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通典 - 第 347 页/共 410 页
平州
平州辽兴军 【上】 节度秦为辽西右北平二郡地汉因之隋文帝开皇中改平州大业初复为郡唐武德初改州天宝元年仍北平郡后唐复为平州辽太祖天赞二年取之以定州俘户错置其地领州二县三卢隆 【本春秋肥如国汉晋属辽西郡元魏为郡治兼立平州北齐属北平郡隋开皇中省肥如入新昌十八年改今名】 安喜 【本汉令支县地久废辽太祖以定州安喜县俘户置】 望都 【本汉海阳县久废辽太祖以定州望都县俘户置】 滦州永安军 【中】 刺史本古黄洛城秦为右北平汉为石城县后名海阳县晋以后属辽西石晋割地在平州之境辽太祖以俘户置州领县三义豊 【本黄洛故城汉属辽西郡久废唐季入契丹世宗置县】 马城 【本卢龙县地唐开元二十八年析置县以通水运辽来属】 石城 【汉置属右北平郡久废唐贞观中于此置临渝县万岁通天元年改名】 营州邻海军 【下】 刺史本秦辽西郡地汉为昌黎郡元魏立营州后周为高宝宁所据隋开皇置州大业改辽西郡唐武德元年复为营州万岁通天元年始八契丹圣历二年侨治渔阳开元五年还治柳城天宝元年改曰柳城郡后唐复为营州辽太祖以居定州俘户领县一广宁 【汉柳城县属辽西郡万岁通天元年八契丹中宗神龙元年移幽州界开元四年复旧辽改今名】
△西京道
西京大同府
丰州
云内州
天德军
宁边州
奉圣州
蔚州
应州
朔州
东胜州
金肃州
河清军
西京大同府
西京大同府战国属赵武灵王始置云中郡秦属代王国后为平城县魏属新兴郡晋仍属雁门刘琨表封猗卢为代王都平城元魏道武于此遂建都邑孝文帝改为司州牧置代尹迁都洛邑改万年又置恒州高齐文宣帝废州为恒安镇寻复恒州周复恒安镇改朔州隋仍为镇唐武德四年置北恒州七年废贞观十四年移云中定襄县于此永淳元年摩多为民患移民朔州开元十八年置云中州天宝元年改云中郡干元元年曰云州五代后唐同光三年以云州为大同军节度使石晋代唐以契丹有援立功割山前代北地为赂初仍为大同军节度重熙十三年升为西京府曰大同领州二县七大同 【本大同川地重熙十七年西夏犯边析云中县置】 云中 【赵置沿革与京府同】 天成 【本极塞之地魏道武帝置广牧县唐武德五年置定襄县辽析云中置】 长青 【本白登台地辽始置县】 奉义 【本汉陶林县地辽析云中置】 怀仁 【本汉沙南县元魏废隋开皇二年移云内于此大业二年置大利县属云州改属定襄郡隋未陷突厥辽改今名 案金史地理志载辽析云中置与此异谨附识】 怀安 【本汉夷舆县地历魏至隋为突厥所据唐克颉利县遂废为怀荒镇高勋镇燕秦分归化州文德县置初隶奉圣州后来属】 宏州博宁军 【下】 刺史东魏静帝置北灵丘县唐初陷突厥开元中置横野军安边县天宝乱废后为襄阴村辽统和中以寰州近边为宋将潘美所破废之乃于此置宏州初军曰永宁领县二永宁 顺圣 【本魏安塞军五代兵废高勋镇幽州奏景宗分永兴县置初隶奉圣州后来属】 德州 【下】 刺史唐会昌中以西德店置州辽开泰八年以汉户复置领县一宣德 【本汉桐过县地属云中郡后隶定襄郡汉末废高齐置紫阿镇唐会昌中置县 案金史地理志及山西通志并云德州昭圣军辽史不载军名谨附识】
丰州
丰州天德军节度秦为上郡北境汉属五原郡自晋怀帝永嘉之乱属赫连勃勃后周置永丰镇隋开皇中升为县改丰州大业七年为五原郡恭帝义宁元年改归顺郡唐武德元年为豊州总管府六年省贞观四年分灵州境置丰州都督府领蕃户天宝初改九原郡干元元年复丰州后入回鹘会昌中克之后唐改天德军辽神册五年攻下更名应天军复为州兵事属西南面招讨司领县二富民 【本汉临戎县辽改今名】 振武 【本汉定襄郡盛乐县元魏尝都于此唐武德四年克突厥建云中都督府高宗麟德三年改单于大都督府圣历元年又改安北都督开元七年割隶东受降城八年置振武军节度使会昌五年为安北都护府后唐庄宗以兄嗣本为振武节度使辽神盅元年伐吐浑还攻之尽俘其民以东唯存乡兵三百人防戌后更为县】
云内州
云内州开远军 【下】 节度本中受降城地辽初置代北云朔招讨司改云内州道宗清宁初升兵事属西南面招讨司 【案方舆纪要及续舆地考等书并云辽置开远军清宁初改云内州谨附识】 领县二柔服 宁人
天德军
天德军本中受降城唐开元中废横塞军置天安军于大同川干元中改天德军辽太祖破天德尽掠吏民以东后置招讨司渐成井邑仍以国族为天德军节度使
