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通志 - 第 636 页/共 787 页
只树庵 金华县志在三十都
国朝顺治间僧定初剏建
法华庵 金华县志在三十二都
国朝康熙十年僧象化鼎建
七佛堂 金华县志在赤松门外浮桥北莫详剏始年久废
国朝康熙二十二年僧本无重建
寳积观 万厯金华府志在县东北二十里赤松山志寳积观即赤松宫按观碑二皇君因赤松子传授以道而得仙邦人遂建赤松宫宋大中祥符元年始改今额金华杂记旧宫殿庭宇廊庑甚盛为江南道宫之冠后钱武肃王重修东有二仙祠南有卧羊山嘉靖金华县志明成化戊戌道纪余永富复建金华府志万厯十年县令汪可受重建【范浚游赤松观诗灵祠丹井余真迹祠下老松森百尺仙子骑鲸去不归痴人犹问山中石陈叔祼寳积观诗断厓千尺削芙蓉望里楼台十二重蜡屐破云羊不起瑶笙归路鹤无踪桥如圯上思黄石仙始人间见赤松莫讶尘寰留信宿还应辟谷此相从】
崇道观 金华县志在二都赤松涧
贞元观 金华县志在二十都
兰谿县
圣夀教寺 正徳兰谿县志在县东南一百三十五步梁大同间建旧名招贤宋祥符中更名圣夀
文峯崇惠禅寺 旧浙江通志在县南二十里地名大经坞竒秀天设羣峦环拱
国朝顺治中里人郭尔儒延僧樵之净玉开山
栖真寺 金华府志在县东二十里铜山乡后唐长兴间有僧建石关寺于桐山旧名灵洞宋祥符中改额明万厯间重建改栖真
寳惠教寺 万厯金华府志在武昌乡十都梁大同二年建旧名凉泉唐咸通间改延庆宋祥符中改今额【范浚寓寳惠寺喜晴登山诗喜霁出招提爱山登嶪岌林端已残照路草犹半湿丹崖断云归翠窦飞泉入长天没鸟影逺水动虹吸尘襟得延瞰爽气横来集欲逐野僧还更看空翠立】
昭化寺 正徳兰溪县志在县东紫岩乡旧名昭明周显徳初建后有僧仲清道渊相继修葺寺以不废【杜斿昭化寺记昭化剏自周显徳间嵗久頺圮僧道渊慨然欲新之有力者为乞于部于州俾以甲乙领寺事遂与其弟子祖栞剪荆榛扫狐而栋宇之渊死栞袭乃苦志防励起旧创新自绍定辛丑至嘉熙之戊戌千佛阁落成下辟法堂旁开丈室约费钱六千余缗以彼佛言之渊善创可自附于开山之鼻祖以吾儒言之栞善继可无忝于肯堂之嗣矣淳祐三年七月记】
显教禅寺 金华府志在县西五里兰阴山之麓宋天禧三年建
明因教院 正徳兰溪县志在瑞山乡西岩旧名石佛唐贞观中建宋治平初改今额【于石明因院诗丹崖翠壁数千尺絶顶僧房三四间老树倚岩岩倚屋白云飞去又飞还】
无垢教院 兰溪县志在瑞山乡旧名杜岩唐中和二年建宋治平中改今额【章光大无垢院记兰溪之西曰瑞乡去县三十五里有古刹曰无垢父老递传居士杜函舍所居为寺有岩深广可三十丈旷濶明静中有井曰梦泉方仅五尺四围皆石水常不竭夏冷而冬温修竹乔松森阴蔽日有水从北流而南清泚如蓝萦绕如带无一尘俗气寻幽好竒之士多指此寺为胜地云】
兜率禅寺 兰谿县志在太平乡晋大傅胡凤建初名和安宋祥符初改额唐诗僧贯休道塲也【于石兜率寺诗钱塘一刹倚霜寒万水千山蜀道难瓶鉢生涯在何处秋风松子落诗坛】
浩然观 正徳兰溪县志在县东一里二百二十步唐时建旧名灵瑞宋治平中改今名旧浙江通志相传白衣真人修链之地【吴师道浩然观分韵诗过雨秋正佳出郭山渐好松门表灵宫石涧縁细道空坛故叶积深殿阴色早丹遗井水香仙去庭栢老伊昔崇真元构祠始天寳灵风却缁尘金幢飞翠葆犹余千年像遂走羣吏祷我生无俗情道妙穷探讨天根息绵绵虚白生浩浩永懐洁身私非关恨枯槁缅邈鸾鹤期空山动秋草】
东阳县
新安教寺 明一统志在县东一里六十步唐咸通间建金华杂记寺前有池方数顷僧畜鱼其中傍有大树偃池上东阳县志元大徳间僧道存募建藏经阁明永乐间僧宗源募建钟楼
