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通典 - 第 321 页/共 410 页

火山军   保德军   晋宁军   太原府   太原府太原郡河东节度太平兴国四年降为紧州 【按宋朝事实作降为并州与宋史异谨附识】 军事废太原县 【按元丰九域志废太原县归榆次宋史未详谨附识】 以平定乐平二县属平定军交城属大通监旧领河东路安抚使元丰为次府大观元年升大都督府县十阳曲 【次赤有百井阳兴二砦】 太谷 【次畿】 榆次 【次畿】 寿阳 【次畿】 孟 【次畿】 交城 【次畿开宝元年自大通监来隶】 文水 【次畿】 祁 【次畿】 清源 【次畿】 平晋 【中熙宁三年废入阳曲政和五年复 案兴地广记建隆四年以平晋县为平晋军太平兴国四年废军为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监二大通永利   隆德府   隆德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初改昭德旧领河东路兵马钤辖兼提举泽晋绛州威胜军屯驻泊本城兵马巡检事本潞州建中靖国元年改为军崇宁三年升为府仍还昭德旧节县八上党 【望】 屯留 【上】 襄垣 【上】 潞城 【上】 壶关 【中】 长子 【中】 涉 【中】 黎城 【中天圣三年徒治涉之东南白马驿熙宁五年省入潞城县元佑元年复】   平阳府   平阳府 【望】 平阳郡建雄军节度本晋州政和六年升为府县十临汾 【望】 洪洞 【紧】 襄陵 【紧熙宁五年废慈州乡宁县分隶焉有雕掌豹尾二砦】 神山 【上有韩买安国史壁迭头等堡】 赵城 【上熙宁五年省为镇隶洪洞元丰三年复为县】 汾西 【中有厚裔青岸石桥青山边柏五砦】 霍邑 【中】 冀氏 【中有府城永兴二砦陶川白练当谷横岭四堡】 岳阳 【中下】 川 【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县来属熙宁五年省为镇入冀氏元佑元年复为县】 务二炼矾山庆祚军 【政和三年以赵城造父始封之地升为军以军事领之】 绛州 【雄】 绛郡防御县七正平 【望】 曲沃 【望】 太平 【望熙宁五年废慈州以乡宁县分隶太平稷山】 翼城 【上】 稷山 【中】 绛 【中有中山花崖华山三砦】 垣曲 【下有铜钱一监】   泽州   泽州 【上】 高平郡县六晋城 【紧】 高平 【上】 阳城 【上】 諯氏 【中】 陵川 【中】 沁水 【中下】 关一雄定 【旧天井关属晋城县钦宗靖康元年改今名】   代州   代州 【上】 雁门郡防御景德二年废唐林县 【按舆地广记省唐林入崞县宋史未详谨附识】 县四雁门 【中下有西陉胡谷雁门三砦】 崞 【中下有楼板阳武石峡土墱四砦】 五台 【中下】 繁时 【下有繁时茹越大石义兴治宝兴军瓶形梅回麻谷入砦】   忻州   忻州 【下】 定襄郡国练县二秀容 【紧熙宁五年省定襄入焉元佑元年定襄复为县有石岭关忻口云内徒合四砦】 定襄 【中下】   汾州   汾州 【望】 西河郡军事县五西河 【望有永利西监】 平遥 【望】 介休 【上】 灵石 【中有阳凉南关阳凉北关】 孝义 【上太烎兴国元年改为中阳后复为孝义熙宁五年省为镇入介休元佑元年复】   辽州   辽州 【下】 乐平郡熙宁七年州废省平城和顺二县为镇入辽山县隶平定军省榆社县为镇入威胜军武乡县元丰八年复置州县镇并复来隶元佑元年复置榆社和顺平城县县四辽山 【下有泽砦】 和顺 【下】 榆社 【中】 平城 【中】   宪州   宪州 【中】 汾源郡军事初治楼烦咸平五年移治静乐军 【按此下疑脱之静乐三字】 县遂废军又废 【按又废二字疑衍】 楼烦改隶岚州 【按宋史所载宪州沿革未详据隆平集宋朝事实并云咸平三年以岚州静乐塞为静乐军五年改静乐军为宪州元丰九域志云废静乐军置宪州以楼烦县隶州谨附识】 熙宁三年废宪州以静乐县隶岚州十年复宪州作领静乐县政和五年赐郡名县一静乐 【中咸平五年废天池元池二县入焉】   岚州   岚州 【下】 楼烦郡军事太平兴国五年以岚谷隶岢岚军县三宜芳 【中有飞鸢堡】 合河 【中下有乳浪砦】 楼烦 【下咸平五年自宪州来隶】   石州   石州 【下】 昌化郡军事旧带岚石隰三州都巡检使元丰五年置葭芦吴堡二砦隶州因置二砦沿边都巡检使遂令三州各带沿边都巡检使哲宗元符二年升葭芦砦为晋宁军以州之临泉县隶焉大观三年复以定胡县隶晋宁军县三离石 【中】 平夷 【中有伏落津砦】 方山 【下】   隰州   隰州 【下】 大宁郡团练熙宁五年废慈州以吉乡县隶州即县治置吉乡军使仍省文城县为镇隶焉元佑元年复慈州七年以州之上平永宁两关俯逼西界以州为次边县六隰川 