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文献通考 - 第 360 页/共 455 页

明宗纪曰成宗命武宗抚军北边成宗崩武宗入继大统立仁宗为皇太子命以次传于帝及仁宗时丞相特们徳尔议立英宗为皇太子又谮帝于两宫于是封帝为周王出镇云南遣就镇是年冬帝次延安图古勒尚嘉努博啰嘉珲【皆周王常侍府官属】及武宗旧臣皆以出镇之事由左右搆间请以其故白行省俾闻之朝廷遂与数骑驰去先是阿斯罕出为陜西行省丞相及嘉珲等至即与平章政事塔齐尔行台御史大夫图鲁卜中丞托欢发关中兵分道自潼关河中府入已而塔齐尔托欢袭杀阿斯罕嘉珲于河中帝遂西行至北边金山西北诸王察克台等闻帝至咸率众来附至泰定帝立帝弟圗卜特穆尔亦以懐王出居建康及泰定崩于上都都尔苏専权自用逾月不立君朝野疑惧时佥枢宻院事雅克特穆尔留守京师遂谋举义召集百官号于众曰武皇有圣子二人当迎立之时帝方逺在沙漠猝莫能至乃迎帝弟懐王于江陵且宣言已遣使北迎以安众心懐王入京师羣臣请正大统固让不得乃即位是为文宗改元天厯诏天下曰谨俟大兄之至遂朕固让之心时都尔苏在上都立泰定子阿尔济雅巴为帝改元天顺遣兵犯大都战屡败都尔苏乃奉皇帝寳出降两京道路始通文宗乃遣使迎帝诸王皆劝帝南还遂发北边天厯二年正月文宗复遣使见帝于行幄以文宗命劝进帝即位于和宁之北四月立文宗为皇太子八月乙酉朔帝次翁果察图之地丙戌皇太子入见庚寅帝崩己亥皇太子复即位   文宗圣明元孝皇帝讳图卜特穆尔武宗次子明宗之弟大徳八年生至治元年英宗出帝居于海南泰定初召还京师封懐王二年又命出居建康致和元年迁江陵泰定帝崩雅克特穆尔迎帝至京师即位其明年帝兄明宗即位封帝为皇太子明宗崩帝复即位至顺元年羣臣上尊号曰钦天统圣至徳诚功大文孝皇帝至顺三年壬申八月崩在位五年年二十有九国语曰济雅图皇帝   改元二 【天厯 至顺 天厯元年即二  三  致和元年】   顺帝本纪至元六年六月诏曰昔皇祖武宗升遐之后祖母太皇太后惑于憸慝俾皇考明宗皇帝出封云南英宗遇害正统寖偏皇考以武宗之嫡逃居朔漠宗王大臣以地近先迎文宗暂总机务继假让位之名以寳玺来上皇考推诚不疑即授以皇太子寳文宗当躬迓之际与其臣伊噜布哈阿哩雅明埒栋阿等谋为不轨使我皇考饮恨上賔又私图传子乃搆邪言嫁祸于班布尔实皇后谓朕非明宗子遂俾出居遐陬内懐愧慊则杀阿哩雅以杜口上天不祐随降殒罚永惟鞠育防极之恩忍忘不共戴天之义其命太常撤去图卜特穆尔在庙之主   邱濬曰按顺帝纪至元六年诏则文宗弑逆明矣史以暴卒书何夫弑逆大罪也非真无毫发之疑何可轻加哉考文宗崩有子雅克特古斯其后舍己子而立明宗之子宁宗继又迎宁宗之兄而立之设使文宗果有弑逆之举后独不虑立所害之人之子报讐于我乎使己无子不得已尚求诸他况已有子乎当时同事雅克特穆尔辈亦不虑及此何哉意必顺帝憾文宗谓已非明宗子出于外欲逞其憾或者遂从而搆之耶然则文宗谓顺帝非明宗子是欤曰顺帝生朔漠之外其事之真伪不可知若谓其为瀛国公之子则不敢信也   【臣】等谨按明宗之崩元史本纪止云帝暴崩未尝明言其为文宗所弑也乃事涉暗昧羣疑繁兴如胡粹中则曰闻之故老言明宗次翁果察图雅克特穆尔奉上壐绶明宗从官有不为之礼者雅克特穆尔且怒且惧既而帝暴崩雅克特穆尔闻哭声即奔入帐中取寳玺扶文宗上马南驰正史乃言皇太子入哭尽哀雅克特穆尔以皇后班布尔实命奉皇帝寳授于太子其説不合岂当时忌讳不敢明言欤明初权衡作庚申帝大事记曰文宗疾大渐召后太子大臣曰翁果察图之事朕生平大错我死迎立托欢特穆尔庶可见明宗于地下雅克特穆尔不可请立宁宗不逾月即崩久之乃奉太后诏迎托欢特穆尔于静江此皆与顺帝诏书所谓文宗稔恶不悛使我皇考饮恨上賔者相合由是而文宗弑兄之名千古无以自解续通鉴纲目书法亦隠然以簒弑为实惟王圻续通考所载邱濬语尚有不敢过信者盖明宗文宗本纪皆无定据与其过而信也不如阙疑之为愈矣   宁宗冲圣嗣孝皇帝讳伊埒哲伯明宗第二子天厯二年封鄜王文宗崩皇后导末命申固让初志【谓文宗固让大位之志】传位于帝至顺三年壬申十月即皇帝位十一月崩年七嵗   