国朝顺治己丑僧大琳重建大殿
法界寺 金华府志在县西一百四十步旧名华严宋干徳初建东阳县志祥符中易今名明圮
国朝僧海华等重建
灌顶寺 东阳县志在县南三十里旧名甘泉为教院晋开运三年厉刺史舍宅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四十六都
灵云寺 金华府志在县西南七十里唐咸通八年建东阳县志宋嘉熙丁酉里人陈绍年重建【周仲虎灵云寺记距邑南六十五里有佛刹曰灵云攷碑石遗文盖唐咸通时天台有行僧过此开山造院至此不知凡几歴嵗月綦成邱墟荒谷矣然其地僻而径幽山静而尘絶野芳歴乱茂树阴翳清人游士接踵不絶防陈公绍年清隐林泉与其居处相近见谷中地睾然而坟起叩诸山间樵牧曰此古灵云寺基也及登山巅公慨然曰古者建道塲以説法亦转移人心之一助兹既荒落吾当修复遂召比邱大虚等鸠工庀材经始于嘉熙丁酉十二月十二日讫工于淳祐辛丑之孟秋栋宇翚飞丹黄掩映莲花生焰贝叶翻经号曰灵云固其宜哉】明嘉靖间重修
云峯寺 东阳县志在县南五十里唐景福六年建寺前两石对峙山后双瀑合流旧名灵岩宋治平二年改今额
法轮寺 东阳县志在县西南八里唐干符三年建号岘峯禅院宋祥符元年勅赐今额至道咸平间重修【胡则重修法轮院记婺州东阳县岘峯峭怪逾数千仞飞泉激越散作清凉爰有神僧环草而处猛兽驯扰常防左右居人瞻仰罔知名号檀越章铎躬访灵踪深加谛信遂崇法宇以广金田唐干符三载丙寅缔建既圆诚请于上以峯名为额星霜暗易缁流屡更神宗太平兴国八年本县传法僧义修持邑宰之命恭召金华山智者寺重礼上人主领之上人余杭人也洁白僧行檀信亲附于是重建法堂次崇厨库髙大其门严净其室至道元年乙未始就复有邑信士胡细厉就同誓净縁营立释迦尊殿咸平五年壬寅告毕轮奂相宣金碧交映大中祥符元年诏改院为法轮院善矣哉郡邑改观道俗増信植福之地垂于无穷者也】
灵岳寺 东阳县志在县南十八里梁大同二年建寺有尊胜寳塔一座内刻诸品经文
国朝顺治间僧仁陛请龙藏真经入寺康熙十七年重
修
禅林院 东阳县志在县东东白山中唐太和六年建曰教院宋宣和中燬建炎二年稠公大师重建【张志逺重建大殿记襟山带水岧嶤衍迤修竹茂林折栢病桧髙森映蔽三伏之间不知有炎蒸气殆非人世间所有也】
国朝顺治间僧众重建法堂
元寳观 万厯金华府志在县南四十里齐中兴二年邑人陈元寳舍宅建宋天禧间改今名东阳县志绍兴四年元寳之裔严重建【徐端益元寳观碑记宣和庚子冬贼发婺之清溪东阳之民部其民以自保者凡三四严之所保其一也严妇之父张炜避寇入山遇神人曰往语尔壻必欲破贼宜新所谓北极殿者严闻亟部所辖诣废殿命黄冠誓师如神戒未几大破贼贼平乃鸠工集材而成之肇作于绍兴甲寅之冬而落成于乙卯之春栋楹隆壮甓瓦精密丹雘既新象塑咸设灿然一新良未易也】
乾元宫 金华府志在县西二里宋绍兴二十五年建
义乌县
寳林禅寺 嘉靖浙江通志在云黄山下古殿杰阁甲于东州名胜志萧梁时邑有傅大士少以渔为业嵩头陀语之曰尔弥勒化身也因令鉴于水乃悟前因问以修道地方头陀指松山双梼木曰此可矣遂于此行法忽有黄云如盖盘旋其上后人因名松山曰云黄山事闻于朝大通三年勅建寺于双梼间即今双林寺也金华府志宋治平二年赐今额宣和三年燬绍兴四年东阳贾廷佐首为铸钟建藏殿住僧行标以来六传次第复完【潘良贵重修寳林寺记有大比邱其名行标号曰慧炬拄锡云黄山大开法席徧召檀那而告之曰永惟大士诞育此方为瑞为祥人天共仰双梼建寺甲于丛林自梁迄今逾六百载流通祖道代不乏人宣和三年盗起新定不幸煨烬一椽不存今歴嵗时堂庑斋厨粗成行列独兹殿址瓦砾弗治妙相慈容久无所宅尔等善士忍坐眠耶众闻标语欢喜踊跃大出金钱合而计之余五十万以绍兴二年春经始三年冬告成中妥像设庄严妙好外缭阑楯雄丽靓深山林増辉缁衲云集变荆榛为金碧古未有成结大縁如是之速者也故记之以稔来者杨杰寳林寺诗山路﨑岖山顶平兜罗云向下方生了知大士梦中梦要去如来行处行】明末燬
