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大清通礼 - 第 52 页/共 98 页
盘一盂一缾一倚一几一
长信门外正中九凤黄曲盖一阶下东西节二赤素方繖四五色四季花繖十五色九凤繖十【每色各二】黄赤二色龙凤扇八雉羽扇八五色龙凤旗十卧立吾仗各四大仪舆一乘陈于正中仪舆一乘黄舆一乘凤舆一乘在东仪舆一乘黄舆一乘在西凡擎执舆尉各服其服皆内銮仪校内务府掌仪司官比其次察不整备者内监陈中和韶乐于
慈宁宫檐下乐部和声署陈丹陛大乐于
长庆门檐下所司豫设案于
慈宁东门外内阁学士自内阁奉
皇帝庆贺表文出内阁官前导大学士从由
熙和中门至
永康左门外导者止大学士接奉表文礼部尚书侍郎接导入至
慈宁门升东阶陈表案上退内监举案宫殿监侍二人
前引由左门入恭设于
慈宁宫宝座东西向礼部仪制司官自部奉诸王大臣内外文武官庆贺表文安龙亭内校尉舁行鼓吹前导导迎乐作奏禧平之章
万寿圣节辞曰昭受天贶钟庆发祥文母禔祉福隆尊养锡类蕃慈训彰亿万年临寿康【元旦长至进表乐辞见前三大节仪】
由东长安门至
午门外陈设如仪
右仪驾卤簿乐悬陈设
是日武备院卿豫设
皇帝拜位于
慈宁门外正中北向辨羣臣朝位及执事官位亲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位中阶下左右未入八分宗室公鎭国将军辅国将军公侯伯子男大学士内大臣都统尚书副都统侍郎内阁学士前锋统领防军统领歩军统领侍衞位
长信门外文武三品以下官位
午门外皆桉翼北面序立纠仪御史二人位
慈宁门外御史二人礼部官属二人位
长信门外御史二人礼部官属二人位
午门外皆东西面北上执事鸿胪寺卿二人鸣赞二人位
慈宁门檐下引进王公鸣赞二人二品以上鸣赞二人三品以下鸣赞二人视所引为位又鸣赞二人立
午门外皆东西面又鸣赞一人立于
永康左门一人立于右翼门二人立于
熙和门内外二人
午门内外闻唱承传百官行礼
右序班位
五鼓王公百官朝服毕防王公集
隆宗门外文武二品以上官集
长信门外三品以下官集
午门外均按翼祗竢质明礼部尚书侍郎诣
乾清门奏时
皇帝礼服乘舆出宫导从翊衞如常仪礼部尚书侍郎
导
驾由
隆宗门出至
永康左门降舆入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随入礼部尚书侍郎恭导
皇帝陞
慈宁门东阶于门左西向立后扈大臣从升侍立于后
前引十大臣于
长信门内左右序立领侍衞内大臣率豹尾班侍衞夹东西阶佥立鸿胪寺官引王公于阶下引
长信门外大臣暨
午门外百官咸就位序立礼部尚书转传内监奏请
皇太后陞慈宁宫宝座
皇太后礼服出中和韶乐作奏豫平之章辞曰慈闱福履昌瑞云承辇献嘉祥徽流寳册光玉食懽心萃万方旭日正当阳绥眉寿乐且康瑶池蓂叶芳如山阜永无疆【乐辞三大节同后仿此】
陞座乐止礼部尚书侍郎恭导
皇帝就拜位北向鸿胪寺官引王公百官均就拜位北面立丹陛大乐作奏益平之章辞曰皇家燕喜福寿协慈徽千官拜舞万国瞻依霭璇宫圣日辉【乐辞三大节同】
皇帝率羣臣行三跪九拜礼承传鸣赞官接传午门外各官均随行礼毕乐止
皇帝复位立礼部尚书转传内监奏请
皇太后还宫中和韶乐作奏履平之章辞曰璿宫瑞霭霏翚翟山河上衮衣宝箓庆璇闱万国欢愉颂德徽长日丽晴晖青鸾舞凤在墀康强福禄宜亿万载祝期颐
皇太后还宫乐止礼部尚书奏礼成恭导
皇帝出
永康左门乘舆还宫王公百官退礼部官于午门外奉百官庆贺表文送内阁皆退
皇帝万寿节率王公百官行礼同
恭遇
皇太后万寿大庆
皇帝加上
皇太后徽号 【详见尊崇礼仪】
颁诏天下
御制庆贺表章至日所司设表案于
慈宁左门之东西向大学士奉表恭设于案退竢于东檐宣表官一人少后立又大学士一人恭竢于西檐
皇太后御慈宁宫中和韶乐作
陞座乐止礼部尚书侍郎恭导
皇帝就拜位北向立鸣赞奏跪
皇帝跪羣臣咸跪丹陛大乐作鸣赞赞宣表宣表官诣案奉表至正中北面跪大学士二人同进左右跪展表乐暂止宣表官宣读讫兴奉表复还于案暨大学士咸退乐作鸣赞奏拜兴
皇帝率羣臣行三跪九拜礼礼成
皇帝还宫礼部尚书以表交内监恭奉入宫余如前仪
右
皇帝朝贺
是日侍衞命妇豫设
皇后拜位于
慈宁宫檐前正中北向设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拜位于左右稍后序公主福晋以下二品命妇以上拜位于丹陛上按左右翼依次分列均北面设引礼命妇二人赞相礼仪又设命妇八人前引自公主逮命妇凡与朝贺及执事者咸朝服自
永康右门入进
慈宁门于东西丹墀序立内监移丹陛乐于
慈宁门檐下北向礼部尚书转传内监奏请
皇后诣
皇太后宫行礼
皇后率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具礼服陞舆以次出
啓祥门前引命妇恭导至
徽音左门外降舆入
皇后陞丹陛至檐前东向立
皇贵妃
贵妃
妃
嫔东西面序立公主福晋暨命妇依次东西面序立皆北上引礼命妇转传内监奏请
皇太后陞慈宁宫宝座
皇太后礼服出中和韶乐作奏豫平之章【乐辞见前后仿此】陞座乐止引礼命妇引
皇后
皇贵妃
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