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府志乾隆本 - 第 316 页/共 388 页

钟秉璜俱康熙癸巳恩科。   何世元   陈名时辛丑进士。俱康熙甲午。   翁廷权康熙丁酉。   吴 略雍正癸卯恩科。   林必映   吴 雄   高维桓   林基振   陈应癸以上俱雍正甲辰。   翁 达雍正丙午,榜姓孙。   施得功雍正己酉。   何天球   林诜枝   王道行以上俱雍正壬子。   王瑞澜   林朝相俱雍正乙卯。   林 进   李光泉俱乾隆丙辰。   林福挺乙丑进士。   林福振壬戌进士。   叶上卿以上俱乾隆辛酉。   王焕章乾隆甲子。   林肇火军   郑鹏程俱乾隆庚午。   周化龙   陈玉徽   王鸿熀以上俱乾隆壬申恩科。   陈章甫乾隆癸酉。 卷之四十六  名宦一    历代节使方面     宋曾巩云:“闽险且远,故仕者惮入。”斯言非笃论也。世有荩臣,叱驭而前,惟上知有国,下知有民,何有于险且远?盖郡险而吏平,道远而情近。上下千百年,落落搘拄者,可偻指数曰:某某于今弗谖也,讵非治之古,而民之福欤?名在史册,功在山川,泽在圆颅方趾之族,欲朽其人而弗能。因缕陈遗迹,为吏兹土者劝。虽然,司马迁传《循吏》廑五人,又何敢滥入也?志名宦。     唐   李 椅 唐宗室,大历七年,授福建观察使。考礼正刑,颁赋定役,削去烦苛之政。以州学湫隘,乃卜地于城南而拓其制,经营之费,不敛于民。春秋二丁,诸生释莱习舞。岁终,贡其才者于宗伯,以乡饮酒之礼礼之。由是海滨之人,以不学为耻。卒于位。太常议以椅尊教劝学,德洽荒服,奏谥曰“成”,诏赠礼部尚书。独孤及《福州学记》参《福建通志》   常 衮 京兆人,及进士第。建中初,以前宰相起为福建观察使。始,闽人未知学,衮至,为设乡校,课为文章,亲加讲导。与为客主,钧礼观游,燕飨与焉。由是俗一变,岁贡士与内州等。卒于官,赠尚书左仆射。后闽人春秋配享衮于学宫。《唐书》   吴 凑 濮阳人。贞元四年,为福建观察使。莅政以廉敏著,美誉四腾。凑起自外戚,而有治才,多所建白,与宰相窦参不合,召还。万历《府志》   阎济美 贞元十五年进士。由婺州刺史为福建观察使。以简澹为理,常赋之外不加徵。奏罢前观察所置牧马监。仕至工部尚书。《闽书》   徐 晦 宝历初,为福建观察使。作池通海潮,以振人文。初,晦未第,四门助教欧阳詹数称之。后来观察语及詹,必流涕。仕宦所历,皆杨凭荐引。凭贬临贺尉,知交莫敢送者,晦独送至蓝田言别。为人强直,当官守正,仕至礼部尚书。其为池也,团练副使沈亚之有劳,亚之尝游韩文公之门,以文词得名。《闽书》   杨 发 字至之,冯翊人。大中初,以苏州刺史改福州兼观察使。下车首立社稷风雨坛于州之坤方,用钱十万,不徭一丁,不敛一户。以善绩闻于朝,迁岭南节度使。万历《府志》   李景温 字德巳,并州人。历谏议大夫,福建观察使,徙华州刺史,以善政闻。《唐书》   陈 岩 字梦臣,邵武建宁人。乾符五年,黄巢攻建宁,焚之,岩纠众数千保乡里,号九龙军,击败巢兵。巢据福州,僖宗遣观察使郑镒讨之,不能下,镒檄岩助师,一鼓登西城门,巢走东粤。授都团练副使、泉州刺史。时左厢都虞候李连有罪,亡入溪洞,合众攻福州,岩讨平之,境内以安。郑镒表岩自代。中和四年,以岩为福建观察处置等使,威惠日著,吏民怀服。王潮据泉州,惮岩威名,请降,岩表潮泉州刺史。大顺二年,岩病,召王潮,欲授以军政,未至而卒。都将范晖发兵拒潮。景福二年,潮与弟审知入福州,以女妻岩长子延晦,葬岩于北郊敦业乡太平里。潮素服临葬,郡人校书郎黄璞铭其墓。《福建通志》   张 睦 唐末,授三品官,领榷货务,详见《流寓》。     宋   罗 拯 字道济,祥符人。