国朝康熙七年重建
智度教寺 万厯金华府志在县西四十里唐智忍禅师修行之地大顺二年僧彦休过此建院曰卧云吴越钱元懿为婺州刺史建殿落成五色云见因名五云宋大中祥符间赐额智度院后改寺
国朝雍正四年僧逺瞍重建大殿廊舍
隆平教寺 金华府志在县东二十里后唐长兴间建旧名保宁宋大中祥符间赐额乔行简书勅赐隆平寺崇祯义乌县志寻废明永乐四年里人吴彦清重修今为教寺
圣夀禅寺 万厯金华府志在县西四十里旧名龙夀宋治平间赐额后废元至正元年重建【黄溍圣夀寺碑记圣夀禅寺宋大观间更为十方禅寺嵗久弗葺败屋数楹不蔽风雨泰定二年秋千岩禅师来自钱塘爱其岗峦秀润泉清水深始度隙地结茅而驻锡焉缁素之侣向风坌集座下者恒数千百人至无以容其居给其食僧法聪徳超慨然出山叩诸有力而好事者合众縁以成之规制之广视昔有加禅师为而不有择禅林中徳行完洁者俾之主持承其付托者亦能负荷而无所系吝不久辄谢事而退自懐空成公逮今继公已七传矣继谓予曰在吾教中聚沙积土无非佛事法施财施宁有差别请为我并志之因摭其所述而悉着之使刻石焉】洪武间重修
来山寺 义乌县志在县西南二十八都名胜志梁天监中西域嵩头陀自香山南行至金山江水大溢舟师莫肯载师布繖水上持铁鱼磬截流而济至来山立精舎曰来山寺
华阳教寺 崇祯义乌县志在县东华阳山唐法轮大师卓庵之地旧名永安洪武二十四年改今额
元真道院 义乌县志县南青岩山中元至正初里人俞士亨建
永康县
上封寺 万厯金华府志在县东北百步旧名光义晋天福间建元至元初燬僧景传重建永康县志万厯十年废徐宗祥输价仍舍为寺
大通寺 永康县志在县东北六十里旧名翠峯梁大同四年建金华府志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金仙寺 永康县志在县东一百一十里旧名仙山唐咸通二年建地名鹿葱金华府志宋治平二年改额后燬明洪武初重建
澄心寺 金华府志县东北四十五里唐光啓间建名九泄宋大中祥符元年改额明洪武间重建
延庆寺 万厯金华府志在县西北四十里旧名金峯唐天祐间建宋大中祥符元年更名延庆
普济寺 永康县志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旧名清泉吴越寳大元年建地名柳村万厯金华府志宋治平二年改今额咸淳间重建
延真观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东南旧名寳林金华府志梁大同元年建宋大中祥符间改今额【续神仙传道士马自然至观前指松树曰此松已三千年矣当化为石至夕大风雨其松果化近观松皆化为石】嘉泰间立亭于旁名松石元至正间复建
紫霄观 永康县志在县东三十里旧名招仙梁大同二年建宋大中祥符元年易今名地名芝英【胡则紫霄观诗绮霄重叠武陵溪鹫岭相将路不迷白石洞中人乍到碧桃花下马频嘶深倾玉液琴声细旋煮胡麻月色低犹恨此身闲未得好同刘阮灌芝畦】
武义县
法云教寺 嘉靖武义县在县西一里宋大中祥符元年建
惠安禅寺 万厯金华府志在县东一十五里旧名明招其地乃晋阮孚故宅嘉靖武义县志宋建炎南渡吕氏自太师而下皆葬明招山后请为功徳院额曰元净惠安
