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667 页/共 974 页

洒之患即旋愈之寜日母罗不愿偕住留妻子养 焉每遣人起居遥望再拜呜咽不胜歴七年如一      日季弟自幼失明父欲令披缁涕泣恳留完婚训 以文义或有过輙代为受杖积俸置义田二百余      畆量所出以给贫乏居官清正诫子曰吾以清白 贻汝也所著有行知集周易图说等书康熙四十      四年祀 郷贤    刘怀志 武强人性至孝十岁父殁执丧如成人立身 端严人有不善常畏其知争竞者每得一言      而解有徭役与邑民均之虽亲丁未尝占免一人 人尤服其公正所著有尚书解康熙五十一年祀      郷贤子谦丙辰进士官左都御史諴戊午 举人蔚县教谕孙自溥自洁俱壬午举人   定州   唐   支叔才 定州人隋术荒馑夜丐食野中还进母母为 贼所执告以情贼悯其孝为之解縳母病叔      才吮疮注药及亡庐墓有白 鹊止其傍髙宗时表其家    张 务 曲阳人父恪试兵曹叅军务幼聪敏博经史 父丧庐墓晨夕哀号泪尽成血有羣鸟集其      庐彩云见于上诸侯以 闻诏褒之未及而卒    谈 英 曲阳人大中六年居祖丧庐于墓恻翔禽多 集彩云忽现卒葬县治北后人因名其地曰      孝墓 郷    明   李熙登 曲阳人举成化癸邜郷试父丧庐于墓侧感 盗送米县令闻而异之以纯孝表其闾后官      山西沁州 判卒于官    王 达 定州人父丧庐墓盗取其衣越日复还 之曰君孝子吾不忍也治中旌表   本朝   郝大钫 字声逺定州人性孝友徳器粹然终身喜愠 不形于色精神所锺惟在著书乐善所撰同      然集四卷皆经济实学以恩贡生考授通判累 赠光禄大夫康熙十一年祀郷贤    王 録 字入彀定州人生七月而母亾事父与继母 曲承意志咸得欢心以产让弟暨代雪寃诬      诸竒节一时钦服康熙四十八年 旌表祀郷贤子世祥字嘉庵辛酉举人郷党比之彦方亦      祀郷贤孙之 枢乙丑进士    宋时化 深泽人生员己年渐髙恐形父母衰老弃杖 作婴儿状以求亲欢父病祷于天愿以身代      父亦寿至九十余歳父母殁马鬛既封悲号哀鸣 有羣乌翔绕不去享寿百歳雍正十年   旌表     孙国颕 定州人家贫母老尽力奉养有祁州生员李 永发贩棉失驴负钱七千七百五十文昏夜      走入国颕家国颕令母守之同弟国竒遍觅永发 认还却谢不受雍正十二年总督李卫上其事遵   旨酌议赏给银二十两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八十二   髙逸 顺天府  晋  霍 原 字体明燕国广阳人少有志力年十八观太 学行礼因留习之贵游子弟皆愿一见后山     居积年门徒百数刘沉荐为司徒不就元康末与 王襃等以贤良征亦不至王浚谋僣使人问之不     答为 所害   唐  卢 鸿 幽州人博学善书与其弟嵩山元宗强之 授諌议大夫不就李白诗云二卢征不起万     乘髙 其风   金  王师扬 大兴人宋南渡时居崧山博渉羣书终日 闭戸独坐同軰罕见其面号闭戸先生   杜时升 霸州信安人博学知天文不肻仕进宰相数 荐其才可大用乃南渡河隐居嵩洛山中以     伊洛之学教授子弟子瑛字文玉金末避地缑氏 山中敎授汾晋间元祖召见问讣命从伐宋以疾     辞屡征不就卒赠 魏国公谥文献    明   谢 表 顺天人博学洽闻不求仕进以行谊髙郷人 亟称之嘉靖中授散官不出惟闭戸课子其      子从宁起家秘书郎 著述博雅蔚为名流   本朝   李孔昭 蓟州人性孤髙前崇贞癸未成进士见时事 日非不赴廷对以所给牌坊银一百二十两      留助军需去隐盘山甲申都城陷白衣冠哭田间 者三载    本朝访求遗贤抚按列名以荐得 旨依用以病坚谢不出事母至孝尝刲股以愈母疾妻王      氏于蓟州城陷时殉节义不再娶平居敎授 生徒多所成就及卒郷人私谥安节先生   保定府   唐   张 济 字孟成唐县人少好学隠居青岩山十余年 逺近服其仁环山不敢樵采采访使苖晋卿      表荐辟召 坚卧不起    元   陈 彦 满城人好读书尚气节登至元郷举以目 昏不仕勅赐免差风励一郷皆劝于善    刘仲祥 号惷斋安肃人不乐仕进著书自娱与刘因 友善因尝称其明敏博物专门理学或曰刘      祥字仲祥今城 南有刘祥店云   梁玉刚 字浩然新安人好论古今谈至理从刘因游 往返不厌或劝之仕曰尧舜之世尚有巢由     吾何仕乎终身肥遁自号 南溪老人子泰亦有髙行   刘 英 字原蒙新安人早岁为吏闻刘因之学折节 相从因始拒之终与之甚厚及因卒英遂一     意深隐终 身不出   胡炳南 容城人以五经登元末进士第隐居自乐屡 征不就与杨九万等讲道林尖山卒配享刘     因   本朝  孙尔祯 字玉屏容城人崇祯举人以孝节自持登科 三十年絶意仕进与弟尔祚互相砥砺隐居     教授从 游甚众   范 苯 字笃生清苑人崇祯举人明末即不与计偕 耕读自给经年不入城市语世事则闭目论     经义则娓娓人 谓有儿寛风   张翼星 字三明左卫人崇祯举人精理学尤长于易 家贫不仕隠于卜肆日获百钱以自给衣履     常不完盛夏犹峩峩冠毡笠晏如也从弟元锡官 总制屡迎不一往有所遗择小且劣者受之其孤     介如 此   张罗喆 字石卿清苑人邑诸生当流贼陷保城喆手 刃一贼挺身走免后以塾师终老贫无完衣     啸歌自得太守欲饩之辞不受平生 絶口不谈时事学者称石卿先生    金肖孙 完县人邑贡生御史毓峒从子甲申毓峒殉 难贼将张洪执肖孙拷毓峒子所在棰椘炮      烙身无完肤终不言毓峒诸子得免人 本朝以布衣终身    杜 越 字君异容城人邑诸生为同郡鹿忠节公髙 弟与孙征君竒逢友善互相砥砺学成行修      不求闻达毅然以开来继往为任家贫布衣蔬食 授徒自给一时名彦无逺近咸师事之    本朝康熙十七年 诏开博学宏词科有荐越者征至都以疾乞归   河间府   明   邹野渔 东光人弘治时尝从征刘烈有功命官不受 予金不受归而徜徉肆志与同邑廖玘善居      其家一日题壁间渔樵图诗云士林朽木归樵斧 宦海贪鱼上钓竿须信尧夫原有意时人勿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