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通志 - 第 52 页/共 239 页

节度使 副大使 知节度事 行军司马 副使判官 掌书记 推官 廵官【各一员】同节度副使【一员】馆驿廵官【四员】   府院法直官 要籍 逐要亲事【各一员】随军【四员】   都团练观察处置使 副使 判官 推官 廵官衙推【各一员】副使 支使 判官 掌书记 推官廵官 衙推 随军 要籍 进奏官【各一员】   节度观察留后【以上诸使皆郡守兼领】   太守【后改刺史】   县令 丞 簿 尉 儒学博士 助教   宋   威武军节度使 承宣使   福建路安抚司安抚使 参议官 主管机宜文字干办公事 主管书冩机宜文字【各一员】准备差遣准备差使【各五员】措置招捉盗贼官【一员】   福建路兵马副总管 兵马钤辖 兵马都监 东南路第十将副【各一员】准备将领【一员】队将【二员】押队 训练【各三员】延祥寨水军正副统领【一员】准备将 提辖官训练官 指教官 钱粮官【各二员】荻芦寨水军统领兼福州兴化军都廵检使 缉捕官【各一员】准备将领【二员】   正任厘务指挥【二员】厘务听使【十员】添置厘务指使准备差使大小使臣校尉【五员】沿海缉捕盗贼【一员】添置不厘务使臣【二员】添置不厘务准备差使大使臣【三员】添置不厘务指使散祗小使臣校尉【六员】走马承受【一员】   制置司制置使【一员】   转运司转运使 副使 判官 主管文字 干办官【各一员】   文臣准备差遣 武臣准备差使   提刑司文臣提刑 武臣提刑 干办公事 检法官【各一员】正任厘务缉捕盗贼【四员】添置厘务缉捕盗贼【三员】添置厘务指挥【三员】添置不厘务准备差使大使臣【二员】添置不厘务指挥【六员】   提举常平茶司主管 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干办官【各一员】   西外宗正司知司事 丞 簿 敦宗院主管 宗学教授【各一员】   南外宗正司知司事 丞 簿 睦宗院主管 宗学敎授【各一员】   啓运宫奉迎神御所干办官【一员】   提举学事司提举【一员】   提举市舶司提举【一员】   提举坑冶司提【一员】干办公事【二员】检踏官【六员】称铜官纲官【各一员】   知州事【一员建寜后陞为知府事宋初命朝臣出外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其后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自景德以后知州多兼安抚使】长史 通判军州事 签书判官防公事 军事判官 节度推官 军事推官 节度判官 观察推官 观察判官 节度掌书记 观察支使 録事参军 诸曹録事参军 司户参军司法参军 司理参军 州学敎授【自长史以下各州或缺或】   【设无定员】   知县 丞 主簿 尉   元   福建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二员】左丞 右丞【各一员】参知政事 签省 郎中 员外郎【各二员】都事 管勾 照磨 检校【各一员】理问正副【各二员】知事 提控 案牍【各一员】   平海行中书省【大德元年立本省及属官职员俱与上同】   都镇抚司都镇抚 副都镇抚【各一员】   宣慰使司宣慰使【二员】同知【一员】副使【二员】经歴【一员】都事【二员】照磨兼架阁管勾【一员】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宣慰使都元帅【三员】同知副都元帅【一员】副使【二员】经歴 知事 照磨兼架阁管勾【各一员】   闽海道肃政亷访司亷访使 副使【各二员】佥事【四员】经歴   知事 照磨兼管勾【各一员】   都转运盐使司运使【二员】同知 副使 运判 经歴知事 提控 照磨【各一员】   盐课提举司提举【二员】同提举 副提举 知事 提控照磨 盐塲司令 司丞 管勾 典史【各一员】   市舶提举司提举 同提举 副提举【各二员】知事【一员】儒学提举司提举 副提举 吏目【各一员】   医学提举【一员】   人匠提举【一员】   总管府达噜噶齐【府各一员】总管【府各一员】同知 治中 判官推官 经歴 知事 提控案牍 司狱 司丞儒学敎授 学正 学録 训导 防古学教授学正 书院山长 医学敎授 学正 隂阳学   教授 学正【府各一员自治中以下或缺或设无定员】仓库税务局站【各有正副员】録事司达噜噶齐 録事判官 典史【府各一员】   县达噜噶齐【县各一员】县尹【县各一员】丞 簿 尉 典史 儒学教谕 廵检   明   镇守制使【一员】   廵抚都御史【一员】   廵按监察御史【一员】   镇守总兵官【一员】   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右布政使 左参政 右参政左参议 右参议【各一员后増设督粮清军诸郡分守道各一员或参政或参议】经歴 都事 照磨 理问 副理问 案牍   司狱 库大使 副使【各一员】   按察使司按察使【一员】副使【二员】佥事【四员后添设督学兵备海道屯田诸郡分廵道各一员或副使或佥事】经歴 知事 照磨 检校 司狱【各一员】   