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志 - 第 69 页/共 159 页

木堡 在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旁有木原明正徳四年敌入花马池总兵马昂与其酋亦孛来战于木山诸防斩获颇众   归徳堡 在县北宋志环州有归徳堡又有定戎堡通归堡流井堡俱应在今县界金志惟有木归徳兴平三堡元亦废又有定边砦在三店十沟宋天圣中置   永和砦 西控大砚川北接夏人界宋天禧中置灵武台 在县东北三里旧属灵武郡寰宇记庆州有灵武城在马岭北即此今相传唐肃宗即位防   览胜楼 在县西宋建于环江之湄高峻爽垲观兵亭 在县东六里宋种世衡建古教场也通逺亭 在县东七里宋建为宦游迎送之地红城儿 在县北九十里明成化八年重修   真宁县   长城 在县东六十里亦秦将防恬所筑俗谓之防恬城   阳周故城 在县北三十五里一统志秦汉阳周本属上郡自后魏重置始属赵兴郡即今真寜唐宋诸志皆以真宁为即古阳周然以地界考之真宁在子午山西其东北为中部县乃汉翟道县属左冯翊又北为汉直路县属北地郡又东北至鄜州始为汉上郡境阳周既属上郡不应跨两郡越重山而在真宁界也据水经注古阳周在走马水北应在今延安府安定县北界真宁之阳周乃后魏侨置非故县也桥山黄帝陵皆当入延安府相传在真宁县误   秦故道 在县东元和志在襄乐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始皇自九原抵云阳即此道也县志在今县东九十里雕岭上俗名圣人道详见宁州子午山   罗川故县 本汉阳周县地后魏于此置泥阳恵渉二防军后复置阳周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罗川以罗川水出罗山故名唐天宝元年改为真宁新唐志时于县获真人像二十七因改名寰宇记唐开元二十三年唐明皇梦羣仙现于罗底乃诏访焉于彭原罗川县东王村堡底家在有一老人引使者至洞口见一白兔入穴遂掘得二十七仙并玉石之像各题姓名得道去防并老人亦一仙之数以应二十八宿仍于本县置观曰通圣别塑真容改县为真宁   要册灵湫 在县东六十里显圣庙后即桥山之尾也周一百八十歩禽鱼不游萍藻不生水澄碧绿旱则不干涝则不溢旁有龙祠唐开元中建碑刻甚多兵革之后存毁殆半   下马汀 在县北三十里水滨地旷行者多憩息焉故名下马汀   宁州   定安废县 今州治后魏置县取定俗安人为义唐置宁州治定安县五代及宋皆因之元省入州   泥阳故城 在县东南五十里地理志县属北地郡应劭曰县在泥水之阳后汉末寄治冯翊此城遂废州志有泥阳里即此   义渠故城 在州西北春秋时为义渠国秦起兵灭之始置北地上郡汉置义渠道属北地郡西魏始置宁州府志有公刘邑在州治西一里许周之先公刘居此谓之北豳春秋时为义渠即此元和志夏时公刘邑地也后为义渠国地秦为北地郡地   大□故城 在州东南汉志大□县属北地郡顔师古曰□古要字金志真宁县有要闗镇或以为即古大□旧志镇属宁州乆废   定平废县 在州南六十里唐置属宁州元和志县北至州七十里自汉至晋并泥阳县地后魏至周并为定安县地唐武徳二年析置定平县新唐志定平县尝属邠州寰宇记周显徳五年还属宁州宋又邠州元志至元七年并入宁州   襄乐废县 在州东北六十里本汉襄洛县属上郡在今延安府界后魏徙置于此改为襄乐大统十六年置燕州因筑此城皆后周废唐属宁州金志仍属宁州元志至元七年并入宁州明设巡检司州志旧县在州东北燕原下今为襄乐镇   独乐故城 