顺帝名托欢特穆尔明宗长子延祐七年生帝于北方文宗至顺元年徙帝髙丽居大青岛复诏天下言明宗在朔漠之时素谓非其己子移于广西之静江宁宗崩文宗后命使迎帝次年癸酉六月【是年本纪尚称至顺四年十月始改元统】即皇帝位至正二十八年戊申明兵逼京城帝北奔后二年殂于应昌在位三十六年年五十一明太祖以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号曰顺帝   改元三 【元统 至元 至正二二  六  十八】   顺帝纪曰文宗崩雅克特穆尔请文宗后立太子雅克特古斯后不从而立宁宗宁宗崩雅克特穆尔复请立雅克特古斯文宗后曰吾子尚幼托欢特穆尔在广西今年十三矣且明宗之长子礼当立之乃迎帝雅克特穆尔见帝并马徐行且陈迎立之意帝畏之一无所答雅克特穆尔疑之故久不得立太史亦言帝不可立立则天下乱故迁延者数月俄而雅克特穆尔死后乃定议立帝   【臣】等谨按始谓顺帝非明宗子者文宗复即位至顺元年之诏也谓私图传子乃搆邪言嫁祸于班布尔实皇后谓朕非明帝子者顺帝至元六年之诏也其谓为瀛国公子者庚申帝记之作于明初权衡者也至顺之诏既显诬之而不讳至元之诏自不得不直辨之以自明纶綍所宣昭著海防民间传播既久好事者从而傅防增益举其人以实之此稗官者流隂挟翰墨以快已意乃不经之尤苟采择之以惑观聴无识甚矣是不可以不为之辨以正野史之谬   右元帝十四人起太祖元年丙寅止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戊申共一百六十三年起世祖至元十七年庚辰【前一年为宋帝昺祥兴二年】止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戊申共八十九年   歴代建元考曰顺帝驻应昌一年而殂国人諡曰惠宗太子阿实哩达喇嗣立改元宣光称北元凡十一年諡曰昭宗髙丽史云昭宗改元宣光时洪武十年也明年斗察酬特穆尔立改元天元朔漠图考云洪武元年八月元主携歴代传国玺遁出塞三年殂于应昌太子称帝于漠北传位于子特古斯特穆尔后为其下伊苏岱尔所弑其臣复立衮特穆尔建文三年殂以果勒齐为汗永乐改元遣书招谕不服八年车驾亲征十二年再征二十年三征会部长阿噜台弑其主布尼雅寔哩而自立数侵塞上至宣徳九年为斡拉部所败阿噜台走死部落尽离散斡拉乃遣使入朝献传国玺而北元始亡   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徳成功髙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先世家沛后居濠州之钟离元至正十二年时帝年二十四从郭子兴起兵二十四年自立为呉王二十六年以明年为呉元年十八年戊申相国李善长率百官劝进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至洪武三十一年戊辰崩在位三十一年年七十有一惠帝即位諡曰髙皇帝成祖永乐元年改諡神圣文武钦明启运俊徳成功统天大孝髙皇帝世宗嘉靖十七年定諡   建元一 【洪武三十一】   恭闵惠皇帝讳允炆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薨立帝为皇太孙太祖崩即位建文四年壬午六月燕王兵入京师宫中火帝不知所终在位四年   改元一 【建文四】   【臣】等谨按建文四年七月成祖即位革建文年号仍以本年为洪武三十五年至神宗万厯二十三年始诏复年号然终明之世虽以诸臣请加庙諡曾下部议而上下因循迄不果行   大清乾隆元年诏议定諡   本朝之优崇先代固千古所未有也   又按金川门之变实録称帝阖宫自焚中使出其尸于火越七日备礼之而逊国羣书多云由地道出亡其指为帝尸者乃帝之马后也正统时帝复归京师大内久而后殂西山谷应泰纪事本末备书之矣然后之精于考核者皆斥之而不敢信考王世贞曰出亡与否未可知即果出亡必当灭迹以终所以有此纷纷者皆縁正统五年杨行祥事误之也顾起元曰逊位之事自郑晓薛应旂皆以为然余考之西山不封不树之説毫无髣髴若果有所洪熙而后禁网已弛何无一人志其处者且靖难师至日捕官搜奸爬梳亡遗当时谁敢指后尸以诳此两説者存疑焉可也葢当兵火扰攘之中而谓易服潜遯事出竒诡不可轻信革除之际一切野史所録举未可据以为实今   