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531 页/共 807 页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三
兵考【十五】
马政
【臣】等谨按周礼夏官自校人至圉人凡辨马颁马阜马养马诸制靡不备举诚以军政之莫重于马也顾马政之得失首视乎牧唐宋及明或用官牧或用民牧及其究也坊地日削军民困于孶养于是嵗费不支而流弊遂不可问我
朝考牧之政为从古所未有自
太宗文皇帝既平察哈尔谓地宜畜牧遂分置各牧逮定鼎以来又増设总管各官为之经理其掌于太仆寺者则有左翼四旗右翼四旗牧厰其掌于上驷院者则有大凌河及张家口独石口外诸处牧厰草肥土衍云锦成羣嵗之蕃衍孶息者以千万计而内地初无养马之烦至于诸蕃慕化嵗献骊
黄逺至东西哈萨克诸部入贡
天闲俨同内廏尚不在常数之内猗欤盛哉视騋牝駉牡歌风献颂已逺过之彼蒲梢天马之侈陈更无论矣若夫八旗营马与各省营马之政又皆以时损益定立科条马政之善洵蔑以加已至马端临于马政中附载祭马祖礼葢祀天驷房星之神由来已旧前纂五朝续考亦仍其旧题敬稽
钦定大清防典有禂马一门即周官甸祝之长所谓为
马祷无疾者也故亦附见焉
太仆寺马政
太仆寺卿满汉各一人少卿满汉各一人【掌两翼牧之政均齐赏罚】左司员外郎满洲蒙古各一人主事满洲防古各一人【掌防载幔城网城之驼只以备 巡幸】右司员外郎满洲防古各一人主事满洲防古各一人【掌察騐牧马匹盈亏以时印烙】主簿满洲一人【掌章奏文移】笔帖式满洲防古各八人【掌繙译】
顺治元年设太仆寺掌两翼牧塲之政以直山东河南江南额徴马价银六十余万两解太仆寺贮库嵗终覈销
是年十二月裁太仆寺以马价折徴银两归并户部
九年复设太仆寺衙门
乾隆六年分设太仆寺左右二司
牧
太仆寺左翼四旗牧埸在张家口外东北一百四十里哈喇尼墩井东西百五十里南北百三十里太仆寺右翼四旗牧在张家口外西北三百十里齐齐尔汉河东西百五十里南北三十二里
国初设太仆寺两翼牧于张家口外
乾隆八年议准两翼马埸原各有一定处所恐日后溷淆立界以垂久逺左翼四旗东以布濩衣布拉克为界西以察罕齐老台为界南以都什山为界北以虎什呼兰台山巴顔托罗垓为界右翼四旗东以库努克拉罗垓努赫图沟为界西以朱鲁台赫赫尔老为界南以克衣格达瓦都得衣哈喇为界北以布尔噶苏台河南岸为界各该翼骒马骟马游牧其中彼此不得侵越并不许私自垦种司牧官役
统辖两翼牧埸总管一人两翼牧总管二人副管一人防御二人翼领四人骁骑校三人防军校八人协领十人防军三百十四名马羣百九十二毎羣牧长牧副各一人牝马羣百六十毎羣牧丁八名牡马羣三十二毎羣牧丁十四名
国初定口外两翼骒马羣毎羣设牧长一人牧副一人牧丁十名骟马羣毎羣设牧长一人牧副一人牧丁十二名均于防古内按各该旗选补牧长等所需鞍辔毎人各一副秣马所需木槽锨镢镩杓等毎羣各二件均五年一次咨工部给发兵部拨车运送到若増设马羣牧丁毎羣各二名康熙三十三年増骟马羣牧丁毎羣各二名四十四年设左右两翼总管各一人三年更代届均齐时太仆寺堂官往口外察騐该员经管之马分别孶生及倒毙多寡交部议叙议处又两翼各设骒马羣翼领一人骟马羣翼领一人
四十五年定两翼马牧长牧副牧丁月给银一两三年连闰共三十七两一次总给
雍正元年议准牧长牧副牧丁月银停总给每年春秋二季由寺咨户部照数支领
又増设两翼副管共一人两翼防御共一人骁骑校共三人防军校共八人防军共三百十四名毎翼各以防军五十名专司捕盗其余入于牧长等内当差凡牧长有年久勤慎者选授为协领毎翼骒马羣协领四人骟马羣恊领一人两翼共十人又定两翼总管副管防御翼领协领俱赏给半俸世爵衔大者食大衔俸防军月给银二两并牧长等月给银由总管造册送寺覆覈咨户部给发八年裁骒马羣牧丁毎羣各二名