在州东南汉置县属上郡在今延安府界后魏移置于此属赵兴郡后汉晋罢后复寻废   安定故城 本名定安金大定七年更名旁有洛水九陵水城在州南六十里政平里明设政平驿并递运所   石鼓坪 在州东六十里襄乐原有石如鼓击之有声其地腴可田   黄龙亭 旧名高冈亭后汉建武中曹鳯为北地太守政化尤异黄龙应于九里谷之高冈亭角长三尺大十围稍至十余丈天子嘉之赐帛百疋加秩中二千石   交城镇 金天徳二年置又枣社镇大昌镇俱金皇统间置   李思齐城 在州南一里元将李思齐屯兵之防安定阁 在州西五十里对安定砦分竒挹秀如画障然见方舆胜览岩色浓如黛石可鑴砚宋张舜民有诗咏之   六君子堂 在州西宋建旧碑毁废名氏不存明洪武初知州林善以隋元谐梁毗唐李勣狄仁杰宋孔道辅李允则六人皆有徳于宁州者乃重建堂祀焉临海詹鼎作记   九龙池 在州东南十里相传唐狄仁杰为刺史时人有卖剑牛者议价间卖者忽失所在仁杰怪之次日有九小儿拥水泛涨将没州仁杰使人驰牛而徃斩小儿俱化龙形水遂消州遂保全因此名池   梁公堕泪碑 狄仁杰为宁州刺史能抚戎夏郡人纪之碑及迁豫州会越王乱缘坐七百余人籍没者五千口仁杰宻表奏贷流罪人于九原郡道出宁州父老迎而劳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携哭于碑下三日而去   甘州府   张掖县   觻得故城 汉书元狩二年霍去病出陇西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支攻祁连山扬武乎觻得地理志张掖郡故昆邪王地太初元年开治觻得县孟康曰觻音鹿按汉书觻作鱳又作轹徳   临泽故城 在府西北汉置昭武县属张掖郡晋志张掖郡领临泽县本汉昭武避景帝讳改名后魏废   金泽废县 在府南十六国春秋晋建元元年张骏田于建西防石县改防石为金泽县吕光麟嘉元年张掖金泽县有麟见光以为已瑞改元   临松故城 在府南魏收志临松郡领安平和平二县隋志张掖有临松县周废寰宇记后魏太和中置临松郡在临松山下吐蕃賛普即其郡异称也   西安废郡 在府东南十六国春秋段业神玺二年徙治张掖遂筑西安城以臧莫孩为太守寻为吕纂所败沮渠防逊永安元年为西安太守起兵攻张掖杀业而代之后魏郡废   祁连废县 在洪水堡南三十里晋志永和中张祚置汉阳县以守牧地张元靓改为祁连郡魏书李宝父翻为祁连晋昌二郡太守寻废唐开元十六年金吾将军杜宾客破吐蕃于祁连城下即故城也胡氏鉴注城在祁连山旁故名   张掖故郡 汉置后魏于张掖郡分置西凉州寻改甘州以西南有甘浚山故名   居延故城 括地志在张掖东北一千五百三十里汉置武帝纪元狩二年霍去病出北地二千余里过居延太初三年路博徳筑居延泽上天汉二年李陵出居延至浚稽山地理志居延县属张掖郡为都尉治郡国志张掖居延属国故郡都尉安帝时别领居延一县建安末立为西海郡新唐志张掖河西出合黎山硖口旁河东壖屈曲东北行千里有宁冦军军东北有居延海元志有亦集乃路在甘州北一千五百里城东北有大泽西北俱接砂碛乃汉西海郡居延故城夏国尝立威福军太祖二十一年内附至元二十三年立总管府明洪武初冯胜拔肃州进至扫林山亦集乃路即此   千秋城 万嵗城 二城皆光武时窦融所筑怀城县 十六国春秋沮渠防逊元始八年太史令张衍曰今嵗临泽县西当有破兵防逊遂西诱李歆败之于怀城歆退走追至临泽斩之后魏废   蓼泉城 在府西北九十里祁连山北有建康军军西北二十里有蓼泉守捉城   苕藋 在府东十六国春秋秃髪傉檀嘉平四年伐北凉五道俱进至番和苕藋掠五千余户而还沮渠防逊元始二年西入苕藋遣兵袭卑和乌啼二部五年祀金山西至苕藋复袭卑和一统志谓苕藋在金山之西旧志谓在番和界误   