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通志 - 第 53 页/共 239 页
晋江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 生员廪膳二十人増广二十人附学无定员】鹧鸪廵检司廵检【一员原祥芝司改驻】庵上廵检司廵检【一员原围头司改驻】雒阳廵检司廵检【一员原深沪司改驻】浦边廵检司廵检【一员原乌浔司改驻】福全仓副使【一员今裁】河泊所大使【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归并知县管理】隂阳学医学
南安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雍正十年移驻罗溪】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 生员视晋江县】石井廵检司廵检【一员今裁】大盈乡廵检司廵检【一员雍正十二年改设兼管驿务】康店驿驿丞【一员雍正十二年裁归并廵检管理】隂阳学 医学
惠安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 生员视晋江县】小岞廵检司廵检【一员今裁】峯尾廵检司廵检【一员今裁】獭窟廵检司廵检【一员今裁】黄﨑廵检司廵检【一员今裁】锦田驿驿丞【一员今裁】隂阳学 医学
同安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雍正十二年移驻金门】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 生员视晋江县】下店廵检司廵检【一员原峯上司改驻康熙三十九年裁】灌口廵检司廵检【一员原白礁司改驻】石浔廵检司廵检【一员原烈防司改驻】踏石廵检司廵检【一员原官澚司改驻】深青驿驿丞【一员】大轮驿驿丞【一员今裁归并典史兼理】髙浦仓副使【一员今裁】嘉禾仓副使【一员今裁】金同仓副使【一员今裁】隂阳学医学
安溪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 生员视晋江县】隂阳学 医学
漳州府知府【一员】同知【一员雍正十年移驻平和县南胜原二员康熙二十五年清军同知一员裁】粤闽海防同知【一员驻劄南澚雍正十年设】通判【一员】推官【一员康熙六年裁】经歴司经歴【一员】知事【一员今裁】照磨所照磨【一员今裁】检校【一员今裁】儒学教授【一员】训导【二员康熙四年裁今复一员 生员廪膳四十人増广四十人附学无定员】司狱司司狱【一员】常平仓大使【一员】丹霞驿驿丞【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归并龙溪县管理】隂阳学 医学 僧纲司 道纪司
镇海卫经歴司经歴【一员今裁】儒学敎授【一员今裁 生员廪膳二十人増广二十人附学无定员俱归并漳州府学】
龙溪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移驻华封】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廪膳二十人増广二十人附学无定员】栁营江廵检司廵检【一员】江东驿驿丞【一员】甘棠驿驿丞【一员】隂阳学医学
漳浦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雍正十二年移驻云霄】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视龙溪县】青山廵检司廵检【一员今裁】后葛廵检司廵检【一员今裁】井尾廵检司廵检【一员今裁】古雷廵检司廵检【一员今裁】盘陀廵检司廵检【一员康熙三十五年移驻云霄驿雍正十二年仍归盘陀】临漳驿驿丞【一员今裁】云霄驿驿丞【一员】隂阳学 医学
海澄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生员视龙溪县】濠门廵检司廵检【一员今裁】海门社廵检司廵检【一员】岛尾廵检司廵检【一员今裁】隂阳学 医学南靖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 生员视龙溪县】永丰廵检司廵检【一员】和溪廵检司廵检【一员】平南驿驿丞【一员雍正九年裁归并知县管理】隂阳学 医学长泰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视龙溪县】溪口廵检司廵检【一员崇祯年间裁】隂阳学医学
平和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视龙溪县】漳汀廵检司廵检【一员】隂阳学 医学诏安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 生员视龙溪县】漳潮分界廵检司廵检【一员】洪淡廵检司廵检【一员今裁】金石廵检司廵检【一员康熙二十三年裁】南诏驿驿丞【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归并知县管理】隂阳学 医学
延平府知府【一员】同知【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通判【一员】推官【一员康熙六年裁】经歴司经歴【一员】知事【一员今裁】照磨所照磨【一员雍正四年裁】检校【一员今裁】儒学教授【一员】训导【二员康熙四年裁今复一员 生员廪膳四十人増广四十人附学无定员】司狱司司狱【一员】丰衍仓大使【一员今裁】杂造局大使【一员今裁】税课司大使【一员今裁】剑浦驿驿丞【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归并南平县管理】隂阳学 医学 僧纲司 道纪司南平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廪膳二十人増广二十人附学无定员】大歴廵检司廵检【一员】嵢峡廵检司廵检【一员】大横驿驿丞【一员】茶洋驿驿【一员】王台驿驿丞【一员雍正九年裁归并知县管理】隂阳学 医学顺昌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雍正十二年复设驻劄仁夀】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 生员视南平县】仁夀廵检司廵检【一员雍正十二年裁】富屯驿驿丞【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归并知县管理】隂阳学医学
