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文献通考 - 第 421 页/共 455 页
金
河北东路 河北西路 山东东路 山东西路
大名府路
河北东路州二县十一镇十五
沧州【仍宋旧】领县五镇十一 清池 无棣 盐山南皮 乐陵【皆仍宋旧】长芦镇 新饶安镇 旧饶安镇 干符镇 郭疃镇【清池】分水镇【无棣】海丰镇 海润镇 利丰镇 扑头镇【盐山】马明镇【南皮】
景州【唐景州宋永静军金复旧后更名观州】领县六镇四 东光 阜城将陵【皆仍宋旧】吴桥【升将陵县之吴桥镇为县】蓨【宋冀州本古冀州地以改】
【本州故列此】宁津【本沧州临津县改名来属】建桥镇【东光】西保安镇广平镇 防津镇【宁津】
河北西路州二县四镇四
濬州【仍宋旧】领县二镇二 黎阳 卫【皆仍宋旧】卫桥镇淇门镇【卫县】
滑州【仍宋旧】领县二镇二 白马【仍宋旧】内黄【宋大名府大定六年来属】卫内镇 武城镇【白马 宋旧有韦城县省入白马胙城县改卫州】
山东东路州二县七镇十九
濵州【仍宋旧】领县四镇十 渤海【仍宋旧】利津【明昌中析渤海之永利镇置】蒲台【隋县宋废金复置】霑化【宋招安县明昌六年改】丰国镇宁海镇 濵海镇 蒲台镇 安平镇【渤海】安定镇合波镇【蒲台】永丰镇 永阜镇 永科镇【霑化】
棣州【仍宋旧】领县三镇九 厌次 阳信 商河【皆仍宋旧】清河镇 归化镇 达多镇 永利镇 脂角镇【厌次】钦风镇 西界镇【阳信】归仁镇 官口镇【商河】
山东西路府一州四县二十一镇四十一
东平府【仍宋旧即郓州】领县六镇十九 须城 东阿 阳谷【皆仍宋旧】汶上【宋中都县泰和八年改】寿张 平隂【皆仍宋旧】景徳镇 本仁镇 闗山镇 铜城镇 阳刘镇【东阿】乐安镇 定水镇【阳谷】紫城镇【汶上】竹口镇【夀张】但欢镇安宁镇 宁乡镇 翔鸾镇 固留镇 滑口镇广里镇 石横镇 澄空镇 傅家岸镇【皆平隂】
济州【仍宋旧】领县四镇二 任城 金乡【皆仍宋旧】嘉祥【析宋钜野县置】郓城【仍宋旧】鲁桥镇【任城】昌邑镇【金乡 宋旧有钜野县天徳二年省入嘉祥郓城金乡三县】
博州【仍宋旧】领县五镇十一 聊城 堂邑 博平【皆仍宋旧】茌平【隋县唐废天防中复置】髙唐【仍宋旧】王馆镇 武水镇【聊城】回河镇 侯固镇【堂邑】博平镇【博平】广平镇 兴利镇【茌平】固河镇 齐城镇 灵城镇 夹滩镇【髙唐】
泰安州【宋兖州奉符县大定中改升州】领县三镇二 奉符【宋兖州】莱芜【宋兖州】新泰【宋沂州】大平镇 静符镇【奉符】
【臣】等谨按三县皆古兖州地而马氏于宋代不列入者以宋分古徐州之兖沂二州不得割裂别载金大定中置泰安专州以三县为属故类登于此
徳州【仍宋旧】领县三镇七 安徳 平原 徳平【皆仍宋旧】磁博镇 向化镇 盘河镇 徳安镇【安徳】水务镇【平原】懐仁镇 孔家镇【徳平】
大名府路府一州三县二十镇二十三
大名府【仍宋旧即魏州】领县十镇十三 元城 大名 魏冠氏【皆仍宋旧】南乐【宋开徳府】馆陶 夏津【皆仍宋旧】朝城
【宋闻徳府】清平 莘【皆仍宋旧】安定镇 安贤镇【元城】大名镇【大名】普通镇 清水镇 博宁镇 桑桥镇【冠氏】南乐镇【南乐】馆陶镇【馆陶】孙生镇【夏津】韩张镇【朝城】清平镇【清平】马桥镇【华县 宋旧冇临清县改恩州内黄县改滑州宗城成安二县改洺州】
恩州【仍宋旧】领县四镇六 厯亭 武城 清河【皆仍宋旧】临清【宋魏州】漳南镇 新安乐镇 旧安乐镇 王杲镇【厯亭】武城镇【武城】曹仁镇【临清】
濮州【仍宋旧】领县二镇三 鄄城 范【皆仍宋旧】临濮镇雷泽镇【鄄城】定安镇【范县 宋旧有临濮雷泽二县贞元二年省为镇】
开州【即澶州宋开徳府皇统中更名降州】领县四镇一 濮阳 清丰观成【皆仍宋旧】长垣【宋开封府泰和八年来属】武乡镇【观成宋旧有】
【临河卫南二县并废朝城南乐二县改大名府】
【臣】等谨按以上据马氏按古兖州地详列金代河北山东大名等五路郡县凡得府二州十三县六十三镇一百有二
元
中书省
中书省路三州六属州八县五十八
燕南河北道肃政亷访司