第进士,提点福建刑狱。泉州、兴化军水坏庐舍,拯请勿征海运竹木,一年,民居皆复旧。迁转运使。邵武之光泽县不榷酒以课赋,民号黄曲钱,拯均之他三邑,人以为便。《宋史》   陈 桷 字季任,温州平阳人。政和七年,提点福建刑狱。福州调发防秋兵,资粮不满望,杀师臣。变生仓卒,吏民奔溃,阖城震骇。桷入乱兵中,谕以祸福,贼气沮,邀桷奏帅臣自毙。桷诡从其请,间道驰奏,以前奏不实待罪。朝廷以桷知变释之。叛兵既调行,乃道追杀首恶二十余人,一方以安。建炎四年五月,复除福建路提刑,寻以疾乞祠。绍兴八年,迁福建路转运副使。二十四年,改知广州,充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未至而卒。桷宽洪蕴藉,以诚待物,恬于荣利。当秦桧用事,以永嘉为寓,里士之夤缘攀附者,无不跻躐。桷以立螭之旧,为人主所知,出入顿挫,其节有足称者。自号无相居士,又号不系舟渔者。《宋史》参《闽书》   张 浚 字德远,绵竹人。绍兴间,以资政殿大学士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大使。闽素号健讼难治,浚谓人心一也,正由临民者先有逆诈亿不信之心,是以不能感格。入境一切谕以义理,饬守令诚意民事,令乡里长老知书者,率劝后生及强悍者无为乡党羞,民皆感仰。每出,观者升屋登木如堵墙,在郡细大之务,必躬必亲,人人感悦。和气薰然,讼事清简。山海之寇,招捕无余。间引秀士与之讲论,闽人化之。去福之日,军民送者,咨嗟号泣,相属于道。朱子《张魏公行状》   叶梦得 字少蕴,吴县人。绍圣四年,登进士第。绍兴间,以观文殿学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海寇朱明猖獗,诏梦得挟御前将士便道之镇,或招,或捕,或诱之相戕,遂平寇五十余群。与监司异议,上章请老归。《宋史》   辛次膺 字起季,莱州人。绍兴间,以左中大夫、敷文阁待制知泉州。明年,移知福州,兼本路安抚使。次膺孝友清介,立朝謇谔,仕宦五十年,无丝毫挂吏议。为政贵清静,先德化,所至人称其不烦。卒年七十九。《宋史》   王晞亮 字季明,莆田人。绍兴元年,恩赐进士。初,秦桧为大学正,晞亮为学录。桧当国,除敕令所删定官,冀为巳助,晞亮守正不阿,罢。授福州安抚司干办公事。会山寇发,帅请晞亮从军,授诸将方略,寇皆束手请命。尝举李宝于偏裨中,为水军统制,屡奏奇捷。以秘阁修撰致仕卒。《莆田志》参正德《府志》   方庭实 字公美,莆田人。政和五年进士,以宗正少卿,宣谕三京淮北,至京西,见先朝陵寝多惊犯,泰陵至暴露。秦桧预使人戒之,庭实见帝,涕泣而言,遂求外补,出为福建提刑。时海盗窃发,初以庭实为儒生,易之。庭实引用郑广辈,得以盗御盗之法,遂相次遁去。又奏除福建铺例和买之害,发泉州常平米以赈旱饥。疏请解官,以赎胡铨之罪,桧滋不悦,改知泉州。寻除广南东路提刑,乞纳禄,未报,卒于官。《莆田志》参《福建通志》   王大宝 字元龟,潮州人。建炎初,廷试第二。赵鼎谪潮。大宝日从讲《论语》。知连州,张浚亦谪居之,浚俸不时,得大宝以经制钱给焉。提点福建刑狱,道临漳,有峻岭曰蔡冈,丛薄蔽翳,山石荦确,盗乘间剽劫,大宝以囊钱三百万募民决薮甃道,行者便之。[HT6SS]《宋史》   汪 彻 字明远,自新安徙居饶州浮梁。第进士。乾道间,自宁国移知福州,兼安抚使。请祠致仕,卒谥庄敏。尝奏言:“臣起寒远,所以报国惟无私不欺尔。”虽贵,自奉清约,犹布衣时。《宋史》   陈俊卿 字应求,莆田人。乾道间,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政尚宽厚,严于治盗。定海水贼倪郎侵轶闽广,海道骚然。