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 第 420 页/共 807 页

隆恩门外桥南祗   梓宫至跪迎哭泣随行奉安于   隆恩殿供奠行礼悲哀笃至壬寅   上诣   泰东陵未至碑亭即降舆举哀至   隆恩殿   梓宫前行飨奠礼恸哭良久先是大学士等遵   防将仪注内遣奠字様查考防典所载并不详遣字之义徧检仪礼经注亦无遣奠明文惟孔颖达士丧礼疏内始有此説唐代遂相沿承用见于通典然考仪礼葬日将行祭毕苞牲体之车名为遣车其义与祭礼颇不相涉颖达牵合成文于礼既不甚相合而于称谓尤属未安谨考仪礼叙将行之祭云彻巾苞牲郑康成注苞者象既飨而归宾俎者也又礼记杂记曾子曰夫大飨既飨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所以为哀也郑注既飨归宾俎所以厚之也言孝子哀亲之去也据此是将行之祭原用飨礼以明哀亲之去之义今会典内遣奠二字拟改用飨奠字様似于经注既合而于称名较为理得心安是否有当伏   训示以便交礼部遵照改正谨奏奉   防是依议甲辰   上诣   泰东陵未至碑亭即降舆举哀至   隆恩殿   梓宫前行百日大祭礼恸哭良久丙午   上摘冠缨诣   泰东陵未至碑亭即降舆举哀至   隆恩殿   梓宫前行迁奠礼哀恸良久戊申   上摘冠缨诣   泰东陵未至碑亭即降舆举哀至   芦殿内跪接   梓宫呼号哭泣哀恸良久辰刻恭奉   龙輴入   寳城安于   寳牀   上于   梓宫前奠酒行礼伏地恸哭呼号哀恋于将闭   元宫门时始出至幄次犹涕泣不止礼臣奏   主吉时将届   上冠缨纬更龙袍衮服王公大臣同   主大学士皆更朝服   上至   隆恩殿向上立王公大臣官员各于班次排立大学士于   敏中署大学士尚书永贵恭   神主奉安   寳座   上就位行虞祭礼毕銮仪卫官设安奉   神主黄舆于丹陛   上诣   寳座前行礼毕恭捧   神牌奉安于   黄舆内步随出   隆恩门外跪送   黄舆啓行   五月乙丑   上诣天安门外恭迎   孝圣宪皇后神牌入   太庙躬代行礼奉   神牌升座致祭毕诣   奉先殿行礼丙寅   孝圣宪皇后升祔礼成   颁诏天下   诏曰朕惟显亲义重乎尊称报本典隆于告庙粤考慈仪之懋着爰稽殷礼为推崇懿号载在前闻配食彰于往牒葢   睿徳必大名始副而升禋实万世为昭钦惟   皇妣皇太后   履顺垂型   坤贞示范敦仁爱而辉流京室荷   恩勤而庆笃藐躬备福寿者八十六年受孝养者四十二   载仪天下而为   大母尊宫中之有   圣人合九州万国以迓   欢心萃   五世一堂而征盛事侍春筵于仙馆奉夏凊于山庄欣色   笑之时愉幸尊亲之倍摰掖   辇巡方而呼腾嵩岱推   恩赐复而感逮葭蓬纪祝   嘏在玉河入贡之年缅承   禧于雪徼永清之会仰借   洪熙为普帱喜逢寰宇之丰亨庆典频臻崇勲茂集晋鸿称于一十八字介繁祉于亿万千龄厚福冀自此引长   前史真罕有伦比方念   春晖之永庇何期   爱景之难追   慈恩遗慕于终天   义训萦悲于罔极溯   徽音而同符髙厚审上諡而莫罄名言行本   孝斯无以加徳推   圣为不可尚阐实一根乎至性考衷兼协夫羣情敬成大   礼于   山陵弥眷哀思于俎豆肇   神宫之妥祀跻太室以升香燕天之   灵爽式凭诹吉之彞章备举祗告   天   地   宗庙   社稷于乾隆四十二年三月十六日率诸王贝勒文武羣臣恭奉   册寳上   尊諡曰   孝圣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圣宪皇后四月二十五日奉   安   泰东陵礼成五月初一日升祔   太庙既表崇亲之大谊当推锡类之深仁于戏懿行扬光展悃报劬劳之徳馨闻孝飨延厘闳昌炽之庥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四十三年正月甲申   上恭谒   泰东陵行   初周年大祭礼先是正月癸未   谕曰本月二十三日   圣母孝圣宪皇后大事业届   初周诸皇子及王公大臣等已满期年今既经查照旧例一切自应如旧其挂朝珠及穿补褂蟒袍之处以言朝廷礼有常经万年体制所关宜从此议朕亦不能矫为过礼至因尊敬朕躬而设则朕于二十七月内尚系素服而臣工服饰如常朕心实有所不忍对之所有王公大臣等如遇朕在宫内及诸臣有事进朝服色俱着照旧如朕驻跸圆明园非正朝可比随往及奏事引见之大臣官员仍照上年所议行统俟过二十七月后再行复旧庶为心安理得余依议三月戊辰   上恭谒   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