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通志 - 第 276 页/共 1359 页

犹存其职与防御团练诸使并授当由名号相沿未能遽革尔至大都督府旧与长史掌司牧尹南渡后以宰相兼领有同都督兼视军马多以 执政为之名称虽同实以总理军政督护诸将而未尝开府厘务在一代中前后己殊制矣   制置使 【唐宣宗大中五年始设制置使五代有安抚制置宋制置使掌经画边鄙军旅之事不常置南渡后多以安抚大使兼之其地 重秩高者加制置大使位宣抚副使上或置副使以贰之开禧中江淮四川并置大使后惟四川守臣带安抚制置使又有沿海制置使以明州 守臣领之】   宣谕使 【宋绍兴元年始置宣谕使掌宣谕德意不预他事归即罢任后以宣谕使招抚盗贼按察官吏节制军马其权任遂亚于宣抚 开禧后多以从官行使】   宣抚使副使 【宋制宣抚使掌宣布威灵抚绥边境及统护将帅督视军旅之事以二府大臣充副使掌贰使事徽宗宣和末始置又置 判官南渡后亦称处置宣抚使或以正使兼副使】   总领 【宋置四人掌措置移运应办诸军钱粮以朝臣充初建炎中置四川总领绍兴十一年改置淮东湖广淮西三总领序位在转运 副使上十五年复置四川总领其官属有干办公事准备差使淮东西有分差粮料院审计司榷货务都茶场御前封桩甲杖库大军仓大军库 赡军酒库市易抵当库惠民药局湖广有给纳场分差粮料院审计院御前封桩甲仗库大军仓库赡军酒库四川有分差粮料院审计院大军 仓库拨遣船运官赎药库籴买场】   (臣)等谨按宋南渡后以制置使宣抚使为行军要职及增置总领则军屯之财赋皆有专责然朝臣领职者仍带报发御前军马文字 则又使之与闻军政不独专理馈饷也   留守副留守 【唐置三都留守五代置留守及副留守宋制天子亲征则命亲王或大臣总留守事其西南北京留守各一人南渡初东 京北京并置留守又以掌兵官为副留守】   经略安抚司 【唐置安抚使经略使德宗贞元中又置安抚副使宋初不常置咸平二年始置安抚使五年置经略使皇佑四年置经略 安抚使宣和三年诸路经略安抚使以直秘阁以上充掌一路兵民之事南渡初以文臣充后以知州带管内安抚使寻废又置安抚大使自二 品以上为帅即为安抚大使】   走马承受 【宋制隶经略安抚总管司诸路各一人政和六年改为廉访使者靖康初复旧】   发运使 【唐置水陆发运使宋置发运使掌经度山泽财货之源漕淮浙江湖六路储廪以输中都又置副使及判官绍兴九年改为经 制使干道六年复置都大转运使后不复置】   转运使 【唐置转运使及副使后诸道分置巡院五代罢巡院复置转运使宋初设句当水陆计度转运使太平兴国初置转运使掌经 度一路财赋两省以上则为都转运使又置副使及诸路判官仁宗庆厯中并兼按察使寻废又设随军转运使与都转运皆不常置其属有主 管文字干办官】   招讨使 【唐置招讨使五代有行营北面招讨使南面招讨使又置都招讨使宋制掌收牧招讨杀盗贼之事不常置建炎中许便宜行 事其属官并听奏辟】   抚谕使 【宋制掌存问采民之利病条奏而罢行之不常置】   (臣)等谨按五代时招讨使或加中书令非亲任之臣与藩镇之有功者不轻授焉宋南渡后招讨多遥领其地又权宜置官招徕河北 则设招抚使安辑羣盗则设镇抚使旋即罢废葢偏安一隅仅为补苴之术而已   提点刑狱公事 【宋制掌所部讼狱而平其曲直景德四年始置以朝臣充后参用武臣为副使熙寍二年罢用武臣建炎元年复置武 提刑四年罢之其属有检法官干办官又有提点开封府诸县镇公事掌察畿内县镇刑狱盗贼场务河渠之事】   提举常平茶盐司 【宋熙寍中始置提举常平司及提举茶盐司又有都大提举茶马司建炎初以常平职事并归提刑寻复置绍兴十 五年改充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并行两司之事依旧法为监司与转运判官叙官】   提举坑冶司 【唐置诸道铸钱使宋初以转运使兼提点坑冶景佑二年始置提点元丰二年复分置两司政和七年又置提点两员于 饥州虔州绍兴中并归虔州又称都大提点干道六年复置二人淳熙中并为一司】   提举市舶司 【唐广德元年置广州市舶使宋初以知州事兼市舶使元丰中始令转运使兼提举市舶使后又专置提举司建炎中罢 闽浙市舶司归转运使唯广南如故后复并置】   提举学事司 【宋崇寍二年置掌一路州县学政岁巡所部以察师儒之优劣诸生之勤惰而专举刺之事宣和三年罢不置】   (臣)等谨按唐以观察使为监司宋初唯置转运使后乃设提点刑狱至熙寍后增置监司有提举河北籴便司提举制置解盐司经制 边防财用司提举兵马提辖兵甲提举保甲司提举弓箭手提举三白渠公事检发司辇运司旋置旋废事权不一故司马光谓增立提举为病 