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会典 - 第 389 页/共 713 页

两宫、俱常服。于 几筵祭、则服其服。服满之日、命内官代祭 ○一两宫遣官祭如常仪 ○一 上祭仪。内赞奏就位上香奠帛奠酒。 上立、以帛酒各授执事奠于灵前。赞读祝。读者、立读祝文毕。赞举哀。 上就位哭。赞哀止。焚祝帛。礼毕 嘉靖二十七年 孝烈皇后丧礼 一发丧。 上素冠服、诣 大行皇后宫举哀设奠。毕、归丧次。 皇妃、 东宫、 裕王、 景王、 公主、皆素服举哀设奠。毕、各归丧次。次日及第三日同 ○一成服。 上素服诣 大行皇后宫举哀设奠。大殮、奉安 梓宫。设 几筵、安神帛、立铭旌。 上具丧服、 皇妃、 东宫、 裕王、 景王、 公主等皆成服、行祭礼。毕、归丧次。 上祭一坛、 皇妃共祭一坛、 东宫祭一坛、 裕王、 景王共祭一坛、 公主共祭一坛、 涇简王妃祭一坛、内官内使共祭一坛、是日公侯駙马伯五府六部等衙门官共祭一坛、文武官三品以上命妇共祭一坛 ○一每七及百日、 上及 皇妃以下各祭一坛 ○一闻丧次日為始、輟朝、不鸣鐘鼓。文武百官素服乌纱帽黑角带、诣 思善门桥南哭临。毕、退于金水桥南伺候。 上素服御西角门。文武百官行奉慰礼。退于本衙门宿歇、不饮酒食肉。次日同 ○一成服日為始 上素冠素服十二日。十二日后、易浅色服视朝。俱在 西角门。文武百官十二日内、俱布帽素服絰带朝参。十二日之后、乌纱帽黑角带素服。通前二十七日而除。 上御奉天门视朝、服常服。百官浅色衣。鸣鐘鼓、鸣鞭如常。朔朢日暂免陞殿。待 梓宫发引之日、百官服常服 ○一成服日、百官各具斩衰服、诣 思善门桥南朝夕哭临三日、各十五声而止。每日早哭临毕、退易素服、仍入金水桥南伺候 西角门行奉慰礼如前。凡在衙门视事、用布裹纱帽垂带素服絰带麻鞋。退居即服孝服。通前二十七日而除 ○一文武官员一品至三品命妇、麻布大袖圆领长衫麻布盖头、清晨由 西华门入 思善门、哭临三日而止。不许戴金银首饰。仍素服二十七日而除 ○一在京诸寺观各声鐘三万杵。闻丧日為始、禁屠宰七日 ○一军民素服、妇人素服不妆饰、俱以闻丧日為始、二十七日而除 ○一听选官、办事官、监生、吏典、僧道坊厢人等、闻丧即易素服。次日至第三日、皆清晨赴顺天府朝 闕设香案哭临。至第四日、官各具斩衰服、监生人等素服、朝夕哭临三日、各十五举声而止。仍各素服通前二十七日而除 ○一各 王府南京浙江等十三布政司、及直隶府分、礼部请 敕差官讣告 ○一在外 亲郡王、及 世子、 王妃以下、闻讣皆哭尽哀、行五拜三叩头礼。毕、易素服。第四日服斩衰服、二十七日而除 ○一在外文武官员人等闻讣日、素服乌纱帽黑角带、于本衙门宿歇、不饮酒食肉。次日具斩衰服、率官僚人等于衙门朝 闕设香案朝夕哭临三日、各十五声而止。自是素服通前二十七日而除。军民男女、止素服十三日 ○一各 王府、及在外文武衙门、俱免进香 ○一成服后三日、在京文职七品以上、武职三品以上衙门、陆续赴 思善门外进香。每日鸿臚寺朝退后、由 西华门引入 思善门前行礼。司礼监官捧进 几筵前 ○一 梓宫未发、南京堂上官、及朝鲜差陪臣进香、服制虽满、仍衰服行礼。鸿臚寺引从 西华门入。陪臣衰服、工部製给 ○一册謚及发引以下、与 大丧同。但八虞九虞、俱于宫中遣内官行礼 永乐五年 仁孝文皇后册謚仪 前期、礼部奏行祭告礼、及请 命颁册宝等官。是日、 上躬告 天地于 奉天殿丹陛上。宫中先设册宝案于 几筵殿、设香案于册宝案前。 上御华盖殿。文武百官於 奉天殿前丹墀内分班序立。引礼引颁册宝官至 华盖殿拜位。序班举册宝案置殿中。鸿臚寺官奏颁册宝官行礼。引礼赞四拜毕。赞跪。传制官传 制曰、永乐五年十月十四日、册謚 大行皇后、命卿行礼。引礼赞俯伏、兴、四拜、毕。序班举册宝案出至 奉天殿丹陛上、以册宝置綵舆中、由中道出。颁册宝官随至 右顺门外、北向立。内官舁綵舆由正门入、至 几筵殿、以册宝置于案。退俟殿外。尚仪女官诣香案前跪进曰、 皇帝遣某官某某官某、册謚 大行皇后、谨告。奏毕兴。赞宣册。女官捧册立宣于 几筵之右讫、置册于案。赞宣宝。女官捧宝立宣于 几筵之右讫、置宝于案。尚仪女官一员、復诣香案前跪奏礼毕。女官以册宝案置于 几筵之左。内官出报颁册宝官礼毕。颁册宝官復 命 嘉靖二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