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 同知 佥事【以上俱无定员】经歴都事 断事 副断事 吏目 司狱【各一员】   都转运盐使司运使 同知 副使 判官【各一员】经歴知事【各一员】批騐所大使 副使【所各一员】仓塲大使   副使【各一员】   市舶提举司提举 副提举 吏目【各一员】   知府【福泉建延汀兴邵漳各一员】同知【各府无定员】通判【各府无定员】推官【府各一员】经歴【府各一员】知事【府各一员】照磨【府各一员】检校【府各一员】儒学敎授【府各一员】训导【府各四员】司狱【府各一员】局大使 副使【局各一员】仓大使 副使【仓各一员】税课司大使【司各一员】驿丞【驿各一员】所大使【所各一员】隂阳学 医学【学各一员】僧纲司 道纪司【司各有正副】   知州【一员】同知【一员】判官【一员】吏目【一员】学正【一员】训导【二员】   知县【县各一员】县丞 主簿【各县无定员】典史【县各一员】儒学教谕【学各一员】训导【学无定员】卫学教授【卫各一员】训导【卫各一员】廵检【各县无定员】局大使【局各一员】驿丞【驿各一员】所官【所各一员】   中左右及各卫指挥使【卫各一员】指挥同知【卫各二员】指挥佥事【卫各四员】经歴 知事【卫各一员】卫镇抚【卫各二员】   左右中前后中左及各千户所正千户【所各一员】副千户【所各一员】镇抚【所各一员】百户【所各一员】   国朝文职   总督都御史【原设总督浙闽顺治十六年专设康熙七年仍总督浙闽康熙九年又专设康熙二十七年改总督闽浙雍正五年仍专设雍正十二年又总督闽浙】   廵抚都御史【原提督军务康熙八年裁提督军务康熙十二年复】   观风整俗使【雍正七年特设】   提督学政【原设道一员督理学政康熙四十二年后或差翰林院或差监察御史无定官】廵按监察御史【顺治十八年裁】   廵察盐课御史【康熙三十年设雍正元年裁】   廵察台湾御史【康熙六十一年设满汉各一员雍正五年汉御史兼理防湾学政】督理福建海关【康熙二十三年设雍正二年归并廵抚兼理雍正七年复设】   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一员原设左右二员康熙六年右布政裁】经歴司经歴 都事【各一员】理问所理问【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副理问【一员顺治十六年裁】照磨所照磨【一员】检校【一员今裁】广积库大使【一员】副使【一员顺治十六年裁】   分守粮储道【一员督通省粮储康熙三十九年裁归驿传道兼理雍正四年复雍正十二年改为分廵粮驿道见后】   分守兴泉道【一员管兴泉二府驻劄泉州府康熙十年设雍正五年移驻厦门兼衔廵海雍正九年改分廵】   分守福寜道【一员驻劄兴化府康熈六年裁】   分守漳南道【一员驻劄漳州府康熙二年移驻上杭县廵歴漳州后仍驻漳州府康熙六年裁】   分守建南道【一员驻劄延平府后移驻汀州管辖邵武府康熙六年裁】   分守汀漳道【一员驻劄上杭县管汀漳二府康熙十七年设二十一年裁】   福建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一员】经歴司经歴【一员】知事【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照磨所照磨【一员】检校【一员雍正十一年改为司狱】司狱司司狱【一员前裁雍正十一年将检校改设】   分廵粮驿道【一员原系分守粮储道雍正十二年兼管驿传改为粮驿道分廵福州福寜二府】   分廵盐驿道【一员原系清军驿传道管理通省驿传兼理盐法康熙十三年盐法并运盐司康熙三十九年兼理粮储雍正四年粮储归督粮道又是年运盐司裁仍管理盐法驿传兼分廵福州府福寜州雍正十二年将驿传分廵事务归粮储道管理改为盐法道见后】   廵海道【一员兼理邉储康熙六年裁】   分廵海防汀漳道【一员原系廵海道驻劄漳州府康熙十年复设兼管汀州府后分守汀漳道裁兼分廵汀漳二府】   分廵延建邵道【一员驻劄延平府康熙十年设】   屯田水利盐法道【一员顺治七年裁归驿传道】   分廵福寜道【一员驻劄福寜州康熙六年裁】   分廵兴泉道【一员驻劄泉州府康熙六年裁】   分廵建南道【一员驻劄建寜府康熙六年裁】   分廵漳南道【一员驻劄上杭县康熙元年裁】   分廵台湾道【一员原设台厦道兼理学政雍正五年学政归廵台汉御史管理台厦道改为台湾道】   福建都运盐使司运使【一员专管盐法雍正元年裁三年复设四年又裁盐法并归驿传道】盐法道【雍正十二年改】水口分司同知【一员雍正元年裁】黄﨑分司副使【一员康熙十六年裁】判官【一员今裁】经歴司经歴【一员雍正元年裁】知事【一员今裁】闽安批騐盐引所大使【一员雍正元年裁】南台仓大使【一员雍正元年裁】上里塲大使【一员雍正元年裁】竹﨑批騐所大使【一员雍正元年裁】海口塲盐课大使【一员雍正元年裁】牛田塲盐课大使【一员雍正元年裁】广盈库大使【一员雍正七年设】   福州府知府【一员】同知【二员原设海防一员雍正十二年移驻南防大桥康熙二十五年添设理事一员】通判【一员】推官【一员康熙六年裁】经歴司经歴【一员】知事【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照磨所照磨【一员】检校【一员雍正四年裁】儒学教授【一员】训导【二员康熙四年裁今复一员 