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志 - 第 66 页/共 159 页

河州   枹罕故城 今州治汉置县属金城郡应劭曰故罕羌侯邑也后汉改属陇西郡晋张轨分属晋兴郡咸康元年分晋兴郡置河州寰宇记州东南至狄道县一百四十八里后陷吐蕃废九域志宋熙宁六年收复置河州以唐枹罕县地置枹罕县九年省绍兴初陷于金金志贞元二年复置县为州治元又省府志枹罕废县在县西又有东古城在州东二里乃唐旧城西古城在县西二十里相传宋时筑北古城在州北一里乃元城   大夏古城 在州东南汉置属陇西郡晋初县废恵帝时张轨复置改属晋兴张骏又置大夏郡后魏复为县属金城郡隋属枹罕郡唐属河州元和志县西北至州七十里宋废又寰宇记大夏城西二十里有金剑城一名金栁城前凉曽置金剑县于此   白石废县 在州西南汉置属金城郡后汉改属陇西郡晋初省十三州志曰白石县在狄道西北二百八十五里   鳯林废县 在州西南本白石县地晋恵帝时张轨分置永固县晋志轨置晋兴郡领县有永固是也后入吐谷浑废唐改置鳯林县属河州元和志东北至州八十里   临津废县 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晋志张轨置晋兴郡领县有临津是也后魏省水经注河水东迳临津城北白土城南为缘河津渡之处   武城废县 在州东晋时凉张氏置十六国春秋咸康元年张轨分武城郡属河州   宁河废县 在州南六十里九域志熙宁七年置宁河寨宋志本吐蕃所置香子城也崇宁四年升寨为县明初废后改和政驿   定羌故城 在州东南一百里即吐蕃所置阿诺城宋熙宁七年王韶克河州破阿诺木藏城改名定羌城元升为县后废   安乡故城 在州东北五十里临河吐蕃所置城桥闗宋置安乡闗属河州元升为县后废   浇河废郡 在州西古西羌所居相传赵充国所筑水经注河水东经浇河故城北有二城东西角倚东古城在州东二里遗址尚存近由塔寺乃唐旧城西古城在州西三十里墙垣犹存乃宋城北古城州北一里号番城乃元城东北去西平二百二十里宋少帝时拜阿豺为浇河公即此城也元和志秃髪乌孤以西平河南地为浇河郡后周建徳五年于今州理南东达化县界浇河故城置廓州取廓清之义详西宁志   米川废县 在州西唐置唐志米川本汉枹罕县地贞观五年于此置米州及米川县十年废属河州永徽末移于河北属廓州此城遂废又见西宁府   废积石州 在州西元和志积石军在廓州西南一百五十里仪鳯二年置西临大涧北枕黄河即隋浇河郡所理宋庆厯后属西夏其后入吐蕃名溪哥城金升为州明初废今为积石闗出闗即属境外   怀羌废县 在州西南宋置金升为县属积石州金志县西至生羌界八十里   龙支城 在州北一百四十里后魏名北金城隋属枹罕郡宋为宗哥城   平夷城 在州西南元和志平夷守捉在州西南四十里开元三年郭知运置   盐泉城 在州西开元二十六年陇右节度使杜希望发鄯州兵夺吐蕃河桥于河左筑盐泉城置镇西军在州西一百八十里又元和志有天成军在州西八十里开元三年哥舒翰于索磨川置又有振武军在天成军西百余里天宝十三年哥舒翰攻吐蕃雕窠城置又有耀武军在廓州南二百里黒峡川亦天宝间置宋元符初俱废为砦   循化城 旧志在州西一百三十五里西至生羌界一百里宋志循化城旧名一公城崇宁二年收复改名金属积石州元废   大通城 在州西北宋志旧名达南城崇宁二年收复改名金属积石州元废   来羌城 在州西北三十里宋志崇宁三年王厚收复金属积石州元废   讲米城 在州西南一百里本番族所置宋志洮西安抚使收复河南一公错凿当标撒东迎讲米六城寻弃之崇宁二年再收复金废   历精城 在州西南宋史唃厮罗三妻乔氏有色居历精城府志州西南有乔家闗当以乔氏得名城当在其地   踏白城 在州西北吐蕃所置宋熙宁八年王韶解河州之围复还熙州绕踏白城后烧贼庐帐木征来降城在宁川驿   