士,授主事,分刑部,勤於所职。拳乱初起,尝走同官,涕泣誓身殉。七月二十一日,自经於陕西司司堂。   掌江西道御史韩培森,巡城积劳,城破,绝食死。内阁中书堃厚,手书“见危授命”四字,与妻同缢死。   马锺祺,字维春,隶汉军镶黄旗。少为诸生,以袭一等子,例不得与试,授三等侍卫,擢二等,有文武才。初服膺陆、王之学,继参以程、硃、张、吕,不主一家。为人伉爽有奇气,慕孙白谷之为人,好与朝野贤士游,与语或不合,辄哦诗乱之,以此得狂名。光绪二十年,日本争朝鲜,廷议出师,锺祺上书请自效,遂从戎奉天。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器之,使统镇边马队。会和议定,遂归。二十五年,李秉衡奉旨巡视长江,亲访於家,疏请从行。拳匪祸作,冒锋火而北,秉衡殉难,锺祺护其丧归。归三日,京师破,锺祺自缢死。著五伦大义、马氏日记若干卷。   候选县丞董瀚,於城破日与弟候补巡检徵曰:“我等职虽微末,既读圣贤书,惟有以身殉国而已。”同时自缢。   涿州附生谭昌祺,闻城陷,怀药哭诸圣庙,仰药死。   举人庄礼本,留京读书。拳匪初起,即以为忧。洋兵入城,痛哭不食,后以一恸而绝。   州同衔冯福畴,在通州署办刑名事。七月十六日,敌入署,守护案牍,不屈,被戕。   东城司吏目、练勇局委员宫玉森,洋兵攻局,其女请避,怒投其女於井,拔刀出战。伤数处,自知不免,亦投井死。   时同被难者,为原品休致礼部侍郎景善,前奉天府尹福裕,蒙古副都统耆龄,前察哈尔副都统明秀,冠军使文琭,工科给事中恩顺,刑部郎中汪以庄,兵部员外郎萨德贺、赵宝书,吏部主事锺杰,户部主事陶见曾、李慕、铁山,刑部主事毛焕枢、王者馨,工部主事白庆、恆昌,理籓院主事英顺,光禄寺署丞多文,国子监助教柏山,候选道郑锡敞,前绍兴府知府继恩,分省知县王朝鐀等,见册报者千馀人。   全家焚溺服毒自经以尽节者众,骑都尉候选员外郎陈銮,住东便门二闸,於七月十九日洋人攻城,势急,与诸弟率眷属仆婢三十二名,一时自尽,尤为惨烈云。   宋春华,字实菴,陕西三原人。光绪十二年武进士,授蓝翎侍卫。出为天津镇标右营守备,与士卒共甘苦,所部为天津绿营冠。联军内犯,总督裕禄檄春华守城南门。城东南制造军械所不守,春华集其众曰:“军械所存亡,天津生死系之。不夺归不可,胆勇者盍随吾出城!”皆应曰:“诺!”率百馀人夜半潜出,及库垣,春华先登,众随之。枪中春华左股,众欲退,春华负创大呼曰:“今夕之事,有进无退!”众争夺敌,死伤甚众,卒以守坚,退归城。已而敌兵日集,守土官多弃城走,春华慨语其妻陈曰:“城孤兵单,终恐不守。汝当以吾子出求生,吾誓与城存亡矣!”语毕,登陴督战不少息。城既陷,身被数伤,犹死守不退。或劝少避,春华曰:“城不守,死自吾分。汝曹各有父母妻子,归可也,俱死无益!”众感其义,无退者。敌毕登城,乃仰天叹曰:“吾志不遂,负国恩矣!然自接战以来,杀敌过当,今日之死,亦无所恨。”以首触陴,脑出,死,年三十五。   马福禄,字寿三,甘肃河州人。光绪六年武进士,用卫守备,归河南镇标,以终养告归。二十年,循化撒拉回族以争教叛,固原提督雷正绾檄福禄往崔家峡、樊家峡协防,战辄胜。河、湟回匪继起,复助官兵获大捷。累功至记名总兵。   二十一年,河州诸回变,福禄本回教,回以福禄助官军,欲加害。