民之本源苏轼亦论其事少员多人轻权重适以滋冗官之弊也南渡后转运提刑屡有增损又合常平茶盐为一司唯坑冶市舶仍置提举犹 用元丰之制焉   府州军监 【唐设州刺史后改为郡太守五代仍称刺史宋初惩藩镇之弊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其后以文武官参为知 州军事二品以上及带二府职事者称判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通判大郡置二人余置一人州不及万户者不置武 臣知州及小郡亦特置焉幕职官有签书判官厅公事两使防团军事推判官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诸曹官有录事户曹司法司理诸参军庆 历四年诏诸路州军监并立学增置教授】   县令 【唐制县置令一人五代仍唐制宋制县置令一人若京朝幕官则称知县事有戍兵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建炎初多用武臣后 复改用文臣其属有丞主簿尉】   庙令 【唐制五岳四渎令各一人宋制五岳四渎东海南海诸庙各置令丞主簿】   总管钤辖司 【宋置掌军旅屯戍营房守御之政令崇寍四年京畿四辅置副总管钤辖一人知州为总钤辖】   路分都监 【宋制掌本路禁旅屯戍边防训练之政】   诸军都统制 【宋建炎初置御营司立都统制绍兴十一年设御前诸军都统制其后诸军皆除都统制权任在帅臣右官卑者称副都 统制又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统领其下有正将准备将训练官部将队将等名皆偏裨之任】   巡检司 【宋制有沿边溪峒都巡检番汉都巡检或数州数县管界或一州一县巡逻又有刀鱼船战棹巡检江河淮海置捉贼巡检及 巡马递铺巡河巡捉私茶盐诸职各视其名以修举职业】   (臣)等谨按都统制初为御营军帅其后分驻诸州即以屯驻州名冠军额之上则为方州治军之职故宋职官志次于州县之后都巡 检以治边徼军政宋初择亲臣为之边圉扞御多以都巡检奏绩南渡后分置巡检以控要害而总于都巡检其制亦稍殊云   监当官 【宋制掌茶盐酒税场务征输及冶铸之事诸军州随事置官建炎四年诏州以五人为额】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二 职官略三   职官略 【三】   辽官制   ○辽官制   辽太祖受位要尼用其旧俗职守名称与古迥异迨世宗兼有燕代始增置官班渐仿唐制自兹而降日以浸繁辽俗东向而尚左故御帐 东向谓之横帐其官则分北面南面北面治契丹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军马租赋之事叶隆礼契丹国志谓北面在牙帐之北 以主番事南面在牙帐之南以主汉事是也然北面官又自有北南二院自宰相枢密宣徽林牙下至郎君护卫皆分北南其实所治皆北面之 事以其牙帐居大内帐殿之北则谓之北院居南则谓之南院耳今观其制北南枢密以下略视六部而以北南宰相总之北府治兵南府治民 各有专司不相侵越此其制之得也若夫百官择人必先宗姓属国既灭犹存部族迹其用意厚矣而又惧皇族之专也任五帐以贰之尊要尼 之后也列二院以制之仁厚之中智略寓焉以至宫帐部族体统相承属国边防扼制有术凡此北面之制创自太祖者史谓事简职专官制朴 实洵不虚也至世宗天禄之际内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属外设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之任始未尝不欲备前代之制以润色 乎大业而位号张皇掌寄纷杂或暂置于一时或偏设于一地史家不得其详往往一官而仅举一曾任其职者以实之揆其所由岂非北面官 体制己备南面第袭其名职事简而权势轻故不得与北面比也夫一代之兴创制显庸必有足录辽立国二百余年与五代北宋相终始政刑 不坠人民乂安岂偶然哉其官职既不与古同谨自为一编叙其要者着于篇   北面   南面   △北面   北面朝官   北面御帐官   北面着帐官   北面皇族帐官   北面诸帐官   北面宫官   北面部族官   北面坊扬局冶牧厩等官   北面军官   北面边防官   北面行军官   北面属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