景古城 在州东南一百三十里金志狄道县有景骨城即此骨古声相近而讹也   黄沙戍 在州西新唐志达化县东有黄沙戍河州衞 在州治西   巩昌府   陇西县   古渭砦 九域志皇祐四年以渭州地置古渭砦熙宁五年以砦建通逺军崇宁三年升军为州治   防道城 元和志陇西县西至渭州五十里本汉防道县秦孝公元年西斩戎之防主汉置县属天水郡后汉属汉阳郡灵帝分置南安郡治焉晋志南安郡置防道县宋志作桓道隋改武阳县又改陇西后陷吐蕃县废   襄武城 在县东五里汉置县属陇西郡三国魏为陇西郡治蜀汉延熙十六年姜维围魏襄武不克晋陇西郡治此隋为渭州治唐因之宝应后没于吐蕃县废宋巩州移今治城周九里有竒环城有濠称为险固   中陶城 在县东北晋志南安郡领中陶县魏眞君八年并入新兴隋志陇西旧有内陶即中陶也   长城 在县北境一百里乌龙沟北山有遗迹蓦山越涧若龙蜿蜒其土独黒俗名长城岭西起临洮经府北东至辽东延袤万里   宻艾亭 在县东北汉志防道县有骑都尉治宻艾亭   赤亭 在县西三十里羌酋姚弋仲之故居弋仲之先世居其地晋永嘉中东徙榆睂部内从之者数万后降晋   首阳城 在县西五十里鸟鼠山汉书渭水自首阳东至京兆船司空入河旧志载县西七十里为首阳山夷齐避周采薇处旧有清圣庙二贤冢明万厯中复建庙立碑置田崇祀   云下田 在县北舆地纪胜云陇西有耕天村其田曰云下田又古谚云郎枢女枢十马九驹安阳大角十牛九犊谓其地宜于畜牧也   六泉 在县东南五里西秦乞伏国仁率骑兵袭鲜卑三部于六泉即此   五谿聚 陇西记襄武有五谿杨盛分羌为五部错居谿傍每谿为五聚故名   玉浆泉 在县西四十里有山俗呼为髙武陇其山絶壁千寻由来乏水后周武帝时豆卢勣为渭州刺史有惠政马迹所践忽飞泉涌出又有白鸟翔山防前乳子而后去民为谣曰我有丹阳山出玉浆济我人民神鸟来翔因呼其泉为玉浆   三岔堡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宋熙宁中置   武城故城 在县西六十里武城川宋章楶筑读书堂 在县治东唐李翺建宋重建今废   威逺楼 在县东一里东北坊宋建今废见方舆胜览   烽火台 在城东五里明洪武二年平羌将军冯胜取巩昌驻兵于此   熟羊城 在县西北四十里宋皇祐初筑为砦金贞祐中筑亦为砦郡志为首阳镇俗呼讹   安定县   安西古城 在县北三十里宋志旧名汝遮堡绍圣三年经畧章楶进筑金初置安西县元至元三年并入定西州   定西故城 在县南元丰四年置定西城在通逺军北一百二十里五年改定西城为定逺军七年夏人围定西城熙河将秦贵拒却之元徙州治安西县此城遂废   通西故城 在县南四十里本宋巩州之通西砦元丰六年以兰州通西寨属通逺军金初置通西县属巩州贞祐四年属定西州元省入州今陇西安定俱有通西里宋西市贸马之所   通渭县   安逺古城 在县北六十里宋天禧二年置安逺寨今为安逺镇   甘谷城 在县东五十里宋熙宁初曹玮置城于此为戍守处金于此置甘谷县属秦州元废入通渭县   甘泉城 在县东北九十五里宋元丰中置城于此为戍守要地   鸡川城 在县东南七十五里宋治平四年置砦金为县元省入秦安   秦嘉村 在县西八十里渭城里嘉为郡掾其妻徐淑归宁于家有赠答诗   漳县   鄣县故城 在县西南五里本故道侯尉治后汉县之又有城在故城峪元置县于此后圮于水   盐川城 即今治宋置寨金为镇元初并入陇西至元中置县   会宁县   西宁故城 在县东三十五里宋经畧章楶所筑三城相连俗呼连城金为县贞祐四年升为州元初弃新会州移于此至元七年并入州   祖厉故城 在县北一百八十里因祖厉水而名又为乌兰县今郭城驿   粟州故城 在县东北五十里   通安故城 在县东北七十里本金通安寨   武举故城 