福禄在城,人亦以回教为疑,独正绾信之。时河州镇总兵汤彦和远驻起乍堡,命福禄率骑兵迎入河州城镇之,彦和犹豫不果行,叛回周七十乃纠众据山巅下击。福禄战二日,以失地利无功。彦和复潜走,军无统帅,贼益蹙之。福禄乃突围出南番境,至兰州乞师。沿路拔出难民数千,难民德之,状总督杨昌濬,昌濬以福禄孚众望,乃檄与兰州道黄云由北路援河州。时喀什噶尔提督董福祥奉旨赴甘肃协剿,由狄道进兵。福禄率师至莲花渡,与贼隔岸相持,为福祥军犄角,卒解河州围。时韩文秀亦作乱,河湟提督李培荣、总兵牛师韩军失利,陕西巡抚魏光焘与福祥会白塔寺,议进兵。福禄入谒,陈乱事颠末,及前后战状,福祥奇之,檄剿叛回冶主麻於米拉沟。剿未尽,马营土豪马采哥应之,福祥部将石尧臣等告败,福禄复分道往援,首先陷阵,斩采哥,聚而歼之。冶主麻收馀烬由黑山趋米拉,复还兵破之,斩无算,用是有骁将名。   拳匪倡乱,福祥奉旨入都,檄福禄统马步七营、旗防山海关,寻移永平府,福祥入卫京师,檄随行。五月,各国联军躏杨村而西,偕汉中镇总兵姚旺等赴黄村御之。抵廊坊,两军相接,乃令骑兵下设七覆,步兵张两翼,敌近始发枪,倒者如仆墙。敌弹落如雨,骑兵以散处少伤,两翼左右复包抄其后,短兵相接,敌不支,遽卻,为庚子之役第一恶战。六月,福祥檄令攻使馆,中弹殁於阵,犹子耀图、兆图亦死,同殉者百馀人。   杨福同,直隶清苑人。同治七年,投军,累擢游击,从讨朝阳教匪。嗣以副将驻营大名,专力缉捕,以功记名总兵,分统练军左翼马队,兼统天津马步队各营。近畿拳匪蜂起,淶水尤甚,总督裕禄檄福同率队往。至史家庄,伏匪邀击,力御之,擒数人。次日,又败匪於石亭镇,擒首要梁修。福同不忍多诛,令限日解散,留马队三十人镇之。无何,匪以千馀众攻留队,福同率步兵数十驰援。将及石亭,群匪自沟中突出,白刃交下,创甚,犹格杀数人,力尽死之。从弁孙裕清、卢兴璠俱力战死,赐恤如例。   吴德潚,字筱村,四川达县人。性至孝。博极群书,以进士用知县。庚子年,任浙江,西安、北京拳乱起,江山县土匪以仇教为名,连陷江山、常山,县人咸欲应之,德潚谓北事未定,洋人必不宜歼。有罗楠者,素健讼,德潚尝严惩之,久含恨。结都司周之德,挟众指德潚袒洋教,劫德潚缚道署辕门,尽镊须发,以利刃攒刺,洞腹死,德潚骂不绝口。子仲韬驰哭尸下,又杀之,并入县署杀全家四十馀口。事定,恤如例。   成肇麟,江苏华亭人。父孺,诸生,列儒林传。肇麟由举人官直隶知县,迁直隶州知州,署沧州静海,补灵寿,所至有绩。光绪二十七年,京师和议梗,联军西上,覃及邑境,责供牲畜糗粮甚厉,肇麟壹弗应。俄而布政使廷雍檄至,令迎犒,肇麟自念:“不迎犒,无以全民命;迎犒,则以中国臣子助攻君父;事处两难,守土之义无可避,惟有一死耳!”乃缮遗牒遣人间道达府,媵之以诗曰:“屈体全民命,捐躯表素怀。”李鸿章状死事以上,谓其能伸大义,降敕褒嘉,赠太仆寺卿,谥恭恪,予世职。明年,允直督请,建直隶省城专祠。   