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通典 - 第 346 页/共 410 页

荷州   荷州   源州   源州   渤海州   渤海州   宁江州   宁江州混同军观察清宁中置初防御后升兵事属东北统军司领县一混同   河州   河州德化军置军器坊   祥州   祥州瑞圣军节度兴宗以铁骊户置兵事隶黄龙废都部署司领县一怀德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九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三十  州郡十     辽二   ○辽二【中京道 南京道 西京道】   中京道   南京道   西京道   △中京道   中京大定府   成州   兴中府   宜州   锦州   川州   建州   来州   中京大定府   中京大定府汉新安平县汉末步奚居之魏武北征降者一十余万去之松漠其后拓跋氏乘辽建牙于此当饶乐河水之南温渝河水之北唐太宗伐高丽驻跸于此部帅苏支从征有功奚长可度率众内附为置饶乐都督府懿宗咸通以后契丹始大奚族不复敢抗辽太祖建国举族臣属圣宗尝过七金山土河之滨望云气有郛郭楼阙之状因议建都统和二十四年五帐院进故奚王牙帐地二十五年城之实以汉户号曰中京府曰大定领州十县九大定 【白霫故地以诸国俘户居之】 长安 【本汉宾从县以诸部人居之】 富庶 【本汉新安平地辽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劝农 【本汉宾从县地辽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文定 【辽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升平 【辽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归化 【本汉柳城县地】 神水 【本汉徒河县地辽开泰二年置】 金源 【本唐青山县地辽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恩州怀德军 【下】 刺史本汉新安平县地辽太宗建州开泰中以渤海户实之初隶永兴宫后来属领县一恩化 【辽开泰中以渤海人户置】 惠州惠和军 【中】 刺史本唐归义州地辽太祖俘汉民数百户免麛山下创城居之置州领县一惠和 【圣宗迁上京惠州民括诸宫院落账户置】 高州观察唐信州之地武后万岁通天元年以契丹伊斯珲部置辽开泰中圣宗伐高丽以俘户置领县一三韩 【辰韩为扶余弁韩为新罗马韩为高丽开泰中圣宗伐高丽俘三国之遗人置】 武安州观察唐沃州地辽太祖俘汉民居木叶山下因建城以迁之号杏埚新城复以辽西户益之更曰新州统和八年改今名初刺史后升领县一沃野 利州 【中】 观察本中京阜俗县统和二十六年置刺史州开泰元年升领县一阜俗 【唐末契丹渐炽役使奚人迁居琵琶川统和四年置县初隶彰愍宫更隶中京后置州仍隶焉 按统和二十六年金史作十六年谨附识】  榆州高平军 【下】 刺史本汉临渝县地后隶右北平骊城县唐武后载初二年析镇州置黎州处靺鞨部落后为奚人所据辽太宗南征横帐嘉哩以所俘镇州民置州开泰中没入领县二和众 【本新黎县地】 永和 【本汉昌城县地统和二十二年置】  泽州广济军 【下】 刺史本汉上垠县地辽太祖俘蔚州民立寨居之开泰中置州领县二神山 滦河 【本汉徐无县地属永兴宫】  北安州兴化军 【上】 