俊卿召统领官郑庆,授方略,庆以风为解。俊卿植旗于庭,视其所向,庆知不可欺,昼夜穷追,悉擒捕之,海道以清。上嘉其功,特迁银青光禄大夫。转运判官陈岘建议改行钞盐法,俊卿移书宰执,欲望朝廷更下有司熟议,或令建议之人以身任责,必有以见其可行者,然后行之。当时不能用,然钞法果不行。明年,力请闲。以提举洞霄宫归。淳熙二年,再知福州。有旨:尽发本路海船及拣禁军。俊卿奏去岁点集,拘留年半放散,商贾固已失业,今而并发,宁不重困。福州十二寨千九百人,拣中千七百余人,尽行起发,州县空虚,乞留其半,以备缓急。诏施行之。又奏本路四州,江西、湖北籍盗之法。四年,累章告归,除特进提举洞霄宫。朱子《陈正献公行状》   郑兴裔 字光锡,初名兴宗,显肃皇后外家三世孙也。乾道间,徙福建路兵马钤辖。过阙入见,询以守令臧否,兴裔条析以对,帝曰:“卿识时务,习吏事,行当用卿。”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建、剑、汀、邵盐策屡更,漕臣请易纲运为钞法,兴裔极言其不可。海寇倏去忽来,调兵常无及,兴裔置澳长,寇至,径率民兵御之。宁宗即位,除知明州。《宋史》   谢师稷 字务本,邵武人。初历福清、怀安丞。淳熙中,为福建提刑,以守法除弊为已任。建、延、汀、邵四府,苦敷盐之弊,师稷力禁除之。又奏免铁叶钱。秩满复知漕事。郡有岁输军储斛面,已免徵,时守以经费不足,将复之,师稷又请于朝,俾岁增运盐二纲以助用,不得加赋。万历《府志》   赵希怿 字伯和,宋宗室。淳熙中第进士。汝愚帅福建,希怿为监办公事,尝言治人如治身,治政如理家,爱民如处昆弟,取古人官著惠爱者,辑为一编,曰:“是吾师矣。”汝愚嘉之,荐于宪帅辛弃疾。弃疾尚气,僚吏不敢与可否,希怿独尽言无避。属邑侯官苦税重,每不登额,希怿稽核公帑羡钱足之,弃疾亦荐其能。历昭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致仕卒,赠少保。《闽书》   郑 侨 字惠叔,永福人。绍兴中,知福州,兼安抚使。以简静致理,罢义仓和公籴之弊,减古田偏重之赋。庆元中,除本路安抚使,再知州事。正德《府志》   辛弃疾 字幼安,历城人。乾道四年,历通判建康府。时孝宗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累迁隆兴府、江西安抚,落职久之。绍兴二年,起福建提点刑狱,召见,迁大理少卿加集英殿修撰,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弃疾为宪时,尝摄帅,每叹曰:“福州前枕大海,为贼之渊。上四郡民顽横易乱,库藏空竭,缓急奈何?”乃务为镇静,未期,岁积余至五十万缗,榜曰备安库。谓闽中土狭民稠,岁俭则籴于广,今幸连稔,宗室及军人入仓请米,出即粜之,候秋价贱,以备安钱籴二万石,则有备无患矣。又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以防盗贼。事未行,为台臣王兰所劾,遂乞祠归。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与朱熹游好。熹殁,伪学禁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有《稼轩集》行世。德祐初,谥忠敏。《闽书》   [HT]蔡幼学 字行之,瑞安人。年十八,试礼部第一。宁宗时,提举福建常平。时朱熹居建阳,幼学每事咨访,遂为御史刘德秀劾罢,奉祠者八年。召为吏部员外郎,历知建宁府、福建安抚使、知福州。福建下州例,抑民买盐,以户产高下均卖者,曰产盐,以交易契纸钱科敷者,曰浮盐,皆出常赋之外。