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文献通考 - 第 428 页/共 455 页

平州【崇宁四年蛮户纳土于王口砦置怀逺军寻改平州置怀逺县政和中州县并废余见容州宋志有马考无】   从州【崇宁四年于中古州置格州寻改从州领乐古县政和元年并废宋志有马考无】允州【崇宁四年本安古隘置领安口县政和元年并废宋志有马考无】   庭州【大观元年本河池县地置庭州改县曰懐徳后州废説见宜州宋志有马考无】   孚州【大观元年本地州隆县地置改县曰归仁四年并废政和七年复置宣和三年复废宋志有马考无】   溪州【大观元年本思恩县带溪砦置四年废宋志有马考无】   鎭州【大观元年本黎母山心倚郭县地置政和元年废】   地州【崇宁五年蛮户纳土与文兰那三州同时置宋志有马考无】   【臣】等谨按宋志地州下有文兰那三州那州已见前黔州绍庆府附録文兰已见前宜州庆逺府附録俱不应复列故从删   观州【大观元年克南丹州改置四年以南丹州还莫公晟复于髙峰砦置观州绍兴四年废宋志有马考无】   隆州【政和四年置领兴隆县宣和三年并废宋志有马考无】   兑州【政和四年置领万松县宣和三年并废宋志有马考无】   【臣】等谨按以上据马氏南越部中所载地属荆州之南者详列宋代广南西路郡县除南仪州以下二十七州外凡为府二州十七县五十七其中废州一县六应増怀逺河池二县合计实得州十六县五十三余如前数   爱州   福禄州  长州   驩州   峯州   陆州   岩州   汤州   瀼州   笼州   环州   古州   甲州   山州   演州   林州   景州   【臣】等谨按前考南越之末有安南都防府及爱州等处皆云宋无其地既非宋有都防官可不载惟爱州等居岭南道十之七不可不存其名为元明沿革之地附书于此其属邑则槩从删略内环州名见庆逺府覊縻州或是崇宁大观间蛮户纳土时宋亦有之或同名异地皆未可知也   元   河南江北行中书省 四川行中书省 江西行中书省 湖广行中书省   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路三府三州一属州一县二十八河南江北道肃政亷访司   汝宁府【府治在豫详见豫州其属州在荆州者列后】   信阳州【宋信阳军至元十五年改为州】领县二 罗山 信阳【皆仍宋旧】   黄州路【宋黄州至元十四年升为路】领县三 黄冈 黄陂 麻城【皆仍宋旧】   荆湖北道宣慰司   山南江北道肃政亷访司   中兴路【宋江陵府天厯二年更名为路】领县七 江陵 公安 石首 松滋 枝江 潜江 监利【皆仍宋旧】   峡州路【宋峡州至元十七年升为路】领县四 夷陵 宜都 长杨 逺安【皆仍宋旧】   安陆府【宋郢州至元十五年更名升府】领县二 长寿 京山【皆仍宋旧】沔阳府【宋复州至元十五年更名升府】领县二 玉沙 景陵【皆仍宋旧】荆门州【宋荆门军至元十五年升为州】领县二 长林 当阳【皆仍宋旧】徳安府【仍宋旧】领县四州一州领二县 安陆 孝感   应城 云梦【皆仍宋旧 宋旧有应山县改随州】   【臣】等谨按徳安府领随州一州及所属二县详后豫州   四川行中书省府一属州一县二   四川南道宣慰司   绍庆府【宋又黔州】 领县二 彭水 黔江【皆仍宋旧】   防州路【本路治地在梁详见梁州其属州在荆者列后】   施州【仍宋旧至元二十二年省清江县入州】领县一 建始【仍宋旧】   江西行中书省州二县二   广东道宣慰司   海北广东道肃政亷访司   桂阳州【宋连州桂阳县至元十九年升为州】领县一 阳山【宋连州至元十九年来属】   连州【仍宋旧】领县一 连山【仍宋旧】   湖广行中书省路十七府二州四安抚司十一属州十二县六十四   江南湖北道肃政亷访司   武昌路【宋鄂州大徳五年更名升路】领县七 江夏 咸宁 嘉鱼 蒲圻 崇阳 通城【皆仍宋旧】武昌【宋升寿昌军至元十四年升防府治本县后废府以县来属】   岳州路【宋岳州至元十二年升为路】领县三州一 巴陵 临湘   华容【皆仍宋旧】   平江州【宋平江县元贞元年升为州】   常德路【宋鼎州后升常徳府至元十四年改为路】领县一州二州领一县   武陵【仍宋旧】   桃源州【宋桃源县元贞初升为州】   龙阳州【宋龙阳县元贞初升为州】领县一 