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450 页/共 807 页
亲祭
岱岳迎
神乐奏祈丰之章奠帛初献乐奏华丰之章亚献乐奏兴丰之章终献乐奏仪丰之章彻馔乐奏和丰之章送
神望燎乐奏锡丰之章乐人用太常寺乐生自京随往
乐器于阙里移用
驾还行宫照例奏导迎乐
十月重定
命将出师乐制是月二十七日
命大学士傅恒为经畧讨金川陈设卤簿大驾乐器如
常朝仪
皇帝御太和殿陞座中和韶乐奏隆平之章经畧大学
士傅恒跪受
勅行礼丹陛大乐奏庆平之章经畧大臣随捧勅大臣由丹陛东阶下乐止
皇帝还宫中和韶乐奏显平之章十一月初三日设卤
簿大驾于
堂子外设角于栅栏外之东设旗纛于大门外之南设导
迎乐于红桩之北
驾至红桩鸣角进
堂子角止
皇帝行礼毕复鸣角至纛前行礼毕出至红桩角止导
迎乐作
驾至东长安门外
御武帐陞座
亲赐经畧酒饮毕经畧及出师大臣皆佩弓矢跪辞启
行
皇帝还宫导迎乐作
十四年三月重定凯旋暨筵晏乐制时经畧大学士忠勇公傅恒平定金川凯旋陈设卤簿大驾乐器如常朝仪
皇帝御太和殿陞座中和韶乐奏隆平之章经畧大臣
官员谢
恩行礼丹陛大乐奏庆平之章
皇帝还宫中和韶乐奏显平之章
幸丰泽园筵宴设中和韶乐于
帐殿外设丹陛大乐于
帐殿南
驾至帐殿陞座中和韶乐奏隆平之章
皇帝进茶赐茶丹陛清乐奏景运乾坤泰之章掌仪司官捧台盏巵壶进丹陛清乐奏圣徳诞敷之章经畧大臣跪进爵大臣跪进爵
皇帝进酒毕乐止
皇帝进馔中和清乐奏日耀中天之章
赐各筵食品乐止
亲赐经畧及凯旋大臣等酒各乐伎以次呈毕中和韶
乐奏显平之章
皇帝还宫
十五年定祭
嵩岳乐制时
上巡幸中州致祭
嵩岳各乐与祭
岱岳同
十八年定祈雨致祭仍用乐先是十七年礼部奏言
神只坛本无専祀惟祈雨则祈告于坛而不作乐自乾隆七年始増乐章揆之一应因事只告之礼均不作乐殊未画一至甘雨霑足报祭之时仅用酒果脯醢与祈告相同又与报祭之礼未称请嗣后各坛告祭停止作乐至报祭时均应加笾豆牲牢即将
神只坛乐章用于报祭得
防祭祀用乐以导和气而格神只乃事神之礼与斋戒彻悬自致诚恪其义各别且乐足以宣通阴阳之气祈雨致祭仍当用乐为是至是复议奏凡祈雨之祭时当待泽孔殷蠲诚致祷与因事只告之礼原有不同仪文自宜周备应遵
防仍用乐章其
太嵗坛祈雨乐章交乐部另行撰拟从之
増定
太嵗坛祈雨乐章嵗旱遣官祈祷雨足报祀均用中和韶乐迎
神乐奏需丰之章奠帛初献乐奏宜丰之章亚献乐奏晋丰之章终献乐奏协丰之章彻馔乐奏应丰之章送
神乐奏洽丰之章
十九年定致祭
长白山乐制时
皇帝再谒
祖陵望祭
长白山乐制与祭
岱岳同
改定神乐署及官名旧制太常寺神乐观设提防知观等员掌各坛祭祀之乐乾隆八年改神乐观庙额为神乐所至是礼部奏准神乐所改为神乐署提防改为署正知观改为署丞品级仍旧以昭画一
二十四年十一月増定庆贺
颁诏中和乐章时囬部悉平于冬至次日王公羣臣行
庆贺礼
钦颁恩诏
皇帝御太和殿陞座中和韶乐奏遂平之章还宫中和
韶乐奏允平之章
増定
皇太后宫庆贺中和乐章
皇帝诣
皇太后宫率王公羣臣行庆贺礼
皇太后陞座中和韶乐奏豫平之章还宫中和韶乐奏履
平之章
【臣】等谨按是时回部悉平西陲底定凯音奏防正值新阳初复之时乃更定中和乐章増撰武成庆语以志
肤功以昭
盛典其词详见乐歌其章名则仍同于旧云
二十五年二月重定凯旋郊劳筵宴乐制将军武毅谋勇公兆恵平定西域凯旋
皇帝驻跸黄新庄行宫是日卤簿大驾全设张黄幄御座于郊劳处正中南向筑台于黄幄正南设凯旋纛于南面乐部内班署史等承应之铙歌乐鼓吹乐鸣螺军士于台左右排立
驾至郊劳处军士鸣螺铙歌大乐作
皇帝拜
天行礼毕
御黄幄陞座王公大臣及将军从征大臣官员兵丁行
礼毕
防将军大臣行抱见礼将军大臣及囬部人等行礼赐坐赐茶毕
皇帝出黄幄乗骑铙歌乐止停鸣螺凯歌乐奏鬯皇威
之章在卤簿前行
驾还行宫乐止
幸丰泽园筵宴设中和韶乐于
帐殿外设丹陛大乐于
帐殿南
皇帝陞座中和韶乐奏遂平之章
皇帝进茶赐茶丹陛清乐奏圣武光昭世之章掌仪司官奉台盏巵壶进丹陛清乐奏禹甸遐通之章将军大臣跪进爵大臣跪进爵
皇帝进酒赐酒毕乐止进馔赐各筵食品中和清乐奏
圣治遐昌之章
皇帝还宫中和韶乐奏允平之章
二十六年
诏定中和韶乐镈钟之制先是古钟十一圜出于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