幼学力请蠲,不报。提举司令民以田高下藏新会子,不如令者,籍其赀。幼学曰:“罔民而可,吾忍之乎?惟有去而巳。”因言钱弊未均,秤提无术,力求罢。幼学早以文鸣,中年述作益求根本。终兵部尚书,谥文懿。《闽书》参正德《府志》   杨长孺 字伯子,吉水人。宁宗时,安抚福建。强宗有久逋赋者法绳之。真德秀入对,理宗问廉吏,德秀举长孺。端平间去任,累召不起。景定初,起判江西宪台。《闽书》   李孟传 字文授,上虞人。宁宗朝,为太府丞,兼考功郎。以不附韩侂胄,出提举江东常平,移福建。入对,首论“用人宜先气节,后才能,益招徕忠谠以扶正论”。故人有在政府者,折简问劳勤甚。孟传逆知其意,即谢曰:“孤踪久不造朝,获一望清光而去,幸矣!”对毕,即出关至闽,大饥,发廪劝分,民无浮殍。嘉定初,就迁提点刑狱,丞相史弥远,其亲故也,人谓进用其时矣。卒归使节,角巾还第。终直宝谟阁,致仕卒,年八十四。《宋史》   徐鹿卿 字德夫,隆兴丰城人。嘉定十六年进士,辟福建安抚司干办公事。会汀、邵寇作,鹿卿赞画备御,动中机会,避寇者入城,多方赈济,全活甚众。郡多火灾,救护有方。在任廉约清峻,毫发不妄取。卒官华文阁待制,谥清正。《闽书》   魏了翁 字华甫,浦江人。嘉熙初,自绍兴改知福州,兼安抚使。累章乞骸骨,诏不允。疾革,门人问之,犹衣冠相与酬答,曰:“吾生平处已,淡然无营。”口授遗奏,拱手而逝。《宋史》   吴 潜 字毅夫,宁国人。淳祐间知福州,兼安抚使,民甚德之。徙知绍兴,后拜右丞相,以忠亮刚直著闻。《闽书》   杨 栋 字元极,眉州青神人。绍定二年进士第二。累迁枢密院编修官,奉祠,起知兴化军,迁福建提点刑狱,寻加直秘阁兼权知福州,兼本路安抚使。有惠政,累迁太常少卿,终资政殿大学士。《宋史》参《闽书》   赵 葵 字南仲,衡山人,京湖制置使方之子。初生时,或梦南岳神降其家,与兄范俱有志事功,方器之,聘郑清之,余子才为之师,又遣从南康李燔,为有用之学。淳祐二年,进大学士,知潭州,改福州,有政绩。三年,葬其母,乞追服终制,不允。史称葵自端平以来,朝廷倚之如长城之势,及其筋力既老,卫国之志不衰。《宋史》参《福建通志》   赵必愿 字立夫,余干人,汝愚孙。嘉定七年举进士。知崇安县,秩满,民共立祠刻石。淳祐五年,以华文阁直学士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三辞不许。闽人闻必愿至,欣然叹羡。必愿平易以近民,忠信以厚俗,恻怛以勤政,行乡饮酒,旌退士,奖高年,裁僧寺实封之数,尤留意武事。甫人境,即以军礼见戎帅,申明左翼军节制事宜,措置海道。居官四年,累乞归,及命召,又三辞,皆不许。卒,遗表上,赠银青光禄大夫。必愿才周器博,心平量广,而又蚤闻家庭忠孝之训,师友正大之言,故所立卓然可称。《宋史》。   包 恢 字宏父,建昌人。嘉定十三年举进士。知台州,改湖北提点刑狱,未行,移福建,兼知建宁。闽俗以九月祠五王生日,靡金帛,倾市奉之。恢曰:“彼非犬豕,安得一日而五子同生,非不祥者乎?而尊畏之若是。”众感悟,为之衰止。恢历仕所至,破豪滑,去奸吏,治蛊狱,课盆盐,理银欠,政声赫然。《宋史》   江万里 字子远,都昌人。宝祐初,知建宁府,兼权福建转运使。明年,移知福州,兼安抚使。度宗即位,累迁参知政事。咸淳十九年,元兵渡江,万里预凿池后浦,扁亭曰:“止水”。至是,竟赴水死。正德《府志》   吴 渊 字道父,潜之兄。宝祐间,知福州,兼安抚使。兴学养士,然政尚严,故时有“蜈蚣”之谣。其弟潜亦数谏止。后拜参知政事。《宋史》参正德《府志》   汤 汉 字伯纪,饶州安仁人。江东提刑赵汝腾荐汉于朝,诏免解差,充象山书院堂长。赴礼部别院试,正奏名,授上饶县主簿。