慈尊禅寺 嘉靖武义县志在县东北二十里旧名东台宋开寳元年建大中祥符二年改今名金华府志寺有五景扪星阁凝氷池潄玉涧埋云坞长青松今名山坑寺【唐愈贤慈尊寺诗野寺山深五月秋杜鹃啼雨隔烟楼三年浪迹空衢路惭愧僧房半日留沈慈尊寺诗细雨霏霏落花白云勾引到僧家导师知我三衢主不问姓名先煮茶】
中峯教寺 武义县志在县北二里宋宗丞赵汝唫建金华府志元至正六年改今名
无碍寺 武义县志在县西二十五里周显徳五年建元泰定二年修明隆庆元年重建【干光霁无碍寺诗雨霁苔痕湿未干满堦春草翠云团长吟自爱禅居静梵殿月来松影寒】
南龙华寺 金华府志在一都南山明成化十一年建万厯二十年重修
广福观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西三十里宋治平中赐名夀圣寻改今名
浦江县
左溪讲寺 万厯金华府志在县东二十三里旧名普安院唐左溪大师法朗道塲也宋开寳间更新请额曰双溪浦江县志明洪武二十四年改今额归并各寺为丛林
大智教寺 崇祯浦江县志在县北二里旧名净居尼寺宋崇宁四年更为僧寺治平二年改今名浦江县志明万厯三十一年移建小东门外
国朝康熙六年重建大殿
龙徳教寺 嘉靖浙江通志在龙峯山下宋宁宗御书额金华府志旧名乾元剏始无攷元大徳间重建有塔在龙峯山上明洪武十三年修【宋濓重建龙徳大殿碑记龙徳寺法瓌禅师道塲初名乾元宋大中祥符元年更今名嘉定中宁宗亲书寺额以赐之寺无碑碣可徴不知何时建立但乾元乃唐肃宗纪年以年名寺其殆或肇于唐欤寺废将圯元大徳九年住持僧善兴悉撤其旧而新之元末燬寺之二比丘至徳守约乃合谋曰前人之功不可不继也而力未能徧及宜先其大者以为众倡于是绌衣缩食重剏大雄殿五楹经始于洪武九年之六月落成于十三年之三月】后废万厯十七年重建
明徳教寺 崇祯浦江县志在县西四十五里其缘起不可攷宋治平二年改今额明洪武二十四年归并各寺僧立成丛林
白佛寺 金华府志在县南一里宋干徳元年建旧名慈相教院
圣昌教寺 浦江县志在县南四里旧名唐昌尼寺宋大观二年更为僧寺治平二年改今额元至正四年僧绍隆重建
保安教寺 崇祯浦江县志在县南八里晋天福八年县人倪盈舍地建号曰保安宋治平二年更名净慧院延祐六年僧一云重建明洪武二十四年更今名
官岩教寺 宋濓官岩院碑记在县东南康侯山又曰官岩山梁大同间比邱尼元净始建院唐防昌之季燬咸通初祖灯大师自越之上虞飞锡而来遂缚禅岩内防嵗旱独上絶顶祈请捐身投岩下而卒俄顷大雨火化得五色舎利民感之就岩之西为建今院八年丁亥因山赐额为官岩云浦江县志宋景定三年妙定大师智印重建
太极宫 万厯金华府志在县东南宋嘉定间建元至大间重修【张孟兼太极宫记浦江县治东南不百步有宫曰太极宋嘉定乙亥间知县锡山尤君曅以邑祝厘请祷之事逺诣广福观观在仙华山下去县十余里许非便谋创此宫前建三清殿后敞层阁以祀星君廊庑翼如重门外辟观者欣豫莫不起敬遂闻于朝徙仙华旧额掲焉至正戊戌宫燬道士王无为乃铢累寸积明年建三清殿又明年建门台亡何仙去其徒王洞观图终先志复建东西庑既而庖库诸室皆成凡其教之所宜有者严奉靡不如式飞甍伟栋金碧交辉视旧盖有加矣】金华府志明崇祯九年燬知县吴应台建
国朝康熙十年知县毛文埜重修
汤溪县
九峯教寺 金华府志在县南九峯山下梁天监间嵩头陀卓锡于此寺有三贤堂祀龙丘苌徐伯贞徐安珍
无垢寺 汤溪县志在县东南三十里有石岩因为佛殿唐干符三年建
延兴教寺 汤溪县志在县西二十里梁天监二年建
