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文献通考 - 第 359 页/共 455 页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八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九   帝系考   【臣】等谨按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帝系考凡十卷首帝号厯年次太上皇太皇太后皇太后次后妃次皇太子皇子次公主次皇族起自轩顼以来迄乎有宋凡传世享祚之延促支分派别之逺近悉着于篇诚为考古之助然皇族卷内仅标大畧未尝数具命名厘其系属犹不免疎阙今采自宋末至明代辑为续考诸准旧式惟于皇族则备稽表登载靡遗视马书加详焉又辽金元明皆无太上皇明英宗当土木之变后迎还南内虽曾尊为太上皇帝然不数年间仍然复辟本非永称未为典要则以附入于帝号厯年门云   帝号厯年   宋孝恭懿圣皇帝讳防度宗嫡子咸淳六年生九年封嘉国公十年甲戍嗣立时年五岁【本纪作四歳误】徳祐二年丙子降于元降封瀛国公在位二年端宗即位遥尊为孝恭懿圣皇帝   改元一  【徳祐二】   端宗皇帝昰帝昺皆度宗庶子昰初封建国公昺初封永国公恭帝嗣位封昰吉王寻徙益王昺信王寻徙广王恭帝降元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等立昰于福州以为宋主改元景炎封昺衞王三年戊寅昰殂在位三年年十一岁号曰端宗又立昺为主改元祥兴二年己夘厓山兵溃陆秀夫负之投海死【是年元至元十六年】在位二年年九岁宋亡   改元二 【景炎 景炎元年即 祥兴 祥兴元三  徳祐二年  二  年即景   炎三年】   【臣】等谨按宋东都九帝起太祖建隆元年庚申止钦宗靖康二年丁未共一百六十八年南渡九帝起高宗建炎二年戊申止帝昺祥兴二年己夘共一百五十二年前后共三百二十年   辽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姓耶律氏讳亿字安巴坚小字多尔济契丹徳哷勒部实喇伊色哩乡耶律宻拉人徳祖皇帝长子唐咸通十三年生天复元年岁辛酉哈陶津汗立以为本部额尔奇木专征伐岁癸亥拜裕悦总知军国事岁丙寅十二月哈陶津汗殂羣臣奉遗命劝进明年丁夘正月即皇帝位上尊号曰天皇帝是为元年时年三十八至十年丙子【梁贞明二年】建元神册加上尊号曰大圣大明天显元年丙戍七月崩【唐庄宗同光四年】在位二十年年五十五   帝即位九年以前未有年号十年始建元神册改元三 【神册 天赞 天显六  四  一】   【臣】等谨按神册元年岁在丙子天显元年帝崩岁在丙戌正史与契丹国志纲目二书相符正史不书甲子以帝为额尔奇木在辛酉嵗于丁邜嵗已即皇帝位至十年始建元推之则神册元年为丙   子岁也但神册正史共有六年契丹国志止有五年天赞正史止有四年契丹国志则有六年【叶氏以丙戍为天赞六年以天显为太宗改元非太祖朝事】去天赞之一以补神册而加天显一年故岁次相符耳今据正史书之而列其异同以备防考   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讳徳光字徳谨小字耀库济太祖第二子唐天复二年生天赞元年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天显元年七月太祖崩皇后摄军国事明年丁亥冬十月人皇王倍率羣臣请于后乃即皇帝位羣臣上尊号曰嗣圣皇帝天显十三年十月晋使刘煦卢重上尊号曰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徳章信至道广敬昭孝嗣圣皇帝乃改元至大同元年丁未二月【北汉髙祖天福十二年】改国号大辽是年四月崩在位二十一年年四十   六   帝初即位羣臣请改元不许仍以天显纪年至十三年始改元   改元二 【防同 大同九  一】   