江东转运使赵希墍言:“汉海内知名士,岂得吏之州县。”诏循两资,差信州教授,兼象山书院长,提举福建常平。劾福州守史喦之,泉州守谢埴,召为礼部郎官兼太子侍读。寻以直华文阁福建运判。久之,以秘阁修撰,知福州,福建安抚使。又久之,召为刑部侍郎,兼侍读,复以龙图阁待制知福州,福建安抚使。每至有惠政。《宋史》参《闽书》   洪天锡 字君畴,晋江人。宝庆二年进士。知古田县,行乡饮酒礼。邑剧,牒诉猥多,天锡剖决无留难。有倚王邸势杀人者,诛之不少贷。调通判建宁府,累官至福建安抚使。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又罢荔枝贡。致仕,加端明殿学士,转一官。赠正议大夫,谥文毅。《宋史》     元   百家奴 父唆都,有平闽功。百家奴亦以平闽、广功,为海外诸番宣慰使,兼福建道市舶提举,守福建。俄兼福建道长司宣慰使、都元帅。是时福建多水灾,百家奴出私钱市米,以赈贫民,全活甚众。《闽书》   忙兀台 蒙古达达儿氏。世祖命兀台为闽广大都督,行都元帅府事,与江西右丞塔出会兵收降。寻拜参知政事。元帅唆都在福建虽有平闽功,其麾下扰民,南剑等路往往杀长吏以叛,诏忙兀台代之。至则招来七十二寨,建、宁、漳、汀稍获安乐,有旨仍镇闽。未几,转右丞,拜江淮行省平章政事。《闽书》   张孝思 字元中,佥福建廉访使事。廉直守法,摧击奸贪,发庾以活饥民,筑堤以遏海潦。宽征均徭,戢兵弭盗,复置养济院,以居养无告者。《闽书》   王 恽 字仲谋,汲县人。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黜官吏贪污不法者,凡数十人,察系囚之冤滞者,尽行决遣。创营屋以居戍兵,俾无得寓民舍。时行省讨剧贼钟明亮无功,复上言宜选精兵,申明号令,专命重臣节制,以计讨之。《闽书》参福建《府志》   贡师泰 字泰甫,宣城人。早岁游京师,入胄监,吴澄、赵孟俯、虞集、揭徯斯皆与游。至正十五年,为福建廉访使。未几,除礼部尚书。二十年,又除户部尚书,按部闽中。以闽盐易粮,从海道转运给京师,凡得粮十万石,朝廷赖焉。师泰文学知名,优于政事。尝为监察御史,南人居台省,自师泰始。《闽书》参《福建通志》   庄 嘉 字子敬。至正中,为闽海道廉访使。闽方多警,嘉历剿之。岁饥,殍死载路,救荒有法。闽人家置香几,每出,罗拜以祝,既擢去,肖像祀之。《闽书》参《福建通志》   燕只吉台彻理 至正二十四年,任福建平章政事,令行禁止,民便安之。汀、漳处积盗未平,彻理身将戍兵,申明约束,毋蹂禾稼,毋入民舍。过栅不攻,示以整暇,昼则合围山中,夜则税野,偃旗仆鼓。贼或伪降,觇其何为,乃具酒肉饮食,晓曰:“汝昔由污吏侵暴,潜逃居此,能弃险还耕桑,则平民矣。吾安忍被反及名,便加诛夷。”悉纵归之。他栅闻者,相率出降,余盗解散。卒,赠徐国公,谥忠肃。《闽书》参《福建通志》   [HT]程钜夫 初名文海,以字行,建昌人。至正三十年,由侍御史授福建廉访使。兴学明教,士有才行者,与之为礼。至于正风俗,恤民隐,奖廉勤,察贪残,表贞节,尤加之意。为政甚严,然不以微罪弃人,吏民畏爱之。万历《府志》   王 翰 字用文,灵武人。初袭父爵,为领兵千户。省宪共言其才,除福州路治中。适三魁贼起,地险,猝难用兵,翰自造其垒谕降之。泉州土帅柳莽跋扈,连劫傍郡,邑民惧汹汹。翰使人谕之,莽遂退。擢福建江西行省郎中,平章陈友定以翰威望素著,表授潮州总管。元亡,屏居永福山中十年。洪武中,有上书荐之者,命下,翰叹曰:“女可更适人哉?”乃为诗别其友吴海,遂自引决。翰性强介精敏,有胆略,居官廉洁,吏畏若雷霆,而其行事,则一以爱民为主。万历《府志》。子偁,自有传,见《人物》。   