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 - 第 112 页/共 398 页

撒麻耳干。城名。本唐康国地,后为回纥所据,货勒自弥复取之。太祖十六年,攻拔其城。宪宗置阿梅河等处行尚书省。治此。后为附马帖木儿都城,东有养夷沙鹿梅牙、塞蓝、塔什干、西有渴石、迭里迷诸城,皆隶焉。   忽毡。地名。《大典图》在察赤南。撤麻耳干东。本唐俱战提国地。太祖十五年,征货勒自弥,使别将攻克忽毡。   马耳亦囊。城名。   可失哈耳。城名。本西辽属地,太祖十三年取之。   忽炭。城名。《图》在倭赤之西。可失哈耳之东南。本兀丹部,又曰斡端。至元中,置宣慰司都元帅府。未几罢。   柯提。城名。《大典图》在货勒自弥东南,为货勒自弥旧部。   兀提刺耳。《图》在撒麻耳干之北。城名。蒙古人称为卯危巴里克。译言恶城,以攻城多伤士卒。   巴补。城名。《大典图》在忽毡东。   讹迹邗《大典图》作讹迹,即旧史本纪之养吉干。   倭赤。城名。   苦叉。亦作曲先。元初置曲先答林元帅府。   柯散。城名。《大典图》在察赤西,本宁远国之渴寨城。唐置休循州都督府。   阿忒八失。《大典图》在亦剌八里西南,又曰浑八升。   八里茫。《大典图》在倭赤北,屠寄说茫为沙之误字,八里沙即八剌沙衮。西辽都城。   察赤。唐石国地,又名塔什干。太祖十五年,征西域,攻拔其城。   也云赤。城名。《大典图》在亦刺八里西。   亦刺八里。城名。《大典图》在阿力麻力西南。   普刺。城名。   也迷里。城名。《大典图》在普刺东北。定宗潜邸在此。   阿力麻里。城名。《大典图》在苦叉北。至元八年,北平王南木合建幕庭之地。   合剌火者。本火州治。至治间,地入察合台后王。至顺元年,复立总管府。   鲁古尘。《图》在合剌火者之东。他古新之西。唐柳中县,又曰柳陈城。   别失八里。《图》在鲁古尘之北,本回鹘五城,为畏兀儿地。宪宗置行尚书省。至元二十年,改立宣慰司元帅。后为察合台后王属地。   他古新。城名。《大典图》在鲁古东北。   仰吉八里。   古塔巴。   彰八里。《大典图》在别失八里之西,由此而西为古塔巴,又西仰吉八里。   月祖伯大王位下。术赤五世孙。   撒耳柯思。部族名。太祖十六年,命速不台征其部落,取之。《大典图》在阿兰、阿思之南。   阿兰、阿思。部族名。亦名阿速。太祖十六年,速不台取其地。   钦察。部族名。   斡罗斯。部族名。详外国列传。   不里阿耳。部族名,亦城名,又作布尔嘎尔。《大典图》在钦察东北。唐波腊国。太祖十六年,速不台征其部族。后拔都西戎,始城之。   撒吉剌。部族名,亦城名。斡罗斯之属地。   花剌子模。部族名。又作货勒自弥。详外国列传。   赛蓝。城名。本西突厥地。先为海都分地,又属拔都后王。后为附马帖木儿所取。   巴耳赤邗。城名。一曰八儿真。太祖十五年,术赤攻拔其地。   毡的。城名。一名郑成。太祖征西域,术赤分兵取毡的、养吉干。   不赛因大王位下。旭烈兀四世孙。   八哈剌因。地名,沈曾植说:当作哈剌八因。   怯失。地名。《大典图》:与八哈剌因,隔海东西相对。   八吉打。即报达。详列传。   孙丹尼牙。哈儿班答大王所筑都城。   忽里模子。地名。大德中,合赞大王遣使来朝,浮海归,其登陆处为忽普谟斯,即此地。   可咱隆。城名。《大典图》在失罗子西。先为法而斯部属地。   设剌子。法而斯之都城。一名石罗子。   泄剌失。城名。《大典图》在设刺子东。   苦法。   瓦夕的。城名。与苦法均为报达属城。   兀乞八剌。城名。《大典图》在毛夕里东南。报达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