【臣】等谨按正史天显为太祖年号太宗仍之至十三年十一月始改为防同元年共九年又改大同以太祖天显元年丙戌数之则大同元年为丁未也契丹国志云丙戌嵗即位丁亥改元天显丁酉改元防同会同十一年丁未夏四月崩嵗次相符而年号大异又考纲目天福二年丁酉书契丹改号辽【国志同】改元会同明年戊戌书晋遣使上尊号是改元在前上尊号在后也正史云天显十三年十一月晋遣使上尊号大赦改元会同大同元年二月朔建国号大辽改元大同与纲目不符岂纲目天福二年所书或有误乎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讳阮小字乌云太祖之孙让国皇帝长子太宗爱之如子大同元年封永康王太宗崩即位【纲目书自立为帝】羣臣上尊号曰天授皇帝天禄五年辛亥九月【周太祖广顺元年】自将南伐祭让国皇帝于行宫羣臣皆醉察克反帝遇弑在位五年年三十四   改元一 【天禄 天禄元年即五  大同元年】   契丹国志曰太宗崩后燕王赵延夀恨太宗负许伐中国之约引兵入恒州帝领兵继入辽诸将宻议奉帝帝乃以计锁延夀而自立以太宗有子在国已以兄子袭位又无舒噜太后之命内不自安太后闻帝立发兵拒之   又曰帝引兵会北汉主与酋长议于九十九泉诸部皆不欲南帝强之行至新州之火神淀燕王述干等率兵作乱弑帝而述干自立齐王舒噜逃于南山大臣奉之以攻述干等杀之立舒噜为帝【臣】等谨按正史云帝即位即改大同元年为天禄故天禄共五年契丹国志云即位之年犹称会同明年戊申改天禄故止四年也【前后俱无大同年号】纲目于丁未年六月即书契丹改元天禄与史同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讳璟小字舒噜【契丹国志曰后更名明】太宗长子会同二年封夀安王世宗遇害察克等伏诛乃即位羣臣上尊号曰天顺皇帝应厯十九年己巳三月【宋太祖开寳二年】近侍霄格盥人华格庖人锡衮等反遇弑在位十九年年三十九   改元一 【应厯 应厯元年即十九 天禄五年】   【臣】等谨按正史帝遇弑在十九年二月是年为宋太祖开寳二年己巳纲目亦书之契丹国志则作十八年秋九月【注云宋太祖开寳改元】附録备考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讳贤字贤宁小字明扆世宗第二子穆宗遇害羣臣劝进遂即位上尊号曰天赞皇帝干亨四年壬午九月【宋太平兴国七年】崩在位十四年年三十五改元二 【保宁 干亨 保宁元年即十  四  应厯十九年】   【臣】等谨按正史保宁十年干亨四年其改元时当在保宁十一年冬至即改本年为干亨也契丹国志保宁止有六年干亨则有九年较正史多一年矣志中并不载崩于何月颇为疎漏今皆以正史为据   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讳隆绪小字文珠努景宗长子干亨二年封梁王四年景宗崩即位时年十二初上尊号曰昭圣皇帝继上尊号曰天辅皇帝开泰元年加上尊号曰文宣武尊道至徳崇仁广孝聪睿昭圣神赞天辅皇帝太平元年又加尊号曰睿文英武遵【此遵字当误】道至徳崇仁广孝功成治定昭圣神赞天辅皇帝太平十一年辛未崩【宋天圣九年】在位四十九年年六十一   改元三 【统和二 开泰 太平十九  九  十一】   【臣】等谨按契丹国志统和三十一年始改开泰帝崩于太平十年无十一年与正史小异合之皆得在位四十九年则相同也   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讳宗真字雅布济小字济古尔【契丹国志曰名珠巴克】圣宗长子三嵗封梁王太平元年册为皇太子十一年圣宗崩即位时年十六重熙元年羣臣上尊号曰文武仁圣昭孝皇帝重熙十一年【王圻续通考作十年误】加上尊号曰聪文圣武英畧神功睿哲仁孝皇帝二十三年【王圻续通考作二十年误】加上尊号曰钦天奉道祐世兴歴武定文成圣神仁孝皇帝二十四年乙未崩【宋至和二年】在位二十五年年四十   改元二 【景福 重熙二 景福元年即一  十四  太平十一年】   道宗孝文皇帝讳洪基字纳琳小字扎拉兴宗长子六嵗封梁王进封燕赵国王重熙二十一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预朝政二十四年兴宗崩即位清宁二年羣臣上尊号曰天祐皇帝咸雍元年加上尊号曰圣文神武全功大畧广智聪仁睿孝天祐皇帝夀隆七年辛巳崩【宋建中靖国元年】在位四十七年年七十   改元五【清宁 咸雍 太康 大安 夀隆 清十  十  十  十  七  