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 第 11 页/共 113 页

戊辰,赈归山崩。 六月,舞阳大水,赐被水醔尤贫者谷,人三斛。 秋七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九月戊午,太尉张酺免。丙寅,大司农张禹为太尉。 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附,赐其王金印紫绶。 是岁,烧当羌复叛。 十三年春正月丁丑,帝幸东观,览书林,阅篇籍,博选术蓺之士以充其官。 二月,任城王尚薨。 丙午,赈贷张掖、居延、朔方、日南贫民及孤、寡、羸弱不能自存者。 秋八月,诏象林民失农桑业者,赈贷种粮,禀赐下贫谷食。 己亥,北宫盛馔门阁火。 护羌校尉周鲔击烧当羌,破之。 荆州雨水。九月壬子,诏曰:“荆州比岁不节,今兹淫水为害,余虽颇登,而多不均浃,深惟四民农食之本,惨然怀矜。其令天下半入今年田租、刍焒;有宜以实除者,如故事。贫民假种食,皆勿收责。” 冬十一月,安息国遣使献师子及条枝大爵。 丙辰,诏曰:“幽、□、凉州户口率少,边役觽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抚接夷狄,以人为本。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 鲜卑寇右北平,遂入渔阳,渔阳太守击破之。 戊辰,司徒吕盖罢。十二月丁丑,光禄勋鲁恭为司徒。 辛卯,巫蛮叛,寇南郡。 十四年春二月乙卯,东海王政薨。 缮修故西海郡,徙金城西部都尉以戍之。 三月戊辰,临辟雍,飨射,大赦天下。 夏四月,遣使者督荆州兵讨巫蛮,破降之。 庚辰,赈贷张掖﹑居延﹑敦煌﹑五原﹑汉阳﹑会稽流民下贫谷,各有差。 五月丁未,初置象林将兵长史官。 六月辛卯,废皇后阴氏,后父特进纲自杀。 秋七月甲寅,诏复象林县更赋﹑田租﹑刍焒二岁。 壬子,常山王侧薨。 是秋,三州雨水。冬十月甲申,诏:“兖﹑豫﹑荆州今年水雨淫过,多伤农功。 其令被害什四以上皆半入田租﹑刍焒;其不满者,以实除之。” 辛卯,立贵人邓氏为皇后。 丁酉,司空巢堪罢。十一月癸卯,大司农徐防为司空。 是岁,初复郡国上计补郎官。 十五年春闰月乙未,诏流民欲还归本而无粮食者,过所实禀之,疾病加致医药; 其不欲还归者,勿强。 二月,诏禀贷颍川﹑汝南﹑陈留﹑江夏﹑梁国﹑敦煌贫民。 江夏郡,高帝置。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 夏四月甲子晦,日有食之。五月戊寅,南阳大风。 六月,诏令百姓□寡渔采陂池,勿收假税二岁。 秋七月丙寅,济南王错薨。 复置涿郡故安铁官。 九月壬午,南巡狩,清河王庆﹑济北王寿﹑河闲王开并从。赐所过二千石长吏以下﹑三老﹑官属及民百年者钱布,各有差。是秋,四州雨水。冬十月戊申,幸章陵,祠旧宅。癸丑,祠园庙,会宗室于旧庐,劳赐作乐。戊午,进幸云梦,临汉水而还。十一月甲申,车驾还宫,赐从臣及留者公卿以下钱布,各有差。 十二月庚子,琅邪王宇薨。 有司奏,以为夏至则微阴起,靡草死,可以决小事。 是岁,初令郡国以日北至案薄刑。 十六年春正月己卯,诏贫民有田业而以匮乏不能自农者,贷种粮。 二月己未,诏兖﹑豫﹑徐﹑冀四州比年雨多伤稼,禁沽酒。夏四月,遣三府掾分行四州,贫民无以耕者,为雇儣牛直。 五月壬午,赵王商薨。 秋七月,旱。戊午,诏曰:“今秋稼方穗而旱,云雨不沾,疑吏行惨刻,不宣恩泽,妄拘无罪,幽闭良善所致。其一切囚徒于法疑者勿决,以奉秋令。方察烦苛之吏,显明其罚。” 辛酉,司徒鲁恭免。庚午,光禄勋张酺为司徒。 辛巳,诏令天下皆半入今年田租﹑刍焒;其被醔害者,以实除之。贫民受贷种粮及田租﹑刍焒﹑皆勿收责。 八月己酉,司徒张酺薨。冬十月辛卯,司空徐防为司徒,大鸿胪陈宠为司空。 十一月己丑,行幸缑氏,登百岯山,赐百官从臣布,各有差。 北匈奴遣使称臣贡献。 十二月,复置辽东西部都尉官。 元兴元年春正月戊午,引三署郎召见禁中,选除七十五人,补谒者﹑长﹑相。 高句骊寇郡界。 夏四月庚午,大赦天下,改元元兴。宗室以罪绝者,悉复属籍。 五月癸酉,雍地裂。 秋九月,辽东太守耿夔击貊人,破之。 冬十二月辛未,帝崩于章德前殿,年二十七。立皇子隆为皇太子。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民无名数及流民欲占者人一级;□﹑寡﹑孤﹑独﹑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 自窦宪诛后,帝躬亲万机。每有醔异,辄延问公卿,极言得失。前后符瑞八十一所,自称德薄,皆抑而不宣。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 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时临武长汝南唐羌,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帝下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太官勿复受献。” 