列传二百八十三 忠义十   刘锡祺阮荣发 程彬 桂廕存厚 荣濬 锡桢等 张景良倭和布   周飞鹏 松兴松俊等 宗室德祜彭毓嵩 杨调元杨宜瀚陈问绅   德锐 皮润璞 荣麟等 张毅 喜明阿尔精额 斌恆等 谭振德熊国斌   陈政诗陆叙钊 齐世名等 罗长崟曹铭 章庆 徐昭益 曹彬孙汪承第   吴以刚 陶家琦等 奎荣 王毓江刘骏堂 锺麟 何永清 沈瀛申锡绶等   世增石家铭 琦璘 毛汝霖 胡国瑞 张舜琴 锺麟同范锺岳等孔繁琴   王振畿 张嘉钰 陈兆棠冯汝桢 何承珍 白如镜何培清黄兆熊   张德润 张振德舒志 来秀刘念慈 李秉钧 王荣绶 定煊长瑞   巴扬阿等 王有宏何师程 黄凯臣 戚从云 盛成哈郎阿南山 培秀等   桂城延浩 文蔚 佘世宽等 高谦 黄为熊文海 赵翰阶 贵林量海等   额特精额文荣等 玉润 劳谦光吉升 张程九 王文域谭凤亭等   张传楷孙文楷 王乘龙 赵彝鼎 施伟 李泽霖 胡穆林 更夫某   梁济 简纯泽 王国维   刘锡祺,字佩之,直隶天津人。毕业将弁学堂。第八镇成立,为正参谋官。光绪二十二年,南、北陆军於河间会操,筹度有劳,加正参领衔。   宣统三年夏秋间,革命党人之在武汉者数被破获,总督瑞澂恣意捕杀,人人危惧。八月十九日,武昌变作,始仅工程营数十人,他军无应者。瑞澂遽逃兵监,省垣无主。於是各营皆起,拥立都督黎元洪,称军政府,独立。锡祺时方赴沙市,以二十六日回武昌,各营争往迎谒,趣入见元洪,锡祺正色曰:“国家岁糜巨帑练兵,原期君等为国干城,以御外侮。奈何一旦为人煽惑,遽尔发难乎?祸机一动,将无已时!吾不能为君等所为。”众闻之譁怒,即於坐中击杀之。事闻,照协都统例从优赐恤。   发难时,督队官阮荣发出阻,众遽击毙之。荣发邑里未详。   程彬,字筱竹,江西乐安人。时署鲇鱼司巡检。署在省城南,十九夜见城外火起,彬驰往救护,至望山门外正街,突遇陆军砲队入城,皆袖缠白布,彬大骇,厉声问曰:“汝等反耶!此何为者?”众举枪拟之,彬益前致诘,遂遇害。以一巡检犯难而死,人皆哀而壮之。   桂廕,字辑五,姓嵩佳氏,满洲镶蓝旗文生。由刑部郎中、军机章京外擢施南府知府,调安陆,以治堤尽力名。安陆为襄樊门户,府城故无兵。武昌变闻,图守计,并牒道请兵,已而旁郡德安、荆州皆陷。十月初五日,郧阳兵骤变,围府署,劫印信。桂廕携妻富察氏趋入文庙,夫妇同缢崇圣殿中,死,衣带中书有“虚生一世,不能报国安民”数语。临殉难时,顾谓仆曰:“葬我必北面!”官绅流涕敛之,葬城内阳春台侧。   存厚,字宽甫,正白旗监生。由内务府郎中选宜昌府,调办襄阳榷局。宣统三年十月,郡中党人应武昌,存厚挥家人出避,曰:“吾嗣不绝,死无憾!”局丁旋絷存厚,拥至北门校场戕之,幼子被搜获,惊死。   荣濬,字心川,荆州驻防,蒙古镶蓝旗人。光绪三十年进士,用知县,发湖北,补天门县。操行不苟。变作后,荆防旗人有自武昌脱归者,道天门,语状,且为荣濬危。荣濬以死自誓,集绅耆、练民团为保卫计。无何,党众来攻,遂被害。记名骁骑校炳安同死,仆成松亦殉焉。   同时殉国难者,为候补县丞锡桢,姓汪氏,汉军人。充沙市警察官,尽室被歼。簰洲司巡检方祖桢,安徽桐城人。鄂军头目将入湘,道簰洲,土豪某夙衔祖桢,嗾人杀之江岸石花街。巡检王萃奎,江西丰城人。佐穀城县,治盗有声。襄阳既变,属邑响应,盗渠絷萃奎及一子、一孙杀之。蕲州吏目骆兆纶,字文卿,湖南江华人。乱作,知州亡去,州人以纶习吏事,遮留之。纶请送母至汉口乃还,至治所,以全省皆陷,事无可为,愤绝投河死。又襄阳府某县典史,当变作时,晨起跽廨门外,过者叩头要入,得负贩者十八人。出银币二百枚分遗之,曰:“平生所积止此!城破义不得活,请助我杀敌。”众感其义,各携肩舆长木及负担之具,噪而出。