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文大纪 - 第 13 页/共 18 页
上命锦衣卫官招募极有勇力者十名,作御营标下用。
上谓金衢巡抚刘中藻曰:『选练精兵,可取于苎藔、菁藔、畬藔三项,此议诚是。取用之后,即当给示,免其差徭;仍勉令与百姓相安。兵数准一千名,衣甲银两准于该州动支二千两正项,务期兵精而饷不糜』。
上谓辅臣曰:『延世之赏,非恢疆拓地、大有军功者未可轻议。朕悬此以待诸臣久矣』!
吏部员外兼兵科给事揭重熙疏陈江右义师响应,数踰六千。上曰:『是举实尔忠诚所感』。
上谓召募滇兵监军御史陈赓曰:『吉安失事,起于乡勇引寇,他兵坐视不救,深可痛恨!然滇兵战而不胜,犹愈于一战而逃者。尔还策励自效,收拾余兵,共固虔地,不得以困挫自馁』。
敕崔芝船到舟山,尽以运回之物,照数给还黄斌卿。时芝自杭潜回,多携铳器船只,故云。
上语文选司主事徐芳曰:『朕实心救民杀□,至从前偾误,皆出任使非人。尔职典铨曹,为国择一贤能,奚啻胜兵数万』?
清临广信。
兵部侍郎于华玉疏陈「汀、赣唇齿,须全力注意,以巩岩疆」。上览其疏曰:『具见谋略。前因虔中告急,特遣冢臣郭维经以总制行,计程已抵汀境,于华玉正当每事相商。所称上策,待制臣疏到即用。朕志切救民靖□,不回福京,亲发大誓。现在剑城委首辅及枢臣练十标营,以壮禁旅』。
撤回罗登辅、谢祥昌各镇兵,以固长汀。
擒斩仙游县山寇林熙寰等百余人。上曰:『贼首累累,谁非赤子?乃至犯不赦之条,朕实切悯念』!
兵部主事徐州彦疏陈「间关入蜀宣布皇恩目击情形」等事,胪列督辅抚按在事诸臣王应熊、樊一蘅、李干德、马象干、米寿图、刘麟长、王芝瑞、万年策、郑逢元、刘泌、范文光、牟道行、田华国、曾英、曾勋、莫宗文、杨展、贾登联、谭诣等戮力残疆,奉扬威名。上曰:『川蜀频年苦寇,民不聊生。闻诸臣提挈赞襄,朕心甚喜。州彦克尽使职,着即前来复命』。
上谕靖彝侯方国安曰:『卿威望绩劳,为江上诸师之冠;至矢心奉戴,忠诚无二,朕犹鉴孚。卿无可间之嫌,朕岂听谗之主?中外大小诸臣须同德一心,乃能办敌。切勿妄分彼此,使丑彝闻之得计。卿其晓示将士善体朕意,不必为浮言所摇。且闻卿遵谕,同旧辅马士英节制张鹏翼、阮大铖等江海诸师,具见和衷敌忾,朕所深嘉』云。
富、德、源三县大捷,斩寇获船,全恃镇臣方元科竭力支撑,傅明德、田胜、涂有声协助。靖彝侯奏至,上悦。
给太医院徐淑卿银三十两,令在延平府开设药铺,以济贫民。时冠裳辐辏,暑气熏蒸,人多患痢疫诸症。
大田县贡生乐英进册府元龟一部。
敕部院张肯堂差官发银,往浦城平价籴米以济军民,关市牙埠不许生端阻挠。
琉球世子差官航海入贺,并贡方物。上谓其忠顺可嘉,船准入港,余各照例奏夺。并敕地方官照管安泊,以示柔远之意。
镇臣黄蜚一家殉难,准予祭六坛,再加二坛,并行原籍建坊旌表,以示劝焉。
敕兵部侍郎刘士桢曰:『卿父子破家起义,为国肇□,奋不顾身。失足捐躯,尤可悯念。准即优恤,以慰忠魂。卿当同督辅诸臣戮力保虔恢吉,朕暂驻师延津,稍定即移跸章贡,君臣相见有期矣』。
上谕平彝芝龙、辅吾驺、吏兵户三部臣曰:『官兵虐民,急而从清,不独淳、遂、开、□为然,此为目前第一失政。则御将安民,为目前第一急务。今当商定民如何安?应用何人?将如何御?应换何人?近民既定,远民自安;民心既固,寇瞻自寒。中兴恢复,此外无道。卿等共谋所以成之。吴闻诗着授兵部员外,前去徽、宁,有功再擢』。
颁忠勇将军银方印一颗与施福用。
初九日,廷试贡生,敕礼部各察正身、年貌,严核混冒、怀挟等弊,以作人文,上隆治典。
广林桂林等府、全州等州进贡监国登极表笺四十六通,上虽嫌其迟,然亦念路远阻滞也。
肃虏将军黄斌卿疏陈「古今多一精忠,中兴少一名相」。上览奏曰:『辅臣道周精忠大节,就义从容,真足感动天人、争光日月。朕方恢中兴大业,而一代纯臣先殉国难;抚念今昔,倍为怆怀!翁龙楠现在何处?着该部再行访察,务得实信回奏,以凭从优恤录。其毛玄水四员,并与察恤』。
福京米价腾涌,试御史刘霖懋以为言。上令阁臣唤霖懋究其何故,并议一长法奏来,以苏民困。
山寇围永安,知县徐启霖获奸细翁春、罗容手办之,不能仓卒定乱,致阖城如沸,殃及流寓,一概溷杀。诏切责之。
上敕靖彝侯曰:『清寇常山,我兵抵常救援,复被马步冲杀,下河淹毙,损伤多人。衢郡一任长驱,官兵缩朒如此,何以支敌?卿其飞催督辅大典标兵驰援,复召顾应勋马步兵从金、衢应缓,毋致疏虞』!