由是遂省焉。 “龙眼树高五六丈,似荔支而小。”广州记曰:“子似荔支而员,七月熟。荔支树高五六丈,大如桂树,实如鸡子,甘而多汁,似安石榴。有甜醋者,至日禺中,翕然俱赤,即可食。”置谓驿也。 论曰:自中兴以后,逮于永元,虽颇有□张,而俱存不扰,是以齐民岁增,闻土世广。偏师出塞,则漠北地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岂其道远三代,术长前世?将服叛去来,自有数也? 孝殇皇帝讳隆,和帝少子也。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夜,即皇帝位,时诞育百余日。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 北匈奴遣使称臣,诣敦煌奉献。 延平元年春正月辛卯,太尉张禹为太傅。司徒徐防为太尉,参录尚书事,百官总己以听。封皇兄胜为平原王。癸卯,光禄勋梁鲔为司徒。 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于慎陵,尊庙曰穆宗。 丙戌,清河王庆、济北王寿、河闲王开、常山王章始就国。 夏四月庚申,诏罢祀官不在祀典者。 鲜卑寇渔阳,渔阳太守张显追击,战没。 丙寅,以虎贲中郎将邓骘为车骑将军。 司空陈宠薨。 五月辛卯,皇太后诏曰:“皇帝幼冲,承统鸿业,朕且权佐助听政,兢兢寅畏,不知所济。深惟至治之本,道化在前,刑罚在后。将稽中和,广施庆惠,与吏民更始。其大赦天下。自建武以来诸犯禁锢,诏书虽解,有司持重,多不奉行,其皆复为平民。” 壬辰,河东垣山崩。 六月丁未,太常尹勤为司空。 郡国三十七雨水。己未,诏曰:“自夏以来,阴雨过节,□气不效,将有厥咎。寤寐忧惶,未知所由。昔夏后恶衣服,菲饮食,孔子曰‘吾无闲然’。 今新遭大忧,且岁节未和,彻膳损服,庶有补焉。其减太官、导官、尚方、内署诸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 尚方,掌作御刀□诸器物;内署,掌内府衣物。秩皆六百石。并见续汉书。 丁卯,诏司徒、大司农、长乐少府曰:“朕以无德,佐助统政,夙夜经营,惧失厥衷。思惟治道,由近及远,先内后外。自建武之初以至于今,八十余年,宫人岁增,房御弥广。又宗室坐事没入者,犹托名公族,甚可愍焉。今悉免遣,及掖庭宫人,皆为庶民,以抒幽隔郁滞之情。诸官府、郡国、王侯家奴婢姓刘及疲□羸老,皆上其名,务令实悉。” 秋七月庚寅,□司隶校尉、部刺史曰:“夫天降醔戾,应政而至。闲者郡国或有水醔,妨害秋稼。朝廷惟咎,忧惶悼惧。而郡国欲获丰穰虚饰之誉,遂覆蔽醔害,多张垦田,不揣流亡,竞增户口,掩匿盗贼,令奸恶无惩,署用非次,选举乖宜,贪苛惨毒,延及平民。刺史垂头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假贷之恩,不可数恃,自今以后,将纠其罚。二千石长吏其各实核所伤害,为除田租、刍焒。” 八月辛亥,帝崩。癸丑,殡于崇德前殿。年二岁。 赞曰:孝和沉烈,率由前则。王赫自中,赐命强慝。抑没祥符,登显时德。 殇世何早,平原弗克。 后汉书卷五 孝安帝纪 第五 恭宗孝安皇帝讳祜,肃宗孙也。父清河孝王庆,母左姬。帝自在邸第, 数有神光照室,又有赤蛇盘于黙笫之闲。年十岁,好学史书,和帝称之,数见禁中。 延平元年,庆始就国,邓太后特诏留帝清河邸。 八月,殇帝崩,太后与兄车骑将军邓骘定策禁中。其夜,使骘持节,以王青盖车迎帝,斋于殿中。皇太后御崇德殿,百官皆吉服,髃臣陪位,引拜帝为长安侯。皇太后诏曰:“先帝圣德淑茂,早□天下。朕奉皇帝,夙夜瞻仰日月,冀望成就。岂意卒然颠沛,天年不遂,悲痛断心。朕惟平原王素被痼疾,念宗庙之重,思继嗣之统,唯长安侯祜质性忠孝,小心翼翼,能通诗、论,笃学乐古,仁惠爱下。年已十三,有成人之志。亲德系后,莫宜于祜。礼‘昆弟之子犹己子’;春秋之义,为人后者为之子,不以父命辞王父命。其以祜为孝和皇帝嗣,奉承祖宗,案礼仪奏。”又作策命曰:“惟延平元年秋八月癸丑,皇太后曰:咨长安侯祜: 孝和皇帝懿德巍巍,光于四海;大行皇帝不永天年。朕惟侯孝章帝世嫡皇孙,谦恭慈顺,在孺而勤,宜奉郊庙,承统大业。今以侯嗣孝和皇帝后。 其审君汉国,允执其中‘一人有庆,万民赖之。’皇帝其勉之哉!”读策毕,太尉奉上玺绶,即皇帝位,年十三。太后犹临朝。 九月庚子,谒高庙。辛丑,谒光武庙。 六州大水。己未,遣谒者分行虚实,举醔害,赈乏绝。 丙寅,葬孝殇皇帝于康陵。 乙亥,陨石于陈留。 西域诸国叛,攻都护任尚,遣副校尉梁慬救尚,击破之。 冬十月,四州大水,雨雹。诏以宿麦不下,赈赐贫人。 十二月甲子,清河王薨,使司空持节吊祭,车骑将军邓骘护丧事。 乙酉,罢鱼龙曼延百戏。 永初元年春正月癸酉朔,大赦天下。 蜀郡徼外羌内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