生员廪膳四十人増广四十人附学无定员】司狱司司狱【一员】常丰仓大使【一员前裁雍正十一年将兴化府仓大使移设】税课司大使【一员雍正四年裁归并经歴管理】织染局大使【一员今裁】三山驿驿丞【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归并闽县管理】三山递运所大使【一员今裁】隂阳学 医学 僧纲司 道纪司   闽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雍正十二年移驻营前】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 生员廪膳二十人増广二十人附学无定员】五虎门廵检司廵检【一员】闽安镇廵检司廵检【一员】大田驿驿丞【一员】隂阳学 医学   侯官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雍正十二年移驻大湖】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 生员视闽县】竹﨑廵检司廵检【一员】五县寨廵检司廵检【一员雍正十二年移驻南防】芋原驿驿丞【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归并知县管理】白沙驿驿丞【一员】隂阳学 医学长乐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生员视闽县】隂阳学 医学   福清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雍正八年移驻海坛平潭】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 生员视闽县】锦屏廵检司廵检【一员原牛头门改设康熙三十九年裁】江口廵检司廵检【一员原壁头山改设雍正十二年改驻江隂】宏路驿驿丞【一员】蒜岭驿驿丞【一员】隂阳学 医学   连江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康熙五年裁】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训导【一员 生员视闽县】北茭廵检司廵检【一员今移驻东岱】隂阳学 医学   罗源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训导【一员 生员视闽县】隂阳学 医学   古田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雍正十二年分设屏南増各十名】训导【一员雍正十二年拨归屏南县】黄田驿驿丞【一员】水口驿驿丞【一员】隂阳学 医学   屏南县【雍正十二年分古田县之双溪地方増设】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训导【一员 廪増各十名】隂阳学 医学   闽清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训导【一员 生员视闽县】隂阳学 医学   永福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训导【一员 生员视闽县】际门廵检司廵检【一员】隂阳学 医学   兴化府知府【一员】同知【一员】通判【一员】推官【一员康熙六年裁】经歴司经歴【一员】照磨所照磨【一员雍正四年裁】儒学敎授【一员】训导【二员康熙四年裁今复一员 生员廪膳四十人増广四十人附学无定员】司狱司司狱【一员】大有仓大使【一员雍正十一年裁归福州府仓务并经歴管】莆阳驿驿丞【一员康熙三十九年裁并归莆田县管理】隂阳学 医学 僧纲司 道纪司   平海卫儒学教授【一员顺治十八年裁】训导【一员顺治十八年裁 生员廪膳二十人増广二十人附学无定员俱归并莆田县学】   莆田县知县【一员】县丞【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 生员廪膳二十人増广二十人附学无定员】迎僊廵检司廵检【一员】涵江廵检司廵检【一员原嵌头冲沁二寨并设】凌厝廵检司廵检【一员原青山吉蓼二寨并设】大洋廵检司廵检【一员】隂阳学 医学   僊游县知县【一员】典史【一员】儒学教谕【一员】训导【一员康熙四年裁今复 生员视莆田县】白岭寨廵检司廵检【一员原莆田小防寨移设】兴泰里廵检司廵检【一员雍正十二年设】枫亭廵检司廵检【一员雍正十二年改设兼管驿务】枫亭驿驿丞【一员雍正十二年裁归并枫亭廵检管理】隂阳学医学   泉州府知府【一员】同知【一员驻劄厦门】通判【一员雍正七年移驻安海】推官【一员康熙六年裁】经歴司经歴【一员】照磨所照磨【一员雍正四年裁】儒学敎授【一员】训导【二员康熙四年裁今复一员 生员廪膳四十人増广四十人附学无定员】司狱司司狱【一员】广平仓大使【一员今裁】晋安马驿驿丞【一员顺治十八年裁驿丞归晋江典史】隂阳学 医学 僧纲司 道纪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