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675 页/共 807 页

皇十九子允禝   襄嫔高氏生【早薨无封】   皇二十子多罗简静贝勒允祎   襄嫔高氏生   皇二十一子多罗慎靖郡王允禧   熙嫔陈氏生   皇二十二子多罗恭勤贝勒允祜   谨嫔色赫图氏生   皇二十三子奉恩镇国公允祁   静嫔石氏生   皇二十四子和硕諴亲王允秘   穆嫔陈氏生   【臣】等谨按   玉牒载   皇子幼龄薨者十一人不以齿序类列于后今遵此恭载   皇子承瑞   荣妃马佳氏生   皇子承祐   孝诚仁皇后生   皇子承庆   惠妃纳喇氏生   皇子赛音察浑   荣妃马佳氏生   皇子长华   荣妃马佳氏生   皇子长生   荣妃马佳氏生   皇子万黼   贵人纳喇氏生   皇子允禶   贵人纳喇氏生   皇子允防   贵人郭啰罗氏生   皇子允禨   平妃赫舎哩氏生   皇子允禐   贵人陈氏生   世宗宪皇帝子十   皇四子是为   今上皇帝   孝圣宪皇后诞生【恭载  帝号厯年门】   雍正元年八月甲子   上御乾清宫西暖阁召王大臣九卿入   谕曰我   圣祖仁皇帝为   宗社臣民计慎选于诸子之中命朕缵承统绪于去年十一月十三日仓猝之间一言而定大计薄海内外莫不倾心悦服共享安全之福   圣祖之精神力量黙运于事先贯注于事后神圣睿哲高出乎千古帝王之上自能主持若朕则岂能及此也   皇考当日亦曽降   防于尔诸臣曰朕万年后必择一坚固可托之人与尔等作主必令尔等倾心悦服断不致贻累于尔诸臣也朕自即位以来念   圣祖付托之重   太祖   太宗   世祖创垂大业在于朕躬夙夜兢兢惟恐未克负荷向日朕在藩邸时坦怀接物无猜无疑饮食起居不加防范此身利害聴之于命葢未任天下之重也今躬膺   圣祖付托神器之重安可怠忽不为长久之虑乎当日圣祖因二阿哥之事身心忧悴不可殚述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慎此时安可举行然   圣祖既将大事付托于朕朕身为   宗社之主不得不预为之计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   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咸知之   皇长子和硕端亲王晖   孝敬宪皇后生   皇二子昀   齐妃李氏生【早薨无封】   皇三子时   齐妃李氏生【无封】   皇五子和硕和恭亲王昼   纯懿皇贵妃耿氏生   皇六子多罗果恭郡王曕   谦妃刘氏生   【臣】等谨按   玉牒载   皇子幼龄薨者四人不以齿序类列于后今遵此恭载   皇子昐   齐妃李氏生   皇子福宜   端肃皇贵妃年氏生   皇子追封和硕怀亲王福惠   敦肃皇贵妃年氏生   皇子福沛   敦肃皇贵妃年氏生   今上皇帝皇子   皇长子和硕定安亲王永璜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生   皇二子端慧皇太子永琏   孝贤皇后生   乾隆元年七月甲子召总理事务王大臣九卿等   谕曰朕受   皇考付托之重践阼以来兢兢业业无刻不以敬天勤民为念宵衣旰食日理万几务期海宇乂安庶政咸   理仰副我   皇考付托得人之圣心以绵   宗社无疆之庆朕思   宗社大计莫如建储一事自古帝王即位首先举行所以重国本而定鸿基也朕即位已逾半载而未经降防者并非不稽古典而视此事为缓图良以后世人心不古往往有因建储太早以致别生事端者或本人恃贵骄矜渐至失徳或左右逢迎謟媚引诱作非甚且有奸宄之徒窥伺谗搆以揺动之是以   皇祖当日于建储一事大费苦心及授神器于我皇考时一言而定万世之业我   皇考御极之元年   圣心即黙注朕躬不肯宣布中外而传集诸王大臣九卿   特加训谕   亲书密防收藏于乾清宫内正大光明殿额之后此我皇考监古宜今宝爱玉成之妙用也今朕当春秋方盛之时皇子年齿又尚冲幼揆之事势虽若可缓而国本攸系自以预定为宜再四思维惟有循用   皇考成式亲书密防照前收藏在我   皇考神明化裁创举于一时而朕继志述事踵行于今日此乃酌权剂经之道非谓后世子孙皆当奉此以为法则也将来皇子年齿渐长日就月将识见扩充志气坚定万无骄贵引诱之习朕仍应布告天下明正储贰之位若夫以建储为嫌忌而不肯举行者此庸主卑陋之见朕所深鄙者也今传集总理事务王大臣九卿等面降此防非谓诸臣不知朕心必俟朕之谆谆告谕也诚恐天下读书泥古者以朕不早建储为疑用是特为宣晓如有拘牵旧制复行奏请者着该衙门将奏章发还今日朕亲书密防着总理事务王大臣亲看宫中总管太监谨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三年十月辛夘   谕曰二阿哥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为人聪明贵重气宇不凡当日   皇考命名永琏隠然示以承宗器之意朕御极以后不即显行册立皇太子之礼者葢恐幼年志气未定恃贵骄矜或左右謟媚逢迎至于失徳甚且有窥伺动揺之者是以于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日遵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