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大清通礼 - 第 56 页/共 98 页

太庙后殿   奉先殿   社稷如常仪   右祗告   是日内阁具奏书【书词随时撰拟】盛于函黎明銮仪卫豫陈   皇太后仪驾卤簿于   慈宁门外至   长信门外内监陈中和韶乐于   慈宁宫檐下陈丹陛大乐于   长庆门内【卤簿乐悬详见三大节】礼部鸿胪寺官豫设案一于   慈宁门外又设案一于   中和殿内均正中南向武备院卿豫设   皇帝拜位于   慈宁门案南北向大学士一人朝服奉奏书函中书舎   人前导至   中和殿阶下导者止大学士以奏函入   中和殿陈于案外其缄展书加函上退竢于东檐礼部尚书侍郎二人诣   乾清门奏时遂前导   驾   皇帝礼服乘舆出宫内大臣侍卫前引后扈如常仪至   中和殿北阶降舆诣   殿内案前北向   阅奏书毕转立东次西向大学士一人进纳书函内恭   奉由   殿中门出礼部尚书侍郎导引前行   皇帝乘舆从至   永康门外奉奏书大学士由中门入至   慈宁门东阶下导者止奉奏书大学士进陟中阶近案   前折旋就左门之东负序西面立   皇帝降舆入左门礼部尚书侍郎恭导【以下行礼皆恭导】陞慈宁门东阶循南牖西向立后扈内大臣从升【凡行礼进退皆从】立于后前引十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豹尾班侍卫至东阶下止立如三大节仪大学士一人由西阶升就立西檐下宣读官一人从升少后立均西面鸿胪寺鸣赞一人立于东楹西面一人立于西楹东面礼部尚书转传内监奏请   皇太后御慈宁宫   皇太后礼服出宫中和韶乐作【乐章与三大节同】   陞座乐止   皇帝诣拜位北向立奉奏书大学士暨西檐大学士咸   进至案前左右立鸣赞赞跪   皇帝跪大学士跪进奏书于右兴退   皇帝受奏书恭献大学士跪接于左兴陈案上退鸣赞赞宣奏书宣读官进至案前北面跪启函恭奉奏书宣读讫仍纳于函兴退皆复位奏拜兴丹陛大乐作【乐章与三大节同】   皇帝行三跪九拜礼兴乐止复位礼部尚书转传内监   奏礼成   皇太后降座中和韶乐作【乐章与三大节同】   还宫乐止   皇帝降阶导从如来仪出   永康左门乘舆还宫内监举奏书案入大学士以下皆退   右进奏书   至日五鼓所司陈   皇帝法驾卤簿乐悬于   太和殿外陈   皇太后仪驾乐悬于   慈宁宫均如仪设案于   太和殿内又设案于   慈宁宫门内及阶下均正中南向又设案于阶上左门   之东西向序定班位   慈宁门外案南中正为   皇帝进册寳位北向奉册寳大学士二人位左案之东西面接册寳大学士二人位西檐下东面宣读官二人位西檐大学士之后鸿胪寺鸣赞二人分立于前檐东西面前引后扈内大臣侍卫王公文武百官记注纠仪传赞各官立位拜位均与三大节同   右陈设序位   鸡初鸣王公文武百官朝服毕防所司设龙亭二于内阁门外礼部侍郎诣阁暨内阁学士奉   金册   金寳于盝奉宣读   册文   寳文于函分置亭内銮仪校舁行前册亭后宝亭礼部官属十人前引导以仪仗二华盖一由中路降升至   太和殿阶下前引止亭至殿内册亭左肆寳亭右肆奉册寳官奉   金册   金寳陈于案   册东   寳西鸿胪寺官引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由   太和左右门入于丹陛上序立引公侯伯子男文武二品以上官于右翼门外序立引三品以下官于   午门外序立礼部尚书侍郎二人诣   乾清门奏时遂前导   驾   皇帝礼服乘舆出宫前引后扈如常仪至   太和殿北阶降舆中和清乐作   皇帝御殿北向阅   册寳讫乐止   右临轩阅册寳   皇帝既祗阅   册寳讫奉册寳官奉   册寳置亭内銮仪校舁行诣   慈宁宫   皇帝乘舆从王公暨文武二品以上官各于所立位跪   龙亭   御驾过兴以次从至   永康门外龙亭由中门入至   慈宁门东阶下亭止   皇帝降舆礼部尚书侍郎恭导【以下行礼皆恭导】入左门礼部   侍郎内阁学士奉   金册   金寳陈于阶下案大学士二人奉宣读   册文   寳文由中阶升陈于左案遂就位立   皇帝陞自东阶循南牖西向立大学士二人由西阶升就立西檐下宣读官二人从升立少后鸣赞立东西楹鸿胪寺官引王公百官咸依班位序立与三大节同礼部尚书转传内监奏请   皇太后御慈寜宫   皇太后礼服出宫中和韶乐作【乐章与三大节同】   陞座乐止礼部侍郎内阁学士就阶下案奉   金册   金寳升中阶陈于中案退   皇帝就拜位北向立鸿胪寺官引王公以下文武百官   咸北面就位立大学士就案奉宣读   册文   寳文暨西檐大学士咸进至中案前左右立鸣赞奏跪皇帝跪羣臣皆跪奏进   册大学士跪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