宁   元年即重二十四年】   【臣】等谨按契丹国志道宗清宁十年咸雍三十年无太康大安二年号夀隆作夀昌止六年无七年据云帝崩于六年时为宋元符三年今考续纲目于建中靖国元年书道宗崩是年为元符三年之次年夀隆固当有七年矣   天祚皇帝讳延禧字延宁小字阿古道宗之孙顺宗之子太康元年生六嵗封梁王后进封燕王大安七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道宗崩奉遗诏即位羣臣上尊号曰天祚皇帝干统三年加上尊号曰惠文智武圣孝天祚皇帝保大五年乙巳【宋宣和七年】为金人完顔罗索等所获降封海濵王以疾终在位二十五年年五十四   改元三 【干统 大庆 保大 干统元年即十  十  五  夀隆七年】右辽帝九人太祖神册以前未建元太宗会同以前仍天显年号自世宗以下诸帝惟圣宗即位逾年始改统和余皆未逾年而即改元者也起太祖元年丁卯【丙寅冬十二月劝进丁卯正月始行即位礼】止天祚保大五年乙巳【凡诸帝嗣位之事皆与纲目所书甲子相符】共二百十九年契丹国志作起神册元年丙子止保大四年甲辰共二百十五年误王圻续通考以保大五年为甲辰亦误契丹国志曰太祖称帝国号大契丹太宗改元会同国号改辽圣宗开泰改元复改国号大契丹道宗咸雍二年复改国号大辽   【附録】本纪曰耶律淳者世号为北辽小字聂哷兴宗第四孙保大二年天祚入夹山奚王和勒博林牙耶律逹实等立淳为帝上尊号曰天锡皇帝改元建福【纲目作天福疑误】降天祚为湘隂王淳未几病死年六十伪諡曰孝章皇帝庙号宣宗遗命遥立秦王定以存社稷淳妻徳妃为皇太后称制改元徳兴金兵大至徳妃奔天徳军见天祚天祚怒诛徳妃降淳庶人耶律雅里者天祚第二子也字萨兰保大三年天祚渡河奔夏队帅耶律迪里等刼雅里北走共立为主遂即位改元神厯后以疾卒年三十耶律逹实者世号为西辽字重徳太祖八代孙也保大二年天祚播越达实与诸臣立淳为帝及天祚诛徳妃逹实不自安遂自立为王宵遁北行得精兵万余整旅而西假道回鹘西至大食兵行万里归者数国以甲辰嵗二月即帝位年三十八号格哷汗复上汉尊号曰天祐皇帝改元延庆后三年班师东归行二十日得善地遂建都城号和斯鄂尔多改元康国在位二十年殁庙号徳宗子伊兰年幼遗命皇后权国后名塔布延号感天皇后称制改元咸清在位七年子伊兰即位改元绍兴在位十三年殁庙号仁宗子幼遗诏以妹富僧额权国称制改元崇福号承天太后在位十四年为爱实拉所杀仁宗次子珠勒呼即位改元天禧在位三十四年为蛮王库楚类所擒而袭其位珠勒呼死辽絶自达实自立建号万里之外虽寡母弱子更继迭承几九十年   【臣】等谨按淳与雅里史赞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者也达寔擅立茍延自雄絶域然皆辽之支属未尝不履帝位建鸿号故节録纪文附载于此又按王圻续通考凡追尊为帝者皆附载诸帝之后今以虽崇帝号并无歴年载入殊不相称故仍详载于皇子门   金太祖应干兴运昭徳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讳旻本讳阿古达其先为靺鞨氏附属于辽号女真后号女直【明史云避辽兴宗讳故改】始祖居完顔部遂以为氏帝为世祖第二子辽咸雍四年生嵗癸巳帝兄康宗即世甲午辽使帝袭节度使是年举兵伐辽大胜之收国元年乙未正月朔【宋徽宗政和五年辽天祚天庆五年】即皇帝位建国号曰金二年十二月羣臣上尊号曰大圣皇帝天辅七年癸卯八月崩【宋徽宗宣和五年】在位九年年五十六初諡武元皇帝皇统五年增諡   改元二 【收国 天辅二  七】   金史太祖纪曰帝曰辽以賔铁为号取其坚也賔铁虽坚终亦变壊惟金不变不壊金之色白完顔部色尚白故号大金   太宗体元应运世徳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讳晟本讳乌竒迈世祖第四子太祖母弟辽太康元年生太祖收国元年命为安班贝勒天辅五年诏贰国政七年太祖崩即皇帝位天防十三年乙卯崩【宋髙宗绍兴五年】在位十三年年六十一初諡文烈皇帝皇统五年増諡   改元一 【天防 天防元年即十三 天辅七年】   熙宗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讳亶本讳哈喇太祖之孙景宣皇帝之子天辅三年生天防十年命为安班贝勒十三年太宗崩即皇帝位皇统元年羣臣上尊号曰崇天体道钦明文武圣徳皇帝九年己巳十二月【宋绍兴二十年】为平章政事亮等所弑在位十五年年三十一降为东昏王世宗大定初追諡武灵皇帝庙号闵宗十九年増諡二十七年改号熙宗   