以南平县库银二万两,着户部着的当官解到赣督军前用。
南平知县刘宏祚疏陈『南平未设驿递,凡有夫役二十八坊婉为号召,殊非体制』。上曰:『地方困苦驿递艰难,朕行且发银雇夫,何况其它?自后遇有地方难行事,一面具本从文书房奏递,务期民安』。
禁地方官官买。上曰:『上帝命君,惟为养民;君之设官,惟在安民。贪风流行,民始不安。府州县之行户,实地方害民之恶政。官之稍有良心者,尚以官价买之,比市价十去五六;全无良心者,直标票取寄。吏书缘之,奸孔百出。朕昔潜邸,久知此弊。宜行永革,急救民生。在外则都察院榜示所属恪遵,副朕仁恤;违者,必置重典』!
敕下游巡抚吴之屏:『尔留心地方,廑切固圉,以泉、兴二府每石米派银一钱,务足千兵之数,亦属可行。须着实训练,以裨益地方,毋但有名无实』。更谕各县里排:『朝廷正供,自有定数。不许加增,亦无容损减。速先额饷,以充关守之用』。
卷七
钦定廷试贡士十二名为萃士。敕于发榜之后,首辅会同礼部礼科公选年青质美者一十二名,令将祖训及大明会典分类分部,定日熟习。着翰林院编简一员,提调教习。三年后,仍将所习者分条钦考,以熟记有识者,立赐同进士出身,破格授以翰林、礼部等官。其首名赐为中兴廷试贡元,准与即授京官。其直、浙、江、楚、云、贵、两广,或疆残家破、或路远流离,俱于发榜后三日,吏部会同首辅该科仍引各生于朝门外公同注定地方学职,次及福建诸生,此天理至公。且于选中酌其道路远近,勿致难行,以示朕笃念斯文、嘉惠天下至意。
颁赐平粤伯铁券于丁魁楚。
宁德、福安、寿宁等县土寇横行。上敕抚按道府刻期剿定,擒渠散胁,以靖地方。
敕崔芝亲缴鲁藩旨印,纯忠可嘉。今海师倚任方隆,即与挂平海将军印。
上谓群臣曰:『辅臣道周委身殉难,其子子中备述之,镇臣黄斌卿亦有此奏。读绝命诗有「支天千古事,失路一朝人」之句,朕亦不觉泣数行下!首为推戴大臣,恤典着于五月内察例具奏。其子子中年俱幼稚,更可怜悯!前赐银图既缴,准给银二十两,以助书资』。
赏吏部给事中朱作楫旌廉天字银牌二两曰:『作楫以羁旅之臣,直言受知,身处垣掖,能却暮金,真浊世之鲁灵光也』!
上曰:『天气炎蒸,轻犯岂宜淹禁?即敕刑部遵热审事例通行直省,除人命、强盗、官粮、军机外,其余军徒以下俱准保释,以迓天和』。
以手敕一道、关防一颗赐行人唐倜,条记一颗赐兵部司务王甡,使速去图功,勿误军机。
敕司礼监速行文知会平彝侯:福京空虚,大比当严;一面用以防备,一面留总宪臣张肯堂弹压。
福建监临御史王孙蕃、韩元勋疏陈:『减篇恤士,推一时之恩。惟是二书三经,不若三书二经为合式;其题目仍照七篇俱出,二场亦然。庶镌之试录,传之天下后世,皆信为不刊之章程,兴朝之盛美也』。上准如议行。
十六日午时,上大召对行在辅臣大小九卿科道并翰林记注官,后殿候对;鸿胪寺即与传行。
以工科给事中黄大鹏协守仙霞关。大鹏,建阳人,崇祯庚辰进士,以乡绅同地方官料理,诚重之也;亦以其能觉察地方隐情,而桑梓念切耳。
和顺王慈欻疏陈:『建县百姓因大兵久镇,溪不敢渔、山不敢樵』。上曰:『如此情景,何以聊生?今后各官经过,不许入城,城外亦不许延驻。犯者即行奏闻。还与榜示通知。该县官一面训练乡勇,以巩岩邑』。
张安复姓名为陈丹,远来迎驾。上谓其忠勇可嘉,着加衔为御营副总兵,仍管游击事。后敕其往虔中,随督辅观生恢剿。
永福县雁湖山贼作乱,知县田折计平之,渠魁审明正法。
令恤民库发银二百两,为楚王华壁五、六两月袍膳之需。
上谕户部曰:『钱粮收放,原以准准为出,多添则病。在解官仍作欠数,因而布政司增添法马,又苦在百姓。只以旧时法马为准,将该部与布政司较定,制造通行。但无失出。何须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