【上】 温泉 【上有碌矾一务水头白壁先降三砦】 蒲 【中】 大宁 【中】 石楼 【中有上年永宁二砦】 永和 【中】   慈州   慈州 【下】 团练旧领吉乡文城乡宁三县熙宁五年废州以吉乡县隶隰州即县治置吉乡军使仍省文城为镇隶焉又以乡宁入晋州襄陵县元佑元年复吉乡军为慈州县一吉乡 【中】   麟州   麟州 【下】 新秦郡干德五年升建宁军节度端拱初改镇西军节度县一新秦 【上政和四年废银城连谷二县入焉有神堂静羌二砦惠宁镇川二堡银城有屈野川五原塞银城神木建宁三砦肃定神大通津阑干四堡连谷有屈野川横阳堡】 大和砦 【地名大和谷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大和堡 【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府州   府州 【中】 靖康军节度本永安军崇宁元年改军额政和五年赐郡名曰荣河旧置麟府路军马司以太原府代州路钤辖领之县一府谷 【下有安丰宁府百第三砦河滨斥堠靖安西安三堡】 宁川堡 【府州安丰砦外第九砦元符元年赐名】 宁边砦 【地名靖正平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宁疆堡 【宣和六年独移庄岭建堡赐名】 震威城 【宣和六年铁炉骨堆建砦赐名】   丰州   丰州 【下】 庆历元年元昊攻陷州地嘉佑七年以府州萝泊川掌地复建为州本军事政和五年赐郡名宁丰砦二永安保宁   威胜军   威胜军 【同下州】 太平兴国三年 【按隆平集作太平兴国二年与宋史异谨附识】 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为军 【按宋朝事实舆地广记并云并沁州入焉宋史未谨附识】 县四铜鞮 【中太平兴国初与武乡自潞州来隶】 武乡 【上熙宁七年废辽州以榆社县为镇入焉元丰八年复置辽州以榆社往隶】 沁源 【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县来隶】 绵上 【中下仁宗宝元二年自大通监来隶庆历六年徒治军西北大觉寺地 按宋朝事实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绵上县属大通监宝元二年来属宋史未详谨附识】   平定军   平定军 【同下州】 太平兴国二年以镇州广阳砦建为军四年以并州平定乐平二县来属县二平定 【中唐广阳县宋太平兴国四年改有故井陉关百井砦】 乐平 【中有静阳砦 按方舆纪要乐平县宋干德初代北汉取之升为平晋军旋复故改属平定军宋史未详谨附识】   岢岚军   岢岚军 【同下州】 太平兴国五年以岚州岚谷县建为军县一岚谷 【下熙宁三年废元丰六年复置有永和洪谷等六砦】   宁化军   宁化军 【同下州 按舆地广记太平兴国四年析岚州地置宁化县五年于县置军宋史未详谨附识】 县一宁化 【熙宁三年废元佑元年复崇宁三年又废为镇有西阳脑子细腰窟谷四砦】   火山军   火山军 【同下州】 本岚州之地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军 【按舆地广记以岚州雄勇镇建为军宋史未详谨附识】 治平四年置火山县四年废之 【按宋朝事实熙宁四年县废宋史脱误谨附识】 砦一下镇 【火山军旧领雄勇偏头董家横谷桔槹謢水六砦庆历初置下镇砦嘉佑六废偏头砦熙宁元年废桔槹砦元丰九域志领砦一】   保德军   保德军 【同下州】 淳化四年析岚州 【按舆地考作宪州谨附识】 地置定羌军景德元年改津二大堡沙谷   晋宁军   晋宁军本西界葭芦砦元丰五年收复六年并吴堡砦并隶石州元佑四年给赐夏人绍圣四年收复元符二年以为晋宁军割石州之临泉隶焉知军领岚石路沿边安抚使兼岚石隰州都巡检使大观三年复以石州定胡县来隶县二定胡 【中旧领定胡天浑津吴堡三砦按吴堡砦元丰四年收复】 临泉 【中下旧领克胡葭芦二砦按葭芦砦乃元丰五年收复后为晋宁军】 神泉砦 【地名榆木川在废葭芦砦北元符元年赐今名】 三交堡 【地名三交川岭元符元年神泉砦筑毕工赐名】 乌龙砦 【元符二年进筑赐名】 通秦砦 【地名星罗岭元符二年赐名】 宁河砦 【地名库实页岭元符二年赐名】 弥川砦 【地名弥勒川元符二年赐名】 通秦堡 【地名精移堡元符二年同砦赐名】 宁河堡 【地名哥厓岭元符同砦赐名】 弥川堡 【地名小红厓符二年同砦赐名】 靖川堡   钦定续通典卷一百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