帝初即位仍称天会年号至十五年十二月始诏改明年为天眷   改元二 【天眷 皇统三  九】   熙宗本纪曰天会八年安班贝勒杲薨太宗意久未决宗干宗翰以哈喇先帝嫡孙当立请之再三乃许之安班贝勒者太宗尝居是官及登大位以命弟杲故定议为储嗣者以是命焉   海陵本纪曰熙宗以太祖嫡孙嗣位亮意以为宗干太祖长子而已亦太祖孙遂懐觊觎萧裕揣知其意因劝举大事   废帝海陵庶人讳亮字元功本讳都尔古讷辽王宗干第二子天辅六年生皇统八年拜平章政事右丞相九年弑熙宗而自立天徳二年上尊号曰法天膺运睿武宣文大明圣孝皇帝寻诏去之正隆元年上尊号曰圣文神武皇帝六年辛巳【宋绍兴三十一年】自将兵伐宋兵马都统制完顔元宜反遇弑在位十三年年四十世宗大定二年降封海陵王諡曰炀二十年降为海陵庶人   改元三 【天徳 贞元 正隆 天徳元年即四  三  六  皇统九年】   世宗光天兴运文徳武功圣明仁孝皇帝讳雍本讳乌噜太祖之孙睿宗之子天辅七年生皇统间封葛王正隆三年封曹国公留守东京六年官属诸军劝进即皇帝位大定初羣臣上尊号曰仁明圣孝皇帝五年加上尊号曰应天兴祚仁徳圣孝十一年又加曰钦文广武二十九年己酉崩【宋淳熙十六年】在位二十九年年六十七   改元一 【大定二 大定元年即十九  正隆六年】   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讳璟小字玛达格世宗之孙显宗之子大定八年生十八年封金源郡王二十五年进封原王二十六年诏立为皇太孙二十八年摄政世宗崩即皇帝位泰和八年戊辰十一月崩【宋嘉定二年】在位十九年年四十一   改元三 【明昌 永安 太和六  五  八】   卫绍王讳永济更讳允济小字兴胜世宗第七子大定十一年封滕王章宗时进封卫王章宗崩无继嗣平章政事完顔匡等定策遗诏立为帝至宁元年癸酉为呼沙呼所弑【宋嘉定六年】在位五年宣宗即位降封东海郡王贞祐四年诏追复卫王諡曰绍   改元三 【大安 崇宁 至寜三  元  元】   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讳珣又赐名从嘉本名乌达布显宗长子大定三年生初封温国公泰和八年进封邢王升王卫绍王被弑图克坦铭等迎立之乃即皇帝位元光二年癸未十二月崩【宋嘉定十六年】在位十一年年六十有一   改元三 【贞祐 兴定 元光 贞祐元年即四  五  二  至宁元年】   哀宗讳守绪初讳守礼又讳宁嘉苏宣宗第三子承安三年生宣宗即位封遂王贞祐四年以皇太子守忠皇孙铿相继薨乃立守礼为皇太子宣宗崩即皇帝位天兴三年甲午【宋理宗端平元年】宋元兵入位于宗室子承麟帝自缢于幽兰轩城溃诸禁近举火焚之在位十一年年三十七   改元三 【正大 开兴 天兴九  元  三】   【臣】等谨按天兴元年即正大九年也是年正月改元开兴四月又改元天兴   又按哀宗传位于东面元帅宗室子承麟世祖和里布之后也即皇帝位是为末帝称贺方毕而城已溃遂为乱兵所害此不成乎君者也故不书右金帝九人起太祖收国元年乙未终哀宗天兴三年甲午共一百二十年   元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姓却特氏讳特穆津蒙古部人父为烈祖讳伊苏克依嵗丙寅【宋开禧二年金太和六年】即皇帝位于鄂诺河之源是为元年诸王羣臣共上尊号曰青吉斯皇帝二十二年丁亥崩【宋寳庆三年金正大四年】在位二十二年年六十六   太祖二十二年为丁亥太宗元年为己丑其中戊子一年皇子图类监国   太宗英文皇帝讳谔格台太祖第三子太祖崩后嵗己丑【宋绍定二年金正大六年】以太祖遗诏即位六年甲午灭金十三年辛丑崩【宋淳祐元年】在位十三年年五十有六   嵗辛丑太宗崩壬寅春太皇后鼐玛锦氏称制起壬寅止乙巳凡四年   定宗简平皇帝讳库克太宗长子太祖元年生太宗崩帝母六皇后鼐玛锦氏临朝至丙午秋七月【宋淳祐六年】会诸王百官议立帝始即皇帝位三年戊申崩【宋淳祐八年】在位三年年四十有三   帝崩于戊申三月至庚戌年犹未议所立国中无君者三嵗   