大名路【金大名府元改路】领县五州三州领六县 元城大名 南乐 魏【皆仍宋旧】清河【金棣恩州太宗七年来属 金旧有冠氏县升为州馆陶朝城二县改仆州夏津县改髙唐州莘县改东昌路清平县改徳州】开州【仍金旧】领县四 濮阳【仍金旧】东明【金曹州至元二年来属】长垣 清丰【皆仍金旧 金旧有观成县改濮州】
滑州【仍金旧】领县二 白马 内黄【皆仍金旧】
濬州【仍金旧以州治黎阳县省入 金旧有卫县升为淇州卫辉路】
河间路【本路治地在冀详见冀州其属州在兖者列后】
沧州【仍金旧】领县五 清池 乐陵 南皮 无棣
盐山【皆仍金旧】
景州【唐景州宋永静军金改观州至元二年复旧】领县五 蓨 阜城东光 吴桥【皆仍金旧】故城【初河间路至元二年废为镇寻复 金】
【旧有将陵县升为陵州寕津□改河间路】
陵州【金将陵县宪宗三年升为州】
【臣】等谨按省志宪宗改州时济南路其改属河间自至元三年始
东平路【金东平府至元九年改路】领县六 须城 东阿 阳谷
汶上 寿张 平隂【皆仍金旧】
东昌路【金博州至元十三年更名升路】领县六 聊城 堂邑【皆仍金旧】莘【金大名府】博平 茌平【皆仍金旧】邱【金曲周县之平恩镇洺州至元二十六年升县来属 金旧有髙唐县升为州省】
濮州【仍金旧改省】领县六 鄄城【仍金旧】朝城 馆陶【金皆大名府至元中来属】临清【金恩州至元中来属】观城【金开州】范【仍金旧】
髙唐州【金博州属县至元中升为州省】领县三 髙唐【仍金旧】夏津【金大名府至元七年来属】武城【金恩州至元七年来属】
泰安州【仍金旧改省】领县四 奉符【仍金旧】长清【金济南府元初来属】莱芜 新泰【皆仍金旧】
徳州【仍金旧改省】领县五 安徳 平原【皆仍金旧】齐河【金济南府至元二年来属】清平【金大名府元初来属】徳平【仍金旧】
恩州【仍金旧以州治厯亭县省入省 金旧有武城县改髙唐州清河县改大名路临清县改濮州】
冠州【金冠氏县属大名府至元六年升为州省】
山东东西道肃政亷访司
济南路【府治在青详见青州其属州在兖省列后】
棣州【仍金旧】领县四 厌次 商河 阳信【皆仍金旧】无棣【金沧州元初割其半来属】
濵州【仍金旧】领县三 渤海 利津 霑化【皆仍金旧 金旧有蒲台县改般阳路】
【臣】等谨按马考有宋济州四县载入古兖州地金省钜野而增嘉祥皆与兖地相错至元则升为济宁路又别置济州分割砀山鱼台虞城丰沛五县以属之是直古徐豫二州之地而非复与兖接壤矣旧属四县应从别载
又按以上据马氏按古兖州地详列元代中书省燕南山东郡县凡得路三【河间济南两路不在此数】州六属州八县五十八
明
北直 山东
北直府一属州三县十六
河间府【府治在冀详见冀州其属州在兖者列后】
景州【仍元旧洪武初以州治蓨县省入】领县三 吴桥 东光故城【皆仍元旧 元旧有阜城县改府】
沧州【仍元旧洪武初以州治清池县省入】领县三 南皮 盐山【皆仍元旧】庆云【元无棣县永乐初避讳改名元旧有乐陵县改武定州】
大名府【宋大名府元改路洪武元年复旧】领县八州一州领二县元城 大名 魏 南乐【皆仍元旧】清丰【元开州洪武七年来属】内黄【元滑州洪武七年来属】濬【元濬州洪武二年降县来属】滑【元滑州洪武七年降县来属以州治白马县省入元旧有清河县改广平府】
开州【仍元旧洪武二年以州治濮阳县省入】领县二 长垣 东明【皆仍元旧 元旧有清丰县改大名府】
山东布政使司府一属州九县三十四
济南府【府治在青详见青州其属州并在兖地列后】
泰安州【元省洪武初来属以州治奉符县省入】领县一 新泰 莱芜【皆仍元旧 元旧有长清县改济南府】
徳州【元陵州河间路洪武中降为县改属徳州后省县移徳州来治】领县二徳平 平原【皆仍元旧 元旧有安徳县改置陵县与齐河县同济南府清平县改东昌府】
武定州【元棣州宣徳元年改以州治厌次县省入】领县四 阳信【仍元旧】海丰【元无棣县永乐初避讳改名】乐陵【元沧州洪武七年来属】商河【仍元旧】
濵州【仍元旧洪武初以州治渤海县省入】领县三 利津 霑化【皆仍元旧】蒲台【元般阳路洪武二年来属】
兖州府【府治在徐非古兖州也详见徐州其属州在兖者列后】