变军方踞府署,出不意击死者数人,俄而排枪起,某与十八人者皆死。候补知府张曾畴,字望屺,江苏无锡人。以书迹似总督张之洞,为之洞所赏,充文案有年,榷汉阳车站货捐。战事起,避上海,仇者诬为挟赀遁,胁还汉口,会计出入悉符合,得还。党人適同舟,面辱之,捽其冠,遽投江死。候补知县联森,字植三,蒙古镶红旗人,隶荆州驻防。光绪八年举人,挑知县,发广东,改湖北。屡榷釐捐,能恤商。九月,道出汉阳,变兵争索金,慷慨大骂,遇害。子宝焯、兄子宝明从死。   张景良,湖北人。将弁学堂毕业生。游学日本归,充湖北新军标统。武昌既拥立都督,景良慷慨说之曰:“朝廷已宣布立宪,不宜更言革命。公受知遇久,诸将惟公命是听,盍三思之?”变军怒,拘景良署中。时清兵攻汉阳,景良阳请赴前敌,以妻子为质,乃委充司令官。九月初六日之战,清兵卻,景良率砲队出,临发,砲予弹一枚,枪予弹一排,甫战弹罄,景良遽大声促军退,众不知所为,遂大溃,死者枕藉,清兵得进屯大智门。后廉其故,杀景良,临刑夷然,仰天大言曰:“某今日乃不负大清矣!”   倭和布,字清泉,满洲正白旗人。家世以武功显,独兼肄文学。起家护军蓝翎长,历二等侍卫。拳匪之变,欧人侨京者多被戕,倭和布护之甚至。或诘之,曰:“外人侨吾国,胜之不武。无故与八国构衅,败将不国,吾敢重召乱乎?”旋扈驾西行,家人初以为战死。出为湖北均光营参将,擢施南协副将。川寇陷黔江,率所部赴援,获其渠,斩以徇。武昌变作,鄂将屯宜昌者应之,倭和布时以裁缺寓宜城,被执,劝降不应,以得死为幸,遂枪杀之。   周飞鹏,字翔千,江西新建人。由武举人累官都司,充湖北襄防马队管带,驻老河口。鄂军变,县无赖出狱囚,纠水师营谋变,飞鹏持不可,出佩刀与斗。枪及马腹,坠马,枪继至,洞胸死。裁缺荆州城守营参将玉萼,亦遇难死之。   松兴,蒙古正白旗人,荆州驻防。以诸生改武职,累官协领,记名副都统,充常备军统领。变兵入城,被絷入鄂,叱使跪,曰:“吾朝廷大吏,城不保,义当死。头可断,膝不可屈!”士绅三十馀人驰救之,已及於难。其戚善吉、庖人福全皆从死。   驻防之同时殉难者,在武昌有兵备处提调松俊,守楚望台火药库,变兵攻库,力战死。三十标队官重光,守籓库,变兵掠取库储,重光大呼:“保全名誉!”被枪死。妻赵,子春年、长年、宝年同日殉。四十一标排长色德本,三十标副军需官宝善,二十九标排长德龄、队官东良、排长德培,均战死。前泰宁镇右营都司荣锦就养子书记官朗察所,拔所佩剑自裁,侄迎吉及朗察举室自焚。骁骑校哲森以领军械至省,自刺其腹死。陆军小学教习举人迎禧,平时於古人之当死不死者辄痛诋之。变作时,衣冠坐讲堂,及难。副军需官荣勋仰药死,子额勒登额、穆贞额殉之。第八镇执事官锦章谋召同志抵御,中途遇害,父荣喜即自尽。司书生恩特亨、云骑尉荣清、排长仓生光均大骂不屈死。文生楚俊在督署,金培、荣森,司书生钰寿、讷尔赫图均在省与难。   在荆州者,联长泽麟愤全省尽陷,发枪毙数人,被害。协领志宽,排长额哲苏、依成额、关斌魁,恩骑尉扎勒杭阿,队官王荣耀,均亡於阵。生员秋培城陷自尽。防御多瑞仰药死。记名骁骑校金霖尝作万言书,以旗制不良,力主变更,人多笑之。及变作,发枪自击死。又知县用模范讲习所所员根寿於羊楼峒,文生陆营司书生定海於施南府,均死之。   其后死於江宁者,为生员占先、文志、恩昌,武生林福。