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747 页/共 974 页

气若此之壮命将征讨其志若此之勇则知今日马  市之开乃议者之奸计断非皇上之本心也以我皇  上之英武而臣下庸软避事不足以副之心欲持行  而手足痿痹良可深恨此事系国家盛衰之机臣敢  预忧后祸忍心隐黙乎伏乞皇上俯察愚臣之罪言  回思欲讨之初志念外夷之志欲难餍非马市小利  足以系属其心祖宗之社稷无疆非二三年茍安无  事可以永保其緖收回成命罢开马市鋭意戎兵决  志征讨务欲擒谙达于阙前攘夷狄于海外使彼之  畏乎我亦犹我之防乎彼则上而祖宗幸甚下而臣  民幸甚   请罢浚河疏         王之栋  臣唯当今之世常患无任事之臣间有一人者毅然  起而任之而脂韦之徒又从旁睥睨破壊于其间此  担当者竦肩而不敢荷疾足者却步而不敢前亦臣  之所日夜愤惋大有不平于衷者也顾所贵乎任事  者必一人创画人人便之一时建立世世安之而后  可若上虚国储下劳民力以兴必不可成之功非完  计也臣去年冬接邸报见尚宝司少卿徐贞明疏为  畿郡叹遭水患恳乞勅司臣乘时勘议以恤民艰以  兴地利事奉工部知道夫贞明所称任事之臣也  前年春奉诏兴西北水利沿边濒海之处报有成効  迩者欲卢沟滹沱二大津复故道以除厥害良亦勤  矣謭陋愚臣何足以佐末议况臣西北人也所兴除  利害即臣当尸祝而爼豆之复何忍言苐以兴革非  常顺民则便如京东水利及卢沟巨津去臣地逺不  敢臆说唯滹沱一河臣生其地履其患日夜思所以  除之之计询诸父老质之士大夫佥谓此河决不可  以人力治者臣谨具河状并贞明所建议列为十二  事冒昧陈之陛下试垂察焉按河源发于代郡泰戏  山下汇为三泉循太行掠晋冀蜿蜒而东注之海水  性骄悍土疎善崩壅决不常当其泛涨则涌溢上流  虽堤防亦经淤漫当其杀落则漩驶下激虽桩橛亦  被摧推况河流之处多沙泥而无根基人修之难为  功水冲之易为力也在昔东汉永平间连年治之死  者不可胜算頼邓训请罢止至元以来至大定中举  者不下十数次咸以绩用弗成止嘉靖初太仆卿何  栋欲筑堤以复故道后因一岁数迁又止即此观之  凡倡为修筑之说者皆徒劳罔功也今必欲议浚臣  恐横流未必能除而征派纷出地方滋扰将以除害  者而生害矣况二百年来人情安之一旦动众宁不  骇异乎此其不可者一也滹沱原无定居故道不止  一所自我朝言之洪武初自正定西南抵束鹿至深  州入傅家池永乐四年徙南向刘村东流出武强界  十六年刘村再塞改流衡水五花营店导于漳河至  成化则由正定出晋州紫城口南入宁晋泊会卫河  入海至正德则紫城口淤塞浅漫分为二股一股仍  由宁晋一股东流自束鹿至深州城南已复二股合  并清水河入海至正德末年徙束鹿深州城北入  武强冲破献县古堤遂为深献患至隆庆三年水大  溢漂溺滩塌不可胜计乃从天宫口改决饶阳遂又  为饶阳患凡此皆河流所经之处今云修复故道将  从何者而修之乎此其不可者二也或曰修复深州  故道仍存饶阳见行之道使自饶阳而下者十之七  自深州而下者十之三胡不可者不知此亦非自贞  明始也治六年知府张淑开新河于郡南分杀水  势费以万计不再逾夏水大入复趋故道功竟不成  即隆庆中井陉道臣纪诫议开天宫口饶阳深州之  人称不便者填于街衢时抚臣宋纁知其难成力止  之其人见在户曹可诏而问也况水势漂出山下即  抵城邑或南或北唯所之耳谁能别其流派而使七  分之北三分之南乎此其不可者三也积水盈野坚  冰弥望贞明亦亲见之此犹秋秒冬成之际若夏秋  水涨则正定以南几十里许皆河身也今据深州所  挑浚者阔三十步深一丈无论水势必不入渠即入  渠所容能几何而欲以杀横奔之势乎且彼云可以  资灌溉不知此水淤沙不能润苖而实以害苖奈何  欲假以灌田耶此其不可者四也自古议兴作者必  预计其所费臣闻雇役之法前议至一百二十万今  止曰一万有竒较前所费不过百分之一耳即谓主  前议者将欲避事故増其估以阻之亦不应相悬若  此之甚也况人非避事即喜事増估者为避事安知  减估者非喜事者乎茍存一喜事之心使工费不敷  即剥削多方以期竣事矣当此旱涝相因之时百姓  汹汹至勤我皇上屡诏蠲租又从而赈贷之犹恐未  苏而乃朘民膏脂以兴此无益之举何为者哉此其  不可者五也燕赵之民彍悍轻佻一遇饥荒易与为  盗则啸聚之戒正今日所当严者臣闻京东水利之  处所募有南兵数千人边民苦之识者谓当戒其不  虞况更聚此数万易逞之徒于冀晋之间且勤且劳  不得休息而又家无担石之蓄以养父母育妻子万  一揭竿蜂起将如之何此其不可者六也运道转输  国家之咽喉系焉积雨横集则[卫河]常溢虽有守堤  之夫日夜廵防犹时遭冲决而加以滹沱猛悍之水  灌之可乎且三角龙堂等淀固不高于海无上犯运  河之理然下通直沽[卫河]自南而来亦至直沽入海  兹又引滹沱之水清河以入卫至直沽入海众派  奔汇其流湍激下湍激则怒而相搏其势必逆于上  能保不泛溢乎葢河犹注也注石者加斗则溢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