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志 - 第 10 页/共 12 页
八月初,耿逆之变,漳浦人江机与杨一豹同时聚众于江右依耿逆,及大兵克复江西,招降不从,攻之不能克,据皇禁山攻掠村社。至是,通款于海。郑经授为征夷将军,率众入闽。建宁守将刘起龙御之,阵伤败回而死。机足跛,号「拐子」;一豹,青年勇壮;后投诚,俱流古宁塔。
九月,右武卫林升汛守东石,取给军饷。及杨忠败死,林升调兵随征,仅以散卒二百余人委施廷、陈申守寨。时有叛卒入泉城报知,城中发马步数千,于廿五日四面环攻。施廷被创,陈申战死,寨破,兵民赴海死者无数。我朝仍筑三寨犄角以守。
十月,国轩离漳城五里而军。时援漳满汉兵共十余万,国轩兵只有万余,营垒咫尺相望,指挥自如,诸军畏之如虎。国轩以果堂扼要重地。初八夜,率兵就果堂后版尾地方再筑一寨。初九日,工未就,满汉将军提督集兵数万齐至,锐不可当。国轩与吴淑、何佑、林升、江钦(改江胜),兵不满二千,奋勇死鬪。自午至申,冲击数迭。国轩戒依寨,且战且守。每次发炮,无不披靡。阵斩章京巴石儿等,其余带伤而遁者以数千计。自是夺气,兵不敢出。国轩时纵卒数百人,皆持鹿铳,间以鸟枪,渡河冲击,自登土阜,据胡床张盖而观之。满汉兵遇之,无不摧破,皆坚壁自守不暇。又善用间谍,敌人情形,纤悉必知。时谓之「刘怪子」。
姚启圣遣人至海上议息兵。又说国轩使罢兵就抚,国轩巽词以谢。启圣又设修来馆,悬重赏。台湾文武兵将来者,次第俱赏银有差。降者日数百人。时诸军缺粮,国轩一切不禁,头领与兵丁,长发与短发,往来循环,而国轩兵额亦不缺。
十一月,吴淑守版尾寨。大兵筑垒环攻,炮声日夜不绝,淑处之宴如。身被伤,复染病,不以为意。时值阴雨,新筑垒垣多坏,挥左右避之,自踞床而卧。初八夜二更,墙崩压死,舁至思明,郑经亲临哭之。以其次子吴天驷为建威右镇,统其兵。
十二月,姚启圣、吴兴祚大集舟师攻厦门,题请浙粤水师克期协攻。郑经调各洋船私船配兵北上,以右武卫林升为总督,右虎卫江胜、楼船右镇朱天贵为左右副总督,率诸军御之。
庚申(廉熙十九年)
正月,水师提督万正色及总兵林贤、陈贤、黄镐、杨嘉瑞督舟师出闽安镇,巡抚吴兴祚率兵沿海援之。林升分船三十号守海坛,自统船六十号退泊泉州臭涂湾。
二月,万提督至海坛,海船俱退至泉州迎敌。万提督至围头,朱天贵以七舟冲其■〈舟宗〉,所向无前。偶海风大作,万提督乘风收各船入泉州港,而沿海岸上安炮,陆师防守。郑氏各师无所取水,乃退至金门。
郑经所亲幸施福,密通姚总督,欲为内应。使授降兵数百人,挈眷来归,乘机欲举事。国轩谍知,启郑经收杀,并及施齐(福即施亥。齐,施将军琅长子)。
郑经议欲拨国轩兵三千,配小船直入泉州港,攻万提督,使人持令箭抽兵。时兵已乏粮,尽皆溃散,国轩禁不能止。守海澄陈昌以城投诚。国轩至厦门,知势不可为,收拾余众下船,百姓遮道跪留。
二十六日,兵变,据掠百姓。郑经焚演武亭行营,尽率将士登舟。协理五军吴桂收散卒据厦门,以待大兵。
二十八日,万提督兵入思明州。
二十九日,郑经至澎湖。朱天贵舟泊铜山,姚总督招之,遂投诚。二月十二日,邓经回至东宁。
五月,东宁地有声如驴鸣。半路店雨雹,大如鸡子。
六月,郑氏总制陈永华画坐,见有衣冠甚伟者,自称行灾使者,欲借其衙署,约住三月然后去。永华设席张乐燕之,与之谭甚久,余人不见也。即对衙署借之。
伪承天府猪生子,四耳三目,前二足向上。
郑氏令曰:『十甲出丁壮一名』。
七月,陈永华病故。
十月,刘国轩营中猪生子,兽身人面。
十一月,白气长数丈,见于西方。
辛酉(康熙二十年)