宁边州
宁边州镇西军 【下】 刺史本唐隆镇辽置兵事属西南面招讨司
奉圣州
奉圣州武定军 【上】 节度本唐新州后唐置团练使总山后八军庄宗同光二年升威塞军石晋割献辽太宗改升兵事属西京都部署司领州三县四永兴 【本汉涿鹿县地】 矾山 【本汉军都县】 龙门 望云 【本望云川地景宗于此建潜邸后置县隶彰愍宫】 归化州雄武军 【上】 刺史本汉下洛县元魏改文德县唐升武州僖宗改毅州后唐太祖复武州明宗又为毅州潞王仍为武州石晋割献辽改今名领县一文德 【本汉女祁县地元魏置县】 汗州清平军 【下】 刺史本汉潘县元魏置北齐置北燕郡改怀戎县隋废郡属涿郡唐武德中复置北燕州县仍旧贞观八年改妫州五代时奚王去诸以数千帐次妫州自别为西奚号汗州辽因之领县一怀来 【本怀戎县太祖改】 儒州缙阳军 【中】 刺史唐置后唐同光二年隶新州辽太宗改奉圣州仍属领县一缙山 【本汉广宁县地唐天宝中割妫州县置】
蔚州
蔚州忠顺军 【上】 节度本代郡周宣帝始置蔚州隋开皇中废唐武德四年复置至德二年改兴唐县干元元年仍旧石晋献地升忠顺军后更武安军统和四年入宋寻复之降刺史隶奉圣州升观察复忠顺军节度兵事属西京都部置司领县五灵仙 【唐置兴唐县梁改隆化县后唐同光初复置晋改今名】 定安 【本汉东安阳县地废辽置今县】 飞狐 【后周大象二年置广昌县于五龙城隋仁寿元年改今名】 灵丘 【汉置后汉省东魏复置属灵丘郡隋开皇中罢郡来属大业初改隶代州唐武德六年仍旧】 广陵 【本汉延陵县隋唐为镇州后唐同光初分兴唐县置石晋割属辽 案金史地理志广灵亦作陵辽统和三年析灵山置与辽志异谨附识】
应州
应州彰国军 【上】 节度唐武德中置金城县后改应州后唐明宗州人也天成元年升彰国军节度兴唐军寰州隶焉辽因之兵事属西京都部署司领三金城 【本汉阴馆县汉末废为阴馆城大业末陷突厥唐始置金城县】 浑源 【唐置】 河阴 【本汉阴馆县地初隶朔州辽清宁中来属】
朔州
朔州顺义军 【下】 节度本汉马邑县地魏始置朔州葛荣乱废高齐天保六年复置周武帝置朔州总管府隋大业三年改马邑郡唐武德四年复朔州辽升顺义军节度兵事属西京都部署司领州一县三鄯阳 【本汉定襄县地献帝建安中置新兴郡元魏置桑干郡高齐置招远县郡仍旧隋开皇三年置郡来隶大业元年改今名】 宁远 【齐天保六年于朔州西置招远县唐干元元年改今名】 马邑 【汉置属雁门郡唐开元五年析鄯阳县东三十里置大同军倚郭置今县】 武州宣威军 【下】 刺史赵惠王置武川塞魏置神武县唐末置武州后改毅州辽重熙九年复为武州号宣威军领县一神武 【魏置晋改新城初隶朔州后置州并宁远为一县来属】
东胜州
东胜州武兴军 【下】 刺史隋开皇七年置胜州大业五年改榆林郡唐贞观五年于南河地置决胜州故谓此为东胜州天宝七年又为榆林郡干元元年复为胜州辽神册元年破振武军胜州之民皆趋河东州废石晋割代北来献复置兵事属西南面招讨司领县二榆林河滨
金肃州
金肃州重熙十二年伐西夏置割燕民三百户防秋兵一千实之属西南面招讨司
河清军
河清军西夏归辽开直路以趋上京重熙十二年建城号河清军徒民五百户防秋兵一千人实之属西南面招讨司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一 州郡十一
金一
○金一【上京路 威平路 东京路 北京路 西京路 中都路】
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林密雅呼达噶境北自扶余路之北三千余里和罗和博穆昆地为边右旋入泰州博勒果所浚界壕而西经临潢金山跨庆桓抚昌净州之北出天山外包东胜接西夏逾黄河复西历葭州及米脂塞出临洮废会州积石之外与生羌地相错复自积石诸山之南左折而东逾洮州越盐州堡循渭至大散关北并山入京兆络商州南以唐邓西南皆四十里取淮之中流为界而与宋为表里袭辽制建五京置十四总管府是为十九路其闲散府九节镇三十六防御郡二十二刺史郡七十三军十有六县六百三十二后复尽升军为州或升城堡寨镇为县是以金之京府州凡百七十九县加于旧五十一城寨堡关百二十二镇四百八十八东极海西逾积石北过阴山南抵淮汉地方万领里
上京路
咸平路
东京路
北京路
西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