乐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今裁】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 生员视南平县】万安寨廵检司廵检【一员】白莲驿驿丞【一员雍正九年裁归并知县管理】三华驿驿丞【一员今裁归并知县管理】隂阳学 医学
沙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 生员视南平县】北乡寨廵检司廵检【一员】隂阳学 医学
尤溪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顺治十六年裁】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训导【一员 生员视南平县】髙才坂廵检司廵检【一员】隂阳学 医学
永安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今裁】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煕四年裁今复 生员视南平县】安砂镇廵检司廵检【一员】湖口寨廵检司廵检【一员】隂阳学 医学
建寜府知府【一员】同知【一员】通判【一员】推官【一员康熙六年裁】经歴司经歴【一员】照磨所照磨【一员雍正四年裁】儒学教授【一员】训导【二员康熙四年裁今复一员 生员廪膳四十人増广四十人附学无定员】司狱司司狱【一员】广实仓大使【一员今裁】税课司大使【一员今裁】隂阳学 医学僧纲司 道纪司
建安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廪膳二十人増广二十人附学无定员】筹岭廵检司廵检【一员】太平驿驿丞【一员】隂阳学 医学
瓯寜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视建安县】营头廵检司廵检【一员】城西驿驿丞【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归并知县管理】叶坊驿驿丞【一员】隂阳学医学
建阳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视建安县】建溪驿驿丞【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归并知县管理】隂阳学 医学
崇安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视建安县】分水关廵检司廵检【一员】大安驿驿丞【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归并分水关廵检管理】兴田驿驿丞【一员雍正九年裁归并知县管理】隂阳学 医学
浦城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视建安县】盆亭廵检司廵检【一员】溪源廵检司廵检【一员】髙泉廵检司廵检【一员】柘浦驿驿丞【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归并知县管理】小关驿驿丞【一员】隂阳学 医学松溪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雍正十二年移驻永和里】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视建安县】东关廵检司廵检【一员雍正十二年移驻遂应塲】二十四都廵检司廵检【一员】隂阳学医学
政和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训导【一员 生员视建安县】赤岩廵检司廵检【一员】隂阳学 医学
邵武府知府【一员】同知【一员】通判【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推官【一员康熙六年裁】经歴司经歴【一员】照磨所照磨【一员顺治十六年裁】儒学教授【一员】训导【二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一员 生员廪膳四十人増广四十人附学无定员】司狱司司狱【一员】隂阳学 医学 僧纲司 道纪司邵武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廪膳二十人増广二十人附学无定员】水口寨廵检司廵检【一员】樵川驿驿丞【一员今裁】拿口驿驿丞【一员】隂阳学医学
光泽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顺治十六年裁】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训导【一员 生员视邵武县】大寺寨廵检司廵检【一员】杭川驿驿丞【一员今裁】杉关驿驿丞【一员今裁】隂阳学 医学建寜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今裁】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 生员视邵武县】西安廵检司廵检【一员今裁】隂阳学医学
泰寜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今裁】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训导【一员 生员视邵武县】隂阳学 医学
汀州府知府【一员】同知【一员】通判【一员顺治六年裁】推官【一员康熙六年裁】经歴司经歴【一员】照磨所照磨【一员雍正四年裁】儒学敎授【一员】训导【二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一员 生员廪膳四十人増广四十人附学无定员】司狱司司狱【一员】预备仓大使【一员今裁】隂阳学 医学 僧纲司 道纪司