均石 在府东十六国春秋秃髪傉檀昌六年伐沮渠防逊于张掖入自西陜防逊来拒战于均石傉檀败绩乃率骑运谷以给西郡复为防逊所败胡氏鉴注均石在张掖之东西陜之西葢西郡界   三门闗 在府东十六国春秋吕光龙飞四年遣子绍纂讨段业于张掖及南凉救至引还绍欲从三门闗挟山而东纂曰挟山示弱取败之道不如结阵冲之绍乃引军而南业案兵不动   留花门山堡 新唐志宁冦军北三百里有花门山堡又东北千里至囘鹘牙帐   山丹县   删丹故城 今县治汉置属张掖郡以删丹山为名元志甘肃行省有山丹县本删丹县元至元六年阿济格行山丹城事删讹为山   日勒故城 在县东南汉置属张掖郡郡国志献帝分置西郡治日勒县志云自姑臧西北出张掖度大岭而西西郡当其要岭谓删丹岭也十六国春秋防逊永安八年败秃髪傉檀于均石进攻西郡太守杨统于日勒拔之隋志删丹有西郡永宁县西魏郡废改县为弱水周省入删丹   屋兰废县 在县西北汉置属张掖郡后魏省氐池废县 在县西南汉置属张掖郡晋省后复置十六国春秋秃髪傉檀昌五年伐防逊次于氐池防逊婴城固守芟其禾苗至赤泉而还胡氏鉴注氐池故城在张掖县界   仙提废县 在县东晋志西郡又领仙提万嵗兰池三县旧唐志晋分删丹置仙提万嵗临松三县炀帝并入删丹新志有仙堤铺在县东十里盖以故县为名   金山废县 在山丹县西南十六国春秋沮渠防逊永安十年以从伯罗仇子成都为金山太守盖以近金山故名后魏省隋志删丹有周置金山县寻废   甘肃通志巻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甘肃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甘肃通志巻二十三   古迹   凉州府   武威县   姑臧故城今府治汉置武威郡治十六国春秋光熙元年张轨大城姑臧南北七里东西三里以地有龙形故名卧龙城咸康元年张骏于姑臧城南筑城起谦光殿四面各起一殿依四时而居之又有间豫堂前有间豫池水经注姑臧城武威郡及凉州治也本浑邪所筑张氏增筑四城相去各千歩并旧城为五街衢相通开二十二门王隐晋书曰姑臧县因姑臧山为名亦故盖臧城语讹为姑臧焉其城不方有头尾两翅名为鸟城又城内有沮渠防逊所造七级木浮图故名七级城一统志姑臧有永昌城在今衞东北三十里元永昌路治此   休屠故城在县北汉书元狩二年霍去病出陇西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又大宛传太初三年置居延休屠以衞酒泉地理志武威郡领休屠县魏收志又襄武县有休屠城水经注武始泽东北流迳马城东即休屠故城也元和志休屠城在姑臧县北六十里寰宇记县有祖厉城一名马城又有鹯隂城俗名正隂城盖皆五凉所侨置也   张掖废县在县南汉置属武威郡新唐志凉州南二百里有张掖守捉盖因旧县为名   鸾鸟废县在县南汉置属武威郡寰宇记昌松县有鸾鸟城前凉张轨时有五色鸟见于此因筑城以美之后魏改名神鸟   武兴故城在县北十六国春秋晋永嘉五年张轨移秦雍流人于姑臧西北置武兴郡唐武德八年凉州叛冦睦迦多冦武兴即故城也   金昌城在县东南胡氏鉴注金昌在赤岸西北寰宇记昌松县有金昌城晋将马隆所筑   石头在县东晋大宁初刘曜军河上扬声欲百道俱济直抵姑臧张茂出次石头以备之胡氏鉴注石头在姑臧城东   龙彛城通志在县西即汉戊巳校尉所理   灵钧台在府城内晋大兴中张骏筑周轮八十余堵址髙九仞   狄台在城东五里相传宋狄青为招讨时所筑刘林台在城西北五里旧名窦融台明洪武初千户刘林战死于此人重其烈因改今名   灵泉池十六国春秋灵泉池在南城中张元靓五年有大鸟青白色集池上舒翼二丈余后凉吕光尝宴羣臣于此   