正月二十八日丑时,郑经卒于台湾伪承天府行台。三十日,冯锡范、刘国轩调兵驻台湾伪承天府,会六官议立嗣。经母董太妃与诸公子收监国印,克■〈臧上土下〉不肯与,拥兵自卫。群议以克■〈臧上土下〉乃乳母抱养之子,非郑氏出,遂缢杀之;妻陈氏永华之女,亦自尽。
二月初一日,董太妃率世子克塽登位,时年十二岁,锡范之婿,百官朝贺毕,太妃起,出位,谕所以诛监国故,以世子付托冯、刘等,俾竭力匡扶,涕泪沾襟,众心大慰。
董太妃以冯锡范为忠诚伯,刘国轩晋为武平侯(初以海澄功封武平伯,至是封侯)。大赦国中。以经第二子聪为辅政公,领护卫。
三月,以经第五子智为右武骧将军,募兵。
四月,以经第三子明为左武骧将军,募兵。
台湾伪承天府火灾。
五月,总督姚、巡抚吴、陆提诸、水提万题为报明事:『本年四月二十二日,据举人黄金从呈缴伪官傅为霖密禀,内开伪藩于正月廿八日病故,三十日缢死其监国长子钦舍,二月初一日立泰舍,叔侄相猜,文武解体,主幼国疑,时不可失等情到臣等。又据龙溪县送到伪官廖康芳禀称相同。俱与臣等密探相符。此乃天亡之时,但台湾孤悬海外,统师远剿,时地难测,非臣等所敢擅定。会同具题,请旨密示,臣等遵奉施行』。
六月十六日,董太妃卒。时协理刑官柯平已病故,陈绳武闲住,国事锡范主之,兵事国轩主之。
八月二十八日,中军营火。
九月初三日,涂轻庭火。
十月,宾客司傅为霖通款事发,逃亡;廿八日,获之。
十一月初一日,诛傅为霖及同谋宣毅左镇高寿、都吏陈典威,尽杀其子弟;续顺公沈瑞令自缢,家属入官发配(礼官斌之女)。
总督姚上疏请攻台湾,力荐内大臣伯施琅可任水师提督。万提督言台湾难攻,且不必攻。朝命召见施琅,仍以靖海将军充水师提督,改万正色为陆师提督代诸迈。
壬戌(康熙二十一年)
正月,施将军出京至闽,于厦门各处调兵整船。刘国轩以铳船十九号、战船六十余号、兵六千人,拨诸将守澎湖;亲身往来督视。
五月,姚总督率官兵至铜山候风。刘国轩至澎湖,台湾列兵守各港澳。
六月,姚总督官兵回汛。
七月,刘国轩归自澎湖。安平镇火。施将军题请专征,奉旨相机进取。
十月,岁饥。
十一月,国轩赴澎湖。
十二月,台湾伪承天府火灾,沿烧一千六百余家,米价腾贵,民不堪命。国轩归自澎湖。
癸亥(康熙二十二年、台湾称永历三十七年)
正月,冯锡范备兵鹿耳门。
二月,米价大贵,人民饥死甚多。
五月,刘国轩率师至澎湖。
六月十四日,施将军自铜山开船,大小五百余号,姚总督拨陆兵三千随征。十五日,到八罩。十六日,进攻澎湖。国轩列炮架巨舰各数十以待。诸将士皆望风逡巡,惟提标游击蓝理、曾成、张胜、正黄旗侍卫吴启爵、同安游击赵邦试、海坛游击许英、铜山游击阮钦以七船冒险深入鏖战。国轩分两翼,海艘齐出,四面合围我师。施将军琅恐数船有失,自将坐驾冲入,内外夹攻,敌稍却。施将军遂同七船随流而出。时天色将晚,遂于西屿头洋中抛泊。
十八日早,次于八罩,以收诸军。国轩闻而喜曰:『谁谓施琅能军!天时地利,莫之能识,诸君但饮酒以坐观其败尔』!遂不设备。盖澎湖自六月数起台飓,无三日晴,而近澎诸岛下有老古石,嵯枒若铁树,刚利无比,凡泊舟下札,遇风起立刻而覆,乘船者莫不危之。然停泊数日,浪静风恬,亦天幸也。
十八日,移至虎井。施将军泊小舟于内外堑峙间,密觇形势。于是再申军令,严明赏罚,令总兵陈蟒等领船五十号,从东畔峙内直入四角山;又令总兵董义等领船五十号,从西畔内堑直入中心湾,以为疑兵,示以若欲登岸者。将军身率诸镇将,部署大鸟船五十六号居中,分为八股排入,余船以次而进,以为后援。指画既定,俟风而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