御定通鉴纲目三编直书不知所终以之垂示万世尤   得春秋传疑之意云尔   成祖启天道髙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洪武三年封燕王建文元年七月举兵反以靖难为名四年壬午入京师自立为帝永乐二十二年甲辰北征至榆木川崩在位二十二年年六十有五上尊諡曰太宗体天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嘉靖十七年定諡号曰成祖   改元一 【永乐二十二】   【臣】等谨按王世贞弇州史料曰世宗欲罢太宗之配天而宗祀献帝于明堂以配上帝故更号成祖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徳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讳髙炽成祖长子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成祖崩即位洪熙元年乙巳崩在位一年年四十有八   改元一 【洪熙元】   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寛仁纯孝章皇帝讳瞻基仁宗长子永乐九年立为皇太孙仁宗初立为皇太子仁宗崩即位宣徳十年乙卯崩在位十年年三十有八   改元一 【宣徳十】   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讳祁镇宣宗长子宣徳三年立为皇太子宣宗崩即位正统十四年亲征斡拉次土木师溃也先以帝北去景帝即位遥尊为太上皇帝景泰元年至自斡拉入居南宫景泰八年正月景帝有疾石亨徐有贞等迎太上皇帝复位天顺八年甲申崩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年三十有八   改元二 【正统 天顺 天顺元年即十四 八  景泰八年】   通鉴纲目三编曰景帝不豫廷臣请立太子不报及将南郊召石亨摄祀事亨与张軏杨善及太监曹吉祥等谋立太子不如复上皇以告许彬共图之徐有贞有贞大喜曰此不世功也至辛巳夜时方有边警有贞令軏以备非常为名纳兵长安门外起四鼓启门纳之薄南宫城毁门入奉太上皇帝至奉天门陞座时百官以景帝将视朝咸待漏阙下忽闻南城呼噪震地咸失色须臾有贞出号于众曰太上皇复位矣   恭仁康定景皇帝讳祁钰宣宗次子英宗即位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八月英宗北狩皇太后命郕王监国九月命即皇帝位天顺元年己丑仍废为郕王寻崩在位八年年三十諡为郕戾王宪宗成化十一年诏复皇帝号上尊諡   改元一 【景泰 八年正月八  即改天顺】   纲目三编曰初荆州训导髙瑶上言追加景帝庙号章下廷臣议久不次遂寝其后御史杨守随亦请改諡下廷议大学士商辂极言当复至成化十一年十二月乃下诏曰朕叔郕王践祚戡乱保邦奸臣谗搆请去帝号先帝寻知诬枉深懐悔恨以次折奸于法不幸上賔未及举正朕敦念亲亲用成先志郕王可仍旧皇帝号寻上尊諡曰恭仁康定景皇帝   【臣】等谨按天顺时钦天监请革除景泰年号不从宪宗时虽复帝号而其后景帝实録仍书郕戾王附于英宗实録之后神宗万歴十六年诏令改正而上下因循诏勑多不奉行终明之世卒未改也   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徳圣孝纯皇帝讳见深英宗长子英宗留斡拉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废为沂王英宗复位仍立为皇太子英宗崩即位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崩在位二十三年年四十有一   