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通典 - 第 378 页/共 410 页

辰州路 【下】 宋为辰州元改辰州路领县四沅陵 【中】 辰溪 【下】 庐溪 【下】 叙浦 【下】   沅州路   沅州路 【下】 宋为镇远州 【按宋史地理志无以沅州为镇远州之文疑宋志或有讹脱谨附识】 元至元十二年立沅州安抚司十四年改沅州路总管府领县三卢阳 【下】 黔阳 【下】 麻阳 【下】   兴国路   兴国路 【下】 宋为兴国军元至元十四年升兴国路总管府旧隶江西三十年自江西割隶湖广设录事司领县三永兴 【下倚郭】 大治 【下】 通山 【下】   汉阳府   汉阳府宋为汉阳军咸淳十年郡守孟琦以城来归元至元十四年升汉阳府领县二汉阳 【至元二十二年升中县】 汉川 【下】   归州   归州 【下】 宋为归州德佑初归附元至元十二年立安抚司十四年改归州路总管府十六年降为州领县三秭归 【下倚郭】 巴东 【下】 兴山 【下】   靖州路   靖州路 【下】 宋为靖州元至元十二年立安抚司明年改靖州路总管府领县三永平 【下】 会同 【下】 通道 【下】   湖南道宣慰司 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司   天临路   衡州路   道州路   永州路   郴州路   全州路   宝庆路   武冈路   桂阳路   茶陵州   耒阳州   常宁州   天临路   天临路 【上】 宋为潭州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十四年立行省改潭州路总管府十八年迁行省于鄂州徒湖南道宣慰司治潭州天历二年以潜邸所幸改天临路设录事司领县五州七长沙 【上倚郭】 善化 【倚郭】 衡山 【上】 宁乡 【上】 安化 【下】  醴陵州 【中】 元贞元年升醴陵县为州浏阳州 【中】 元贞元年升浏阳县为州 攸州 【中】 元贞元年升攸县为州 湘乡州 【下】 元贞元年升湘乡县为州 湘潭州 【中】 元贞元年升湘潭县为州 益阳州 【中】 元贞元年升安化县为益阳州 湘阴州 【下】 元贞元年升湘阴县为州   衡州路   衡州路 【上】 宋为衡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衡州路总管府十五年置湖南宣慰司以衡州为治所十八年移司于潭衡州隶焉设录事司领县三衡阳 【上倚郭】 安仁 【下】 酃   道州路   道州路 【下】 宋为道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道州路为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四营道 【中倚郭】 宁远 【中】 江华 【中】 永明 【中】   永州路   永州路 【下】 宋为永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永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三零陵 【上倚郭】 东安 【上】 祈阳 【中】   郴州路   郴州路 【下】 宋为郴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郴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六郴阳 【中倚郭旧为敦化县至元十三年改今名】 宜章 【中】 永兴 【中】 兴宁 【下】 桂阳 【下】 桂东 【下】   全州路   全州路 【下】 宋为全州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改全州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二清湘 【上倚郭】 灌阳 【下】   宝庆路   宝庆路 【下】 宋为宝庆府元至元十二年立安抚司十四年改宝庆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二邵阳 【上倚郭】 新化 【中】   武冈路   武冈路 【下】 宋为武冈军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升武冈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三武冈 【上倚郭】 新宁 【下】 绥宁 【下】   桂阳路   桂阳路 【下】 宋为桂阳军元至元十二年置安抚司十四年升桂阳路总管府设录事司领县三平阳 【上】 临武 【中】 蓝山 【下】   茶陵州   茶陵州 【下】 宋为茶陵军复为县元至元十九年升为州   耒阳州   耒阳州 【下】 至元十九年升耒阳县为州   常宁州   常宁州 【下】 至元十九年升常宁县为州   广西两江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司   静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