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通典 - 第 322 页/共 410 页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七 州郡七     宋二   ○宋二【陕西路 两浙路 淮南东路 淮南西路 江南东路 江南西路 荆湖南路 荆湖北路】   陕西路   两浙路   淮南东路   淮南西路   江南东路   江南西路   荆湖北路   荆湖南路   △陕西路   陕西路庆历元年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熙宁五年陕西又分永兴建熙河并前四路为六路共三十四州军 【按王应麟地理通释康定二年分陕西为四路秦凤泾原环庆鄜延熙宁五年陕西又分永兴建熙河并前四路为六路宋史俱混入熙河当有错误】   永兴军路   秦凤路   永兴军路   永兴军路府二州十五军一县八十三其后延州庆州改为府又增银州醴州及定边绥德清平庆成四军凡府四州十五军五县九十 【按永兴军路脱去丹州及鄜州所领四县得州十四县七十八今增入丹州及鄜州四县则州十五县八十二加后增置清平军定边军各一县醴州五县共县八十九内醴泉武功二县重见实得县八十七宋史有误】   京兆府   河中府   解州   陕州   商州   虢州   同州   华州   耀州   清平军   延安府   鄜州   丹州   坊州   保安军   绥德军   银州   庆阳府   环州   邠州   宁州   醴州   定边军   京兆府   京兆府京兆郡永兴军节度本次府大观元年升大都督府旧领永兴军路安抚使宣和二年诏称京兆府县十三长安 【次赤】 樊川 【次赤旧万年县宣和七年改】 鄠 【次畿】 蓝田 【次畿】 咸阳 【次畿】 泾阳 【次畿】 栎阳 【次畿】 高阳 【次畿 按高阳当作高陵】 兴平 【次畿】 临潼 【次畿唐昭德县宋大中祥符改案昭德当作昭应】 醴泉 【次畿】 武功 【次畿政和八年同醴泉拨入醴州】 干佑 【次畿】 监二 【熙宁四年置铸铜钱八年置铸铁钱】   河中府   河中府 【次府】 河东郡护国军节度 【案宋朝事实太平兴国七年改护国军节度宋史未详谨附识】 旧兼提举解州庆成军兵马巡检事县七河东 【次赤熙宁三年省西河县六年省永乐县为镇入焉】 临晋 【次畿】 猗氏 【次畿】 虞乡 【次畿】 万泉 【次畿】 龙门 【次畿元佑二年置铸钱监二】 荣河 【次畿旧隶庆成军熙宁元年废以荣河隶府即县治置军使】 庆成军 【大中祥符中以荣河为庆成军寻废】   解州   解州 【中】 防御县三解 【中】 闻喜 【望】 安邑 【紧】   陕州   陕州大都督府陕郡太平兴国初改保平军节度旧兼提举商虢州兵马巡检事县七陕 【中熙宁六年省硖石县为石壕镇入焉】 平陆 【上】 夏 【上】 灵宝 【上熙宁四年湖城县入焉】 芮城 【中下】 湖城 【中下元丰元年复置县】 闵乡 【中下太平兴国三年自虢州与湖城县同来隶】 监二 【熙宁三年置铸铜钱八年置铸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