改元一 【成化二十三】   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徳敬皇帝讳祐樘宪宗第三子成化十一年立为皇太子宪宗崩即位治十八年乙丑崩在位十八年年三十有六   改元一 【治十八】   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徳显功文思孝毅皇帝讳厚照孝宗长子治五年立为皇太子孝宗崩即位正徳十六年辛巳崩于豹房在位十六年年三十有一   改元一 【正徳十六】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讳厚熜宪宗之孙兴献王之长子嗣封兴王于武宗为从弟武宗崩杨廷和定策启皇太后以遗诏迎立之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崩在位四十五年年六十   改元一 【嘉靖四十五】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寛仁显文光武纯徳孝庄皇帝讳载垕世宗第三子嘉靖十八年封裕王世宗崩即位隆庆六年壬申崩在位六年年三十有六   改元一 【隆庆六】   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讳翊钧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穆宗崩即位万厯四十八年庚申七月崩在位四十八年年五十有六   改元一 【万厯四十八】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讳常洛神宗长子万厯二十九年立为皇太子神宗崩即位泰昌元年九月朔崩【是年即万厯四十八年因光宗立未逾年故以七月以前为万厯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年三十有九   改元一 【泰昌 泰昌元年即万元  厯四十八年】   【臣】等谨按光宗疾大渐鸿胪寺丞李可灼以红丸进帝服一丸觉暖润舒畅复进一丸明日崩阁臣方从哲拟防赏李可灼银五十两御史王安舜首争之乃改票镌俸红丸之案遂与梃击移宫列成三案终明之世奸党借以荼毒清流者多由于此   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讳由校光宗长子光宗崩即位天启七年丁卯崩在位七年年二十三   改元一 【天启七】   庄烈愍皇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天启二年封信王熹宗崩即位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李自成陷京师帝崩在位十七年年三十有五明亡是年我   大清兵破贼   世祖章皇帝定鼎京师始定帝諡号   改元一 【崇祯十七】   右明十五帝起太祖洪武元年戊申止愍帝崇   祯十七年甲申凡二百五十七年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   帝系考   太上皇【辽金元明皆无】 太皇太后 皇太后   宋理宗即位尊杨皇后曰皇太后同听政宝庆三年上尊号曰夀明皇太后绍定元年加上慈睿三年又加仁福五年崩諡曰恭圣仁烈皇后   【臣】等谨按此即马端临考所载夀明皇后也但彼列后妃门且畧而未备今详载于此   度宗即位尊皇后谢氏曰皇太后咸淳三年上尊号曰夀和皇太后五年加上圣福恭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宋亡降于元降封夀春郡夫人越七年终   