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文献通考 - 第 431 页/共 455 页
禄州【仍元旧宣徳元年与安南】
镇安府【元镇安路洪武二年改为府】
田州【元田州路洪武二年改为府后以来安府及上隆恩城二州省入嘉靖七年降为州直布政司臣】等谨按明志治五年废恩城州而元志祗有思城无恩城岂后人讹思为恩实一地耶然王圻续考于元太平来安两路条下并有思城州明太平府所属亦有思城州已见前文则或元实有思恩二州而明废恩城存思城亦未可知据此则又讹恩为思王氏误也
归顺州【元镇安路洪武初废为洞治九年复置属镇安府嘉靖初直布政司臣】等谨按此注据明志原文而元镇安路并无属州元史之失与前上映州正同
泗城州【元田州路洪武九年直布政司嘉靖二年以利州省入】
向武州【元田州路洪武二十八年废建文二年复置直布政司后以富劳武林二县省入】都康州【元田州路洪武中为夷獠所据建文元年复置直布政司】
龙州【元太平路后升为万户府以上下冻州为属洪武二年仍为州九年直布政司】江州【元思明路洪武二十年直布政司】领县一 罗白【仍元旧】思陵州【元思明路洪武二十一年直布政司】
凭祥州【洪武十八年本溪洞置镇永乐二年升为县成化十八年升州直布政司】安隆长官司【洪武三十五年以泗城州之安隆寨置直布政司】
【臣】等谨按王圻续考有上林长官司永乐七年本泗城州之上林洞置万厯中废故明志不载又元来安路本有上林安隆二长官司而明废来安入田州则二司当亦于是时废为洞寨后虽复而万厯中又有偏废也
又按以上按古荆州南境详列明代贵州广东西三道郡县凡为府二十二宣慰司一州九属州五十九县六十九卫十二所十三长官司八十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三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四
舆地考
古豫州
豫州西南至荆山北距大河其在天文桞七星张为周之分野房星为宋之分野觜觹参为魏之分野角亢氐为韩之分野兼得秦楚之交宋仍五代都于汴凡豫州之境俱为京师辅郡置京东路京西路兼得陜西路淮东路南渡后俱没于金惟京西之襄阳均随枣阳光化等地金不得有其余改南京路及山东京兆二路元以单曹二州中书省余则尽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明河南布政使居多而湖广之襄阳均随南京之颍亳山东之曹州并属其境虽有错见荆徐之地然以所领之郡为主则邻接者皆得附载故并依马氏叙入
宋
京西北路 京西南路 陜西永兴军路 京畿路京东西路 淮南东路
京西北路府四州三县五十六
河南府【唐洛州河南郡府名同郡宋因之改郡名洛阳又号西京】领县十九 河南【后汉县】洛阳【汉县】永安【景徳四年升永安镇为县】登封【唐县】夀安【隋县】伊阙【隋县熙宁五年省为镇入河南】永宁【隋县】长水【隋县】新安【汉县】福昌【唐县】伊阳【唐县】巩【汉县】宻【汉县】渑池【汉县】缑氏【汉县熙宁八年省为镇入偃师】颍阳【后魏县】王屋【后周县宁五年改孟州】偃师【汉县宁五年省入缑氏八年复置】河清【唐县】
汝州【仍唐旧又为临汝郡】领县六 梁【汉县】叶【汉县】郏城【汉郏县隋改崇宁三年改颍昌府】龙兴【唐县宣和二年改名寳丰】襄城【汉县】鲁山【后周县】
郑州【仍唐旧又为荥阳郡】领县五 管城【隋县】荥泽【隋县】原武【汉县】新郑【汉县】荥阳【汉县】
颍昌府【唐许州颍川郡元丰三年改升府又为许昌郡号南辅】领县七 长社【汉县隋改颍川唐复旧名】郾城【汉县】阳翟【汉县】长葛【隋县】临颍【汉县】舞阳【汉县刘宋废唐复】许田【魏许昌县后唐改宁四年省为镇入长社】