十年定马官员照八旗察哈尔之例赏给全俸乾隆十三年定两翼马照上驷院马埸有副都统职衔总管一人统辖之例増设太仆寺马两翼统辖总管共一人
十五年定两翼总管令其在骒马骟马羣适中之地居住骒马骟马两羣翼领令其各在所管马羣适中之地居住协领于该旗适中之地居住各就近约束加意牧放两翼副管及防御骁骑校防军校各于本翼本旗不时巡察遇牧丁人等偷马私卖及私与人骑者立即拿报由总管覈明将能察拿多者报部官给纪録防军记名俟有应陞官先补若漫不巡察被别处拿报者官罚俸三月防军鞭四十
牧羣
康熙初定两翼牧统计见有之马均匀分酌定为骒马四十羣骟马八羣
二十三年増骒马二十四羣【嗣后以次递増随时添设羣数】乾隆五年奏准两翼马骒马一百五十二羣骟马十六羣向来在塲马羣足在四万匹外将孶生者奏明从前因军营用八旗官马即将孳生多余拨补今八旗官马足额又无别用见在两翼除四万匹外孶生多余七千二百二十四匹骒马一千五百二匹分八羣统计骒马一百六十羣骟马五千七百三十二匹分十六羣统计骟马三十二羣两翼均分各在该管内牧放
牧骒
嵗春季本寺满堂官一人往口外将马驹騐骟秋季往口外拨骟过三嵗之驹入羣三年均齐一次届期奏请
钦防前往至员外郎嵗春季往口外稽察孶生倒毙各数并训练马驹逐一印烙秋季往口外騐视肥瘠并训练马驹有未印烙及印烙糢糊者补印烙顺治年间定骒马羣毎三年均齐时比原额孶生多者有赏少缺及额者有罚骟马羣均齐时倒毙少者有赏倒毙多者有罚其马驹内得调习驯良者进
御廐备用
又定马场赏罚于题奏奉
防后委司官笔帖式防同该总管颁给惩治应罚之马照
数追交入羣
康熙十七年定太仆寺官员不许擅骑羣内之马又定骟马羣训练不熟不堪骑用在一分以上者该管官罚俸三月在二分以上者罚俸六月在三分以上者罚俸九月在四分以上者罚俸一年在五分以上者降一级留任在六分以上者降二级留
任在七分以上者降三级调用至牧长牧副牧丁等训练不熟不堪骑用在五匹以上至二十匹者牧长鞭一百牧副牧丁鞭八十在二十匹以上者牧长鞭一百降为牧丁牧副牧丁鞭一百若训练纯熟皆堪骑用者牧长赏豹皮端罩一件毛青布十疋牧副牧丁各赏毛青布十疋
四十一年定骒马羣三年之内毎三年应孳生一匹于应孳生额外多孶生一百六十匹以上者赏牧长毛青布六十疋牧副四十疋多八十匹以上者赏牧长毛青布四十疋牧副二十疋多一匹以上八十匹以下者赏牧长毛青布二十疋牧副十疋于应孶生额内缺五十匹以下者牧长牧副牧丁各鞭四十牧长仍罚牲畜一五缺百四十下者牧长牧副牧丁各鞭五十牧长仍罚牲畜一七缺百匹以上者牧长牧副牧丁各鞭六十牧长仍罚牧畜一九若于原均齐时所给数内阙少者将牧长牧副牧丁各鞭八十牧长仍罚牲畜二九至该管翼领统计所管马羣如七羣八羣得赏者赏翼领縁领羊皮縀袍一件毛青布二十疋九羣十羣得赏者赏狼皮或狐皮端罩一件毛青布二十疋十一羣十二羣以上得赏者赏狼皮或狐皮端罩一件縁领羊皮缎袍一件毛青布二十疋如七羣八羣受罚者翼领罚牲畜一九九羣十羣受罚者罚牲畜二九十一羣十二羣以上受罚者罚牲畜三九若所管马羣赏罚各半者翼领无赏无罚雍正元年定协领所管之马如十二羣至十四羣得赏者赏毛青布十疋十五羣以上得赏者赏毛青布二十疋十羣至十四羣受罚者鞭五十十五羣以上受罚者鞭六十
三年定总管所管马羣除骟马羣并兼入骟马羣骒马羣之小马防马马驹外孶生以五百匹为一分阙少原额以二百为一分孶生一二分者存案三分者加一级三分以上者按其分数存案加级阙少不及一分者免议阙少一分者罚俸六月二分者罚俸一年三分者降一级留任四分以上者革职
又定马塲蒙古有犯罪应罚马者改为罚牛又议准两翼骟马骒马以一百六十八羣为定额骟马十六羣不过五千匹骒马一百五十二羣不过三万五千匹共以四万为止四万之外多余者奏明请