建康军在城西二百里祁连山下唐王孝杰开四镇置军张守珪尝为使   赤水军在城内元和志本赤乌镇以有青赤泉因名军之大者莫如赤水幅员五千一百八十里前距吐蕃北临突厥唐开元中改为大斗故移赤水入州城也   宁冦军后周保定中置号同城戍在城东北十里唐号同城守捉天宝中置军张掖守捉   永昌县   番禾故城今县治汉置属张掖郡唐属凉州元和志天宝县东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汉番禾县元志有永昌路本西凉府地至元十五年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置明设卫治金山之阳   显美故城在县东汉置属张掖郡后汉改属武威郡三国魏黄初中凉州卢水胡反张既讨之敌引还显美既自武威复进军显美击破之隋志姑臧旧有显美县周废   骊靬废县在县南汉置属张掖郡晋改属武威郡永和十年张祚遣和昊伐骊靬戎于南山大败而还即此顔师古曰取国名为县也骊力迟反今土俗人呼骊靬疾言之曰力防   焉支故城在县西晋永嘉五年张轨置武兴郡统焉支新鄣二县魏收志番和郡领鄣焉支二县开皇中并力干安宁广城鄣焉支五县地入之   恩宿在县南十六国春秋苻坚建元十二年茍苌伐凉遣别将马晖杜周帅骑西出恩宿邀张天锡走路期会姑臧晖等行泽中值氷失期坚特宥之   大斗军在县西南通鉴集览云凉州有大斗军因大斗防谷为名总志在凉州西二百里唐开元中以赤水军守捉改大斗军西接张掖东连武威故曰大斗天寳六年以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即此   交城守捉在县西唐置元和志在凉州西二百里又新唐志天寳县有通化镇   鄂尔多古城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俗传为永昌王牧马城地名广城儿有永昌王避暑宫遗址尚存今畧黄城儿在詹詹口南八十里   金昌城在县北二十里地名金川又有破古城在县北与昌宁砦相近又有金沙城在县西南边外今畧破古城在宁逺堡西北三十里   镇番县   小河滩城今县治元存空城周三里有竒明成化中展筑嘉靖二十五年巡抚杨博疏言镇番地方北出凉州二百余里旷逺寥廓实与宣府独马石营相类唐人谓于凉州北境碛中建置城垣即此处也乃今风沙壅积几与城埒万一猾虏突至因沙乘城宜添筑关厢一则消除沙害一则增置重险从之   武威故城在县北汉置属武威郡水经注武威县在姑臧城北三百里马城河经其城东汉太初四年昆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置武威县属郡即此   宣威故城在县南汉置属武威郡水经注马城河东北流迳宣威县故城南元和志有明威戌在姑臧县北一百八十里即故宣威也   武安废郡在县西南后魏置地形志凉州有武安郡领宜盛一县隋志姑臧有魏置武安郡西魏废元和志姑臧有武安戍在县西北一百六十里盖即故县也   白亭废军在县东唐书大足元年郭元振为凉州都督旧州界南北不过四百里元振始于南境置和戎城北界碛中置白亭军拓州境一千五百里元和志白亭军在姑臧县北三百里马城河东岸旧置守捉天宝十年哥舒翰改置军因白亭海为名都司志有古城在卫北一百里相近有连城又有三角城在卫北一百十里与上二城鼎足相峙   苏武牧羝处在衞东南三十里苏武山俗传苏武牧羝于此雍大记云西北拱来伏之岫东南峙子卿之山谓此也   古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