淮宁府【唐陈州淮阳郡宣和元年改升府郡仍旧】领县五 宛邱【隋县】项城【隋县】商水【隋溵水县建隆元年改】南【汉县北齐改和城隋复旧名】西华【汉县】
顺昌府【唐颍州汝隂郡元丰二年改顺昌军政和六年升为府郡仍旧】领县四 汝隂【汉县】万夀【开寳八年析汝隂地置宣和后改名泰和】颍上【隋县】沈邱【唐县】
蔡州【仍唐旧又为汝南郡】领县十 汝阳【后魏上蔡县隋改】上蔡【汉县后魏改临汝隋复旧名】平舆【汉县】新蔡【汉县隋改广寜寻复旧名】褒信【汉县刘宋改苞信隋复旧名】西平【汉县】遂平【唐县】确山【隋朗山县大中祥符五年改】真阳【汉慎阳县隋改】新息【汉县本古扬州地以本州故列此】
【臣】等谨按许陈颍蔡四州皆属京西北路马氏列于开封应天二府及单拱诸州之后未便省览今类登于此
京西南路府一州四军二县二十一
唐州【仍唐旧又为淮安郡】领县五 泌阳【唐县】桐栢【隋县】湖阳【汉县】方城【后魏县】比阳【汉县后魏改阳平隋复旧名】
邓州【仍唐旧又为南阳郡】领县五 穣【汉县】南阳【隋县】内乡【西魏县后周改中乡隋复旧名】淅水【朱梁县】顺阳【太平兴国六年升顺阳镇为县】
【臣】等谨按宋志无淅水县
均州【仍唐旧又为武当郡】领县二 武当【汉县】郧乡【晋县在古荆梁二州之界以本州故列此】
襄阳府【即防州唐防阳郡宣和元年升为府郡仍旧】领县六 襄阳【汉县马考作防城】邓城【唐县】城【隋县】中庐【隋义清县太平兴国元年改绍兴五年省入南漳】宜城【汉县】南漳【隋县】
随州【仍唐旧又为汉东郡】领县二 随【汉县】唐城【唐县五代改置不常干祐初复旧绍兴五年废】
【臣】等谨按马考有枣阳光化二县查二县已升爲军见后
枣阳军【绍兴十二年以随州之枣阳县升建】
光化军【本防阳宜城县隂城镇宋初升军后改县天祐初复】
陜西永兴军路州二县十二
陜州【仍唐旧郡名同】领县八 陜【汉县】平陆【唐县】芮城【后周县】灵寳【唐县寜四年省湖城县入焉】硖石【唐县宁六年省入陜县】夏【后魏县】閺乡【隋县】湖城【唐县太平兴国三年自虢州来属】
【臣】等谨按平陆芮城夏三县皆古冀州地马氏以所领之州爲主故列此
虢州【仍唐旧郡名同】领县四 虢略【唐宏农县至道三年改】朱阳【后魏县】卢氏【汉县】玉城【隋县熙宁四年省为镇入虢略崇宁三年以栾川镇为栾川县】
京畿路府一县十六
开封府【唐汴州陈留郡宋太祖因周之旧建都升为开封府号东京】领县十六开封【汉县】祥符【汉浚仪县大中祥符三年改】尉氏【汉县】陈留【秦县】雍邱【汉县五代晋改名杞县】封邱【汉县】中牟【汉县隋改□田唐复旧名】阳武【汉县】酸枣【汉县政和七年改名延津】长垣【隋匡城县建隆元年改为鹤邱后又改今名夲古兖州地以夲府故列此】东明【夲东昏镇干徳元年置】扶沟【汉县】鄢陵【汉县】考城【汉县梁改戴邑后唐复旧名】太康【汉阳夏县隋改】咸平【本陈留之通许镇咸平五年置臣】等谨按马考有襄邑县查襄邑已改建拱州虽改建易名之地不妨仍存其原防故号然此与提纲领县十六之数不合应删
京东西路府二州二军一县十七
应天府【即唐宋州睢阳郡后唐改归徳军宋升为应天府军仍旧号南京】领县六宋城【汉睢阳县隋改】楚邱【隋县】柘城【隋县宣和六年割拱州】糓熟【汉县后魏废隋置】下邑【汉县】宁陵【汉县宣和四年自拱州来属】虞城【唐县】
【臣】等谨按马考有柘城无虞城宋志有虞城无柘城查柘城于宣和六年改拱州马考两见而此处提纲作领县七实祗六县则为漏虞城无疑今从宋史増删
单州【唐辉州后唐改今名宋因之又号砀郡】领县四 单父【隋县】砀山【隋县】成武【隋县】鱼台【唐县】
【臣】等谨按单州属惟砀山为古豫州地余与曹州之济隂乗氏二县广济军之定陶县并属古徐州地马氏载入豫州者曹为宋分在豫州之域定陶又自曹改而单州与曹相接故也
