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文献通考 - 第 292 页/共 455 页
熙载字献臣彰徳相州人参知政事有壬之父【臣】等谨案是书编集经书及先儒之言凡有闗于女教者分为六篇曰内训曰昏礼曰妇道曰母仪曰孝行曰贞节
景行録一卷
旧题史弼编弼字君佐自号紫微老人博野人官至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封鄂国公
【臣】等谨案是编成于世祖至元丁亥多剽窃省心録之语似出妄人所依托前有明瞿佑序亦伪作也
苏霖有官鉴十九卷
霖见经类
呉亮忍经一卷
亮字明节钱塘人
林坤诚斋杂记二卷
坤字载卿号诚斋尝官翰林
嫏嬛记三卷
旧题伊世珍撰
【臣】等谨案钱希言戏瑕谓是书为明桑怿所伪托当必有据也
女红余志二卷
旧题龙辅撰
【臣】等谨案是书原序称辅为武康常阳之妻上卷皆采掇新艶字句下卷皆辅所作小诗钱希言戯瑕谓是好事者所依托也
闲博録一卷
不着撰人名氏
【臣】等谨案是书大都述先正格言及逹观保生之事
明
明太祖资世通训一卷
【臣】等谨案是书分十四篇作于洪武八年前有明祖自制序后有编修赵壎序
明仁孝后劝善书二十卷
【臣】等谨案是书成于成祖永乐三年其所采辑兼及三教盖意主劝戒下愚不及所作内训之纯粹也
明宣宗臣鍳三十七卷
【臣】等谨案是书取春秋迄金元人臣事迹分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二类有宣宗自制序
外戚事鉴二卷
不着撰人名氏
【臣】等谨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有明宣宗外戚事鉴五卷类列汉以下歴代戚里之臣凡七十九人此本所载大畧相符然止五十六人而书亦祗二卷殆后人有所窜改合并非原书也
明景帝居鉴五十卷
【臣】等谨案是书成于景防四年有景帝自制序亦分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二类与宣宗臣鉴相同而自二十九卷至三十五卷皆纪明祖宗之事则用范祖禹帝学例也
昭鉴録十一卷
洪武初诸臣奉勑撰六年书成太子赞善宋濓为序【臣】等谨案是编采録汉唐以下藩王善恶以为鉴戒
永鉴録二卷
洪武初诸臣奉勑撰
【臣】等谨案是书凡分六目一曰笃亲亲之义一曰失亲亲之义训朝廷也一曰善可为法一曰恶可为戒一曰立功国家一曰被奸陷害训诸王也毎条各举古事而演以俗语取其易晓
歴代驸马録二卷
洪武中诸臣奉勅撰
公子书三卷
洪武中熊鼎等奉勅撰
【臣】等谨案是书较永鉴録尤俚浅盖以训开国武臣之子弟者
陶宗仪説郛一百二十卷
宗仪见经类
【臣】等谨案是书所録凡一千二百九十二种自三十二卷刘餗传载以下有録无书者七十六种今仍其旧
马顺孙帝王寳范三卷
顺孙江南人洪武中布衣
张洪使规一卷
洪见史类
王逹景仰撮书一卷
逹见本类
赵防谦学笵二卷
防谦见经类
周是修纲常懿范十卷
是修初名徳以字行防和人洪武中举明经由霍邱训导改衡府纪善燕王兵入死之
【臣】等谨案是修于乾隆四十一年
赐諡节愍是编采辑前言徃行凡十六门然所述率荒陋弇鄙类村塾野老稍知字义者所为殊不似是修之笔殆原书久佚而后人赝补之如张九龄千秋金鉴类也
为善隂隲十卷
永乐十三年官撰颁行前有成祖自制序
彭韶政训二卷
韶字鳯仪莆田人天顺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諡恵安【臣】等谨案是编文公政训一卷皆采掇朱子语类中论政之语西山政训一卷则真徳秀西山集中所载帅长沙及知泉州日告谕官僚之文也
魏偁闻见类纂小史十四卷
偁字逹卿勤县人官石城训导
食色绅言二卷
旧题皆春居士撰不著名氏
【臣】等谨案明本瀛奎律髓有成化丁亥新安守龙遵序自称皆春居士此书疑即遵作也
杨循吉奚囊手镜一卷
循吉见史类
【臣】等谨案是编荟稡诸类书颇称博赡而门目未分茫无体例刘鳯王世贞尝分得其稿后遂散佚明史艺文志作二十卷此止十三卷不知为凤家之半部抑世贞家之半部也
黎尧卿诸子纂要八卷
尧卿忠州人治进士
方鹏续观感録六卷
鹏见史类
【臣】等谨案鹏自序谓周是修尝作观感録纪古今孝义之事其书不因复为此以续之
方鳯物异考一卷
鳯见史类
钱琦祷雨録一卷
琦见本类
沈津欣赏编【无卷数】
津见史类
陈深诸子品节五十卷
深见经类
朱应奎翼学编十三卷
应奎字丽明广汉人
【臣】等谨案太学进士题名碑嘉靖辛丑科有朱应奎锦衣卫籍疑即其人
秦鸣雷谈资三卷
鸣雷字子豫临海人嘉靖甲辰进士第一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王时槐广仁类编四卷
时槐字子植号南塘安福人嘉靖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出为陜西布政司叅政中察典罢归后起为太常寺卿不赴卒于家事迹具明史儒林传
陈耀文学圃藼苏六卷
耀文见经类
李防初潭集十二卷 读升庵二十卷
防见经类
黄希宪续自警编八卷
希宪字毅所金谿人嘉靖进士官至应天巡抚
杨昱牧鉴十卷
昱字子晦号东谿汀州人
【臣】等谨案是书以经史百家之言有闗政治者裒辑成帙凡四类曰治本治体应事接人
陈其力芸心识余七卷续一卷
其力字克相号芸心子通海人官南京户部司务
陆贻孙烟霞小説二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