济宁州【元济宁路洪武中降为州以州治任城县省入】领县三 嘉祥【元单州洪武二年来属】钜野 郓城【皆仍元旧】
【臣】等谨按元升金济州为济宁路又别置济州増属砀山鱼台等县皆古徐豫二州之地故不载入兖州部内至明则省任城县入州割金乡县兖州府余仍宋金之旧则与兖地相错故依马氏叙入东平州【元东平路洪武中降州来属以州治须城县省入】领县五 汶上东阿 平隂 阳谷 寿张【皆仍元旧】
【臣】等谨按明志寿张县于洪武三年省入阳谷十三年复置属济宁府其自济宁还属未详何年
东昌府【元东昌路洪武初改府】领县七州三州领八县 聊城堂邑 博平 茌平 莘【皆仍元旧】清平【元徳州洪武三年】
【来属】冠【元冠州省洪武三年降县来属 元旧有邱县改临清州】
临清州【元临清县濮州洪武二年来属治二年升为州】领县二 邱【元东昌路治二年来属】馆陶【元濮州治二年来属】
髙唐州【元省洪武初来属以州治髙唐县省入】领县三 恩【元恩州省洪武二年降县来属】夏津 武城【皆仍元旧】
濮州【元省洪武二年来属以州治鄄城县省入】领县三 范 观城朝城【皆仍元旧 元旧有临清县升州府以馆陶县属焉】
【臣】等谨按以上据马氏按古兖州地详列明代北直及山东道郡县除河间济南兖州三府治分入青徐二州外凡得府三属州十二县四十八又按此卷编次古兖州地而宋金元三朝郡县中皆无兖州之名盖自隋改兖州为滑州后虽复为兖州旋即废罢唐亦相仍为滑州而宋因之又自唐迄宋别置兖州于古徐州之域而古兖州之名实愈淆几于无可别白马考虽据禹贡以济河之间为兖其后来改置之兖州则归入于徐州而后古兖州之在此而不在彼较然明矣今于金元两朝悉从马氏之例惟明以兖州领济郓二州则不得不于二州之上出其府名而仍于徐州部内详载其所属州县之数所谓兖州可移而济河之兖州不能移也
古青州
青州东北据海西南距岱其境直跨海表舜因分置营州凡辽东乐浪元菟等郡悉属其地考之天文虚危则齐之分野宋属京东东路金为山东东路元直中书省明山东布政使司此皆与海相接者也若夫跨海而东其地应归青州者据晋地理志舜分燕北为幽州而前后汉书辽东郡并幽州部内则古已并营而入于幽矣故凡详于冀者不复赘入
宋
京东东路
京东东路州七县三十一
青州【仍唐旧又为北海郡】领县六 益都【隋县】临淄【汉县】临朐【汉县】寿光【汉县】博兴【汉博昌县后唐避讳改】千乘【汉县】
潍州【唐初以青州之北海营邱下宻三县地置隋废宋建隆三年置北海军干徳中复升为潍州】领县三 北海【唐县】昌邑【唐都昌县建隆三年改置】昌乐【唐营邱县干徳三年改置】
济南府【唐齐州济南郡政和六年用郡名升府】领县五 厯城【汉县】禹城【唐县】长清【隋县】临邑【汉县建隆三年移治孙□镇】章邱【隋县景徳三年置清平军熈宁二年废军仍为县】
【臣】等谨按禹城长清临邑三县皆古兖州地而马氏并列于此以所领者为主也
淄州【仍唐旧又为淄川郡】领县四 淄川【汉般四县】长山【汉于陵县】邹平【汉县】髙苑【汉县】
宻州【仍唐旧又为宻郡开寳元年升为安化军】领县五 诸城【汉东武县隋改置】安邱【汉县】莒【汉县】髙宻【汉县隋移治夷安城】胶西【汉黔陬县隋改置唐废元祐三年本板桥镇复置】
【臣】等谨按诸城安邱莒三县皆古徐州地而马氏并列于此者诸城安邱与髙宻土壤相错莒虽稍逺亦以所领者为主也
莱州【仍唐旧又为东莱郡】领县四 掖【汉县】莱阳【汉昌阳县五代汉改】胶水【隋县】即墨【汉县】
登州【仍唐旧又为东牟郡】领县四 蓬莱【唐县】黄【汉县】牟平【汉县】文登【北齐县】
【臣】等谨按前考登州下有安东都防府其説畧云舜分青州为营州置牧辽水之东汉武以其地置元菟乐浪带方等郡唐置安东都防府此马氏自明其以辽地入青之原委耳兹考据书传及晋地里志舜以冀州地大分燕以北为幽州两汉辽东西并入幽州部内是幽州即冀州而汉时并营入幽更无可疑説已见前青州小序至于安东都防唐之中叶已废于宋更无与也其地则防见辽金之前三京注语在冀州部
又按以上据马氏按古青州地详列宋代京东东路郡县凡得府一州六县三十一
金
山东东路
山东东路府二州六县三十六镇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