范 椁 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人。由翰林供奉改闽海道知事。闽有文绣局,取良家子为绣工,吏因为奸。椁作歌诗述其弊,廉访使以闻,遂罢遣之。椁持身廉正,所至兴学教民,雪理冤滞。万历《府志》   韩 准 字公衡,沛县人。登进士,以江西行省左丞改福建廉访使。请老未报。明兵下闽,准藉藁堂下,以丧礼自处。吏来追其宣敕,准取而枕之,属刃向吏,曰:“此吾所受于君者,必欲取之,并取吾首去。”吏不敢迫。及病,遂不服药而卒。万历《府志》   [HT]蓝 光 字仲晦,临川人。受业吴澄,善诗文,尤精考古制度。以辟荐,转闽省照磨,升简较。闽清岁歉盗起,光单骑往谕,贼党解散,遂总理闽清邑事。以靖乱功升行省都事。时八郡骚扰,参政陈有定方事兴复,光总藩幕,謇謇持正,一言不合,遂拂衣退。省宪交章荐之,会明兵下闽,光隐居教授,年九十九卒。《闽书》   柏贴穆尔 蒙古人。至正中,累迁福建行省左右司郎中。明兵至福州,引妻妾坐于楼,慷慨谓曰:“丈夫死国,妇人死夫,义也。城且陷,吾必死。若等从我乎?”皆泣曰:“敢不从!”缢而死者六人,余一女十岁,一男三岁,绐女曰:“可稽颡拜佛,保我无恙。”拜下,挈囊米压之。出金珠畀男乳媪,曰:“宗不可绝也。为我抱匿民舍,有急,用金珠赎之。”有顷,兵入城,燃窗火发,自焚死。《闽书》     明   王 恭 濠州人,尚太祖公主。洪武二年,以为福建行省参政。临行,谕之曰:“福建从昔富庶,元末困于弊政,脧剥尤甚。民尚未苏,汝往绥之,毋恃亲故。国家政令,一本至公。不能守法,朕不汝纵。”恭为福州筑城守,先造一城于城北,跨越王山,今名样楼。[HT6SS]《闽书》   郑 湜 字仲持,浦江人。其家累世同居,几三百年,号为义门。洪武十四年,胡惟庸以罪诛,有诉郑氏交通者,吏捕之,湜与兄濂争下狱。太祖义而宥之,擢湜为福建布政使参政,吏部奏无缺,特设参议官处之。湜至,吏民闻其家声,相戒勿犯法。南靖民为乱,诖误者数百家,湜言于诸将尽释免。有商为盗所杀,盗既获,以尸无获,不服。湜夜缚群盗于庭,而匿人案下听之,果得藏尸之处。人以为神,居一岁入觐,卒于京。《明史》参《福建通志》   郑思先 洪武中,福建布政使。学通经史,为政宽猛适中,同民好恶,后以事降主事。《闽书》   陶垕仲 名铸,以字行,鄞人。洪武十六年,以国子生擢监察御史,纠弹不避权贵。劾刑部尚书开济至死,直声动天下。未几,擢福建按察使,诛赃吏数十人,兴学劝士,抚恤军民。帝下诏褒异。布政使薛大昉贪暴,垕仲劾奏之,大昉辞相连,并逮至京讯实,坐大昉罪,诏垕仲还官。垕仲清介自持,禄入悉以赡宾客,未几卒官。《明史》   魏 鉴 洪武九年,任福建左参政。有吏犯法,置之极刑,太祖特赐玺书褒之。后守制家居。太祖闻其居官廉洁,复赐米六十石,钞二十五锭,为守服之用。《闽书》   蔡 哲 字恩贤,武昌人。擢中书省参政,改四川佥事,寻进福建参政。太祖谕之曰:“福建地濒大海,民物富庶。番舶往来,私市者众。往时官吏多计利陷罪,今命卿往,必坚所守。”哲对曰:“臣以菲薄,叨承恩命,敢不尽公图报!”至官,廉明自持,以正风俗、合人心为要。未几,复召还为御史。《闽书》   王 钝 字士鲁,大康人。洪武十年,举秀才,授主客主事。后复举明经,屡迁福建参政。宽慎廉介,民怀其惠。坐转漕不给,当下狱,特宥之。《闽书》   王 琏 孟县人。洪武中,以秀才任福建按察司副使。激浊扬清,精审法律,听讼由理探情,不恃鞭挞。《闽书》   谢 肃 字元功,上虞人。以明经授福建按察佥事,与陶垕仲劾布政薛大昉贪墨,大昉亦造谤词劾之,并逮至京,垕仲、肃得直还职,大昉伏诛。肃能诗文,有《密庵集》。《五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