长汀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廪膳二十人増广二十人附学无定员】古城廵检司廵检【一员】馆前驿驿丞【一员】隂阳学 医学
寜化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雍正十二年移驻泉上里】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视长汀县】安逺廵检司廵检【一员雍正十二年兼辖永丰里】石牛廵检司廵检【一员雍正十二年改设管辖防同新村二里兼管驿务】石牛驿驿丞【一员雍正十二年裁归并石牛廵检管理】隂阳学 医学
清流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视长汀县】铁石矶头廵检司廵检【一员】玊华驿驿丞【一员】隂阳学 医学
归化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视长汀县】夏阳廵检司廵检【一员】隂阳学 医学连城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视长汀县】北团寨廵检司廵检【一员】隂阳学 医学
上杭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雍正十二年移驻峯市】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视长汀县】蓝屋驿驿丞【一员今裁归并知县管理】隂阳学 医学
武平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视长汀县】永平寨廵检司廵检【一员】象洞寨廵检司廵检【一员】隂阳学 医学
永定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视长汀县】兴化乡廵检司廵检【一员】三层岭廵检司廵检【一员】太平乡廵检司廵检【一员】隂阳学 医学
福寜府【原福寜州辖福安寜德二县雍正十二年升府増霞浦割建属之夀寜之共四县】知府【一员】通判【一员】儒学敎授【一员 生员廪四十人増四十人附学无定员】司狱司【兼经歴事】隂阳学 医学 僧正司 道正司
霞浦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训导【一员 廪二十人増二十人附学无定员】杨家溪廵检司【一员筼筜改驻】芦门廵检司【一员】杯溪廵检司廵检【一员原髙罗司改驻】柘洋廵检司廵检【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延亭廵检司廵检【一员】
福安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康熙三年裁】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康熙四年裁十八年复】训导【一员 生员廪膳二十人増广二十人附学无定员】白石廵检司廵检【一员今移驻县治内】隂阳学 医学
寜德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雍正十二年移驻周墩】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康熙四年裁十九年复】训导【一员 生员视福安县】东洋麻岭廵检司廵检【一员雍正十二年移驻石堂】隂阳学 医学
寿寜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训导【一员 生员视福安县】渔溪廵检司廵检【一员】隂阳学 医学
台湾府知府【一员】同知【二员原设海防粮捕一员雍正元年添设一员驻劄淡水今移驻中港】通判【一员雍正五年新设驻劄澎湖】经歴司经歴【一员】儒学敎授【一员】训导【一员雍正十一年添设 生员廪膳二十人増广二十人附学无定员】
台湾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雍正九年移驻罗汉门】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训导【一员雍正十一年添设 生员廪膳十人増广十人附学无定员】新港廵检司廵检【一员】澎湖廵检司廵检【一员雍正五年裁】
凤山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雍正九年添设】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训导【一员雍正十一年添设 生员视台湾县】下淡水廵检司廵检【一员雍正九年移驻大昆麓】
诸罗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雍正九年添设】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雍正十二年添设 生员视台湾县】佳里兴廵检司廵检【一员雍正九年移驻盐水港】
彰化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雍正十一年添设 生员视台湾县】猫雾拺廵检司廵检【一员雍正九年新设】鹿仔港廵检司廵检【一员雍正九年新设】竹堑廵检司廵检【一员雍正九年新设】八里坌廵检司廵检【一员雍正九年新设】
永春州【原永春县属泉郡雍正十二年升直州割泉属之德化延属之大田之并添廵检一员】知州【一员】州同【一员】吏目【一员】儒学学正【一员】训导【一员 生员廪膳二十人増广二十人附学无定员】黄坂廵检司廵检【一员】隂阳学 医学德化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训导【一员 生员视永春州】隂阳学 医学
大田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今裁】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训导【一员 生员视永春州】桃源店廵检司廵检【一员】花桥廵检司廵检【一员】隂阳学 医学
