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 第 399 页/共 1043 页

皇城使转遥郡刺史。凡已上使、副,除皇城系东班,馀并西班。其东班翰林以下十九司使、副,虽有见在官及迁转法,并授伎术官。   遥郡刺史转遥郡团练使,特旨转正刺史。   遥郡团练使转遥郡防御使,特旨转正团练使。   刺史转团练使。   团练使,遥郡防御使转防御使。   防御使转观察使。   观察使转节度观察留后。   节度观察留后转节度使。   节度使   武臣自通事舍人   转横班例   通事舍人转西上閤门副使。其东上閤门副使,非特恩不迁。   东、西上閤门副使转引进副使。   引进副使转客省副使。   客省副使转西上閤门使。   西上閤门使转东上閤门使。   东上閤门使转四方馆使。   四方馆使转引进使。   引进使转客省使。   客省使   右内客省使至閤门使谓之横班,皇城使以下二十名谓之东班,洛苑使以下二十名谓之西班,初犹有正官充者,其后但以检校官为之,或领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景祐元年诏:「副使自今改正使,于本额下五资迁之。」旧无定员,庆历四年诏:「客省、引进、四方馆使各一人,东、西上閤门使共四人,閤门、引进、客省副使共六人,閤门通事舍人八人。」治平二年,枢密院奏:「嘉祐三年诏:'非军职当罢、横行岁满当迁及有战功殊绩,皆不得除正任。当迁,则改州名,或加检校官、勋、封,食邑。'自降诏以来,正任刺史以上绝升进之望。今欲因知藩要州郡,或路分总管,如再经改州名或加检校官、勋、封食邑已及十年者,与迁官,至节度观察留后止。又客省、引进、四方馆旧置使三员,东、西上閤门旧置使四员,今并增为六员。閤门、引进、客省,旧制副使六员,今并增为八员。閤门旧通事舍人八员,今增为十员。凡所增置,须见任官当迁及有阙乃补。其皇城使改官及七年,如曾历边任、有本路监司总管五人已上共荐者,欲除遥郡刺史至遥郡防御使止。」诏:「自今皇城、宫苑副使当磨勘者,各于本班使额自下升五资改诸司使。其自左藏库副使已上因酬奖及非次改官者,听如旧。馀皆从枢密院之请。」初,英宗谓执政曰:「诸司副使改转使,当从供备库使始,今对行升五资,太优。」于是合议条奏而为此例。   宗室自率府副率至侍中叙迁之制   太子右内率府副率转太子右监门率府率。   太子右监门率府率转右千牛卫将军。   右千牛卫将军转右监门卫大将军。   右监门卫大将军转遥郡刺史。   遥郡刺史转遥郡团练使,继诸王后、见封国公及特旨,即转正刺史。   遥郡团练使转遥郡防御使。继诸王后、见封国公及特旨,即转正团练使。   刺史转团练使   团练使转防御使   防御使转观察使。   观察使转节度观察留后。   节度观察留后转节度使,特旨转左、右卫上将军。   左、右卫上将军节度使转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转节度使兼侍中。   节度使兼侍中。   内臣自皇城使特恩迁转例合该磨勘,并临时用例,取旨改转。   皇城使转昭宣使。国朝亦有外官为昭宣使者。   昭宣使转宣政使。   宣政使转宣庆使。   宣庆使转景福殿使。   景福殿使转延福宫使。   延福宫使凡不转昭宣已上五使者,并转遥郡。   入内内侍省内臣叙迁之制。   祗候班虽有转官法,近年无迁转之人,惟叙官者一级当一官,内侍省同。   北班内品转后苑散内品。   后苑散内品转后苑勾当事内品   后苑勾当事内品转后苑内品。   后苑内品转把门内品。   把门内品转入内内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