死镇江者,为生员荣有;副将赫成额则随端方在资州,兵变遇害;军谘府军谘使良弼,自有传。   宗室德祜,字受之,隶正蓝旗,不详其支派。宣统二年,由礼部仪制司郎中选授凤翔府知府。三年九月,西安兵变,德祜闻警,即与知县彭毓嵩筹备。有湘人刘瑞麟,以武职留陕,委令募团勇,与参将王某分任防守。初七夜,匪徒假民军名号,骤集千馀人,攻府城。德祜与毓嵩登陴,激励士卒拒守。至天明,匪气夺,将引去,以有内应者,城遽陷。左右拥德祜走避,德祜曰:“此吾死所,尚何避为?”匪蜂至,呼曰:“知府满人,且宗室,宜速杀之!”遂遇害。又杀其幼子二人。王参将,同州人。城破,与匪相搏,愤而自戕,舁至署乃死,名未详。   毓嵩,字籛孙,四川宜宾人。由举人官教谕。学政疏荐,用知县,选陕西凤翔,勤听断,时方兴小学,必令读经。城陷后,毓嵩解束带自经,遇救未绝,乃从容出堂皇北向跪,起语众曰:“吾有死耳,任尔等为之。”匪拥至署西北神祠,以白布缠其颈,毓嵩怒詈,遂被戕,枭其首去,年六十有二。子龢年,奔赴死所,为匪众所逐,投井死。   杨调元,字龢甫,贵州贵筑人。光绪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父忧归,服除,以母老不赴官。终母丧,乃入都,改知县,选陕西紫阳县。於秦境为极南,居万山中,为楚、蜀会匪出没地。以缉捕有名,迁长安,权华阴。疏濬河渠,复民田五万亩。调华州,以狱事忤上官,解任。已,复补咸阳,擢华州,署富平、渭南等县。   其署渭南,以宣统三年正月。先是,南方革命军数起皆不得志,始改计结学生之隶新军籍者,潜伏待应。陕军势弱,则又结会匪以厚其力。八月十九日,鄂变起,九月朔,陕变继作。诸守令多委印去,调元独谓守土吏当与城存亡,亟召绅民议守御。渭南北有号“刀客”者,杀人寻仇,数犯法,至是感调元义,争效命,集者万馀人,檄邑绅武进士韩有书统之。时邻匪蜂起,渭南以守御严,不能入。   临潼武生张士原扬言受军政府命,骤率众徇城下,调元登陴语之曰:“吏所职,保民耳。无如所犯,则释兵入见。必怙威图一逞,则视力所极,当与决生死。”士原知不可侮,遂屏骑入廨,以议贷饷事,语侵调元。调元至是,踯躅廨后园中,仰天叹曰:“吾谊应死,所以委曲迁就,欲脱吾民兵祸而后归死耳。卼辱至此,尚可一息偷生乎?”遂投井死。民闻调元殉难,执士原磔之,并杀陕都督所派副统领及同党数十人以徇。有书时出击他盗,驰归,葬调元毕家原。调元通古学,工诗文,有训纂堂集、说文解字均谱等书。所作篆书,人尤宝之。   杨宜瀚,字吟海,四川成都人。兄宜治,官太常寺卿。宜瀚好学,尝入乌鲁木齐都统金顺幕中,治军书,知名,保知县。中顺天乡试举人,以知县发陕西,补兴平,调宝鸡。以经术饰吏事,与调元齐名。署华州知州,民军围署索饷,以威劫入甘露寺中,有以事系狱赖宜瀚平反得出者,约护宜瀚出。入夜,宜瀚独至神殿自经死。遗书亲友,意思安閒,谓已得死所,无可哀者。   陈问绅,字子仲,湖北安陆人。入赀为县令,发陕西,权甘泉,以能缉捕称。调白水,邑刀匪素难治,武昌变起,乘间应之,纠众攻城。时问绅初受任,一切无备,乃集绅民告之以不忍以一人故致全境糜烂,遽出城,大骂不屈死。妻吴,以护印不与,同被戕,并毙佣妇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