刺史本汉女祁县地属上谷郡晋为冯跋所据唐为奚王府西省地辽圣宗以汉户置州领县一利民 【本汉且居县地】 潭州广润军 【下】 刺史本中京之龙山县开泰中置州领县一龙山 【本汉交黎县地开泰二年以习家寨置】  松江州胜安军 【下】 刺史辽开泰中置领县一松江 【本汉文成县地辽开泰二年置】   成州   成州兴府军节度晋国长公主以媵户置军曰长庆初隶上京后改军名来隶领县一同昌   兴中府   兴中府本霸州彰武军节度古孤竹国汉柳城县地慕容皝迁都于此改为龙城县元魏为辽西郡随平高宝宁置营洲炀帝废州置柳城郡唐高祖武德初改营洲总管府寻为都督府后为奚所据辽太祖平奚及俘燕民将建城命韩知方择其处乃完葺柳城号霸州彰武军节度统和中制置建霸宜锦白川等五州寻落制置隶积庆功后属兴圣宫重熙十年升兴中府领州二县四兴中 【本汉柳城县地太祖掠汉民居此置霸城县重兴中置府更名 案辽无重兴年号兴字当是熙字之讹谨附识】 营丘 【析霸城置】 象雷 【辽开泰二年以麦务川置初隶中京后属】 闾山 【本汉且虑县辽开泰二年以罗家军置隶中京后属】  安德州化平军 【下】 刺史以霸州安德县置来属领县一安德 【统和八年析霸城东南龙由徒河境户置隶干州更属霸州置州来属】  黔州阜昌军 【下】 刺史本汉辽西郡地辽太祖平渤海以所俘户居之隶黑水河提辖司安帝置州析宜霸二州汉户益之初隶永兴宫更隶中京后置府来属领县一盛吉 【太祖平渤海俘兴州盛吉县民来居此因置县】   宜州   宜州崇义军 【上】 节度本辽西粲县地兴宗以定州俘户建州隶积庆功领县二宏政 【世宗以定州俘户置】 闻义 【世宗置初隶海北州后来属】   锦州   锦州临海军 【中】 节度本汉辽东无虑县慕容皝置西乐县辽太祖以汉俘建州隶宏义宫领州一县二永乐 安昌 严州保肃军 【下】 刺史本汉海阳县地辽太祖平渤海迁汉户杂居兴州境圣宗于此建城隶宏义宫来属领县一兴城   川州   川州长宁军 【中】 节度本唐青山州地辽太祖弟明王安图置会同三年诏为白川州安图子察克以大逆诛没入省曰川州初隶崇德宫统和中属文忠王府领县三宏理 【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户置】 咸康 宜民 【统和中置】   建州   建州保静军 【上】 节度唐武德中置昌乐县辽太祖完葺故垒置州初属武宁军隶永兴宫后属敦睦宫领县二永霸 永康 【本唐昌黎县地】   来州   来州归德军 【下】 节度本唐瑞州故地辽太平元年改置初刺史后升隶永兴宫领州三县一来宾 【本唐来远县地】 隰州平海军 【下】 刺史慕容皝至集宁县辽圣宗括账户迁信州大雪不能进建城于此置州隶兴圣宫来属领县一海阳 【本汉县滨海地多鹻卤置盐场于此】  迁州兴善军 【下】 刺史本汉阳乐县地辽圣宗平大延琳迁归州民置来属领县一迁民 润州海阳军 【下】 刺史辽圣宗平大延琳迁宁州之民居此置州领县一海滨 【本汉阳乐县地迁润州本东京城内渤海民户因叛移于此】   △南京道   南京析津府   平州   南京析津府   南京析津府本幽州唐置大都督府改范阳节度使五代晋以辽有援立之功割幽州等十六州以献辽太宗升为南京又曰燕京府曰幽都军号卢龙开泰元年落军额 【按金史志云辽会同元年升为南京府曰幽都仍号卢龙军开泰元年更为永安析津府辽史未详 谨附识】 领州六县十一析津 【本晋蓟县改蓟北县辽开泰元年更今名】 宛平 【本晋幽都县辽开泰元年更今名 案方舆纪要唐德宗建中元年析蓟县置幽都县辽志作晋幽都县盖误又开泰元年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作统和二十二年未知孰是谨附识】 昌平 