恭帝即位尊母全皇后为皇太后宋亡从恭帝入朝于燕京后为尼而终   端宗即位册母杨淑妃为太后同听政及闻帝昺投海死亦自沈于海   辽太祖即位尊母萧氏为皇太后太后字伊木沁约尼氏宰相塔喇之女太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天显八年崩兴宗重熈二十一年追谥宣简皇后   【臣】等谨按此即后妃传所载徳祖宣简皇后萧氏也传称天显十一年崩祔徳陵而太宗纪八年十一月太皇太后崩遣使告哀于晋九年于徳陵则传文之误明矣又后妃传篇首云太祖称帝尊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王圻续通考采而载之今考太祖元年纪并无尊祖母之文契丹国志亦无可考太祖之祖母乃元祖简献皇后萧氏传中亦不详其崩于何年记载多疎弗可深考矣又按契丹国志与续纲目皆言太祖舒噜后有母有姑皆踞榻受其拜夫使舒噜后受姑之拜则姑之未尊为皇太后可知此契丹国志纲目所以无尊为皇太后之文也今以正史为据而载之且疑受拜之事或未可信   太宗即位尊母萧氏为应天皇太后防同初晋使冯道韦勲上尊号曰广徳至仁昭烈崇简太宗崩世宗即位于镇阳太后遣少子鲁呼以兵逆撃相持数日各罢兵趋上京既而闻太后鲁呼复有异谋迁于祖州穆宗应厯三年崩諡曰贞烈重熈中更諡淳庆   世宗即位尊母萧氏【义宗之妃】为皇太后天禄五年察克作乱被弑兴宗重熈二十年諡柔贞   【臣】等谨按义宗妃尊为后者二人一諡端顺一諡柔贞见义宗传端顺后应先薨义宗传与世宗纪皆不详载   圣宗即位尊母萧氏为皇太后摄国政统和元年上尊号曰承天皇太后二十四年加上尊号曰睿徳神畧应运启化【契丹国志于睿徳神畧应运启化下尚有法道洪仁圣武开统八字】二十七年崩諡曰圣神宣献重熈二十年改諡睿知   圣宗纪曰统和元年五月诏近臣议皇太后上尊号册礼枢密使韩徳度以后汉太后临朝故事草定上之   【臣】等谨按后妃传云圣宗时皇太后摄国政明逹治道闻善必从故羣臣咸竭其才习知军政澶渊之役将士用命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多契丹国志亦云圣宗年少太后専政武功殿圣宗居之文化殿太后居之   兴宗即位母元妃萧氏自立为太后摄政重熈元年上尊号曰法天应运仁徳章圣二十三年加上尊号曰仁慈圣善钦孝广徳安静贞纯懿和寛厚崇觉仪天道宗立尊为太皇太后清宁三年崩諡曰钦哀   契丹国志曰圣宗临崩属子宗真曰皇后事我四十年以其无子故命汝为嗣我死汝母子切毋杀之遗命以齐天为皇太后顺圣为太妃元妃匿之自为皇太后令人诬告齐天谋叛囚于上京缢杀之   【臣】等谨按兴宗纪载尊母元妃萧氏为皇太后而后妃传则书自立为皇太后考纪文兴宗初年皇太后聴政帝不亲庶务羣臣表请不从重熈三年五月皇太后还政于帝躬守庆陵与传云重熈三年后隂欲立少子重元重元以所谋白帝乃收太后符玺迁于庆州七括宫之事相合则当兴宗初立未亲庶政传中自立之书法信矣苐纪载重熈八年始迎太后还京二十三年始上尊号曰仁慈圣善云云与重熈元年之尊号固两相异也今后妃传中乃以二十三年之尊号属之元年而谓六年秋即奉迎侍飬独不考七年二月尚有遣使庆州问安之事耶史笔舛错如此   道宗即位尊母皇后萧氏为皇太后清宁二年上尊号曰慈懿仁和文惠孝敬广爱宗天【前为后时已上尊号此是为太后尊号】太康二年崩諡曰仁懿   【臣】等谨按契丹国志云尊为睿圣洪慈顺天皇太后徽号与史传不同又云清宁五年崩与太康二年亦差十余年矣   金熈宗天防【仍太宗年号】十三年九月尊太祖后赫舍哩氏为太皇太后十四年正月崩諡曰钦宪   又尊太宗后唐古氏为太皇太后皇统三年三月崩諡曰钦仁   【臣】等谨按金太祖太宗之世虽正位建元而礼仪未备如太祖将伐辽入见肃宗宣靖皇后富察氏后命太祖正坐号令诸将自后太祖每出师还輙率诸将上谒献所俘获此岂非以太后之礼奉之者而名号未崇纪载阙如故今所纂辑断自熈宗时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