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文献通考 - 第 420 页/共 455 页
沈阳中卫【元沈阳路洪武初废三十一年置卫】
沈阳左卫【洪武初置后废】
沈阳右卫【同上】
沈阳中屯卫【洪武三十一年置】
鐡岭卫【洪武二十一年本古铁岭城置省元咸平府入焉】
三万卫【元开元路洪武初废二十年置卫】
辽海卫【洪武二十三年置】
安乐州【永乐七年置即在三万卫城】
【臣】等谨按明万全北平辽阳三都指挥使司在元为上都兴和二路及辽阳行省之地内惟保安与蔚仍旧州名分北直山西余则尽废郡县改为卫所凡沿革可考者已各条析注明除净州路省入东胜外惟有砂井一府志无明文未知省入何地至于合兰府硕逹勒逹等路入明置都司一卫一百八十四所二十虽立官长大率仅存空名故与凡立卫所而无实地者并据明志不録
山西布政使司府五直州三属州十六县七十八太原府【元冀寜路洪武元年改府】领县十三州五州领七县 阳曲【仍元旧】太原【元平晋县洪武八年改】榆次 太谷 祁 徐沟 清源 交城 文水 寿阳【皆仍元旧】盂【元孟州洪武二年降县】静乐【元管州洪武二年改降县】河曲【元省入保德州洪武十三年复置】平定州【仍元旧】领县一 乐平【仍元旧】
忻州【仍元旧洪武初以州治秀容县省入】领县一 定襄【仍元旧】代州【仍元旧】领县三 五台【元台州洪武中改县来属】繁畤【元坚州洪武中改县来属】崞【元崞州洪武中改县来属】
岢岚州【元省入岚州洪武七年置县八年复升为州】领县二 岚【元岚州洪武初降县】兴【元兴州洪武中降县来属】
保德州【仍元旧 元兾寜路属有汾州升为府以石州改永寜州临州改县属焉】
平阳府【元晋寜路洪武元年改】领县十二州六州领十六县临汾 襄陵 洪洞 浮山【皆仍元旧】赵城【元霍州洪武三年来属】太平【元绛州洪武二年来属】岳阳【仍元旧】曲沃 翼城【二县元绛州洪武二年来属】汾西【仍元旧】蒲【元隰州洪武二年来属】灵石【元霍州万歴二十三年来属】
蒲州【元河中府洪武二年改以州治河东县省入】领县五 临晋 荥河 猗氏 万泉 河津【皆仍元旧】
解州【仍元旧洪武初以州冶解县省入】领县五 安邑 夏 闻喜 平陆 芮城【皆仍元旧】
绛州【仍元旧洪武初以州治正平县省入】领县三 稷山 绛 垣曲【皆仍元旧 元旧有太平曲沃翼城三县并改府】
霍州【仍元旧洪武初以州治霍邑县省入又割赵城灵石二县府】
吉州【仍元旧】领县一 乡寜【仍元旧】
隰州【仍元旧洪武初以州治隰川县省入】领县二 大寜 永和【皆仍元旧 元旧有石楼县改汾州府蒲县改本府晋寜路属有路州升为府泽沁辽三州直布政司】
汾州府【元汾州冀寜路洪武九年直布政司万歴二十三年升爲府】领县六州一州领一县 汾阳【元西河县洪武初省入州万歴三十三年改置】孝义平遥 介休【皆仍元旧】石楼【元冀寜路之隰州万歴四十年来属】临
【元临州冀寜路洪武二年降县万歴二十三年来属】
永寜州【元石州冀寜路洪武中以州治乐石县省入隆防元年改名万歴二十三年来属】领县一 寜乡【仍元旧】
潞安府【元潞州晋寜路洪武九年直布政司嘉靖八年升为府】领县入 长治【元上党县嘉靖八年改】长子 屯留 襄垣 潞城 壶
闗 黎城【皆仍元旧】平顺【嘉靖八年析潞城黎城壶闗三县地置】
大同府【元大同路洪武二年改府】领县二州四州领五县 大同怀仁【皆仍元旧 元旧有白登宣寜二县改卫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平地县省入平虏】
