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668 页/共 974 页
图看后玘卒耻更 依人遂穷饿以死
多嘉祯 字启明阜城人为诸生留心经济晓畅时务 抚按荐诸京廷对三策皆中时弊上命授以
清要力辞回籍前明二百余年以处 士应诏者吴与弼及嘉祯二人而已
蔡 笠 献县诸生少有逸才博文善记凡古今人物 舆图阨塞及阴阳方技无不精考每议论风
生惊筵倾座与之言仕则不应尝从颜山农游深 明性命之学兼长吐纳导引之术年八十童颜善
饭歩履如飞公卿多礼下之当时以 识不识为雅俗其见重于人如此
正定府
晋
张 晏 中山人守道不仕鋭志稽古尤 长于史学有所著汉书行世
张 忠 字巨和中山人隠于泰山苻坚征之 辞还至华山而卒谥曰安道先生
顺徳府
汉
孟 敏 字叔达巨鹿人隐居不仕尝客居太原荷甑 堕地弗顾而去郭泰见而问之敏曰甑已破
矣顾之何益泰竒之因劝令 学卒以成徳三公征辟不就
三国魏
张 臶 巨鹿人征辟不应逺遁恒山明帝时张掖郡 有寳石负图太史令奏以为祯或以问臶臶
曰神以知来不追已往此当今之变异将来之祯 祥也遂隐居不与时竞以道自乐年百有五岁而
卒
唐
李元恺 邢州人博学善天文歴数宋璟尝师之 既当国将荐之朝拒不答卒年八十余
广平府
元
赵庆祥 永年愽学多识邃于名理隐居不 仕教授于潭湘之间学者多宗之
本朝
张 盖 字覆舆永年人为诸生性孤介家贫绩学崇 祯时以次当贡太学不就母老饘粥不继授
徒以养甲申后自闭土室中七年穴而进食 歳时一出拜母虽妻子不见也年六十卒
大名府
隋
张清丰 顿邱人闻皇中以孝征聘不就逺近 皆想望之至唐大歴中以其名名县云
元
张 淳 字子素南乐人志趣髙逺学识宏博以著述 为业至元中征辟不就有四书拾遗及文集
行 世
明
秦裕伯 大名人元进士叶官寓杨州张士诚招之不 出洪武元年上命征之对使者曰受元爵禄
三十余年背之不忠也母丧未终忘哀而出不孝 也固辞后上复手诏谕之命为待制固辞不就
本朝
刘永锡 字钦尔魏县人崇祯举人授长洲学教谕甲 申后隠于阳澄湖廵抚欲荐用之以疾固辞
家贫衣食或不给澹如也尝自鼓枻出至中流 作歌歌竟而返以病卒其友及门人共葬之
夏道一 字符真大名人崇祯举人性髙洁两上春官 不第輙隐居自放甲申后絶意仕进率子耕
田扫迹不入城市食指不给每操斧斤匠作纺车 自鬻或携妇绩线易薪米市人利其精细争购之
不言值得钱入怀袖短衣行歌家居自为诗文写 纸片寸许有窥之者即投水火诸子皆不令读书
鞭牛负 薪而已
宣化府
晋
公孙鳯 字子鸾上谷人少有经学隠于昌黎之九成 山谷弹琴吟咏陶然自得慕容暐在邺以安
车征之及见不言不拜衣食举动如在九成宾客 造请鲜得与接年九十余卒所著有易通及五行
会说谥曰 贞徳先生
赵州
北魏
李 谧 字永和赵郡平棘人相州刺史安世之子少 好学以公子征拜著作郎辞以授弟郁州再
举秀才公府二辟不就惟以琴书为业着明堂制 度论卒年三十二博士孔璠等上书诏曰谧屡辞
征辟志守冲素儒隠之操 深可嘉尚谥曰贞静处士
眭 夸 髙邑人耽好书传髙尚不仕少与崔浩为莫 逆交浩为司徒奏征为中郎辞疾不赴州郡
逼遣不得已入京与浩相见经留数日惟谈 叙平生不及势利浩每欲屈之竟不能发言
深州
汉
崔 毅 安平人博学能文父篆不仕王莽临终作赋 自悼毅伤父志不伸托疾隠身以典籍为业
后子骃亦不 仕葢家教云
隋
崔 廓 字士元安平人博览羣籍多有通渉山东学 者多宗之不应辟命与李士谦齐名时称崔
李
易州
东汉
周 党 字伯况广昌人家散千金饬身修志里称其 髙王莽窃位托疾杜门后贼残灭州郡不入
广昌建武中征为议郎以病去职隠 居黾池屡征不起帝手诏赐帛褒之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八十三
艺术
顺天府
南北朝魏
刘灵助 燕郡人善卜筮随尔朱荣入洛所言輙中庄 帝亲信之及荣死灵助乃还郷里举兵为尔
朱兆所害明年齐神 武灭兆赠幽州刺史
元
李 衎 蓟州人号息斋道人博学多通官至浙江行 省平章政事卒谥文简衎善竹石窠木所著
竹谱今传于世子行官至黄岩 知州竹石得家学尤善山水
艺 元 寳坻人始为黄冠师事青州把道録传其艺 至元中凡两都名刹范佛像出元手者神鬼
妙合天下称之其上都三皇尤古粹仁宗尝勅元 非有旨不许为人造后大都南城作东岳庙元为
作仁圣帝像其侍臣像久之未措手适阅秘书图 画见唐魏征矍然曰得之矣非若此莫称为相臣
于是遽走庙中即日成像其所为西畨佛像多秘 人罕得见者元官为昭文馆学士以寿终
永平府
明
赵 楷 乐亭人邑诸生少聪敏得麻衣诀然不欲以 术售抚寜翟中丞鹏林居楷望见辄语人曰
翟当起重用苐不终耳亡何起至大司马总督六 镇遭阨王司徒好问不偶意郁然楷曰君当清贵
可上卿无忧不第后果然又 能自知休咎俱言如左券
保定府
南北朝梁
许 澄 新城人澄父奭初仕梁为中军长史随桞中 礼入长安与姚僧坦齐名拜上仪同三司澄
有学识传父业尤尽其妙歴位尚药典御 諌议大夫封贺川县伯父子俱以艺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