沅江【宋鼎州元贞中来属】   澧州路【宋澧州至元十四年升为路】领县三州二 澧阳 石门   安乡【皆仍宋旧】   慈利州【宋慈利县元贞初升为州】   柿溪州【沿革未详】   辰州路【宋辰州至元中升为路】领县四 沅陵 辰溪 卢溪   溆浦【皆仍宋旧】   沅州路【宋沅州至元十四年升为路】领县三 卢阳 黔阳 麻阳【皆仍宋旧】   兴国路【宋兴国军至元十四年升为路】领县三 永兴 大冶 通山【皆仍宋旧】   汉阳府【宋汉阳军至元十四年升为府】领县二 汉阳 汉川【皆仍宋旧】归州【初升为路后仍宋旧】领县三 秭归 巴东 兴山【皆仍宋旧】靖州路【宋靖州至元十三年升为路】领县三 永平 防同 通道【皆仍宋旧】   湖南道宣慰司   岭北湖南道肃政亷访司   天临路【宋潭州至元十四年升为路天厯二年更名】领县五州七 长沙   善化 衡山 宁乡 安化【皆仍宋旧】   醴陵州【宋醴陵县】   浏阳州【宋□阳县】   攸 州【宋攸县】   湘乡州【宋湘乡县】   湘潭州【宋湘潭县】   益阳州【宋益阳县】   湘隂州【宋湘隂县 以上皆元贞元年升为州】   衡州路【宋衡州至元十四年升为路】领县三 衡阳 安仁 酃【皆仍宋旧 宋旧有耒阳常宁二县并升为州直行省】   道州路【宋道州至元十四年升为路】领县四 营道 宁逺 江华 永明【皆仍宋旧】   永州路【宋永州至元十四年升为路】领县三 零陵 东安 祁阳【皆仍宋旧】   郴州路【宋郴州至元十四年升为路】领县六 郴阳【宋郴县至元十三年改】宜章 永兴 兴宁 桂阳 桂东【皆仍宋旧】   全州路【宋全州至元十四年升为路】领县二 清湘 灌阳【皆仍宋旧】寳庆路【宋邵州后升宝庆府至元十四年改为路】领县二 邵阳 新化【皆仍宋旧】   武冈路【宋武冈军至元十四年升为路】领县三 武冈 新宁 绥宁【皆仍宋旧】   桂阳路【宋桂阳军至元十四年升为路】领县三 平阳 临武 蓝山【皆仍宋旧】   茶陵州【宋茶陵军】   耒阳州【宋耒阳县衡州】   常宁州【宋常宁县衡州以上皆至元十九年升为州】   八番顺元蛮夷官   【臣】等谨按王圻续考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节制诸安抚官而元志无之考元志至元二十八年播州酋长杨汉英请直行省遂以汉英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则是二十八年以后诸安抚大抵皆直行省或即以其官为宣慰而不别设节制之官故志中纲目皆不列王圻本盖犹是据顺元安抚条下史注至元二十年之文信如所书诸安抚皆其所属不应平列矣今从元志祗以蛮夷官提纲   罗番遏蛮军安抚司   程番武胜军安抚司   石番太平军安抚司【亦作金石畨】   卧龙番南宁州安抚司   小龙番静蛮军安抚司   大龙番应天府安抚司   洪番永盛军安抚司   方番河中府安抚司   卢番静海军安抚司   韦番蛮夷长官   卢番蛮夷长官   木犵狫蛮夷军民长官   【臣】等谨按此所谓八番蛮夷官也据元志云至元十六年潭州行省招降西南诸番以龙氏程氏洪氏韦氏石氏卢氏罗氏为安抚官并给怀逺大将军虎符盖龙氏有三合计诸番其数九岂以大小龙番合为一耶方番之长曰韦昌盛是韦番即方番既立安抚又析其族分设长官与罗番例同惟木犵狫长官史连书于龙番之后其即为龙番之族或别自一种史皆不详今姑阙之至其地在潭州西南为荆梁二州之域今以招降由潭州行省故列入荆州不更分析入梁亦以溪洞丛杂散落不可确指为某处从其所可也   定逺府   【臣】等谨按定逺府下有州五县十有一元志不云府领而书法用属州县例盖官失其版史氏特以意拟又阙其疑而不书领也州曰桑州章龙州必化州小罗州下思同州县曰朝宗上桥新安麻峡瓮蓬小罗章龙乌山华山都云罗博   又按元史至元十六年潭州宣慰使塔海以西南归附各番洞寨户口之数来上内有八番五番或直云西南番之不同洞寨至数千户至十万以上是其类甚多正不止有八故八番既设安抚而又别立定逺府及管番民总管以统其余八番最大因以八番为名耳桑州以下大抵皆蛮夷官与下小程番等同而元志但于小程番注云以下各设蛮夷军民长官盖举其一而余可类推也   管番民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