【本汉军都县后汉属广阳郡晋属燕国元年魏置东燕郡及昌平县郡废县隶幽州 案续舆地考昌平五代唐改为燕平石晋复旧辽史未晰谨附识】 良乡 【隶为中都县汉改今名旧属涿郡北齐省入蓟县寻复置唐武后圣历元年改固节镇神龙元年复旧】 潞 【本汉旧县属渔阳郡唐武德二年置元州贞观元年州废复为县】 安次 【本汉旧县属渔阳郡唐武德四年徙至东南五十里石梁城贞观八年又徙今县西五里常道城元宗开元二十三年又徙耿就桥行市南】 永清 【本汉益昌县隋置通泽县唐置武隆县改会昌天宝初改今名】 武清 【汉雍奴县属渔阳郡唐天宝初改今名】 香河 【本武清孙村辽于新仓置榷盐院居民聚集因分武清香河潞三县户置 案辽以前未有香河县此云析武清香河等三县置疑误谨附识】 玉河 【本泉山地刘仁恭于大安山创宫观司炼丹羽化之术于方士王若纳因割蓟县分置以供给之】 漷阴 【本汉泉山之霍村镇辽每季春弋猎于延芳淀居民成邑就城故漷阴镇后改为县 案金史志漷阴县辽太平中以漷阴村置辽史未详谨附识】  顺州归化军 【中】 刺史本隋置唐武德初改燕州武宗会昌中改归顺州唐末仍为顺州初军曰归宁后更今名领县一怀柔 【唐贞观六年置治五柳城改顺义县开元四年置松漠府弹汗州天宝元年改归化县肃宗干元元年复今名 案辽志以顺州为隋置考隋书粟末靺鞨内附止云居之柳城而已太平寰宇记云炀帝大业八年为置辽西郡以统之亦未有置顺州之文也新唐书贞观四年平突厥以其部落置顺佑化长四州都督府于幽灵之境顺州之置实在此时谨附识】  檀州武威军 【下】 刺史本燕渔阳郡地汉为白檀县元魏创密云郡兼置安州后周改为元州隋高祖开皇十八年割燕乐密云二县置檀州唐天宝元年改密云郡干元元年复为檀州辽加今军号领县二密云 【本汉白檀县后汉以居斤奚元魏置密云郡领白檀要阳密云三县高齐废郡及二县来属】 行唐 【本定州行唐县太祖掠定州破行唐尽驱其民北至檀州择旷土居之凡置十寨仍名行唐县隶彰愍宫】  涿州永泰军 【上】 刺史汉高祖六年分燕置涿郡魏文帝改范阳郡晋为范阳国元魏复为郡隋开皇二年罢郡属幽州大业三年以幽州为涿郡唐武德元年郡废为涿县七年改范阳县代宗大历四年置涿州石晋以归太祖领县四范阳 【本汉涿县唐武德中更名】 固安 【本汉方城县唐武德四年属北义州贞观二年来属】 新城 【本汉新昌县唐大历四年析固安县置后省唐明宗天成四年复析范阳县】 归义 【本汉易县地齐并入郑县唐武德五年置北义州州废复置县来属】  易州高阳军 【上】 刺史汉为易故安二县地隋置易州隋末为上谷郡唐武德四年复为易州天宝元年仍为上谷郡干元元年又改易州五代隶定州节度使辽会同九年孙方简以其地来附应历九年为周世宗所取后属宋统合七年攻克之升今军领县三易 【本汉县齐显祖天保七年省隋开皇十六年于故安城西北隅置县】 容城 【本汉县先属涿郡唐武德五年属北义州贞观元年还来属圣历三年改全忠县天宝元年复旧】 涞水 【本汉道县周静帝大象十八年改今名 案汉书地理志涿郡有逎县别无道县之名辽史盖误又案方舆纪要涞水宋初省入易县辽复置史文未详谨附识】  蓟州尚武军 【上】 刺史秦渔阳右北平二郡地隋文帝开皇中徙治元州总管府炀帝改渔阳郡唐武德元年废入幽州开元十八年分置领县三渔阳 【本汉县属渔阳郡晋省复置元魏省唐属幽州开元十八年来属】 三河 【本汉临朐县地唐开元四年析潞州置 案前后汉书地理志上谷涿郡无临朐县新唐书地理志载武德二年析潞县置临朐县贞观元年省开元四年更置三河县当以新唐书为是谨附识】 玉田 【本汉无终县唐万岁通天元年更名属幽州开元八年属营州十八年来属】  景州清安军 【下】 刺史本蓟州遵化县重熙中置领县一遵化 【本唐平州买马监为县来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