【卫】
浑源州【仍元旧】
应州【仍元旧洪武初以州治金城县省入】领县一 山隂【仍元旧】朔州【仍元旧洪武初以州治鄯阳县省入】领县一 马邑【仍元旧】蔚州【元上都路之顺寜府洪武初以州治灵仙县及定安县省入来属】领县三广灵【仍元旧】广昌【元飞孤县洪武初改】灵邱【仍元旧 元大同路属有宏州省入宣府卫武州云内州省入平虏云川玉林等卫武胜州改为卫以丰州省入】
泽州【元晋寜路洪武初以州治晋城县省入九年直布政司】领县四 髙平
阳城 陵州 沁水【皆仍元旧】
沁州【元晋寜路洪武初以州治□鞮县省入九年直布政司】领县二 沁源
武乡【皆仍元旧】
辽州【元晋寜路洪武初以州治辽山县省入九年直布政司】领县二 榆社
和顺【皆仍元旧】
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洪武四年置大同都卫八年改司】卫十七守御千户所六
大同前卫【洪武七年置】
大同后卫
大同中卫
大同左卫
大同右卫【以上四卫皆洪武二十五年置】
镇朔卫
定邉卫
阳和卫【元白登县大同路】
天成卫【元天成县兴和路以上四卫皆共武二十六年置】
威逺卫【正统三年本净水坪置】
平虏卫【成化十七年于故武州北境置卫又省云内州及平地县入焉】领所一 井砰守御千户所【成化二十年置】
云州卫
玉林卫【以上二卫皆洪武二十六年置在故云内丰靖三州及宣寜县相错之处】
镇虏卫【洪武二十六年置】
髙山卫【同上】
宣德卫【元宣寜县大同路洪武中废二十六年置卫后废】
东胜卫【元东胜州大同路洪武四年改卫省丰州及净州路入焉】领千户所五失寳赤千户所 五花城千户所 干鲁忽奴
千户所 燕只千户所 瓮吉刺千户所
河南布政使司府三属州一县二十
怀庆府【元懐庆路洪武元年改府】领县六 河内【仍元旧】济源【元孟州洪武十年来属】修武 武陟【皆仍元旧】孟【元孟州洪武初以州治河阳县省入十年降为县】温【元孟州洪武十年改属】
卫辉府【元卫辉路洪武元年改府】领县六 汲 胙城 新乡获嘉【皆仍元旧】淇【元淇州洪武初降为县】辉【元辉州洪武初降为县】
彰德府【元彰徳路洪武元年改府】领县四州一州领二县 安阳
临漳 汤阴【皆仍元旧】林【元林州洪武二年降为县】
磁州【元广平路后与州治滏阳县并废洪武元年复置州来属】领县二 武安【仍元旧】渉【元真定路后废洪武元年复置来属 元旧有邯郸成安二县改广平府】
【臣】等谨按以上据马氏所按古冀州地合之幽营二州之域详列明代郡县凡为府十七直州五属州三十三县二百零四都司四卫八十四属卫州二千户所十三堡五除沧景二州及所属六县编入兖州外实得属州三十一县一百九十八又除废卫十五所一实得卫六十九所十二余如前数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一
舆地考
古兖州
兖州东南据济西北距河自二汉以后迭置兖州马氏谓其所领郡国非尽是古州疆域多有侵溢然汉理昌邑在宋为济州金乡魏晋理廪邱在宋为濮阳雷泽刘宋理滑州在宋为滑州灵河郡皆不出河济之间则禹迹之旧居然可按也前考一以禹贡为据其在天文营室东壁为卫之分野兼得魏宋齐赵之交宋以其地属京东京西河北诸路建炎后没于金分为河北山东及大名三路至元直中书省明成祖建都燕京以河间之景沧二州及大名府开州京余属山东布政使司但兖地与冀徐豫三州接壤故其地往往错见如成安非兖地而入载禹城本兖州而别属之类大都以其所领者为主而属邑则不复割裂马氏所谓本非州之区域则以邻接附入者是也
宋
京西北路 京东西路 河北东路 河北西路