龙岩州【原龙岩县属漳郡雍正十二年升直州割漳属之漳平寜洋之】知州【一员】州同【一员仍雍正十年县丞例移驻溪口】吏目【一员】儒学学正【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廪膳二十人増广二十人附学无定员】雁石廵检司廵检【一员】适中驿驿丞【一员雍正九年裁归并知县管今知州管】隂阳学 医学漳平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二十二年复 生员视龙岩州】归化廵检司廵检【一员康熙五年裁】隂阳学医学
寜洋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敎谕【一员康熙四年裁】训导【一员生员视龙岩州】隂阳学 医学
国朝武职
镇守福州等处将军【一员】
镇守福州等处副都统【二员原设一员雍正六年添设一员分为左右翼】提督总兵官【一员】
水师提督总兵官【一员】
将军标中军左营副将【一员】中军都司【一员原系守备雍正十年改】右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军标左右两营官员系康熙三十一年设立】
督标中军中营副将【一员】中军都司【一员原系守备康熙五十三年改都司】左营参将【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右营参【一员前改游击雍正十年复设】中军守备【一员】
督标水师参将【一员雍正九年新设游击十二年改参将】中军守备【一员俱雍正九年新设】
抚标中军左营参将【一员原系游击雍正十年改】中军守备【一员】右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提标中军中营参将【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左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
右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前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后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水师提标中军中营参将【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左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右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前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后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掌印都司【一员康熙十一年裁】
屯局都司【一员顺治十三年裁】
操捕都司【一员顺治十三年裁】
恊守福州城守副将【一员】左军都司【一员原系守备康熙五十三年改都司】右军都司【一员原游击康熙三十一年裁改守备雍正十年改都司】
恊守闽安等处副将【一员原系镇守总兵官设中左右三营康熙二十七年改为副将中营改为左营左营改为右营右营改为烽火门】
左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右营游击【一员雍正十年复设】中军守备【一员】
长福营参【一员原系福清营康熙二十七年改并为长福左军雍正八年以游击改参】左军守备【一员】
右军都司【一员原系长乐营游击康熙二十七年与福清营合并为长福营右军守备驻劄长乐雍正十年改都司】
镇守海坛等处水师总兵官【一员】
中军左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右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连江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罗源营【康熙十五年复设】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恊守兴化城守副将【一员原设总兵官康熙三十七年改设】
中军左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右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康熙五十七年拨入淡水营雍正十年复设】
恊守泉州城守参将【一员原系游击雍正八年改】中军守备【一员】安海汛都司【一员雍正七年新设守备雍正十年改都司】
恊守同安城守参将【一员原系游击雍正八年改】中军守备【一员】灌口汛都司【一员雍正七年新设守备雍正十年改都司】
镇守金门等处水师总兵官【一员】
中军左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右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镇守漳州等处总兵官【一员原驻漳浦康熙二十七年移驻府治】
中军中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雍正十年复设】
左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右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恊守漳州城守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海澄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漳浦营游击【一员原系总兵官康熙二十七年移驻漳州府城今改游击】中军守备【一员】
云霄营游击【一员原设参将康熙二十五年改】中军守备【一员】
诏安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铜山营参将【一员原系总兵官康熙二十三年改副将康熙三十年副将拨入军标止留游击雍正元年改参将】中军守备【一员康熙二十七年拨往台湾不补康熙四十七年将汀州左营守备改复】
镇守南澚等处总兵官【一员原驻厦门康熙二十四年移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