证果禅寺 万厯金华府志在县西北十五里梁天监间达摩禅师开基唐贞观元年建元至正间寺僧处仁重建有僧凿井于佛殿东角二十步深三十尺得古铜鉢盂上有觉地二字因以名其室寺有宋濓书额尚在【胡宗证果寺诗永安山水古丛林破衲传来几代深满地白云离俗迹半庭黄叶伴僧吟檐头鸟雀窥香饭潭下鱼龙听梵音莫道空门忘百虑九年面壁亦留心】
西竺教庵 汤溪县志在县西十里元延祐二年建【宋约西竺庵诗名传西竺古招提几度来游驻马蹄牕外清风千个竹门前流水一湾溪长廊昼静无人到古塔年深有鹤栖入定老僧应已久袈裟恐涴燕巢泥】
寳兴寺 金华府志在县北十三里元大徳间僧仁夀重建吴师道有碑记
治平寺 金华府志在县南八里前有一峯峻立名卓天峯明宣徳间建
崇仙宫 万厯金华府志在县西十里梁大同二年苏府君建招接十方仙道之所道士鄷去奢来居未几去处于茅山得道上升【宋约崇仙宫诗白云满地防苍苔路杳关少客来仙去已无丹灶在坛空惟有碧桃开石间寳剑飞应久天上飚轮去不回安得借骑珠树鹤相寻我亦到蓬莱】
浙江通志卷二百三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二百三十三
寺观【八】
衢州府【西安县附郭】
大中祥符禅寺 嘉靖浙江通志在府治西北太平寰宇记吴将军郑平舍宅建治衢州府志梁天监三年额曰郑觉唐神龙闲改龙兴宋大中祥符初改今名宣和间重建佛殿元至元十一年燬二十五年僧文衡建法堂大徳六年嗣昙建大雄殿泰定二年杭浄慈寺僧义山主席完饰殿堂塑绘佛像【黄溍修祥符寺记衢之祥符旧传吴将军郑公平年九十有三舍所居为寺其逮元已不啻千载中间厯几废兴皆无所于攷由至元丙子兵燹之余龙象散亡人天推慕者又五十年于此矣泰定乙丑义山来主兹寺慨焉以兴复为已任因前人所作三门大殿加盖瓦级甎而髹彤藻缋之造佛菩萨神像十有一躯剏东西庑寳塔珍台焕焉毕新室堂庖湢缮治以次以七载之勤成就如是而不敢遽以为足谋所以崇役之未已也其徒咸共庆幸伻来属溍书其所欲道者如此】西安县志明洪武十三年僧净干葺钟楼十五年设僧纲司嘉靖七年火止存荒址改为西安县学其两旁墙外隙地量与僧居改为祥符寺万厯年间郡守易公仿之重修其后日久倾圯
国朝康熙三十年僧本修募建正殿三十五年又建天王殿重修后殿静室三十七年建山门巍焕如故
天宁万寿禅寺 治衢州府志在府治西梁天监三年卧云禅师剏名吉祥唐宗朝改开元宋改报恩光孝寺复易崇宁未几赐今额明洪武十六年建大雄殿永乐元年僧道永迁殿宇西南向崇祯衢州府志正徳元年燬先有金华定光古佛坐化于此真身漆布祈祷有应及火厥体巍然独存西安县志天启丙寅郡守舒崇功知县贺康载邑绅方应祥等捐资建正殿崇祯己巳郡守蔡三复等重建天王殿有蜀僧大徳来主寺建后殿佛阁
国朝康熙四十年殿灾住僧勤生募建
西安县【城外寺观】
南禅显圣寺 治衢州府志在城南三里梁天监年间嵩头陀建旧名镇境宋至道元年建水陆道塲感夣熙陵御笔改今名赵抃在朝时有僧广教来主其寺公送以诗云到日参徒耳目新桃花一笑已中春吾今告老还家近亦是柯峯自在人寺之圃西隣大溪公作亭其上扁曰观澜其寺有瑞石将军祠灵应特异
国朝康熙四十八年衢州总兵官李干龙捐资重建置
田百亩
药师寺 衢州府志在城西二十里梁天监三年建【程秀民药师寺记寺据郡上流为一方之镇其废兴靡常元末烬明洪武间僧妙法创复再火于成化正徳寺之殿宇旋修旋毁竟无完美嘉靖癸未防昌侯孙公果衔命过衢憩于寺慨然舍金丙午郡守杨公子仁捐俸命僧道嵩任其事告于四方有郑君曰钟曰鏓曰淓者倾赀以主缘乃于东隅造楼三间髙三层约七十尺上悬巨钟声闻十里工始于嘉靖戊申十二月明年冬讫工予因道嵩之请而记其嵗月】