京西北路州一县四
滑州【仍唐旧又为灵昌郡寜中改郡名灵河】领县四 白马【汉县】韦城【隋县】胙城【隋县】灵河【后唐县熈宁初省为镇入白马】
京东西路府一州二县十四
濮州【仍唐旧又为濮阳郡】领县四 鄄城【汉县】雷泽【隋县】临濮【唐县】范【隋县】
济州【隋置唐武徳后废五代周复置宋因之】领县四 钜野【汉县】郓城【隋县二县皆五代周自郓州来属】任城【汉县】金乡【汉县二县皆五代周自兖州来属臣】等谨按四县皆古徐州地而马氏载入兖州者禹贡济河惟兖州济州属邑固与兖地相错也
东平府【唐郓州东平郡宣和九年改升府】领县六 须城【后唐县】中都【唐县】夀张【汉县】东阿【秦县】阳谷【隋县】平隂【隋县】
【臣】等谨按郓州属京东西路马氏列于魏博二州之后不便省览今类登于此
河北东路府二州六军一县四十九
大名府【唐魏州五代汉改为大名府周为天雄军宋庆厯八年复置大名府号北京】领县十五 大名【五代汉县】元城【隋县】魏【隋县】馆陶【汉县】冠氏【隋县】莘【隋县】夏津【隋县】临清【隋县】永济【唐县熈宁五年省入临清】宗城【隋县】经城【隋县熈宁六年省为镇入宗城】清平【隋县】内黄【隋县】成安【北齐县庆厯八年改徳州】洹水【后周县熈寜初省为镇入成安】
【臣】等谨按州属旧有南乐朝城二县后改开徳府马考复列于此今删又按宋志无成安县覆阅前洺州亦无此县史误落也
博州【仍唐旧又为博平郡】领县四 聊城【汉县】堂邑【隋县】髙唐【汉县】博平【汉县】
【臣】等谨按唐志有武水清平二县五代周废武水入聊城宋以清平大名府见马考博州总叙又按马考堂邑注云汉县考汉志堂邑前汉属临淮后汉属广陵皆非古兖州地寰宇记以为汉发千清二县地则自隋开皇六年置今改正
徳州【仍唐旧又为平原郡】领县三 安徳【汉县】平原【汉县】徳平【汉平昌县梁改熈寜六年省为镇入安徳】
【臣】等谨按唐志旧有长河县五代周废巳见马考又有将陵安陵二县考宋志景祐二年省安陵县入将陵改属永静军马考复列于此今删
棣州【仍唐旧又为安乐郡】领县三 厌次【汉县】商河【隋县】阳信【汉县臣】等谨按唐志有蒲台渤海二县五代周以二县改置濵州已见马考
濵州【説见上】领县二 渤海【唐县】招安【庆厯三年升镇为县熈宁中省元丰复】
沧州【仍唐旧又为景城郡】领县七 清池【汉浮阳县】乐陵【汉县】南皮【汉县】无棣【隋县治平中即县治置保顺军】饶安【汉县熈宁五年省为镇入清池】盐山【隋县】临津【唐县熈寜六年改为镇入南皮】
【臣】等谨按唐志有长芦干符二县五代周省入清池已见马考
恩州【唐恩州清河郡庆厯八年改州名郡仍旧】领县五 清河【汉县】清阳【隋县熙宁元年省入清河】武城【汉东武城县】漳南【隋县至和元年省入厯亭】厯亭【隋县】
开徳府【唐澶州澶渊郡崇寜五年改升府】领县七 濮阳【汉县】观城【隋县端拱初省临黄县入焉】临河【隋县】清丰【唐县庆厯四年即县治置徳清军】卫南【隋县】朝城【唐县】南乐【后唐县崇宁中与朝城俱自魏州来属】
永静军【即唐景州景徳元年改军】领县三 东光【汉县】将陵【隋县景祐二年以安陵省入将陵自徳州来属】阜城【汉县唐冀州淳化元年来属】
河北西路州一县一
濬州【即通利军端拱初以滑州黎阳县置军政和五年改升州】领县二 黎阳【汉县】卫【隋县本古冀州地以本州故列此】
【臣】等谨按以上据马氏按古兖州地详列宋代京西京东河北等四路郡县凡得府三州十军一县六十九其中废县凡九合计实得县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