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 第 397 页/共 1043 页

太常寺太祝,奉礼郎有出身转诸寺、监丞,无出身转大理评事,内带馆职同有出身。   大理评事有出身转大理寺丞,第一人及第转著作佐郎;无出身转诸寺、监丞。内带馆职同有出身。后族、两府之家,审刑院详议,刑部详覆、详断、检法、法直官,转光录寺丞。   诸寺、监丞有出身转著作佐郎,无出身转大理寺丞。内带馆职同有出身。   大理款丞有出身转殿中丞,元出身转太子中舍。内带馆职同有出身,或转太子中允。后族、两府之家,审刑院详议,刑部详覆、详断,中书堂后官,转太子右赞善大夫。   著作佐郎有出身转秘书丞,内第一人及第太常丞;无出身转太子左赞善大夫。内带馆职同有出身。特旨转秘书郎、著作郎、宗正丞。   太子左右赞善大夫、中舍、洗马转殿中丞。内带馆职转太常丞。太子中允转太常丞,特旨转秘书郎、著作郎、宗正丞。   太常、宗正、秘书丞,著作郎,秘书郎转太常博士,特旨转左、右正言,监察御史。宗正丞,无出身转国子博士。   殿中丞有出身转太常博士,无出身转国子监博士。内带馆职同有出身。   太常、国子博士转后行员外郎,特旨转左、右司谏,殿中侍御史。   左、右正言转左、右司谏,带待制已上职转起居舍人。   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   后行员外郎转中行员外郎,特旨转起居舍人、侍御史。   左、右司谏转起居郎、起居舍人,带待制已上职转吏部员外郎。   殿中侍御史转侍御史。   中行员外郎转前行员外郎。   起居郎,起居舍人转兵部员外郎,带待制已上职转礼部郎中。   侍御史转同封员外郎。   前行员外郎转后行郎中。   后行郎中转中行郎中。   中行郎中转前行郎中。   右常调转员外郎者转右曹。内有出身自屯田,无出身自虞部,赃罪叙复人自水部转。水部司门库部虞部比部驾部屯田都官职方   任发运、转运使副,三司、天封府判官,侍读,侍讲,天章阁侍讲,崇政殿说书、开封府推官、府界提点,三司子司主判官,大理少卿,提点刑狱,提点铸钱监,诸王府翊善、侍读、记室,中书提点五房公事堂后官转左曹。内有出身自祠部,无出身自主客,堂后官自膳部转。   膳部仓部考功主客金部司勋祠部度支司封   任发运、转运使副,三司、开封府判官,左曹转左名曹。内无出身只转祠部、度支、司封,有出身合转右名曹,准此。任三司副使,知杂,修撰,修起居注,直舍人院,转左名曹。工部刑部兵部   带待制已上职,左右曹、右名曹转左名曹,仍隔一资超转。中行郎中转左、右司郎中。   户部转左司,刑部、度支、金部、仓部、都官、比部、司门转右司。礼部户部吏部   前行郎中有出身转太常少卿,无出身转司农少卿,内见任左曹卫尉少卿,带待制已上职转右谏议大夫。   左、右司郎中带待制已上职转谏议大夫。左司转左谏议,右司转左谏议,带翰林学十者,转中书舍人。   卫尉、司农少卿转光禄少卿,带馆职转光禄卿。   光禄少卿   转司家卿,带馆职转光禄卿。   太常少卿转光禄卿,任三司副使、修撰,取旨。   司家卿转少府监,带馆职转光禄卿。   少府监转卫尉卿,带馆职转光禄卿。   卫尉转光禄卿。   光禄卿转秘书监。   秘书监转太子宾客。   中书舍人转礼部侍郎。   谏议大夫转给事中。   给事中转工部侍郎,带翰林学士己上职转礼部侍郎。   太子宾客转工部侍郎。   工部侍郎转刑部侍郎,两府转户部侍郎,宰相转兵部侍郎。   礼部侍郎转户部侍郎,宰相转吏部侍郎。   刑部侍郎转兵部侍郎,两府转吏部侍郎,宰相转礼部尚书。   户部侍郎转吏部侍郎,宰相转礼部尚书。   兵部侍郎转右丞,两府转左丞,宰相转礼部尚书。   吏部侍郎转左丞,宰相转礼部尚书。   左、右丞转工部尚书,两府转礼部尚书。   工部尚尚书转礼部尚书,两府转刑部尚书。   礼部尚书转刑部尚书,两府转户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