在县北一百五十里黄川山麓本古驿城通甘肃路   古城 在县南十五里相传隗嚣所筑或云王莽时建今废   保川故城 在县北五十里   敷川故城 在县南三十里   伏羌县   冀县故城 在县南三十歩今遗址尚存秦本纪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汉置冀县王莽末天水谣曰出呉门望缇羣呉门冀郭门缇羣山名也后魏名当亭周为黄唐为伏州   盐泉故城 在县西二十里唐于伏羌废城置盐泉县贞观元年改曰夷賔三年并入伏羌县即今盐泉铺   永宁故城 在县西四十里即羌之大落门谷宋雍熙中知州温仲舒发兵取之置永宁砦崇宁三年为县金为寨元省   平襄故城 在县西北近渭汉置为天水郡治后魏县省旧志云即盐泉   宁逺县   新兴废县 在县西南后汉中平五年析置新兴县属南安郡隋废   广呉故城 在县西二十五里广呉水绕其下宋置砦   落门聚 在县西十里即今落门镇汉建武十年来歙又攻降隗纯三国时姜维攻狄道至洛门引还唐广徳以后吐蕃得其地置兵守之洛门即落门   避暑城 在县东三十里亦名平定府相传为隗嚣避暑处   西和县   白石镇 在今县西北三里宋绍兴时陜西尽陷于金宣抚呉玠移岷州治于长道县之白石镇据南山建城熙河偏将闗师古率兵驻本州之白石镇外控强敌内为全蜀保障州遂侨治于此十二年金人请和以岷犯金太祖嫌名改为西和州以淮西有和州故加西字明洪武初始移今治   始昌故城 在县北晋置属天水郡晋地道记曰始昌县故西县城也   水南故城 在县北真君二年置魏收志南秦州有天水郡真君七年置治水南县又领平泉平原二县后周省入长道县   汉源废县 在县北唐置以近西汉水为名宝应中没于蕃后废   盐官城 在县东北九十里盐井水与岸齐味与海盐同   石堡城 寰宇记长道县南十八里上有石城髙一百丈中有石井深一丈四时湛然饮之不竭   诸葛军垒 在县西北七十里之长道镇汉水绕其下中突起一小山若台武侯伐魏驻兵处   祁山军 在县北祁山南三里有诸葛故垒垒之左右犹有丰草葢忠武侯所植也   酂公营 在县西北武徳元年行军元帅鄼国公窦轨讨薛举余党营于此   临洮旧治 唐宣宗时筑以去洮逺改建洮水之上今遗址存   靖逺县   会宁废县 在县东北西魏置会宁县属髙平郡周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县大业七年分置西突厥部落于此后为李轨所灭唐武徳二年平李轨置西宁州贞观八年以此州仓储殷实改为粟州又为会州广徳后陷吐蕃宋雍熙二年李继迁破之焚城郭而去崇宁三年置敷川县金置保川县明年州陷迁治新会州城明正统二年复修废城置卫即今县治   祖厉故城 在县西南一百三十里汉置县属安定郡祖厉【音嗟赖】城一名马城   鹯阴故城 在县北汉置鹯阴县属安定郡后汉属武威郡   乌兰故城 在县西南百四十里后周置乌兰闗唐武徳末置乌兰县后县废   麦田城 在县东北   会川城 在县西南百里元符二年建筑元一统志金会州陷于河西侨治西南一百里会川城名新会州元初又迁西宁   徳威城 在县西南本名清水河宋政和六年童贯遣秦鳯将刘仲武出会州至清水河筑城屯守而还赐名徳威城属秦鳯路西至黄河四里   新泉城 在县南四十里唐大足初郭元振置新泉军初属朔方天宝中属河西节度使宋为新泉砦金废   怀戎堡 在县东宋崇宁二年筑   静胜堡 在县西南旧名接应堡宋政和六年赐名达喇苏故城 在北七十里明设巡检司成化间改移   黄河堰 在北城外唐刺史安敬忠筑   砥柱石 在城北五里黄河中峭壁耸峙屹立中流方正如削俗名独石明少卿邢昆田刻中流砥柱四字于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