防
四年定毎年由寺稽察马照例具奏仍交兵部详覆覈奏
五年定协领所管十八羣内十二羣以上得赏者赏毛青布十疋若皆得赏者赏毛青布二十疋有因马羣受罚应鞭五十六十者均停其鞭责罚牲畜一七
八年定骟马羣将原交之数作为十分一年内止倒毙一分者仍准赏给牧长赏毛青布二十疋牧副十疋倒毙二分者无赏无罚倒毙三分者牧长罚马一五入于马羣牧副鞭四十若倒毙过多牧长牧副牧丁各鞭一百牧长降为牧丁仍罚马三九入于马羣
十三年定统辖总管统计两翼之马孶生以千匹为一分阙少原额以四百匹为一分其多孶生及阙少者赏罚如三年所定例
乾隆十五年定场内马驼有病者该管协领加意调治若系齿老残伤倒毙者騐明印烙剥取其皮注册十日内报翼领翼领报总管总管报统辖总管于夏冬二季造册报寺察覈
上驷院马政
兼管上驷院事大臣无定员【由 特简】上驷院卿二人【掌在京内廐外廐及边外各牧埸之政】左司郎中一人侍卫员外郎各二人主事一人【掌均齐赏罚】右司侍卫员外郎各二人主事一人【掌各马廐马之俸饷刍菽】又主事二人【掌章奏文移】笔帖式二十五人【掌繙译】又侍卫二十一人【掌侍直内以八人兼试御马】司鞍长二人司鞍八人司辔二十人又
皇子毎位司鞍二人司辔八人
顺治初年设御马监掌各廐之政令
十八年改御马监为阿敦衙门以大臣侍卫管理均无定员
康熈十六年改阿敦衙门为上驷院以管理大臣掌之
三十三年分设上驷院左右二司
乾隆十四年定上驷院卿二人由侍卫内务府官各简授仍以大臣兼管院事
内廐外廐
内廐设于
皇城凡
御马及副马仗马各一廐川马一廐公马五廐驾车马驘二廐其应差马附各廐
外廐设于
南苑
御马及内马共六廐又安河公马一廐其应差马附各廐
内外廐司牧官役
京师各廐均设廐长一人廐副二人廐丁二十名其草夫
御马廐三十六名副马廐二十八名仗马廐三十名川马廐十四名公马五廐各四十四名驾车马驘二廐各三十二名
南苑六廐各二十八名安河公马廐二十四名各草夫内共设百总六人外郎十六人驾车马驘二廐各设骁骑四十名
设医长防古二人医师防古十八人癞医六人兽医汉十六人主治马驼之疾由院行所司支取药物嵗终防计于次年二月奏销
雍正元年裁川马廐廐长廐副各一人廐丁十名以驼廐廐长兼管
乾隆十七年定
京师各廐牧羣共设牧长副牧长各十一人牧副二十二人牧丁二百二十名今牧羣既裁减止留牧长副牧长各五人牧副十人牧丁百名充本院备马等差余仍食原饷拨奉宸苑充役
十八年改驼廐为公马廐其川马廐即以公马廐长兼管
内外廐牧羣
康熙年间定
紫禁城内设
御马及走马各一廐俱随时増减无定额
御马廐附应差公马五匹设仗马一廐三十匹附应差公马十匹
东安门内设公马四廐各二百匹设驾车马一廐七十匹驘三十匹
西安门内设川马一廐无定额驼一廐百匹附应差公马十五匹
南苑
御马及内马【备 御马之选及充 皇子乗骑】共六廐无定额毎廐附巡羣马三十匹设瓮山公马一廐二百四十匹雍正元年定毎廐公马二百四十匹
乾隆二年定
紫禁城内走马一廐改为
皇子乗马
五年改内管领所管驾车驘归院管理设廐于
西安门内马三十匹驘七十匹
十一年定
南苑六廐内设挏马一羣腾马十牝马八十以备取湩之用
十六年移瓮山马廐于安河
十八年改驼廐为公马廐并大有庄公马一廐
京城公马四廐共马千二百匹为六廐廐各二百匹其驼百匹分养于
京城公马五廐廐各二十其附养驰廐之应差马十五匹以十匹附仗马廐以五匹附
皇子乗马廐又裁挏马羣内腾马六匹牝马四十四匹又减安河廐马四十匹
十九年定
西安门内驾车马廐増养驘十匹
二十年定驾车马二廐各设马五十匹驘五十匹应差巡羣马二百十匹附各廐
凡
御马中有不驯者汰入公马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