拱州【宋崇寜四年以开封府之防邑县升置】领县二 襄邑【汉县崇宁四年来属】柘城【隋县宣和六年自应天府来属】
兴仁府【唐曹州济隂郡崇宁元年更名升府郡仍旧】领县四 济隂【隋县】寃句【汉县元祐元年改名宛亭后复】南华【唐县以上二县夲古兖州地以本州故列此】乗氏【后魏县】
广济军【太平兴国中以定陶之唐为镇升建】领县一 定陶【汉县唐废太平兴国四年复置】
淮南东路州一县七
亳州【仍唐旧又为谯郡】领县七 谯【汉县晋改小黄隋复旧名】城父【后唐县】城【唐县】酂【汉县】鹿邑【隋县】永城【隋县】卫真【唐正源县大中祥符七年改臣】等谨按以上防马氏按古豫州地详列宋代京畿京西京东陜西淮南六路郡县凡为府八州十二军三县一百二十九
金
南京路 山东西路 京兆府路
南京路府三州十七县一百镇八十四
开封府【仍宋旧】领县十四镇十五 开封 祥符 阳武【皆仍宋旧】通许【宋咸平县大定二十九年改】太康 中牟【皆仍宋旧】【宋雍邱县正隆后改】鄢陵 尉氏 扶沟 陈留 延津【皆仍宋旧】洧川【兴定二年以尉氏县之宋楼镇置】封邱【仍宋旧】延嘉镇【开封】陈桥镇 八角镇 郭桥镇【祥符】崔桥镇【太康】嗣田镇阳武镇 万胜镇 白沙镇【中牟】圉城镇【】马栅桥镇【鄢陵】朱家曲镇 宋楼镇【尉氏】建雄镇 义店镇【扶沟宋旧有考城县改睢州东明县改曹州长垣县改开州】
【臣】等谨按金志有长垣县长垣于泰和八年改大名路属之开州金志两见此应删
睢州【宋拱州天徳三年改】领县三镇一 襄邑【仍宋旧】考城【宋开封府正隆中来属元光二年降为通安壐】柘城【仍宋旧】重华镇【防邑】
归徳府【宋应天府归徳军天防八年改用军名为府】领县六镇四 睢阳【宋宋城县承安五年改】宁陵 下邑 虞城 糓熟【皆仍宋旧】楚邱【仍宋旧兴定元年改单州】葛驿镇【睢阳】防亭镇【下邑】营城镇洛镇【熟】
单州【仍宋旧】领县四 单父 成武 鱼台【皆仍宋旧】砀山【仍宋旧兴定元年改归徳府】
夀州【宋又名夀春府】领县二镇一 下蔡【仍宋旧】防城【宋亳州国初来属】防馆镇【城】
【臣】等谨按宋夀州尚有安丰六安夀春霍邱四县并在古扬州淮南之域金以淮流爲界不有其地但得宋下蔡一县益以防城而置夀州故宋夀州列于扬而金列入豫也
陜州【仍宋旧】领县四镇七 陜 灵寳 湖城 閺乡【皆仍宋旧】石壕镇【陜县】干壕镇 关东镇【灵寳】三门镇 集津镇【湖城】张店镇 故镇【□乡 宋旧有平陆芮城夏三县并改觧州】
邓州【仍宋旧】领县三镇六 穣城【宋穣县】南阳 内乡【皆仍宋旧】顺阳镇 新野镇 穰东镇 板桥镇【穰城】张村镇【南阳】峡口镇【内乡】
【臣】等谨按邓州尚有淅水顺阳二县元志谓元初省入内乡考金志并无其名而穰城县有顺阳镇当是金省淅水入内乡省顺阳入穰城也
唐州【仍宋旧】领县四镇四 泌阳 比阳 湖阳 桐栢【皆仍宋旧】明阳镇【泌阳】羊棚镇【比阳】罗集镇【湖阳】许封镇【桐栢宋旧有方城县升为州】
裕州【宋方城县唐州泰和八年改升州即以县为州治】领县三镇四 方城叶 舞阳【宋皆汝州】平台镇【方城】临坟镇【叶县】吴城镇北舞镇【舞阳】
河南府【仍宋旧兴定元年改名金昌】领县九镇四 洛阳【仍宋旧】沔池【宋渑池县后升为韶州】登封【仍宋旧】孟津【宋河清县徙治孟津改名】芝田【宋承安县贞元元年改】新安 偃师【皆仍宋旧】宜阳【宋夀安县】巩【仍宋旧】龙门镇【洛阳】长泉镇【孟津】缑氏镇【偃师】洛口镇【巩县 宋旧有河南县省入洛阳颍阳县省入登封永寜长水福昌伊阳四县改嵩州宻县改郑州】
嵩州【宋绍兴间置顺州天徳三年改】领县四镇四 伊阳 永宁福昌 长水【宋皆河南府改州名时来属】鸣臯镇【伊阳】府店镇【永寜】韩城镇 三乡镇【福昌】
汝州【仍宋旧】领县四镇二 梁 郏城 鲁山 寳丰【皆仍宋旧】黄道镇【郏城】汝南镇【寳丰 宋旧有叶县改州防城县改许州】