宪宗桓肃皇帝讳莽赉扣太祖之孙睿宗之长子太祖三年生太宗在潜邸养以为子定宗崩后久未立君辛亥夏【宋淳祐十一年】羣臣共推即皇帝位九年己未崩【宋开庆元年】在位九年年五十有二   以上诸帝俱未建元   世祖圣徳神功文武皇帝讳呼必赉太祖之孙睿宗第四子宪宗同母弟太祖十年生宪宗八年冬命帝伐宋九年九月师次江北知宪宗凶问中统元年庚申【宋景定元年】春三月还至开平诸王大臣劝进即皇帝位至元八年辛未建国号曰大元十六年己卯灭宋二十一年羣臣上尊号曰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孝光皇帝三十一年甲午崩在位三十五年年八十国语曰色辰皇帝   建元二 【中统 至元三四  十一】   至元八年建国号诏曰诞膺景命必有美名唐之为言荡也尧以之而著称虞之为言乐也舜因之而作号驯至禹兴而汤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还事殊非古为秦为汉着从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因即所封之爵邑槩以至公不无少贬我太祖圣武皇帝握干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号曰大元取易经乾元之义兹大冶流形于庶品孰名资始之功予一人咸宁于万邦尤切体仁之要   【臣】等谨按世祖至元十二年十二月丞相呼图克岱尔与百寮请上尊号不许是则上尊号之事迟至二十一年而始许之也   成宗钦明广孝皇帝讳特穆津世祖之孙裕宗第三子至元二年生三十年受皇太子寳世祖崩即皇帝位大徳十一年丁未崩在位十有三年年四十有二国语曰鄂勒哲图皇帝   改元二 【元贞 大徳二  十一】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哈尚世祖曾孙顺宗长子至元十八年生大徳八年封懐宁王成宗崩无子帝总兵北边左丞相阿固岱等潜谋推成宗皇后巴约特氏称制安西王阿南达【后妃传作阿南达寔哩】辅之帝弟仁宗与太后塔济定计诛阿固岱等遣使迎帝即皇帝位至大二年羣臣上尊号曰统天继圣钦文英武大章孝皇帝四年辛亥崩在位五年年三十一国语曰库鲁克皇帝   武宗纪曰成宗违豫日久政出中宫【成宗后布尔罕】命仁宗与皇太后【顺宗妃塔济】出居懐州及仁宗闻讣与太后俱至京师安西王阿南达先至左丞相阿固岱平章巴特玛琳沁等潜谋推成宗后称制阿南达辅之仁宗言于太后曰大行晏驾徳夀已薨【徳夀成宗皇太子】诸王皆疎属而懐宁王在朔方此辈变在朝夕不若先事而发遂定计诛阿固岱等即遣使迎帝改元一 【至大四】   仁宗圣文钦孝皇帝讳阿裕尔巴里巴特喇顺宗次子武宗之弟至元二十二年生武宗即位诏立帝为皇太子武宗崩即皇帝位延祐七年庚申崩在位九年年三十有六国语曰布延图皇帝   改元二 【皇庆 延祐二  七】   英宗睿圣文孝皇帝讳硕迪巴拉仁宗嫡子大徳七年生延祐三年立为皇太子仁宗崩即位至治元年十一月羣臣上尊号曰继天体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至治三年癸亥为齐勤特穆尔所弑在位三年年二十一国语曰格根皇帝   改元一 【至治三】   泰定皇帝讳伊苏特穆尔显宗长子至元十三年生大徳六年袭封晋王英宗遇弑诸王谙达布哈及额森特穆尔奉玺绶迎帝即位致和元年戊辰崩在位五年年三十六帝虽裕宗长孙以自立故文宗不为立庙諡止称为泰定帝   改元二 【泰定 致和四  元】   王祎曰武宗以兄弟相及约继世子孙迭居大位而仁宗惑于憸言不践宿诺传位英宗乃使武宗二子明宗文宗出居于外及英宗遇弑而明宗在北文宗在南晋邸乗间入继大统或谓晋邸非所宜立虽然晋王于世祖孙也于次为长虽守藩服尝有盟书今国统之不继则求所当立者舍晋王之系将谁属耶然则谓晋王非所宜立亦过也旧传英宗之弑晋邸与闻焉故其殁不举请諡升祔之典明其为贼也然考之实録皆不得其实   明宗翼献景孝皇帝讳和实拉武宗长子大徳四年生仁宗时封周王出镇云南未就镇西行至北边及泰定帝崩帝弟文宗先立遣使至北迎帝帝南还即位于和宁之北文宗天歴二年己巳八月次翁果察图之地暴崩年三十国语曰呼土克图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