许州【唐许州宋升頴昌府金复旧】领县五镇七 长社 郾城长葛 临颍【皆仍宋旧】襄城【宋汝州泰和七年来属】许田镇 椹涧镇【长社】驼口镇 新寨镇【郾城】合流镇 繁城镇【临颖】颍桥镇【防城 宋旧有阳翟县升为钧州舞阳县改州】
钧州【宋阳翟县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即以县为州治】领县二镇一 阳翟
新郑【宋郑州】郭店镇【新郑】
亳州【仍宋旧】领县六镇五 谯 鹿邑 卫真 城父酂 永城【皆仍宋旧兴定五年升为永州】防沟镇【谯县】郸城镇【鹿邑】
谷阳镇【卫真】酂阳镇【酂县】保安镇【永城 宋旧有防城县改夀州】
陈州【唐陈州宋升淮宁府金复旧】领县五镇二 宛邱 项城南 商水 西华【皆仍宋旧】殄防镇【南】长平镇【西华】
蔡州【仍宋旧】领县六镇二 汝阳 遂平 上蔡 西平 确山 平舆【皆仍宋旧】保城镇【汝阳】毛宗镇【确山宋旧有新息县升为息州以真阳褒信新蔡三县属焉】
息州【宋新息县蔡州泰和八年升为州即以县为州治】领县四镇一 新息真阳 褒信 新蔡【四县宋并蔡州泰和八年来属】王务镇
【新息】
郑州【仍宋旧】领县七镇三 管城 荥阳【皆仍宋旧】宻【宋河南府】河隂【宋孟州】原武【仍宋旧】汜水【宋孟州】荥泽【仍宋旧】大騩镇 鏁水镇【宻县】陈桥镇【原武 宋旧有新郑县改钓州】
颍州【唐颍州宋升顺昌府金复旧】领县四镇十一 汝隂 颍上泰和 沈邱【皆仍宋旧】永宁镇 漕口镇 王家市
镇 栎头镇 永清镇 椒陂镇 正阳镇 江陂镇 界沟镇 斤沟镇【颍上】永安镇【沈邱】
山东西路州一县三镇一
曹州【唐曹州宋升兴仁府金复旧】领县三镇一 济隂【仍宋旧】定陶【宋广济军后废军来属】东明【宋开封府后避河患徙河北句故地以故县为兰阳仪封二县】濮水镇【济隂 宋旧有寃句县改为东明县治而以南华县省入又有乗氏县省入济隂县】
【臣】等谨按兰阳仪封二县见金志东明县注而不载何州至元以兰阳汴梁路仪封睢州
京兆府路州一县三镇五
虢州【仍宋旧】领县三镇五 虢略 卢氏 朱阳【皆仍宋旧】靖逺镇 王城镇 朱阳镇【虢略】社管镇 滦川镇【卢氏 宋旧有滦川县贞元二年省为镇入卢氏】
【臣】等谨按以上据马氏按古豫州地详列金代南京山东京兆三路郡县凡为府三州十九县一百有六镇九十其中删长垣一县合计实得县一百有五余如前数
元
中书省 河南江北行中书省
中书省州一属州一县七
燕南河北道肃政亷访司
济宁路【夲路治地在徐详见徐州其属州在豫者列后】
单州【仍金旧】领县二 单父【仍金旧说见宋单州】嘉祥【金济州本古徐州地以夲州故列此 金旧有成武楚邱二县改曹州鱼台县改济州】
曹州【仍金旧直省】领县五 济隂【仍金旧】成武【金单州】定陶【仍金旧】禹城【金济南府至元二年来属夲古兖州地以夲州故列此】楚邱【金单州金旧有东明县改开州】
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路三府三属州十六县九十河南江北道肃政亷访司
汴梁路【金开封府至元二十五年更名为路】领县十七州五州领二十一县 开封 祥符 中牟【皆仍金旧】原武【金郑州后延州至元九年来属】鄢陵【仍金旧】荥泽【金郑州至元二年来属】封邱 扶沟【皆仍金旧】阳武【金延州至元九年来属】【仍金旧】延津【金升为延州至元九年复县来属】兰阳【説见金曹州】通许 尉氏 太康 洧川陈留【皆仍金旧】
郑州【仍金旧】领县四 管城 荥阳 汜水 河隂【皆仍金旧 金旧有宻县改钧州原武荥阳二县改汴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